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光学系统设计》共分12章,包括:
光学系统自动设计,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梯度折射率
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投影光学系统设计,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变焦光学系统设计和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E@.G1T [ O
|I:[S}, Kd[`mkmS
17[t_T&Ak9 'hHX"\|RA 目录
",
Rw%_ 第1章光学系统自动设计
>zx50e) 1.1引言
[F-u'h< *l 1.2像差的非线性
g}og@UY7# 1.3阻尼最小二乘法
=`.5b:e 1.4ZEMAX的
优化函数和权
tS/APSY 1.5ZEMAX优化设计的几点讨论
&T/9yW[L 参考文献
<IkD=X 第2章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
K}*p(1$u 2.1成像光学系统
1X_!%Z 2.1.1光学传递函数
U!UX"r 2.1.2相对畸变
H=SMDj)s+ 2.2非
成像光学系统
VS@W.0/ 2.2.1点列图
ZYt"=\_ 2.2.2点扩散函数
.+~kJ0~Y 2.2.3衍射/几何能量曲线
@_:?N(%( 参考文献
hE`%1j2( 第3章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8 P y_Y> 3.1非球面像差
y42T.oK8c 3.1.1非球面应用概述
g:6}zHK 3.1.2非球面数学模型
Ty`=U>K| 3.1.3非球面的光路计算及像差特性
!rmo*-=^= 3.1.4非球面应用举例
)^@V*$D 3.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设计
f7AJSHe 3.2.1卡塞格林系统简介
`0vy+T5 3.2.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初始结构选取
O
NzdCgY 3.2.3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优化
3:gO7Uv
3.3带有非球面的透射式红外摄远物镜设计
GQAg
ex)D 3.3.1透射式球面红外摄远物镜
{_N(S]Z 3.3.2加入非球面简化物镜结构
ZjbG&oc 3.4ZEMAX非球面设计的几点讨论
8[P6c;\ 3.4.1ZEMAX有关Conic数值的注意事项
GM5 6xZ!2T 3.4.2……非球面位置的选择
[B;Ek\ 5W 3.4.3矢高数据的查询
F"? *@L 参考文献
Q2WrB+/ 第4章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FJH8O7 4.1衍射光学元件及其特性
TZ_'nB~ 4.2ZEMAX二元光学元件的设计及评价
mztq7[&- 4.3带有衍射光学元件的长焦距平行光管设计
%iFIY=W 参考文献
4!W?z2ly~R 第5章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QF6JZQh< 5.1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特性
i]WlMC6 5.1.1梯度折射率光学概述
Jy
NY * 5.1.2梯度折射率介质中的光线追迹
&y wY?ox 5.1.3径向梯度折射率
-^yc yZ 5.1.4梯度折射率光学系统像差
XQ y|t"Vq> 5.2基于梯度折射率透镜的管道内窥镜设计
5Kxk9{\8 5.2.1总体设计方案
siZ_JJW 5.2.2显微物镜的设计
#EK8Qe_ 5.2.3梯度折射率透镜设计
4T\/wyq0 5.2.4转像透镜与场镜设计
/3%xQK>% 5.2.5管道内窥镜系统优化
| (9FV^_ 5.2.6数值分析
AsF`A"Cdw< 5.3基于阶跃型折射率透镜的医用内窥镜设计
$6%;mep 5.3.1光纤内窥镜工作原理
I`>%2mP[C 5.3.2阶跃型
光纤 nezbmpL4 5.3.3光纤物镜
_jKVA6_E 5.3.4内窥镜物镜设计
n,LKkOG 参考文献
JNCtsfd 第6章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epyYo&x} 6.1热辐射、红外材料及红外探测器
eV}Tx;1|} 6.1.1红外辐射概述
-%$
dFq 6.1.2红外光学材料
\>azY
g 6.1.3红外探测器
t O;W?g 6.2非制冷型红外成像系统
iFchD\E*o 6.2.1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形式
)f&]H} 6.2.2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的特点
.Sw'Bo!Ee 6.3非制冷型红外导弹导引头光学系统设计
HaUo+,= 6.3.1初始结构的选取
!Hj)S](F 6.3.2设计过程的分析
,1+_k ="Z 6.4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摄远物镜设计
glIIJ5d|, 6.4.1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结构形式的选取
K<(sqH 6.4.2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的像差校正
^PpFI 6.4.3双波段红外摄远物镜优化实例
\,t<{p_Q 6.5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
6VE5C
g 6.5.1温度变化对光学系统的影响
f_Bf}2Eedj 6.5.2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方法
ay[*b_f 6.5.3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原理
&cE,9o%FZ 6.5.4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实例
IV*$U7~ 6.6制冷型红外长波摄远物镜设计
' "
yl>" 6.6.1冷光阑效率
Uwa1)Lwn 6.6.2二次成像系统结构
POs~xaZ`H 6.6.3红外长波制冷型消热差摄远物镜设计实例分析
TnAX;+u 参考文献
8"^TWzg}L 第7章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
qRLypm 7.1日盲紫外、紫外材料及紫外ICCD
fdW={}~ 7.1.1日盲紫外
I ^92b 7.1.2紫外材料
F
x8)jBB_ 7.1.3紫外探测器
7?#32B
Gr 7.2日盲紫外球面光学系统设计
VHNiTp 7.2.1系统初步优化
1ki"UF/ 7.2.2增大视场缩放焦距
Okc*)crw 7.2.3增加变量扩大视场
[GM<Wt0 7.3日盲紫外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Cfrqe1^ 7.3.1视场25°、相对口径1:4球面系统设计
3Re\ T 7.3.2视场46°、相对口径1:4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X|G+N(`|( 7.3.3视场46°、相对口径1:3.5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7^5BnF@ 7.3.4几点讨论
(P8oXb+% 参考文献
*h9vMks
o 第8章投影光学系统设计
i(rY'o2 BN 8.1数字微镜阵列(DMD)
xc?<:h" 8.1.1DMD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w7u >|x! 8.1.2DMD红外景象生成器光学系统的组成
)FPbE^s( 8.1.3基于DMD的红外投影技术的优点
"
z{w^k 8.2特殊投影棱镜设计
G> >_G<x 8.2.1分光棱镜的特点
4y.[tk5 8.2.2分光棱镜的设计
4pv:u:Z 8.3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投影系统设计
pXa? Q@6 8.3.1初始结构的选择
p60D{UzU 8.3.2红外双波段系统的优化
7i/Cax 参考文献
l[ k$O$jo 第9章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O2f2Fb$B7 9.1傅里叶透镜
{c;3$ 9.1.1透镜的相位调制作用
[%kucG C7 9.1.2透镜的傅里叶变换
-}o;Y)
9.1.3傅里叶透镜类型
+6atbbe} 9.2空间光调制器
*Cw2 h 9.2.1光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9v0|lS!- 9.2.2电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oJ:J'$W( 9.3傅里叶透镜设计的几点讨论
R3A^VE;qP 9.3.1傅里叶变换透镜的截止频率
;0'v`ob'.? 9.3.2傅里叶透镜的信息容量
Xg,BK0O 9.3.3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要求
bk]|C!7$ 9.4双分离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_!zY(9% 9.5双远距型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qZe"'"3M 9.6傅里叶变换透镜在联合变换相关器中的应用
M5uN1* 9.6.1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器
IIkJ"Qg. 9.6.2光学试验装置
X Rn=;gK%J 参考文献
CgC wM=!r 第10章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Q
# gHD 10.1光束扫描器和扫描方式
-s"lW 7N^ 10.1.1光束扫描器
`Fj(g!` 10.1.2扫描方式
stPCw$@ 10.2fθ透镜及像差要求
(6nw8vQ 10.2.1fθ透镜的特性
lDeWs%n 10.2.2fθ透镜
参数确定
se[};t: 10.3前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0J~4
10.3.1激光10.6μm扫描透镜设计
-}@9lhS, 10.3.2激光0.65μm扫描透镜设计
-wB AFr 参考文献
hr5)$qZW 第11章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T,uw8?f! 11.1概述
;H lv 11.1.1变焦原理
`Z-`-IL 11.1.2像差控制
s25012 11.1.3最小移动距离
1oPT8)[U 11.1.4变焦
镜头的分类
}JD(e}8$! 11.2光学补偿法0.486~0.656μm2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keSEh> 11.3机械补偿法红外8~12μm10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F/3]lsggT 11.4机械补偿10倍制冷型中波红外变焦物镜设计
|k+^D : 11.5变焦曲线及其绘制
jTnu! H2o 参考文献
DZue.or 第12章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kpkHq"`f 12.1太赫兹、太赫兹材料及其探测器
uZ+< 12.1.1太赫兹简介
Xc!w
y9m 12.1.2太赫兹材料
4"sP= C 12.1.3太赫兹探测器
&,zeBFmc 12.250~100μm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I1gu<a 12.2.1初始结构确定及设计过程分析
Y{KJk'xN5W 12.2.2像质评价
q)*0G* 12.330~70μm太赫兹物镜设计
{\B!Rjt[T 参考文献
^ ;a[v^&9 F~1R.r_L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