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光学系统设计》共分12章,包括:
光学系统自动设计,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梯度折射率
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投影光学系统设计,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变焦光学系统设计和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Z6#(83G4 x#fv<Cj4 \f'=
WNSEc% 5%w08 目录
6L3i
第1章光学系统自动设计
,zh_-2^X 1.1引言
B#4'3Y-3 1.2像差的非线性
a}[rk*QmZ 1.3阻尼最小二乘法
(};/,t1#$ 1.4ZEMAX的
优化函数和权
+|qw>1J( 1.5ZEMAX优化设计的几点讨论
6t3Zi:=I 参考文献
JhvT+"~ 第2章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
}$#PIyz 2.1成像光学系统
1cD 2.1.1光学传递函数
AE=E"l1] 2.1.2相对畸变
[`'K.-?# 2.2非
成像光学系统
VyWzb 2.2.1点列图
WQsu}_g5y 2.2.2点扩散函数
F!P,%JmI< 2.2.3衍射/几何能量曲线
<MJ-w1A 参考文献
\pXo~;E\ 第3章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z\>ZgRi~n 3.1非球面像差
`:W }yo<F 3.1.1非球面应用概述
!UHX?<3r 3.1.2非球面数学模型
|d=GAW
v 3.1.3非球面的光路计算及像差特性
) .W0} 3.1.4非球面应用举例
FY
pspv?4 3.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设计
?;ZnD(4? 3.2.1卡塞格林系统简介
zA|)9Dq 3.2.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初始结构选取
. dJBv 3.2.3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优化
w!OYH1ds]_ 3.3带有非球面的透射式红外摄远物镜设计
_+}f@&" 3.3.1透射式球面红外摄远物镜
oE)xL%* 3.3.2加入非球面简化物镜结构
@ X5#? 3.4ZEMAX非球面设计的几点讨论
oiQ:&$y 3.4.1ZEMAX有关Conic数值的注意事项
J:G{ 3.4.2……非球面位置的选择
7h`t-6<!q 3.4.3矢高数据的查询
= VMELk!z 参考文献
luJNdA:t& 第4章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A0*.>@N 4.1衍射光学元件及其特性
l0eh}d 4.2ZEMAX二元光学元件的设计及评价
rLA^ &P: 4.3带有衍射光学元件的长焦距平行光管设计
S7j U:CLJ 参考文献
MJU*Sq 第5章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vZvy" 5.1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特性
r`e6B!p 5.1.1梯度折射率光学概述
M6y|;lh''c 5.1.2梯度折射率介质中的光线追迹
R| XD#bG 5.1.3径向梯度折射率
oz7=1;r 5.1.4梯度折射率光学系统像差
fJ+4H4K 5.2基于梯度折射率透镜的管道内窥镜设计
_O&P!hI 5.2.1总体设计方案
G$2Pny<! 5.2.2显微物镜的设计
=]o2{d 5.2.3梯度折射率透镜设计
G6s3\de#U 5.2.4转像透镜与场镜设计
=KHX_ib 5.2.5管道内窥镜系统优化
#JR$RH 5.2.6数值分析
E5Lq-
5.3基于阶跃型折射率透镜的医用内窥镜设计
60l!3o"p! 5.3.1光纤内窥镜工作原理
B?ipo,2~{ 5.3.2阶跃型
光纤 '
?a d 5.3.3光纤物镜
(O/W`qo 5.3.4内窥镜物镜设计
vd/ BO 参考文献
YD#L@:&gv 第6章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ZY1AhGZ 6.1热辐射、红外材料及红外探测器
f;!L\$yKy 6.1.1红外辐射概述
/sSM<r]5j 6.1.2红外光学材料
.Dy2O*` 6.1.3红外探测器
<g64N 6.2非制冷型红外成像系统
VUD9ZyPw 6.2.1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形式
O~Svk'.) 6.2.2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的特点
^G
"Qp8 " 6.3非制冷型红外导弹导引头光学系统设计
/*Gbl 6.3.1初始结构的选取
B[5<& 6.3.2设计过程的分析
&UAYYH 6.4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摄远物镜设计
zUWeOR'X 6.4.1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结构形式的选取
)"%J~:`h} 6.4.2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的像差校正
qAt#0 6.4.3双波段红外摄远物镜优化实例
gp+@+i>b+[ 6.5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
sTvw@o* 6.5.1温度变化对光学系统的影响
Q1!+wC 6.5.2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方法
]+>Kl>@ 6.5.3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原理
zL3I!& z2 6.5.4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实例
.f|)od[ 6.6制冷型红外长波摄远物镜设计
wdIJ?\/763 6.6.1冷光阑效率
`:d\L
H 6.6.2二次成像系统结构
J\Tu=f) 6.6.3红外长波制冷型消热差摄远物镜设计实例分析
w8F`RRHEE 参考文献
z }Vg4\x& 第7章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
eTI?Mu>C 7.1日盲紫外、紫外材料及紫外ICCD
6 kD. 7.1.1日盲紫外
\
*A!@T 7.1.2紫外材料
oVd7ucnK 7.1.3紫外探测器
-X-sykDm 7.2日盲紫外球面光学系统设计
6Q_ZP#oAV 7.2.1系统初步优化
6UU<:KH 7.2.2增大视场缩放焦距
o+}G/*O8 7.2.3增加变量扩大视场
VdGpreRPC 7.3日盲紫外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 x; xQ 7.3.1视场25°、相对口径1:4球面系统设计
xdMY2u 7.3.2视场46°、相对口径1:4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GyfKSj; 7.3.3视场46°、相对口径1:3.5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6cOlY=
bn 7.3.4几点讨论
{gzVbZ# 参考文献
5+t$4N+P 第8章投影光学系统设计
bQdu= s[ 8.1数字微镜阵列(DMD)
(UZ].+)s 8.1.1DMD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Dn`
8.1.2DMD红外景象生成器光学系统的组成
bd2QQ1[1vh 8.1.3基于DMD的红外投影技术的优点
znAo]F9=J" 8.2特殊投影棱镜设计
whFJ] 8.2.1分光棱镜的特点
:.(A, 8.2.2分光棱镜的设计
I~nz~U:ak 8.3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投影系统设计
(4/W)L$ 8.3.1初始结构的选择
t(}g;O- 8.3.2红外双波段系统的优化
~VV $wU!A 参考文献
|Z8Eu0RSb 第9章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c7nbHJi 9.1傅里叶透镜
vSo1WS 9.1.1透镜的相位调制作用
2"WP>>b80 9.1.2透镜的傅里叶变换
,x?Jrcx~'C 9.1.3傅里叶透镜类型
Kd*=- 9.2空间光调制器
1/%5pb2\ 9.2.1光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vi` VK&+r 9.2.2电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K,T^<F; 9.3傅里叶透镜设计的几点讨论
D-e?;< 9.3.1傅里叶变换透镜的截止频率
T=CJUla 9.3.2傅里叶透镜的信息容量
WwUHHm<v 9.3.3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要求
w8zr0z 9.4双分离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Lz!H@)-mr 9.5双远距型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_&CYnd 9.6傅里叶变换透镜在联合变换相关器中的应用
gL`aLg_ 9.6.1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器
z`,dEGfh^ 9.6.2光学试验装置
<`NtTG 参考文献
V`G^Jyj 第10章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d< J:{ 10.1光束扫描器和扫描方式
&ViK9 10.1.1光束扫描器
g!Ui|]BI9 10.1.2扫描方式
2 ]n4)vv, 10.2fθ透镜及像差要求
ZuKOscVS#T 10.2.1fθ透镜的特性
d+"F(R9 10.2.2fθ透镜
参数确定
5Ha(i [d 10.3前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3}t%Da 10.3.1激光10.6μm扫描透镜设计
6q,CEm 10.3.2激光0.65μm扫描透镜设计
V{X/y N.u 参考文献
#"C!-kS'= 第11章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W8kMuM! 11.1概述
+wZ|g6vMct 11.1.1变焦原理
)S}.QrG 11.1.2像差控制
^ Z3y 11.1.3最小移动距离
. HAFKB; 11.1.4变焦
镜头的分类
w=^~M[%w 11.2光学补偿法0.486~0.656μm2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n*Hx"2XF 11.3机械补偿法红外8~12μm10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RcB: h 11.4机械补偿10倍制冷型中波红外变焦物镜设计
HcrlcxwM\i 11.5变焦曲线及其绘制
:d~mlyFI6P 参考文献
7^1K4%IPl 第12章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7|
`_5e 12.1太赫兹、太赫兹材料及其探测器
ZA}!Rzo 12.1.1太赫兹简介
O{Q+<fBC9 12.1.2太赫兹材料
O2xqNQ`d 12.1.3太赫兹探测器
SJE!14|e 12.250~100μm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JU`Z@?8 12.2.1初始结构确定及设计过程分析
X^i3(N 12.2.2像质评价
<SdOb#2 12.330~70μm太赫兹物镜设计
XW+-E^d 参考文献
:*-O;Yw?S@ >fD%l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