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光学系统设计》共分12章,包括:
光学系统自动设计,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梯度折射率
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投影光学系统设计,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变焦光学系统设计和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5#eBJ @f#6Nu X|Nb81M
]_m(q`_
d-I&--"ju 目录
}(#;{_ 第1章光学系统自动设计
O}z-g&e.U 1.1引言
7!
/+[G 1.2像差的非线性
w*7wSP 1.3阻尼最小二乘法
e'3y^Vg 1.4ZEMAX的
优化函数和权
FD8d-G 1.5ZEMAX优化设计的几点讨论
nYTPcT4x| 参考文献
eB<R"Yvi 第2章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
p%+'iDb 2.1成像光学系统
we33GMxHl` 2.1.1光学传递函数
: !wt/Y 2.1.2相对畸变
lG`%4}1 2.2非
成像光学系统
2GRv%:rZ 2.2.1点列图
50Ov>(f@7 2.2.2点扩散函数
S0lt_~ 2.2.3衍射/几何能量曲线
xH>j 参考文献
L1MG("R 第3章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D0X!j,Kc 3.1非球面像差
l-8rCaq&J 3.1.1非球面应用概述
rotu#?B 3.1.2非球面数学模型
]4,eCT 3.1.3非球面的光路计算及像差特性
9bUFxSH 3.1.4非球面应用举例
}k@SmO8 3.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设计
"|/Q5*L 3.2.1卡塞格林系统简介
{Lsl2@22 3.2.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初始结构选取
|u#7@&N1 3.2.3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优化
;IR.6k$; 3.3带有非球面的透射式红外摄远物镜设计
G^le91$ 3.3.1透射式球面红外摄远物镜
HDj260a 3.3.2加入非球面简化物镜结构
x-~=@oiv 3.4ZEMAX非球面设计的几点讨论
7DWGYvv[ 3.4.1ZEMAX有关Conic数值的注意事项
PeJIa
%iE 3.4.2……非球面位置的选择
SL`nt 3.4.3矢高数据的查询
3qy4nPg 参考文献
2k^'}7G% 第4章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se29IhS!e 4.1衍射光学元件及其特性
2~%^y6lR 4.2ZEMAX二元光学元件的设计及评价
kTm}VTr
1 4.3带有衍射光学元件的长焦距平行光管设计
z2 mjm 参考文献
ggy9euWV 第5章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h*\u0yD) 5.1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特性
[$z- 5.1.1梯度折射率光学概述
~P'i
/*: 5.1.2梯度折射率介质中的光线追迹
eaDG7+iS 5.1.3径向梯度折射率
^`bMFsP 5.1.4梯度折射率光学系统像差
4-oaq'//BT 5.2基于梯度折射率透镜的管道内窥镜设计
8;x0U`}Ez( 5.2.1总体设计方案
wQ81wfr1: 5.2.2显微物镜的设计
\%&eDE 0 5.2.3梯度折射率透镜设计
JgBC:t^\pV 5.2.4转像透镜与场镜设计
-[[(Zx 5.2.5管道内窥镜系统优化
~re~Ys 5.2.6数值分析
$t0JfDd6Ky 5.3基于阶跃型折射率透镜的医用内窥镜设计
<,y> W! 5.3.1光纤内窥镜工作原理
`7R-2
w<b? 5.3.2阶跃型
光纤 xcH&B%;f 5.3.3光纤物镜
[gj>ey8T 5.3.4内窥镜物镜设计
U+&Eps&NI 参考文献
[OR"9W& 第6章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0!M'z 6.1热辐射、红外材料及红外探测器
664D5f#EJ 6.1.1红外辐射概述
-s]@8VJA" 6.1.2红外光学材料
S1U[{R?, 6.1.3红外探测器
,(NN)Oj 6.2非制冷型红外成像系统
&_74h);2I: 6.2.1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形式
KtHkLYOCG 6.2.2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的特点
aP#/% 6.3非制冷型红外导弹导引头光学系统设计
e9>~mtx 6.3.1初始结构的选取
-_XTy!I 6.3.2设计过程的分析
5<YL^m{/L 6.4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摄远物镜设计
/O~Np|~v 6.4.1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结构形式的选取
~ 7<M6F 6.4.2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的像差校正
-F MonM 6.4.3双波段红外摄远物镜优化实例
s;-AZr) 6.5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
LL==2KNUo 6.5.1温度变化对光学系统的影响
qQ8+gZG$R 6.5.2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方法
9dWz3b1[] 6.5.3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原理
2+ywl}9 6.5.4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实例
w"C,oo3 6.6制冷型红外长波摄远物镜设计
.eLd0{JtN 6.6.1冷光阑效率
gFsqCx<q 6.6.2二次成像系统结构
8e1Z:axn0 6.6.3红外长波制冷型消热差摄远物镜设计实例分析
PbsxjP 参考文献
%`YR+J/V 第7章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
-!}3bl*(7 7.1日盲紫外、紫外材料及紫外ICCD
z"Mk(d@-E 7.1.1日盲紫外
;; ;=)'o 7.1.2紫外材料
lc3Gu78 A/ 7.1.3紫外探测器
SmIcqM 7.2日盲紫外球面光学系统设计
AREjS$ 7.2.1系统初步优化
YrV@k*O* 7.2.2增大视场缩放焦距
na"!"C
s3 7.2.3增加变量扩大视场
bkS"]q)> 7.3日盲紫外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by+hXk 7.3.1视场25°、相对口径1:4球面系统设计
CP0'pL=; 7.3.2视场46°、相对口径1:4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gIE$rt-~W 7.3.3视场46°、相对口径1:3.5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kD0FO1| 7.3.4几点讨论
MdmN7> 参考文献
SZ}=~yoD( 第8章投影光学系统设计
$sS~hy* 8.1数字微镜阵列(DMD)
n2EPx(~ 8.1.1DMD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XrU8o3 8.1.2DMD红外景象生成器光学系统的组成
e['<.Yf+ 8.1.3基于DMD的红外投影技术的优点
I Zw 8.2特殊投影棱镜设计
h9/fD5 8.2.1分光棱镜的特点
x0WinLQ 8.2.2分光棱镜的设计
"%\hDL; 8.3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投影系统设计
_54gqD2C,
8.3.1初始结构的选择
}pIn3B) 8.3.2红外双波段系统的优化
Ih>s2nL 参考文献
Wky9wr:g 第9章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 ^W1WEBm 9.1傅里叶透镜
Z&U:KrFH 9.1.1透镜的相位调制作用
r$8'1s37` 9.1.2透镜的傅里叶变换
*0to,$ n 9.1.3傅里叶透镜类型
E&eY79 9.2空间光调制器
`G_~zt/ 9.2.1光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G]4Ca5;Z!N 9.2.2电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b?c/J{me 9.3傅里叶透镜设计的几点讨论
`j(._`8%a 9.3.1傅里叶变换透镜的截止频率
CS~_>bn 9.3.2傅里叶透镜的信息容量
-%@ah:iJ 9.3.3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要求
o+7)cI 9.4双分离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Ikw@B)0} 9.5双远距型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8|)^m[c& 9.6傅里叶变换透镜在联合变换相关器中的应用
D}LM(s3li7 9.6.1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器
se`Eez} 9.6.2光学试验装置
n:P:im?,y* 参考文献
-0x Q'1I 第10章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m|F1_Ggz 10.1光束扫描器和扫描方式
8-B7_GoJ+B 10.1.1光束扫描器
3%5a&b 10.1.2扫描方式
"~^0 10.2fθ透镜及像差要求
YO$D- 10.2.1fθ透镜的特性
N+@ Ff3M 10.2.2fθ透镜
参数确定
<r.QS[:h 10.3前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S#?2E8 10.3.1激光10.6μm扫描透镜设计
3h d30o 10.3.2激光0.65μm扫描透镜设计
sQac%.H;`U 参考文献
FK593z 第11章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N)GHQlgH 11.1概述
ao"2kqa)r 11.1.1变焦原理
U/^#nU., 11.1.2像差控制
rpK&OR/ 11.1.3最小移动距离
; Byt'S 11.1.4变焦
镜头的分类
tP7<WGHd/ 11.2光学补偿法0.486~0.656μm2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Z$JJ0X 11.3机械补偿法红外8~12μm10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Uu,yHMv:; 11.4机械补偿10倍制冷型中波红外变焦物镜设计
L_RVHvA=M/ 11.5变焦曲线及其绘制
bo/9k 4N3 参考文献
J\Pb/9M/ 第12章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ws+ '*7 12.1太赫兹、太赫兹材料及其探测器
lz~^*\ F 12.1.1太赫兹简介
4,z|hY_*t 12.1.2太赫兹材料
gS5MoW1 12.1.3太赫兹探测器
<D ~hhGb 12.250~100μm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XP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