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以ZEMAX 2010作为软件平台,详细讲解了ZEMAX在
光学设计中的使用方法与技巧,帮助读者尽快掌握ZEMAX这一光学设计工具。
Uhyf 《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结合作者多年的使用和开发经验,通过丰富的工程实例将ZEMAX的使用方法详细介绍给读者。全书共分为11章,主要讲解了ZEMAX的使用界面和基本功能,光学像差理论和成像质量的评价,以及各种
透镜和目镜、显微镜、
望远镜等目视
光学系统的设计。
X1V~.kvt) 《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注重基础,内容详实,突出实例讲解,既可以作为光学设计人员、科研人员等相关专业人士的工具书,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习教材。
"Z dI~ I:MrX :."+&gb 3 "Qg"\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1版
/Vx
EqIK 平装:334页
[~n|R Oo 语种: 简体中文
F
hyY+{% 开本:16
5,Co(K 市场价:¥ 59.00
,bB}lU) 优惠价:¥ 42.70
iI*qx+>f? #TeAw<2U ``rYzj_ 目 录
8'v:26 [DtMT6F3 第1章 ZEMAX入门 1
z 5~X3k7 1.1 ZEMAX的启动与退出 1
#wh[F"zX 1.2 用户界面 3
,E+\SBQS_ 1.2.1 窗口类型 4
?]TtUoY=)F 1.2.2 主窗口介绍 4
5T'viG}% 1.2.3 文件菜单 5
cf%2A1I2W 1.2.4 编辑菜单 6
PevT`\> 1.2.5 系统菜单 16
O8LIKD_I[ 1.2.6 分析菜单 20
DKl\N~{F 1.2.7 工具菜单 20
w.=rea~ 1.2.8 报告菜单 29
aq(i^d 1.2.9 宏指令菜单 32
yv$hIU2X 1.2.10 外扩展菜单 32
B?
XK;*]) 1.2.11 窗口菜单 33
C7&L9k~jf 1.2.12 帮助菜单 34
#X?E#^6?E 1.3 ZEMAX常用操作快捷键 34
v<| iN# 1.3.1 放弃长时间计算 34
-"bC[ WN 1.3.2 快捷方式的总结 35
5<7sVd. 1.4 本章小结 36
vOtILL6 QS-X_ 第2章 像质评价 37
gaE8\JSr 2.1 外形图 37
Hig.` P 2.1.1 二维外形图 37
D\DwBZ> 2.1.2 3D外形图 38
TR'_v[uK3 2.1.3 阴影图 39
:y_]JL;w 2.1.4 元件图 39
OM@z5UP 2.1.5 ISO元件图 41
nM99AW 2.2 几何光学像质量评价 41
1I8<6pi- 2.2.1 特性曲线 41
k#8E9/t@ 2.2.2 点列图 43
/?}2OCq 2.2.3 调制传递函数 46
V2'5doo 2.2.4 点扩散函数 48
d8p5a
C+E 2.2.5 波前 51
I(Vg 2.2.6 曲面 52
l}D /1~d 2.2.7 均方根 53
9)4_@rf% 2.2.8 像差系数(Aberration Coefficients) 54
H,LJ$
py 2.2.9 杂项(Miscellaneous) 56
C8}
;, 2.3 能量分析 61
KNOVb=#f_ 2.3.1 能量分布 62
FRayB VHL 2.3.2 照度 62
wv Mp~ 2.4 像分析 64
Iq
0ew 2.4.1 模拟图像 64
g3(LDqB'. 2.4.2 双目分析 68
vXG?8Q 2.4.3 计算 68
8wn{W_5a 2.5 其他 69
}?sC1]-j& 2.5.1 玻璃和梯度折射率 69
3kVN[0 2.5.2 通用图表 70
a`LkP% 2.5.3 偏振状态 71
MXDUKh7v3 2.5.4 镀膜(Coatings) 72
{*K$gH$ 2.5.5 物理光学(Physical Optics) 73
(]zi; 2.6 本章小结 73
.-Dc%ap] @R (Op|9 第3章 初级像差理论与像差校正 74
Y)l=r^Ap> 3.1 几何像差与像差表示方法及像差校正 74
T>J ,kh 3.1.1 球差 74
eL{$=Um 3.1.2 慧差 79
[*@
+ 3.1.3 像散 85
}^^c/w_ 3.1.4 场曲 89
%al
5 { 3.1.5 畸变 95
QXgfjo 3.1.6 色差(ColorAberration) 98
Fqh./@o 3.2 厚透镜初级像差 103
5Sb-Bn 3.3 薄透镜初级像差 105
*eI {g 3.4 像差校正和平衡方法 106
"{zqXM}:C 3.5 本章小结 106
vJS}_j]_@ ]bYmM@
第4章 ZEMAX基本功能详解 107
4&v&XLkb 4.1 ZEMAX 3种优化方法 107
gAf4wq 4.1.1 优化方法选择 107
^)C# 4.1.2 Global Search和Hammer Optimization区别 108
;<"V},
C 4.1.3 局部优化(Optimization)缺点 112
"bQi+@ 4.1.4 全局搜索优势 112
c c/nzB 4.2 ZEMAX评价函数使用方法 114
1/K1e$r 4.2.1 优化中的术语定义 114
fzvyR2 I 4.2.2 评价函数方程表达 115
Ex
skd} 4.2.3 波前优化方法 118
[(&aVHUj 4.2.4 光斑尺寸优化方法 120
O\)Kg2 4.2.5 角谱半径优化方法 121
B+Ft
> 4.3 ZAMAX多重结构使用方法 122
2A9crL$ 4.3.1 实例一:模拟元件的变化 123
?e,:x ]\L 4.3.2 实例二:衍射级次显示 127
mIqm/5 4.3.3 实例三:分光板模拟 131
#^R@EZ 4.4 ZAMAX坐标断点使用方法 137
&0fV;%N 4.4.1 ZEMAX坐标系 137
:{B']~Xf 4.4.2 自带坐标断点使用方法 139
zQ<;3+* 4.4.3 坐标断点面使用方法 139
L
4Z+8* 4.4.4 样例一:旋转角度的优化方法 140
A}&YK,$5ED 4.4.5 样例二:使用坐标断点精确寻找主光线位置及方向 143
'hV(1Mw 4.4.6 样例三:坐标返回的使用方法 144
#,1z=/d. 4.5 本章小结 147
%r*,m3d }[h]z7e2S 第5章 公差分析 148
}^j8< 5.1 公差 148
t%0c$c 5.1.1 误差来源 148
$)BPtGMGo 5.1.2 设置公差 149
Q
w - z 5.1.3 公差操作数 149
3IB9-wG 5.2 默认公差的定义 150
R. Fl5B 5.2.1 表面公差 151
\okv}x^L=Z 5.2.2 元件公差 152
l&:8 'k+%= 5.3 公差分析3种法则 153
<W) F{N? 5.3.1 灵敏度分析 153
uXLZ!LJo 5.3.2 反转灵敏度分析 154
_\Z'Yl 5.3.3 蒙特卡罗分析 154
P1B=fgT 5.4 公差过程的使用 157
|v5
ge3- 5.4.1 公差分析的执行 157
9=}[~V n 5.4.2 双透镜的公差分析 160
YRr,{[e 5.5 本章小结 166
5??}9 z@pa;_ 第6章 非序列模式设计 167
MI^$df 6.1 ZEMAX中非序列模型介绍 167
D6+3f#k6 6.1.1 模型类别 167
/c 7z[| 6.1.2 面元反射镜 168
:FtV~^Z 6.1.3
光源分布 169
$p&eS_f 6.1.4 棱镜 172
/h.{g0Xc 6.1.5 光线分束 173
8"g+
k`PRy 6.1.6 散射 175
+PI}$c-|` 6.1.7 衍射光学元件 177
@G=7A;-pv0 6.1.8 相干模拟 178
1_v\G 6.1.9 复杂几何物体创建 179
d;wq@e 6.1.10 吸收分析 181
JMo r[* 6.2 创建非序列光学系统 182
>~Tn%u< 6.2.1 建立基本系统特性 183
v1X[/\;U 6.2.2 创建反射镜 185
U` HY
eJ 6.2.3 光源建模 186
{=mGXd`x?l 6.2.4 旋转光源 187
As,e.V5! 6.2.5 放置探测器 189
g52)/HM 6.2.6 跟踪分析光线探测器 190
a`#lYM%(> 6.2.7 增加凸透镜 192
/V/NL#(R 6.2.8 光线跟踪分析和偏振损耗 194
Pmd[2/][ 6.2.9 增加矩形ADAT光纤 195
`67i1w` 6.2.10 使用跟随解定位探测器 198
1E&S{. 6.2.11 整个系统光线追迹 198
f+n {9Hz 6.3 将序列面改成非序列物体 199
{ AYW
C6Y 6.3.1 转变NSC的工具 199
=#y;J(>~| 6.3.2 初始结构 200
Dv/7w[F 6.3.3 使用转换工具 202
K[OOI~"C 6.3.4 插入非序列光源 203
nQ+5jGP1 6.3.5 插入探测器物体 205
jaKW[@< 6.4 模拟混合式非序列(NSC with Ports) 208
Q*PcO \Y!y 6.4.1 序列/非序列模式 208
6Z J-oT!. 6.4.2 建立非序列组件 211
,f:K)^yD 6.4.3 定义多焦透镜 212
]j6pd*H 6.4.4 带状优化 215
TaHcvjhR 6.4.5 目标局部 216
Hv,ll1@h 6.4.6 系统性能 217
M80Q6K 6.4.7 运行影像分析性能之优化 218
GF%/q :9 6.4.8 最终设计 219
MQN~I^v3 6.5 优化非序列光学系统 219
9cP{u$ 6.5.1 Damped Least Squares和Orthogonal Descent 220
Aixe?A_x 6.5.2 建立系统 222
9S}rTZkEq 6.5.3 评价函数 223
xi "3NF%= 6.5.4 自由曲面反射镜 224
b5^>QzgD 6.5.5 优化 226
+ynhN\S$/ 6.6 本章小结 228
8uLS7\,$z Y8v[kuo7 第7章 基础设计实例 229
ZZo<0kDk 7.1 单透镜设计 229
&Y=~j?~Xm 7.1.1 ZEMAX序列模式简介 229
X coPkW 7.1.2 单透镜系统
参数 231
'ZMh<M[ 7.1.3 单透镜初始结构 233
^#Q-?O 7.1.4 单透镜的变量与优化目标 235
cw
2!V@ 7.1.5 单透镜优化结果分析与改进设计 237
} (-9d 7.2 双胶合消色差透镜设计 240
<af#
C2`B 7.2.1 双胶合透镜设计规格参数及系统参数输入 241
h?SRX_ 7.2.2 双胶合透镜初始结构 242
8o%Vn'^t 7.2.3 设置变量及评价函数 244
^t
gjs$M| 7.2.4 优化及像质评价 245
eQ/w
Mr 7.2.5 玻璃优化——校正色差 247
BX[IWP\% 7.3 牛顿望远镜设计 249
/K&9c
!]$C 7.3.1 牛顿望远镜来源简介及设计规格 249
q%kCTw 7.3.2 牛顿望远镜初始结构 251
^\O*e)#* 7.3.3 添加反射镜及遮拦孔径 253
/Ls|'2J<$ 7.3.4 修改反射镜以提高MTF 258
Ka(B&. 7.4 变焦
镜头设计 260
T=42]h 7.4.1 变焦镜头设计原理介绍 261
n8;L_43U 7.4.2 变焦镜头设计规格及参数输入 261
+yfUB8Xw 7.4.3 多重结构实现变焦 263
*'8q?R?7g 7.4.4 变焦镜头的优化设置 265
R)Mkt8v 7.5 扫描系统设计 268
#?S"y: 7.5.1 扫描系统参数 269
Qv~@ 7.5.2 多重结构下的扫描角度设置 273
dE,E,tv 7.6 本章小结 276
8ly)G fG>3gS6& 第8章 目视光学系统设计方法 277
m"Mj3Z: 8.1 人眼光学系统的创建 277
i3|xdYe$ 8.1.1 眼睛概述 277
xgIb6<qwY 8.1.2 眼睛模型 277
nD
eVY K 8.1.3 使用ZEMAX创建人眼模型结构 278
`(?c4oq,c> 8.2 放大率与视觉 281
d38o*+JCf 8.2.1 近距离物体成像标准 281
U'" #jT 8.2.2 小型放大镜放大率 281
Sq,>^|v4&e 8.3 本章小结 284
FNLS=4 eJ45:]_%I@ 第9章 目镜设计 285
>&+V[srfD 9.1 目镜介绍 285
ghB&wOm/ 设计案例一:惠更斯目镜 286
iLBORT!; 设计案例二:冉斯登目镜 288
!~?/D 设计案例三:凯尔纳目镜 290
$<)]~**K 设计案例四:RKE目镜 292
g4,ldr"D 设计案例五:消畸变目镜 294
IowXVdm@6 设计案例六:对称式目镜 297
J'ce?_\?PY 设计案例七:埃尔弗目镜 299
Gu$J;bXVj 设计案例八:西德莫尔目镜 301
"TaLvworb4 设计案例九:RKE广角目镜 304
P]^OSPRg 9.2 目镜调焦 306
zT)cg$8%fY 9.3 本章小结 311
[8Y7Q5Had 8k:^( kByF 第10章 显微镜设计 312
Go c*ugR 10.1 技术指标 312
,_YI:xie|c 10.1.1 基本系统技术要求 312
p: z][I 10.1.2 分辨率目标和极限 312
q
6UZ`9&z 10.2 10倍物镜初始透镜形式 313
dDl+ 10.2.1 显微镜设计步骤 313
iB
W:t 10.2.2 物镜与目镜的连接 319
x^)?V7[t 10.3 本章小结 322
vzfMME17 -E6av|c,F 第11章 望远镜设计 323
4rL`|| 11.1 天文望远镜 323
\,/ozfJ7dT 11.1.1 天文望远镜设计步骤 323
"4WnDd5" 11.1.2 分辨率与衍射极限 328
W^^0Rh_ 11.2 地上望远镜 3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