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光学系统设计》共分12章,包括:
光学系统自动设计,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梯度折射率
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投影光学系统设计,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变焦光学系统设计和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HWxwG'EEY, '/~j!H4q9 oa:30@HSb
KV]8o' ~ -zch=+u 目录
a_amO<!
第1章光学系统自动设计
m+'vrxTY 1.1引言
$i.)1.x 1.2像差的非线性
L_QJS2 1.3阻尼最小二乘法
'.1_anE] 1.4ZEMAX的
优化函数和权
.vk|aIG 1.5ZEMAX优化设计的几点讨论
Dfl%Knl@J 参考文献
V7q-Pfh!y 第2章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
q8[I`
V{ 2.1成像光学系统
mIm.+U`a2 2.1.1光学传递函数
HZEDr}RN 2.1.2相对畸变
*Rj(~Q/t 2.2非
成像光学系统
_|}
GhdYE 2.2.1点列图
< (<IRCR 2.2.2点扩散函数
#azD&6` 2.2.3衍射/几何能量曲线
Kfk/pYMDq 参考文献
fFNwmH-jv 第3章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iES?}K/q 3.1非球面像差
iw?*Wp25 3.1.1非球面应用概述
zD%@3NA41 3.1.2非球面数学模型
e
QGhX( 3.1.3非球面的光路计算及像差特性
`2.2; Vk 3.1.4非球面应用举例
'/v@q]! 3.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设计
*g~\lFX,u 3.2.1卡塞格林系统简介
t8\XOj 3.2.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初始结构选取
Qz9*o 3.2.3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优化
X0e#w? 3.3带有非球面的透射式红外摄远物镜设计
y;1l].L 3.3.1透射式球面红外摄远物镜
yx&'W_Q@ 3.3.2加入非球面简化物镜结构
< rqFBq8 3.4ZEMAX非球面设计的几点讨论
VMb r@9 3.4.1ZEMAX有关Conic数值的注意事项
iQJ[?l` 3.4.2……非球面位置的选择
WC
*e#QP 3.4.3矢高数据的查询
+ew9%={zB 参考文献
;8J+Q0V 第4章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xI b^x=|h 4.1衍射光学元件及其特性
TX7]$Wj 4.2ZEMAX二元光学元件的设计及评价
VdetY\ 4.3带有衍射光学元件的长焦距平行光管设计
o:8*WCiqrN 参考文献
YH^h?s 第5章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Tye[iJ 5.1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特性
Q{"QpVY8 5.1.1梯度折射率光学概述
:UDT!
5FNO 5.1.2梯度折射率介质中的光线追迹
%jnSJjcq 5.1.3径向梯度折射率
`am]&0g^+( 5.1.4梯度折射率光学系统像差
<C6*-j1oz 5.2基于梯度折射率透镜的管道内窥镜设计
L]ce13K 5.2.1总体设计方案
rj> _L 5.2.2显微物镜的设计
Z[pMlg6Z 5.2.3梯度折射率透镜设计
oP 4z> 5.2.4转像透镜与场镜设计
[9>h! khs 5.2.5管道内窥镜系统优化
ic]b"ItD 5.2.6数值分析
(@"5:M 5.3基于阶跃型折射率透镜的医用内窥镜设计
=%+O.
5.3.1光纤内窥镜工作原理
@Wb_Sz4` 5.3.2阶跃型
光纤 PGaYYc3X 5.3.3光纤物镜
bJ#]Xm(]D 5.3.4内窥镜物镜设计
#FQkwX'g 参考文献
\WN,. 第6章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r}]%(D](v 6.1热辐射、红外材料及红外探测器
!0k'fYCa 6.1.1红外辐射概述
@f z!]/ 6.1.2红外光学材料
EBl? oN7E 6.1.3红外探测器
%zCV>D 6.2非制冷型红外成像系统
r(Vz( 6.2.1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形式
~vMdIZ.h 6.2.2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的特点
TC$)::C1 6.3非制冷型红外导弹导引头光学系统设计
yv2N5IQ>{V 6.3.1初始结构的选取
r3_O?b 6.3.2设计过程的分析
n^P~]1i 6.4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摄远物镜设计
B=p6pf 6.4.1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结构形式的选取
2V6kCy@V 6.4.2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的像差校正
4`M7
3k0 6.4.3双波段红外摄远物镜优化实例
G&LOjd2 6.5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
~ WO 6.5.1温度变化对光学系统的影响
AZgeu$:7p< 6.5.2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方法
ccPTJ/%$ 6.5.3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原理
jF r[T 6.5.4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实例
!i{9wI 6.6制冷型红外长波摄远物镜设计
~#^suy? 6.6.1冷光阑效率
_b)=ERBbCo 6.6.2二次成像系统结构
pdFa] 6.6.3红外长波制冷型消热差摄远物镜设计实例分析
m: 参考文献
-)Zp" 第7章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
1;8%\r[|5^ 7.1日盲紫外、紫外材料及紫外ICCD
pSC\[%K 7.1.1日盲紫外
"xK#%eJjWd 7.1.2紫外材料
PDi]zp9>H 7.1.3紫外探测器
bCbp JZ 7.2日盲紫外球面光学系统设计
RcG
1J7#i 7.2.1系统初步优化
qjrl$[`X: 7.2.2增大视场缩放焦距
YooPHeQ 7.2.3增加变量扩大视场
1](PuQm7+ 7.3日盲紫外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BD.>aAi! 7.3.1视场25°、相对口径1:4球面系统设计
vi1
D< 7.3.2视场46°、相对口径1:4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_rBEyz@ 7.3.3视场46°、相对口径1:3.5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z6xS; 7.3.4几点讨论
n;+`%;6 参考文献
K275{ydN 第8章投影光学系统设计
C^^AN~ZD 8.1数字微镜阵列(DMD)
XTro;R=# 8.1.1DMD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2.>aL 8.1.2DMD红外景象生成器光学系统的组成
#q
mv(VB4 8.1.3基于DMD的红外投影技术的优点
J\%SAit@ 8.2特殊投影棱镜设计
S8Ec.]T 8.2.1分光棱镜的特点
bK69Rb@\A 8.2.2分光棱镜的设计
!-cK@>.pE 8.3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投影系统设计
m*f"Y"B.1I 8.3.1初始结构的选择
T?+%3z}8 8.3.2红外双波段系统的优化
D<wz%* 参考文献
V<&^zIJUR 第9章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s,;7m 9.1傅里叶透镜
fuQk}OW{ 9.1.1透镜的相位调制作用
#M5pQ&yZy 9.1.2透镜的傅里叶变换
+
\jn$>E 9.1.3傅里叶透镜类型
\~BYY|UB;W 9.2空间光调制器
7RZ HU+ 9.2.1光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Q*54!^l+_r 9.2.2电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37%|e 3bQ 9.3傅里叶透镜设计的几点讨论
!(8)'<t9 9.3.1傅里叶变换透镜的截止频率
;#XF.l,u 9.3.2傅里叶透镜的信息容量
F(DM$5z[ 9.3.3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要求
>*]dB| 2 9.4双分离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Tf{lH9ca$ 9.5双远距型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s/\<;g:u^ 9.6傅里叶变换透镜在联合变换相关器中的应用
k((kx: 9.6.1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器
f!K{f[aDa 9.6.2光学试验装置
TR&7AiqB 参考文献
*ORa@x 第10章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g&_7SJ@ 10.1光束扫描器和扫描方式
+k{l]-)1 10.1.1光束扫描器
<0btwsv} 10.1.2扫描方式
vtw97G 10.2fθ透镜及像差要求
}Dx5W9Ri" 10.2.1fθ透镜的特性
@>q4hYF 10.2.2fθ透镜
参数确定
.Mxt
F\ 10.3前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c1M *w9o 10.3.1激光10.6μm扫描透镜设计
">v-CSHY 10.3.2激光0.65μm扫描透镜设计
=:=s 参考文献
:/\KVz'fw} 第11章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gHox>r6.A 11.1概述
?Ll1B3f 11.1.1变焦原理
'>:%n 11.1.2像差控制
`1i\8s&O6@ 11.1.3最小移动距离
;-quK%VO! 11.1.4变焦
镜头的分类
ZfU &X{ 11.2光学补偿法0.486~0.656μm2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g="{5X 11.3机械补偿法红外8~12μm10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jP31K{G? 11.4机械补偿10倍制冷型中波红外变焦物镜设计
|[iEi 11.5变焦曲线及其绘制
?8ady%
.ls 参考文献
L.x`Jpq(3 第12章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 xb37, 12.1太赫兹、太赫兹材料及其探测器
]T>|Y0 | 12.1.1太赫兹简介
ow7*HN* 12.1.2太赫兹材料
50^CILKo7 12.1.3太赫兹探测器
7,3 g{8 12.250~100μm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5 J
7XVe> 12.2.1初始结构确定及设计过程分析
RPZ
- 12.2.2像质评价
98I m/v 12.330~70μm太赫兹物镜设计
"u3 N9 参考文献
v
M $Tn &`}ACTY'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