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以ZEMAX 2010作为软件平台,详细讲解了ZEMAX在
光学设计中的使用方法与技巧,帮助读者尽快掌握ZEMAX这一光学设计工具。
h<;kj#qbb 《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结合作者多年的使用和开发经验,通过丰富的工程实例将ZEMAX的使用方法详细介绍给读者。全书共分为11章,主要讲解了ZEMAX的使用界面和基本功能,光学像差理论和成像质量的评价,以及各种
透镜和目镜、显微镜、
望远镜等目视
光学系统的设计。
cfI5KLG~# 《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注重基础,内容详实,突出实例讲解,既可以作为光学设计人员、科研人员等相关专业人士的工具书,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习教材。
E/ %S0 7
+A-S9P) Zkl:^!* `.>5H\w0e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1版
`s74g0h 平装:334页
EGMj5@> 语种: 简体中文
xHEkmL`)4 开本:16
$[9,1.?C 市场价:¥ 59.00
SjgF&LD 优惠价:¥ 42.70
09?n5x!6 eveGCV;@ 5<Mht6"H 目 录
Cr0
\7 Z-[nHSf 第1章 ZEMAX入门 1
DF D5">g@ 1.1 ZEMAX的启动与退出 1
LL3RC6;e 1.2 用户界面 3
<<F#Al 1.2.1 窗口类型 4
1o)Vzv 1.2.2 主窗口介绍 4
|rJ_ 1.2.3 文件菜单 5
dbU 1.2.4 编辑菜单 6
?3
J 1.2.5 系统菜单 16
f:iK5g 1.2.6 分析菜单 20
;:xOW$ 1.2.7 工具菜单 20
%-"? 1.2.8 报告菜单 29
,Yhy7w 1.2.9 宏指令菜单 32
bqY}t. Y&" 1.2.10 外扩展菜单 32
INwc@XB 1.2.11 窗口菜单 33
t6
:;0[j 1.2.12 帮助菜单 34
FI@2KM 1.3 ZEMAX常用操作快捷键 34
rhFa rm4a 1.3.1 放弃长时间计算 34
TSu^.K 1.3.2 快捷方式的总结 35
it!i'lG 1.4 本章小结 36
zSta!] pJ7wd~wF* 第2章 像质评价 37
9_IR%bm 2.1 外形图 37
_DfI78`( 2.1.1 二维外形图 37
PZ69aZ*Gs 2.1.2 3D外形图 38
#$V`%2> 2.1.3 阴影图 39
$hB;r 2.1.4 元件图 39
;aYPv8s~,: 2.1.5 ISO元件图 41
20 gPx; 2.2 几何光学像质量评价 41
=!NYvwg6;o 2.2.1 特性曲线 41
Z5~dU{XsT 2.2.2 点列图 43
<x@\3{{U 2.2.3 调制传递函数 46
'N,3]Soi 2.2.4 点扩散函数 48
j9C=m"O 2.2.5 波前 51
K8*QS_* 2.2.6 曲面 52
6 .DJRY 2.2.7 均方根 53
.FK'TG 2.2.8 像差系数(Aberration Coefficients) 54
}]sI?&xB 2.2.9 杂项(Miscellaneous) 56
#f]R:Ix> 2.3 能量分析 61
{(G@YG? 2.3.1 能量分布 62
dtjaQsJM^ 2.3.2 照度 62
bj`cYL% 2.4 像分析 64
>K#Z]k 2.4.1 模拟图像 64
jsTb0 2.4.2 双目分析 68
o*/\oVOq 2.4.3 计算 68
SqY;2: 2.5 其他 69
sw*k(i 2.5.1 玻璃和梯度折射率 69
j-$aa; 2.5.2 通用图表 70
G1B~?i2$ ? 2.5.3 偏振状态 71
OB3AZH$ 2.5.4 镀膜(Coatings) 72
L.(T"`-i 2.5.5 物理光学(Physical Optics) 73
`< y[V 2.6 本章小结 73
)<4o"R:* ;nj 'C1 第3章 初级像差理论与像差校正 74
t&SJ!>7_c 3.1 几何像差与像差表示方法及像差校正 74
M
"p6xp/ 3.1.1 球差 74
Q3%a=ba)h 3.1.2 慧差 79
,: w~- 3.1.3 像散 85
BieII$\P%P 3.1.4 场曲 89
O60j C;{F 3.1.5 畸变 95
Y'/` ?CK 3.1.6 色差(ColorAberration) 98
6f6_ztTL 3.2 厚透镜初级像差 103
@&+h3dV.V 3.3 薄透镜初级像差 105
.&7=ZY>E 3.4 像差校正和平衡方法 106
FVG|5'V^ 3.5 本章小结 106
]Vjn7P`~N _ %&"4bm. 第4章 ZEMAX基本功能详解 107
ni@D7:h 4.1 ZEMAX 3种优化方法 107
=Cs$0aA 4.1.1 优化方法选择 107
DS>s_3V 4.1.2 Global Search和Hammer Optimization区别 108
&g,K5at 4.1.3 局部优化(Optimization)缺点 112
I>/`W 4.1.4 全局搜索优势 112
KGi@H%NN 4.2 ZEMAX评价函数使用方法 114
2 T{PIJg3 4.2.1 优化中的术语定义 114
SfJ/(q 4.2.2 评价函数方程表达 115
lGG1d 4.2.3 波前优化方法 118
H#U{i 4.2.4 光斑尺寸优化方法 120
"+nURdicO 4.2.5 角谱半径优化方法 121
~\<ZWU<BE 4.3 ZAMAX多重结构使用方法 122
#2yOqUO\ 4.3.1 实例一:模拟元件的变化 123
B>X+eK 4.3.2 实例二:衍射级次显示 127
T<zonx1 4.3.3 实例三:分光板模拟 131
tP!sOvQ: 4.4 ZAMAX坐标断点使用方法 137
^ bM;C_<$f 4.4.1 ZEMAX坐标系 137
1:YDN.* 4.4.2 自带坐标断点使用方法 139
U
YUIpe 4.4.3 坐标断点面使用方法 139
JPQ02&e 4.4.4 样例一:旋转角度的优化方法 140
4EB$e? 4.4.5 样例二:使用坐标断点精确寻找主光线位置及方向 143
n4."}DO 4.4.6 样例三:坐标返回的使用方法 144
UMhM8m!=o 4.5 本章小结 147
6El%T]^ w#PaN83+ 第5章 公差分析 148
vW$]:). 5.1 公差 148
R~RY:[5?w 5.1.1 误差来源 148
" "a+Nc 5.1.2 设置公差 149
7C2/^x P 5.1.3 公差操作数 149
vo71T<K 5.2 默认公差的定义 150
p6=#LwL' 5.2.1 表面公差 151
iXl1S[.l 5.2.2 元件公差 152
Ur&: Rr 5.3 公差分析3种法则 153
_%zU^aE 5.3.1 灵敏度分析 153
iUI,r* 5.3.2 反转灵敏度分析 154
y_$^Po 5.3.3 蒙特卡罗分析 154
* y(2BrL> 5.4 公差过程的使用 157
8-?n<h%8E 5.4.1 公差分析的执行 157
7KM!\"PM 5.4.2 双透镜的公差分析 160
2~J|x+
5.5 本章小结 166
3'/wRK l svo^#V~h' 第6章 非序列模式设计 167
1~7y]d?% 6.1 ZEMAX中非序列模型介绍 167
yAi4v[ 6.1.1 模型类别 167
=?*V3e3{ 6.1.2 面元反射镜 168
q6_1`Ew 6.1.3
光源分布 169
t&r?O dc&m 6.1.4 棱镜 172
z%g<&Cq 6.1.5 光线分束 173
qA30z%#z_ 6.1.6 散射 175
f4tia. 6.1.7 衍射光学元件 177
aO<d`DTyJ 6.1.8 相干模拟 178
&R^mpV5 6.1.9 复杂几何物体创建 179
, JZ@qmQ, 6.1.10 吸收分析 181
.!6ufaf$ 6.2 创建非序列光学系统 182
x~{m%)I 6.2.1 建立基本系统特性 183
IBF>4qm" 6.2.2 创建反射镜 185
` j Un 6.2.3 光源建模 186
1}ToR= 6.2.4 旋转光源 187
W\KZFrV@ 6.2.5 放置探测器 189
[6|8Gx: 6.2.6 跟踪分析光线探测器 190
v#/,,)m 6.2.7 增加凸透镜 192
?1412Tq5 6.2.8 光线跟踪分析和偏振损耗 194
,~4(td+R7 6.2.9 增加矩形ADAT光纤 195
Ppp&3h[dW) 6.2.10 使用跟随解定位探测器 198
\Fj4Gy?MW 6.2.11 整个系统光线追迹 198
F
H%yyT 6.3 将序列面改成非序列物体 199
A|a\pL` @ 6.3.1 转变NSC的工具 199
Tf[]vqa`G 6.3.2 初始结构 200
s~63JDy"E 6.3.3 使用转换工具 202
n&V(c&C 6.3.4 插入非序列光源 203
1Gqtd^*; 6.3.5 插入探测器物体 205
QB@*/Le 6.4 模拟混合式非序列(NSC with Ports) 208
C3<3 6.4.1 序列/非序列模式 208
B " B 6.4.2 建立非序列组件 211
1bDc ct 6.4.3 定义多焦透镜 212
hOC,Eo 6.4.4 带状优化 215
:8QG$Ua1 6.4.5 目标局部 216
b~~}(^Bg 6.4.6 系统性能 217
oDP|>yXC) 6.4.7 运行影像分析性能之优化 218
bQeYFY#^ 6.4.8 最终设计 219
s3knh&'zb 6.5 优化非序列光学系统 219
mcR!P~"i 6.5.1 Damped Least Squares和Orthogonal Descent 220
@v'<~9vG 6.5.2 建立系统 222
]E3g8?L 6.5.3 评价函数 223
?nn,RBS- 6.5.4 自由曲面反射镜 224
"l@~WE 6.5.5 优化 226
(J;?eeP 6.6 本章小结 228
=1JRu[&]8 6x7=0}' 第7章 基础设计实例 229
v|'N|k l 7.1 单透镜设计 229
W>Kwl*Cis" 7.1.1 ZEMAX序列模式简介 229
?@,:\ ,G 7.1.2 单透镜系统
参数 231
!3&}r
7.1.3 单透镜初始结构 233
Q:LuRE!t 7.1.4 单透镜的变量与优化目标 235
XDWERvIj 7.1.5 单透镜优化结果分析与改进设计 237
}v!6BU6<Q 7.2 双胶合消色差透镜设计 240
Q6>vF)(
- 7.2.1 双胶合透镜设计规格参数及系统参数输入 241
+Q9HsfX/ 7.2.2 双胶合透镜初始结构 242
;K_B,@:' 7.2.3 设置变量及评价函数 244
m6gr!aT 7.2.4 优化及像质评价 245
7/yd@#$X 7.2.5 玻璃优化——校正色差 247
;|%r!!#-t 7.3 牛顿望远镜设计 249
h=tY 5]8 7.3.1 牛顿望远镜来源简介及设计规格 249
>fdN`W}M 7.3.2 牛顿望远镜初始结构 251
&ar}6eO 7.3.3 添加反射镜及遮拦孔径 253
'GyPl 7.3.4 修改反射镜以提高MTF 258
-I*A `M 7.4 变焦
镜头设计 260
Ij8tBT?jlL 7.4.1 变焦镜头设计原理介绍 261
5C&f-* Bh 7.4.2 变焦镜头设计规格及参数输入 261
,jWd?-NH 7.4.3 多重结构实现变焦 263
c%dy$mkqgK 7.4.4 变焦镜头的优化设置 265
!<)_ F 7.5 扫描系统设计 268
Z8@]e}n 7.5.1 扫描系统参数 269
R}VL UL$ 7.5.2 多重结构下的扫描角度设置 273
; n@C(hG 7.6 本章小结 276
}X?*o`sW LNb![Rq 第8章 目视光学系统设计方法 277
7AiCQWf9 8.1 人眼光学系统的创建 277
ba ?k:b 8.1.1 眼睛概述 277
cmeyCyV* 8.1.2 眼睛模型 277
K6U>Qums 8.1.3 使用ZEMAX创建人眼模型结构 278
xRUYJ=|oh 8.2 放大率与视觉 281
g}-Z]2(c# 8.2.1 近距离物体成像标准 281
D^{:UbN 8.2.2 小型放大镜放大率 281
SMFW]I2T/ 8.3 本章小结 284
1sJN^BvuG 85
hYYB0v 第9章 目镜设计 285
75HL 9.1 目镜介绍 285
m0"\3@kB 设计案例一:惠更斯目镜 286
rZv+K/6*M 设计案例二:冉斯登目镜 288
(AYS>8O& 设计案例三:凯尔纳目镜 290
/z5lxS@# 设计案例四:RKE目镜 292
abnd U,s 设计案例五:消畸变目镜 294
!;gke,fB 设计案例六:对称式目镜 297
o;mIu#u 设计案例七:埃尔弗目镜 299
g@k9w{_ 设计案例八:西德莫尔目镜 301
t["Df;"O 设计案例九:RKE广角目镜 304
j1<1D@UO 9.2 目镜调焦 306
m=}X$QF`^ 9.3 本章小结 311
\sd"iMEi q@9i3*q; 第10章 显微镜设计 312
`[CJtd2\ 10.1 技术指标 312
}hYE6~pr 10.1.1 基本系统技术要求 312
q1Sm#_7 10.1.2 分辨率目标和极限 312
+a-@
!J~: 10.2 10倍物镜初始透镜形式 313
HH?*"cKF~ 10.2.1 显微镜设计步骤 313
6hK"k 10.2.2 物镜与目镜的连接 319
~S6 {VK. 10.3 本章小结 322
T6$<o\g' %#9 ~V 第11章 望远镜设计 323
@W8}N|jek 11.1 天文望远镜 323
GJs[m~`8# 11.1.1 天文望远镜设计步骤 323
RH Vv}N0 11.1.2 分辨率与衍射极限 328
[r8 d+ 11.2 地上望远镜 328
sV[Z|$&Z 11.3 本章小结 334
@3 c#\jx dA/o4c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