《现代
光学系统设计》共分12章,包括:
光学系统自动设计,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梯度折射率
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投影光学系统设计,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变焦光学系统设计和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WFr</z5bA ]}X YA5g';$H*
k==h|\| 7IM@i>p% 目录
\lNN Msd& 第1章光学系统自动设计
Z5]>pJFq, 1.1引言
QSf|nNT 1.2像差的非线性
K"@M,8hb 1.3阻尼最小二乘法
'}#9)}x! 1.4ZEMAX的
优化函数和权
)BfAw 1.5ZEMAX优化设计的几点讨论
/2VJX@h 参考文献
g#E-pdY 第2章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
<QGXy= 2.1成像光学系统
h!9ei6 2.1.1光学传递函数
S`Rs82> 2.1.2相对畸变
kg\>k2h 2.2非
成像光学系统
zp?`N; 2.2.1点列图
I1&aM}y{G 2.2.2点扩散函数
IO:G1;[/2L 2.2.3衍射/几何能量曲线
-`6+UkOV[x 参考文献
Y`wSv NU 第3章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bi;1s'Y<D 3.1非球面像差
iDrZc
3.1.1非球面应用概述
UJ6v(:z< 3.1.2非球面数学模型
C+&l<
fM& 3.1.3非球面的光路计算及像差特性
h2J
x]FJ 3.1.4非球面应用举例
"@8li^ 3.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设计
18:%~>.! 3.2.1卡塞格林系统简介
lU8Hd|@- 3.2.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初始结构选取
}\k"n{!" 3.2.3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优化
.(2ik5A%9 3.3带有非球面的透射式红外摄远物镜设计
;i+#fQO7Q 3.3.1透射式球面红外摄远物镜
x'R`.
!g3 3.3.2加入非球面简化物镜结构
koi^l`B$ 3.4ZEMAX非球面设计的几点讨论
R@rBEW& 3.4.1ZEMAX有关Conic数值的注意事项
0#^v{DC 3.4.2……非球面位置的选择
<p"iY}x[H 3.4.3矢高数据的查询
9=2$8JN=(l 参考文献
IIx#2r 第4章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sCHJ&>m5- 4.1衍射光学元件及其特性
y:l\$pGC% 4.2ZEMAX二元光学元件的设计及评价
H}
g{Cr"Ex 4.3带有衍射光学元件的长焦距平行光管设计
-A!%*9Z 参考文献
~W]TD@w 第5章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3sZ\0P} 5.1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特性
r]36zX v 5.1.1梯度折射率光学概述
z2>lI9D4V 5.1.2梯度折射率介质中的光线追迹
t\ewHZG" 5.1.3径向梯度折射率
jo@J}`\Zt 5.1.4梯度折射率光学系统像差
N ZSSg2TX# 5.2基于梯度折射率透镜的管道内窥镜设计
du^J2m{f 5.2.1总体设计方案
uu687|Pm 5.2.2显微物镜的设计
45>?o 5.2.3梯度折射率透镜设计
!%0 *z 5.2.4转像透镜与场镜设计
L*JjG sTH 5.2.5管道内窥镜系统优化
lHX72s|V 5.2.6数值分析
kMd.h[X~ 5.3基于阶跃型折射率透镜的医用内窥镜设计
H7:] ]j1 5.3.1光纤内窥镜工作原理
N87B8rDl 5.3.2阶跃型
光纤 B^9j@3Ux 5.3.3光纤物镜
?6Y?a2 | 5.3.4内窥镜物镜设计
3m)y|$R 参考文献
-3Vx76Y 第6章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M =r)I~ 6.1热辐射、红外材料及红外探测器
s->^=dy 6.1.1红外辐射概述
V "h
+L7T 6.1.2红外光学材料
J/*`7Pd 6.1.3红外探测器
sLQ^F 6.2非制冷型红外成像系统
~/P[J 6.2.1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形式
|
%Vh`HT 6.2.2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的特点
ea')$gR 6.3非制冷型红外导弹导引头光学系统设计
d/DB nZN 6.3.1初始结构的选取
[q #\D 6.3.2设计过程的分析
ixD)VcD-f 6.4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摄远物镜设计
'Qe;vZ31K 6.4.1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结构形式的选取
04=c-~&q 6.4.2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的像差校正
E~oOKQ5W 6.4.3双波段红外摄远物镜优化实例
@I!0-OjL 6.5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
3/n5#&c\4 6.5.1温度变化对光学系统的影响
}9fTF:P 6.5.2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方法
)I.$=s 6.5.3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原理
"LTad`]<Ro 6.5.4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实例
&KRX[2 6.6制冷型红外长波摄远物镜设计
/s}}&u/ 6.6.1冷光阑效率
65Yv4pNL 6.6.2二次成像系统结构
Q$@I"V&G. 6.6.3红外长波制冷型消热差摄远物镜设计实例分析
yO~Ig
`w 参考文献
hQDXlFHT 第7章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
jtc]>]6i 7.1日盲紫外、紫外材料及紫外ICCD
@6T/Tdz 7.1.1日盲紫外
!d0kV,F: 7.1.2紫外材料
'(|ofJe! 7.1.3紫外探测器
:G%61x&=Zc 7.2日盲紫外球面光学系统设计
Z>5b;8 7.2.1系统初步优化
~FG]wNgS 7.2.2增大视场缩放焦距
:&9s,l 7.2.3增加变量扩大视场
[K0(RDV)% 7.3日盲紫外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7E~;xn; 7.3.1视场25°、相对口径1:4球面系统设计
@t_=Yl2; 7.3.2视场46°、相对口径1:4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_{H~R| 7.3.3视场46°、相对口径1:3.5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VS8Rx.? 7.3.4几点讨论
Z@PmM4F@S 参考文献
@i IRmQ 第8章投影光学系统设计
L0WN\|D 8.1数字微镜阵列(DMD)
b2&0Hx 8.1.1DMD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YuF0Yt 8.1.2DMD红外景象生成器光学系统的组成
ZX./P0 8.1.3基于DMD的红外投影技术的优点
338k?nHxv 8.2特殊投影棱镜设计
7\Y0z 8.2.1分光棱镜的特点
(M.&^w;`, 8.2.2分光棱镜的设计
%aVq+kC h 8.3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投影系统设计
i6Emhji 8.3.1初始结构的选择
)
ahA[ 8.3.2红外双波段系统的优化
PBTnIU 参考文献
JYbL?N 第9章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ou{2@" 9.1傅里叶透镜
E92KP?i 9.1.1透镜的相位调制作用
K^<BW(s 9.1.2透镜的傅里叶变换
N~zdWnSZ@G 9.1.3傅里叶透镜类型
}*pi<s 9.2空间光调制器
A@{PZ 9.2.1光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Uf;^%*P4 9.2.2电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K:#I 9.3傅里叶透镜设计的几点讨论
fN1-d&T 9.3.1傅里叶变换透镜的截止频率
S k\K4 9.3.2傅里叶透镜的信息容量
-Cc^d!:: 9.3.3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要求
o9yJf#-En 9.4双分离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nazZ*lC 9.5双远距型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 146 9.6傅里叶变换透镜在联合变换相关器中的应用
3kp+<$ 9.6.1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器
^'{Fh"5 9.6.2光学试验装置
9gK`E 参考文献
gu.}M:u 第10章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qHlQ+:n 10.1光束扫描器和扫描方式
9w"4K. 10.1.1光束扫描器
<
!C)x 10.1.2扫描方式
m'=Crei 10.2fθ透镜及像差要求
nV/G8SeI 10.2.1fθ透镜的特性
!@*7e:l 10.2.2fθ透镜
参数确定
h_,i&d@( 10.3前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0gP}zM73 10.3.1激光10.6μm扫描透镜设计
bI9~jWgGp 10.3.2激光0.65μm扫描透镜设计
LG|fq/; 参考文献
~/iKh11 第11章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uN?
~lp\% 11.1概述
2*l/3VW 11.1.1变焦原理
T<Z &kYU:R 11.1.2像差控制
paE[rS\ 11.1.3最小移动距离
Ee%%d 11.1.4变焦
镜头的分类
U@)eTHv}6 11.2光学补偿法0.486~0.656μm2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X{7U 11.3机械补偿法红外8~12μm10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WUXx;9 > 11.4机械补偿10倍制冷型中波红外变焦物镜设计
:g=qz~2Xk 11.5变焦曲线及其绘制
[
=9T*Sp 参考文献
goOCu 第12章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Y0dEH^I 12.1太赫兹、太赫兹材料及其探测器
' ;FnIZ 12.1.1太赫兹简介
W ]?G}Q; 12.1.2太赫兹材料
Eib5 12.1.3太赫兹探测器
a;qryUyG 12.250~100μm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yJNYQ 12.2.1初始结构确定及设计过程分析
-[9JJ/7y
12.2.2像质评价
Q}K"24`= 12.330~70μm太赫兹物镜设计
G3vxjD<DMW 参考文献
P90yI )|R)Q6U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