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以ZEMAX 2010作为软件平台,详细讲解了ZEMAX在
光学设计中的使用方法与技巧,帮助读者尽快掌握ZEMAX这一光学设计工具。
>;K!yI?0 《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结合作者多年的使用和开发经验,通过丰富的工程实例将ZEMAX的使用方法详细介绍给读者。全书共分为11章,主要讲解了ZEMAX的使用界面和基本功能,光学像差理论和成像质量的评价,以及各种
透镜和目镜、显微镜、
望远镜等目视
光学系统的设计。
7DZZdH$Fm 《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注重基础,内容详实,突出实例讲解,既可以作为光学设计人员、科研人员等相关专业人士的工具书,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习教材。
EXF|;@-" g1H$wU3eu ;f!}vo<; ,q K'!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1版
p!o?2Lbiw 平装:334页
gcA,u)z}R 语种: 简体中文
I^GZ9@UE 开本:16
L^FQ|?* 市场价:¥ 59.00
r`\6+ Ntb. 优惠价:¥ 42.70
Q)/oU\ !hugn6 u2E}DhV 目 录
$=9g,39 Yn_v'Os2 第1章 ZEMAX入门 1
`C&@6{L 1.1 ZEMAX的启动与退出 1
{9XN\v=$"* 1.2 用户界面 3
01<Ti" 1.2.1 窗口类型 4
K^Ho%_) 1.2.2 主窗口介绍 4
8x`EUJ 1.2.3 文件菜单 5
4n0Iw I 1.2.4 编辑菜单 6
df)S}}#H 1.2.5 系统菜单 16
/tG[pg{[ 1.2.6 分析菜单 20
GK`U<.[c 1.2.7 工具菜单 20
>c@jl 1.2.8 报告菜单 29
O +u?Y 1.2.9 宏指令菜单 32
p_B5fm7#6W 1.2.10 外扩展菜单 32
WkMB 1.2.11 窗口菜单 33
xU F5
1.2.12 帮助菜单 34
?~3Pydrb# 1.3 ZEMAX常用操作快捷键 34
3rj7]:Vr 1.3.1 放弃长时间计算 34
W|L#Q/
RX 1.3.2 快捷方式的总结 35
E h+m|A 1.4 本章小结 36
zXW)v/
ZD
`D? &)Y 第2章 像质评价 37
gX~lYdA 2.1 外形图 37
{Rz(0oD\ 2.1.1 二维外形图 37
EX/{W$
&K 2.1.2 3D外形图 38
\'6%Ld5km 2.1.3 阴影图 39
IP!`;?T= 2.1.4 元件图 39
]64pb;w"$D 2.1.5 ISO元件图 41
Xd@ d$ 2.2 几何光学像质量评价 41
QKI g5I- 2.2.1 特性曲线 41
@Yw>s9X 2.2.2 点列图 43
6Zx)L|B 2.2.3 调制传递函数 46
=<X4LO)C 2.2.4 点扩散函数 48
f2?01PM,Q 2.2.5 波前 51
!8I80:e_~ 2.2.6 曲面 52
N (0%C? 2.2.7 均方根 53
W.c>("gC 2.2.8 像差系数(Aberration Coefficients) 54
!}hG|Y6s 2.2.9 杂项(Miscellaneous) 56
ODxCD%L 2.3 能量分析 61
(z:qj/| 2.3.1 能量分布 62
GE*%I1?] 2.3.2 照度 62
^+wA,r. 2.4 像分析 64
1nR\m+{ 2.4.1 模拟图像 64
39bw,lRPV 2.4.2 双目分析 68
Ae*
6&R4 2.4.3 计算 68
"I
QM4: 2.5 其他 69
PU-L,]K 2.5.1 玻璃和梯度折射率 69
q4SEvP}fLx 2.5.2 通用图表 70
%-L
T56T 2.5.3 偏振状态 71
bh+m_$X~ 2.5.4 镀膜(Coatings) 72
0|| 5r# 2.5.5 物理光学(Physical Optics) 73
[ZL<Q 2.6 本章小结 73
fLZ99?J <q`|,mc 第3章 初级像差理论与像差校正 74
c#Qlr{ES 3.1 几何像差与像差表示方法及像差校正 74
S])*LUi 3.1.1 球差 74
`(xzCRX 3.1.2 慧差 79
m U= 3w 3.1.3 像散 85
#kgLdd" 3.1.4 场曲 89
"}2I0tM 3.1.5 畸变 95
SNC)cq+{ 3.1.6 色差(ColorAberration) 98
~!P&LZ 3.2 厚透镜初级像差 103
Q[9W{l+ 3.3 薄透镜初级像差 105
T~
P<Gq}, 3.4 像差校正和平衡方法 106
\F14]`i 3.5 本章小结 106
-ZoAbp$ ]]T,;|B 第4章 ZEMAX基本功能详解 107
X2`n&JE 4.1 ZEMAX 3种优化方法 107
WO*dO9O 4.1.1 优化方法选择 107
^fP5@T*f 4.1.2 Global Search和Hammer Optimization区别 108
I7+yu> 4.1.3 局部优化(Optimization)缺点 112
k{ulu 4.1.4 全局搜索优势 112
}"STc&1 4.2 ZEMAX评价函数使用方法 114
W$J@|i 4.2.1 优化中的术语定义 114
eC@b-q 4.2.2 评价函数方程表达 115
T2 TWb 4.2.3 波前优化方法 118
TiKfIv 4.2.4 光斑尺寸优化方法 120
1-.(pA' 4.2.5 角谱半径优化方法 121
jP.dQj^j& 4.3 ZAMAX多重结构使用方法 122
t')%;N 4.3.1 实例一:模拟元件的变化 123
bUe6f,8, 4.3.2 实例二:衍射级次显示 127
^*F'[!. p 4.3.3 实例三:分光板模拟 131
6M[OEI5 4.4 ZAMAX坐标断点使用方法 137
or(P?Ro 4.4.1 ZEMAX坐标系 137
v!#koqd1y. 4.4.2 自带坐标断点使用方法 139
SmV}Wf 4.4.3 坐标断点面使用方法 139
(8(P12l 4.4.4 样例一:旋转角度的优化方法 140
'M
fVZho{ 4.4.5 样例二:使用坐标断点精确寻找主光线位置及方向 143
vBV_aB1{ 4.4.6 样例三:坐标返回的使用方法 144
ZQyX zERp 4.5 本章小结 147
:Aj[#4-= p-h(C'PqF 第5章 公差分析 148
#'I<q 5.1 公差 148
=00sB 5.1.1 误差来源 148
lr=quWDY 5.1.2 设置公差 149
ITZ}$=
5.1.3 公差操作数 149
EME}G42KN 5.2 默认公差的定义 150
2>)::9e4 5.2.1 表面公差 151
<1<0 odB 5.2.2 元件公差 152
db.~^][k 5.3 公差分析3种法则 153
yY!@FGsA 5.3.1 灵敏度分析 153
i<!1s%i} 5.3.2 反转灵敏度分析 154
vV>=Uvm 5.3.3 蒙特卡罗分析 154
juMHc$d17 5.4 公差过程的使用 157
}x:}9iphF 5.4.1 公差分析的执行 157
,qIut|C* 5.4.2 双透镜的公差分析 160
J"fv5{ 5.5 本章小结 166
o[g]Va*8 B % 第6章 非序列模式设计 167
,D' bIk 6.1 ZEMAX中非序列模型介绍 167
-ug-rdXV 6.1.1 模型类别 167
jWK>=|)=c 6.1.2 面元反射镜 168
[6%y RQ_ 6.1.3
光源分布 169
kQ|phtbI 6.1.4 棱镜 172
Mr@{3do$ 6.1.5 光线分束 173
{"_V,HmEF+ 6.1.6 散射 175
_8wT4|z5 6.1.7 衍射光学元件 177
kZ=yb-~ 6.1.8 相干模拟 178
,S1'SCwVdJ 6.1.9 复杂几何物体创建 179
yJ!,>OQ%' 6.1.10 吸收分析 181
ew,g'$drD 6.2 创建非序列光学系统 182
?}No'E1!I 6.2.1 建立基本系统特性 183
x) R4_3 6.2.2 创建反射镜 185
_3{8Zg 6.2.3 光源建模 186
pz]KUQ 6.2.4 旋转光源 187
9L>ep&u)^ 6.2.5 放置探测器 189
u+ 8wBb5! 6.2.6 跟踪分析光线探测器 190
q5.5%W 6.2.7 增加凸透镜 192
lN7YU-ygz 6.2.8 光线跟踪分析和偏振损耗 194
9w-;d=(Q 6.2.9 增加矩形ADAT光纤 195
c22L]Sxo 6.2.10 使用跟随解定位探测器 198
E :UJ"6 6.2.11 整个系统光线追迹 198
LHs^Xo18 6.3 将序列面改成非序列物体 199
"MDy0Tj8EN 6.3.1 转变NSC的工具 199
AZnFOS 6.3.2 初始结构 200
:V# B]:Z9 6.3.3 使用转换工具 202
,9W!cD+0 6.3.4 插入非序列光源 203
gh%Q9Ni- 6.3.5 插入探测器物体 205
*-@@t+3 6.4 模拟混合式非序列(NSC with Ports) 208
hmv*IF. 6.4.1 序列/非序列模式 208
BUXlHh%<R 6.4.2 建立非序列组件 211
V# JuNJ 6.4.3 定义多焦透镜 212
Z
)X( 6.4.4 带状优化 215
{%z5^o1) 6.4.5 目标局部 216
avd`7eH2 6.4.6 系统性能 217
/Mw0<# 6.4.7 运行影像分析性能之优化 218
A{gniYqvB` 6.4.8 最终设计 219
^NrC8,p 6.5 优化非序列光学系统 219
LF!S`|FF 6.5.1 Damped Least Squares和Orthogonal Descent 220
8zpTCae^=7 6.5.2 建立系统 222
Wbi12{C 6.5.3 评价函数 223
XpdjWLO]C< 6.5.4 自由曲面反射镜 224
Jg@eGs\* 6.5.5 优化 226
6W)#FO` 6.6 本章小结 228
"Wy!,RH 4iJ4g% ] 第7章 基础设计实例 229
rM20Y(| 7.1 单透镜设计 229
?IR+OCAA 7.1.1 ZEMAX序列模式简介 229
3#h@,>Z; 7.1.2 单透镜系统
参数 231
)>!y7/3 7.1.3 单透镜初始结构 233
s+a#x(7{ 7.1.4 单透镜的变量与优化目标 235
2MDY nMy 7.1.5 单透镜优化结果分析与改进设计 237
e_llW(*l8^ 7.2 双胶合消色差透镜设计 240
+\Je
B/F 7.2.1 双胶合透镜设计规格参数及系统参数输入 241
}QJ6"s
7.2.2 双胶合透镜初始结构 242
/+f3jy:d 7.2.3 设置变量及评价函数 244
1P/4,D@ 7.2.4 优化及像质评价 245
78E<_UgcB 7.2.5 玻璃优化——校正色差 247
U.J/ "}5`T 7.3 牛顿望远镜设计 249
8[u$CTl7a 7.3.1 牛顿望远镜来源简介及设计规格 249
P,7beHjf 7.3.2 牛顿望远镜初始结构 251
q` @8 7.3.3 添加反射镜及遮拦孔径 253
ExSy/^4f 7.3.4 修改反射镜以提高MTF 258
27UnH: = 7.4 变焦
镜头设计 260
O2Tna<cR& 7.4.1 变焦镜头设计原理介绍 261
i",oPz7 7.4.2 变焦镜头设计规格及参数输入 261
8o,"G}Hjk 7.4.3 多重结构实现变焦 263
<2fvEW/#v 7.4.4 变焦镜头的优化设置 265
8LlWXeD9 7.5 扫描系统设计 268
34qfP{9!N 7.5.1 扫描系统参数 269
(&qjY
I 7.5.2 多重结构下的扫描角度设置 273
)IGx3+I
, 7.6 本章小结 276
%F] :nk` 3$ BYfI3H 第8章 目视光学系统设计方法 277
3Oe\l[?$; 8.1 人眼光学系统的创建 277
"=* 8.1.1 眼睛概述 277
Wq*W+7=. 8.1.2 眼睛模型 277
L_fiE3G|> 8.1.3 使用ZEMAX创建人眼模型结构 278
iuEQ?fp 8.2 放大率与视觉 281
vtXZ`[D,l) 8.2.1 近距离物体成像标准 281
ljjnqQ% 8.2.2 小型放大镜放大率 281
EV N:3 8.3 本章小结 284
.Yxf0y?uv ;h7O_|<% 第9章 目镜设计 285
6g'+1%O 9.1 目镜介绍 285
>~\CiV4^ 设计案例一:惠更斯目镜 286
r'& 6P-Vm 设计案例二:冉斯登目镜 288
F vHd` 设计案例三:凯尔纳目镜 290
PYW> 设计案例四:RKE目镜 292
W.
p'T}2 设计案例五:消畸变目镜 294
`6y\.6j 设计案例六:对称式目镜 297
i,y7R?-K 设计案例七:埃尔弗目镜 299
KJ8Qi+cZ 设计案例八:西德莫尔目镜 301
*@[+C~U 设计案例九:RKE广角目镜 304
)[5 .*g@ 9.2 目镜调焦 306
F6-U{+KU$! 9.3 本章小结 311
q@Sj$ z229:L6" 第10章 显微镜设计 312
hB-<GGcO < 10.1 技术指标 312
n }4L q^$ 10.1.1 基本系统技术要求 312
4$8\IJ7G 10.1.2 分辨率目标和极限 312
,98`tB0 10.2 10倍物镜初始透镜形式 313
4GqE%n+ta~ 10.2.1 显微镜设计步骤 313
t}-rN5GO 10.2.2 物镜与目镜的连接 319
TAZ+2S# #7 10.3 本章小结 322
z|i2M8 \FjY;rqfKe 第11章 望远镜设计 323
X1Y+ao 1) 11.1 天文望远镜 323
hOIk6}r4X 11.1.1 天文望远镜设计步骤 323
G>0hi1 11.1.2 分辨率与衍射极限 328
CFiO+p& 11.2 地上望远镜 328
ah0 11.3 本章小结 334
^0T[V-PgiD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