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以ZEMAX 2010作为软件平台,详细讲解了ZEMAX在
光学设计中的使用方法与技巧,帮助读者尽快掌握ZEMAX这一光学设计工具。
n@XI$>B 《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结合作者多年的使用和开发经验,通过丰富的工程实例将ZEMAX的使用方法详细介绍给读者。全书共分为11章,主要讲解了ZEMAX的使用界面和基本功能,光学像差理论和成像质量的评价,以及各种
透镜和目镜、显微镜、
望远镜等目视
光学系统的设计。
rS\j9@=Y4 《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注重基础,内容详实,突出实例讲解,既可以作为光学设计人员、科研人员等相关专业人士的工具书,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习教材。
ZZ?0%9 'Xoif"
YD
H!Nl qc2j}D0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1版
!'w h hi 平装:334页
ST5L
O#5 语种: 简体中文
>0Y >T6! 开本:16
Z,)4(#b = 市场价:¥ 59.00
t>N~PXr 优惠价:¥ 42.70
.LhIB?
u n\!K d&4ve Lu 目 录
U<gMgA 8om6wALXB 第1章 ZEMAX入门 1
R8I%Cyc 1.1 ZEMAX的启动与退出 1
&l"/G%W 1.2 用户界面 3
'#!nK O2< 1.2.1 窗口类型 4
:m]~o3KRy 1.2.2 主窗口介绍 4
u,AP$+Qk 1.2.3 文件菜单 5
1"YN{Ut;G 1.2.4 编辑菜单 6
X]8(_[Y
1.2.5 系统菜单 16
JFH3)Q 1.2.6 分析菜单 20
FeoI+KA 1.2.7 工具菜单 20
r&oR|-2hRk 1.2.8 报告菜单 29
OB`(,m# 1.2.9 宏指令菜单 32
c.dk4v%Y5 1.2.10 外扩展菜单 32
EudX^L5U<d 1.2.11 窗口菜单 33
k#uSH
eq7f 1.2.12 帮助菜单 34
(hNTr(z 1.3 ZEMAX常用操作快捷键 34
M<^]Ywq*p 1.3.1 放弃长时间计算 34
r+n0M';0 1.3.2 快捷方式的总结 35
pFgpAxl 1.4 本章小结 36
fI"sdzu^ O 7RIcU 第2章 像质评价 37
uNCM,J!#~ 2.1 外形图 37
">cLPXX 2.1.1 二维外形图 37
3n;>k9{ 2.1.2 3D外形图 38
uzg(C#sp 2.1.3 阴影图 39
3.+TM]RYN 2.1.4 元件图 39
[p3{d\=*? 2.1.5 ISO元件图 41
E@ J/_l; 2.2 几何光学像质量评价 41
bCMo8Xh 2.2.1 特性曲线 41
(rqc_ZU5 2.2.2 点列图 43
ze2%#< 2.2.3 调制传递函数 46
7irpD7P>
2.2.4 点扩散函数 48
eyW8?: 2.2.5 波前 51
zU7co.G 2.2.6 曲面 52
jq%%|J.x 2.2.7 均方根 53
Ipro6
I 2.2.8 像差系数(Aberration Coefficients) 54
%O6r 2.2.9 杂项(Miscellaneous) 56
?M!Mb-C[ 2.3 能量分析 61
& "i4og< 2.3.1 能量分布 62
p0*qv"lA 2.3.2 照度 62
B@cC'F#G 2.4 像分析 64
q9Zp8&<EqH 2.4.1 模拟图像 64
F!7dGa$ 2.4.2 双目分析 68
C7*n<+e 2.4.3 计算 68
Vu.VH([b]Q 2.5 其他 69
(
jAC Lo 2.5.1 玻璃和梯度折射率 69
1WjNF i 2.5.2 通用图表 70
Hjhgu= 2.5.3 偏振状态 71
P:D;w2'Q 2.5.4 镀膜(Coatings) 72
UE9RrfdN 2.5.5 物理光学(Physical Optics) 73
;~D$rT 2.6 本章小结 73
Q g~cYwX l266ufO.u- 第3章 初级像差理论与像差校正 74
Ri>4:V3K 3.1 几何像差与像差表示方法及像差校正 74
c wNJ{S+ 3.1.1 球差 74
Q,nJz*AJ 3.1.2 慧差 79
Y5c,O>T5Y 3.1.3 像散 85
T:T`M:C. 3.1.4 场曲 89
Emy=q5ryl 3.1.5 畸变 95
CbGfVdw/c 3.1.6 色差(ColorAberration) 98
X)e#=w!fi3 3.2 厚透镜初级像差 103
=6Fpixq> 3.3 薄透镜初级像差 105
d1P|v(
`S9 3.4 像差校正和平衡方法 106
1aI&jdJk 3.5 本章小结 106
E1r-$gf_ vA3wn>< 第4章 ZEMAX基本功能详解 107
YMN=1Zuj? 4.1 ZEMAX 3种优化方法 107
|kY}G3/ 4.1.1 优化方法选择 107
@E 8P>kq 4.1.2 Global Search和Hammer Optimization区别 108
{Qi J-[q 4.1.3 局部优化(Optimization)缺点 112
<%o9*)F 4.1.4 全局搜索优势 112
3Fb9\2<H 4.2 ZEMAX评价函数使用方法 114
Y5CDdn 4.2.1 优化中的术语定义 114
]d67 HOyK 4.2.2 评价函数方程表达 115
/KLkrW 4.2.3 波前优化方法 118
SZ29B 4.2.4 光斑尺寸优化方法 120
!4-4i 4.2.5 角谱半径优化方法 121
NSa6\.W) 4.3 ZAMAX多重结构使用方法 122
6ao~f?JZ 4.3.1 实例一:模拟元件的变化 123
_9g-D9 4.3.2 实例二:衍射级次显示 127
7nm'v'\u+V 4.3.3 实例三:分光板模拟 131
i;rcgd 4.4 ZAMAX坐标断点使用方法 137
FsO_|r 4.4.1 ZEMAX坐标系 137
3eg6 CdT 4.4.2 自带坐标断点使用方法 139
Ol B9z 4.4.3 坐标断点面使用方法 139
ZIKSHC9 4.4.4 样例一:旋转角度的优化方法 140
|kH.o= 4.4.5 样例二:使用坐标断点精确寻找主光线位置及方向 143
MuJP.]5>` 4.4.6 样例三:坐标返回的使用方法 144
B0U(B\~Y 4.5 本章小结 147
Kt](| p}3` "L= 第5章 公差分析 148
RL:B.Lv/W 5.1 公差 148
R#T
6] 5.1.1 误差来源 148
76bMy4re 5.1.2 设置公差 149
2"HTD|yy 5.1.3 公差操作数 149
GeDI\- 5.2 默认公差的定义 150
&<x.D]FA] 5.2.1 表面公差 151
%ufh 5.2.2 元件公差 152
.%y'q!? 5.3 公差分析3种法则 153
^B0Qk:%P^N 5.3.1 灵敏度分析 153
#|4G,! 5.3.2 反转灵敏度分析 154
cF4,dnI 5.3.3 蒙特卡罗分析 154
<}:` Y" 5.4 公差过程的使用 157
}tw+8YWkz 5.4.1 公差分析的执行 157
;W+8X-B 5.4.2 双透镜的公差分析 160
7UY4* j|[C 5.5 本章小结 166
6_<~]W& =Q{?! 第6章 非序列模式设计 167
[zBi*%5O 6.1 ZEMAX中非序列模型介绍 167
]+46r!r| 6.1.1 模型类别 167
WPkKbF 6.1.2 面元反射镜 168
yq49fEgc@U 6.1.3
光源分布 169
F@k}p-e~ 6.1.4 棱镜 172
t/Y0e#9, 6.1.5 光线分束 173
CvmIDRP* 6.1.6 散射 175
e*qGrg (E 6.1.7 衍射光学元件 177
u -P !2vT 6.1.8 相干模拟 178
9sT5l"?g 6.1.9 复杂几何物体创建 179
S\h5
D2G; 6.1.10 吸收分析 181
j{YYG| 6.2 创建非序列光学系统 182
~x!up9 6.2.1 建立基本系统特性 183
GLyPgZ`| 6.2.2 创建反射镜 185
k'PvTWR 6.2.3 光源建模 186
+^lB"OcOX@ 6.2.4 旋转光源 187
(bQ3:%nD 6.2.5 放置探测器 189
0W}qp?
6.2.6 跟踪分析光线探测器 190
('SId@ 6.2.7 增加凸透镜 192
?*yyne 6.2.8 光线跟踪分析和偏振损耗 194
G/N c@XG\ 6.2.9 增加矩形ADAT光纤 195
?9a%g\`?: 6.2.10 使用跟随解定位探测器 198
7M~sol[* 6.2.11 整个系统光线追迹 198
-z~!%4 a 6.3 将序列面改成非序列物体 199
*9"x0bth 6.3.1 转变NSC的工具 199
Nw'03Jzx_ 6.3.2 初始结构 200
7Vsp<s9bj 6.3.3 使用转换工具 202
oD V6[e 6.3.4 插入非序列光源 203
E{&MmrlL, 6.3.5 插入探测器物体 205
X0u,QSt'O 6.4 模拟混合式非序列(NSC with Ports) 208
.Zczya 6.4.1 序列/非序列模式 208
IGcq*mR= 6.4.2 建立非序列组件 211
q:/df]Ntt 6.4.3 定义多焦透镜 212
`,-mXxTNT 6.4.4 带状优化 215
k[D_L` 6.4.5 目标局部 216
M&j|5UH%. 6.4.6 系统性能 217
ve
ysW(z 6.4.7 运行影像分析性能之优化 218
zo(#tQ-'m 6.4.8 最终设计 219
yl~_~<s6 6.5 优化非序列光学系统 219
(MI>7| '; 6.5.1 Damped Least Squares和Orthogonal Descent 220
qK a}O* 6.5.2 建立系统 222
80*hi)ux[
6.5.3 评价函数 223
cx$IWQf2 6.5.4 自由曲面反射镜 224
);h(D!D, 6.5.5 优化 226
@|SeabN^- 6.6 本章小结 228
l,7&
z b<00 %Z 第7章 基础设计实例 229
5,1<A@H 7.1 单透镜设计 229
FAEF 7.1.1 ZEMAX序列模式简介 229
f\<r1 7.1.2 单透镜系统
参数 231
(QiA5!wg 7.1.3 单透镜初始结构 233
e~SK*vR%] 7.1.4 单透镜的变量与优化目标 235
b$,Hlh,^ 7.1.5 单透镜优化结果分析与改进设计 237
aDKb78 1d 7.2 双胶合消色差透镜设计 240
_-TplGSO=c 7.2.1 双胶合透镜设计规格参数及系统参数输入 241
I_ mus<sE 7.2.2 双胶合透镜初始结构 242
vd4@ jZ5 7.2.3 设置变量及评价函数 244
Io]FDPN 7.2.4 优化及像质评价 245
P35DVK S 7.2.5 玻璃优化——校正色差 247
=0=#M(w 7.3 牛顿望远镜设计 249
HrBJi 7.3.1 牛顿望远镜来源简介及设计规格 249
= ^NvUrK 7.3.2 牛顿望远镜初始结构 251
G;l7,1;MU: 7.3.3 添加反射镜及遮拦孔径 253
A)&FcMO*z 7.3.4 修改反射镜以提高MTF 258
[Cl0Kw.LD 7.4 变焦
镜头设计 260
eWcqf/4?" 7.4.1 变焦镜头设计原理介绍 261
ep"[;$Eb 7.4.2 变焦镜头设计规格及参数输入 261
_J
l(:r\% 7.4.3 多重结构实现变焦 263
0SIC=p=J 7.4.4 变焦镜头的优化设置 265
a{]=BY oL 7.5 扫描系统设计 268
\)6glAtN 7.5.1 扫描系统参数 269
?bB>}:~j) 7.5.2 多重结构下的扫描角度设置 273
VI2lwE3 7.6 本章小结 276
/ I`TN5~ $N=&D_Q 第8章 目视光学系统设计方法 2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