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以ZEMAX 2010作为软件平台,详细讲解了ZEMAX在
光学设计中的使用方法与技巧,帮助读者尽快掌握ZEMAX这一光学设计工具。
KuJ)alD;1 《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结合作者多年的使用和开发经验,通过丰富的工程实例将ZEMAX的使用方法详细介绍给读者。全书共分为11章,主要讲解了ZEMAX的使用界面和基本功能,光学像差理论和成像质量的评价,以及各种
透镜和目镜、显微镜、
望远镜等目视
光学系统的设计。
#[prG 《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注重基础,内容详实,突出实例讲解,既可以作为光学设计人员、科研人员等相关专业人士的工具书,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习教材。
w;O-ATUzN rfwJLl/
7Eyi~jes k{ qxsNM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1版
(<Cq_Kw 平装:334页
d5'Q1"{ 语种: 简体中文
0AO^d[v 开本:16
v9f+ {Y%- 市场价:¥ 59.00
H$I~Vz[\yb 优惠价:¥ 42.70
spa:5]B @[r[l#4yUi IBa0O|*6 目 录
P]Fb0X Bp^LLH 第1章 ZEMAX入门 1
wkp2A18n 1.1 ZEMAX的启动与退出 1
U"GxXrl 1.2 用户界面 3
h@
lz 1.2.1 窗口类型 4
%0Ur3 1.2.2 主窗口介绍 4
$Tbsre\MJ 1.2.3 文件菜单 5
</25J(( 1.2.4 编辑菜单 6
'4'Z
1.2.5 系统菜单 16
'h$1
z$X5 1.2.6 分析菜单 20
l[E^nh> 1.2.7 工具菜单 20
c,1 G+. 1.2.8 报告菜单 29
w9|x{B 1.2.9 宏指令菜单 32
Biv)s@"f-Q 1.2.10 外扩展菜单 32
[ cB^6v 1.2.11 窗口菜单 33
$FPq8$V 1.2.12 帮助菜单 34
_HwA%=>7 1.3 ZEMAX常用操作快捷键 34
AS;Sz/YP 1.3.1 放弃长时间计算 34
D\Ez~.H 1.3.2 快捷方式的总结 35
i9ySD 1.4 本章小结 36
chICc</l& }TTghE! 第2章 像质评价 37
?}Zo~]7E 2.1 外形图 37
FJ0I&FyWs 2.1.1 二维外形图 37
GN_L"|#)= 2.1.2 3D外形图 38
yr%[IX]R 2.1.3 阴影图 39
%IO*(5f 2.1.4 元件图 39
v< P0f"GH 2.1.5 ISO元件图 41
`KZV@t 2.2 几何光学像质量评价 41
aU6l>G`w 2.2.1 特性曲线 41
gAqK/9; 2.2.2 点列图 43
O:0{vu9AQ 2.2.3 调制传递函数 46
Ek<Qz5) 2.2.4 点扩散函数 48
Oi\ s 2.2.5 波前 51
*O[/KR% 2.2.6 曲面 52
c0o]O[ 2.2.7 均方根 53
^SpQtW118 2.2.8 像差系数(Aberration Coefficients) 54
gXI-{R7Me 2.2.9 杂项(Miscellaneous) 56
{F<0e^* 2.3 能量分析 61
%_|KiW 2.3.1 能量分布 62
3wfcGQn|sD 2.3.2 照度 62
,&BNN]k 2.4 像分析 64
`}ak]Z_ 2.4.1 模拟图像 64
9n(68|^$ 2.4.2 双目分析 68
5 tKgm / 2.4.3 计算 68
0d+n[Go+S 2.5 其他 69
L-(bw3Yr> 2.5.1 玻璃和梯度折射率 69
X$@`4 2.5.2 通用图表 70
yy3x]%KK 2.5.3 偏振状态 71
3@" :& 2.5.4 镀膜(Coatings) 72
O+W<l:|$ 2.5.5 物理光学(Physical Optics) 73
P^OmJ;""D 2.6 本章小结 73
Pm%xX~H Fv]6an. 第3章 初级像差理论与像差校正 74
{@2+oOuYfN 3.1 几何像差与像差表示方法及像差校正 74
2OoANiX 3.1.1 球差 74
4w+AOWjd 3.1.2 慧差 79
_;3, 3.1.3 像散 85
brmSJ7 3.1.4 场曲 89
U5C]zswL 3.1.5 畸变 95
G_1r&[N3 3.1.6 色差(ColorAberration) 98
cg {5\Vl 3.2 厚透镜初级像差 103
K~d'*J- 3.3 薄透镜初级像差 105
"73*0'm 3.4 像差校正和平衡方法 106
4~Qnhv7 3.5 本章小结 106
yP7b))AW9 vD8pVR+ 第4章 ZEMAX基本功能详解 107
Z5xQ
-T` 4.1 ZEMAX 3种优化方法 107
t]SB.ja 4.1.1 优化方法选择 107
))AxU!*. 4.1.2 Global Search和Hammer Optimization区别 108
sUlf4<_zW 4.1.3 局部优化(Optimization)缺点 112
6CFnE7TQf 4.1.4 全局搜索优势 112
^mLX}E] 4.2 ZEMAX评价函数使用方法 114
X{ x(p 4.2.1 优化中的术语定义 114
8=$X hC 4.2.2 评价函数方程表达 115
\0~?i6o 4.2.3 波前优化方法 118
ZP~H! 4.2.4 光斑尺寸优化方法 120
`<g]p-=": 4.2.5 角谱半径优化方法 121
)5( jx 4.3 ZAMAX多重结构使用方法 122
rQl9SUs 4.3.1 实例一:模拟元件的变化 123
!-)!UQ~|8 4.3.2 实例二:衍射级次显示 127
$9?:P}$v 4.3.3 实例三:分光板模拟 131
MH#Tp#RG 4.4 ZAMAX坐标断点使用方法 137
]r#b:W\ 4.4.1 ZEMAX坐标系 137
oaQW~R`_ 4.4.2 自带坐标断点使用方法 139
'dWUE- 4.4.3 坐标断点面使用方法 139
I8! .n 4.4.4 样例一:旋转角度的优化方法 140
#M~yt`R~ 4.4.5 样例二:使用坐标断点精确寻找主光线位置及方向 143
i!%WEHPe 4.4.6 样例三:坐标返回的使用方法 144
EPJ>@A>;D 4.5 本章小结 147
Yeg<MrS4D w<H2#d>5!@ 第5章 公差分析 148
sg=G<50i 5.1 公差 148
|yz[mP*;o 5.1.1 误差来源 148
[;{xiW4V] 5.1.2 设置公差 149
^oav-R& 5.1.3 公差操作数 149
p0W<K 5.2 默认公差的定义 150
^.:&ZsqV 5.2.1 表面公差 151
D SX%SE) 5.2.2 元件公差 152
cO]w*Hti 5.3 公差分析3种法则 153
W! $U{= 5.3.1 灵敏度分析 153
Fm:Ys]( 5.3.2 反转灵敏度分析 154
6fw7\u 5.3.3 蒙特卡罗分析 154
F5X9)9S 5.4 公差过程的使用 157
YZ<zlU 5.4.1 公差分析的执行 157
\ n2MP 5.4.2 双透镜的公差分析 160
T;3qE1c 5.5 本章小结 166
+F q_w 0\U* 第6章 非序列模式设计 167
6am6'_{ 6.1 ZEMAX中非序列模型介绍 167
<pV8
+V) 6.1.1 模型类别 167
i#4+l$q 6.1.2 面元反射镜 168
T%oJmp?0 6.1.3
光源分布 169
+%j27~R>D 6.1.4 棱镜 172
AmC9qk8Q 6.1.5 光线分束 173
c/ImK`:)4a 6.1.6 散射 175
I(AlRh 6.1.7 衍射光学元件 177
-HGRrWS 6.1.8 相干模拟 178
Ce-=
- 6.1.9 复杂几何物体创建 179
5 eL
b/,R 6.1.10 吸收分析 181
k9oi8G'g~ 6.2 创建非序列光学系统 182
0R? @JC 6.2.1 建立基本系统特性 183
mS[``$Z\! 6.2.2 创建反射镜 185
#w%-IhP 6.2.3 光源建模 186
KDb j
C'3 6.2.4 旋转光源 187
*lA+-gkK* 6.2.5 放置探测器 189
##BbR 6.2.6 跟踪分析光线探测器 190
qpFxl 6.2.7 增加凸透镜 192
31c*^ZE. 6.2.8 光线跟踪分析和偏振损耗 194
F?tWx+N<{ 6.2.9 增加矩形ADAT光纤 195
$)@D(m,ybd 6.2.10 使用跟随解定位探测器 198
3O;H& 6.2.11 整个系统光线追迹 198
WZ>nA [/ 6.3 将序列面改成非序列物体 199
2~\SUGW- 6.3.1 转变NSC的工具 199
E oixw8hz 6.3.2 初始结构 200
)#z{P[X^ 6.3.3 使用转换工具 202
h2x9LPLBxT 6.3.4 插入非序列光源 203
iJE:>qOTD5 6.3.5 插入探测器物体 205
1OExa<Zq 6.4 模拟混合式非序列(NSC with Ports) 208
9,~7,Py } 6.4.1 序列/非序列模式 208
mWYrUI 6.4.2 建立非序列组件 211
OS`jttU@ 6.4.3 定义多焦透镜 212
Q*I8RAfd 6.4.4 带状优化 215
9#7W+9 6.4.5 目标局部 216
i$%Bo/Y
6.4.6 系统性能 217
y+k^CT/u 6.4.7 运行影像分析性能之优化 218
-a@e28Y 6.4.8 最终设计 219
{H(l"KuL 6.5 优化非序列光学系统 219
(/<Nh7C1c 6.5.1 Damped Least Squares和Orthogonal Descent 220
sQA_ 6]` 6.5.2 建立系统 222
OnE%D|Tq= 6.5.3 评价函数 223
a(6h`GHo 6.5.4 自由曲面反射镜 224
{e|.AD 6.5.5 优化 226
$%cHplQz5 6.6 本章小结 228
<$ssU{5 UH6 7<_mK 第7章 基础设计实例 229
tqpO3 7.1 单透镜设计 229
e`b#,= 7.1.1 ZEMAX序列模式简介 229
N,K/Ya)1 7.1.2 单透镜系统
参数 231
!@ ]IJ"\ 7.1.3 单透镜初始结构 233
"G%</G8M 7.1.4 单透镜的变量与优化目标 235
66F?exr 7.1.5 单透镜优化结果分析与改进设计 237
M 5w/TN 7.2 双胶合消色差透镜设计 240
E \DA3lq 7.2.1 双胶合透镜设计规格参数及系统参数输入 241
l3p :}A 7.2.2 双胶合透镜初始结构 242
=q]!"yU[d 7.2.3 设置变量及评价函数 244
9MfU{4:;I 7.2.4 优化及像质评价 245
6 /YJA* 7.2.5 玻璃优化——校正色差 247
Ur]$@N 7.3 牛顿望远镜设计 249
OS;
T; 7.3.1 牛顿望远镜来源简介及设计规格 249
Ws|`E`6O 7.3.2 牛顿望远镜初始结构 251
MZ$uWm`/ 7.3.3 添加反射镜及遮拦孔径 253
,k~' S~w. 7.3.4 修改反射镜以提高MTF 258
b9X*2pnWJ 7.4 变焦
镜头设计 260
\mh #MMp 7.4.1 变焦镜头设计原理介绍 261
CnL=s6XD' 7.4.2 变焦镜头设计规格及参数输入 261
`WXlq#:K 7.4.3 多重结构实现变焦 263
.\_RavW23 7.4.4 变焦镜头的优化设置 265
tXtNK2-1 7.5 扫描系统设计 268
l90"1I A 7.5.1 扫描系统参数 269
s.bo;lk 7.5.2 多重结构下的扫描角度设置 273
ciODTq? 7.6 本章小结 276
;x\oY6: g=4^u* 第8章 目视光学系统设计方法 277
]Ac}+? 8.1 人眼光学系统的创建 277
~x8nC%qPvq 8.1.1 眼睛概述 277
Godrz*" 8.1.2 眼睛模型 277
G*+^b'7 8.1.3 使用ZEMAX创建人眼模型结构 278
T%) E!:}v 8.2 放大率与视觉 281
lvWwr!w 8.2.1 近距离物体成像标准 281
exhU!p8 8.2.2 小型放大镜放大率 281
!\4B. 8.3 本章小结 284
1X5g(B
VSY p 第9章 目镜设计 285
h97#(_wV> 9.1 目镜介绍 285
SdYf^@%}F 设计案例一:惠更斯目镜 286
IyHbl_P ^ 设计案例二:冉斯登目镜 288
V_gKl;Kfe8 设计案例三:凯尔纳目镜 290
x']'ODs 设计案例四:RKE目镜 292
`5@F'tKQ 设计案例五:消畸变目镜 294
5_'lu 设计案例六:对称式目镜 297
{ V6pC 设计案例七:埃尔弗目镜 299
To>,8E+GAb 设计案例八:西德莫尔目镜 301
RX>P-vp 设计案例九:RKE广角目镜 304
iv$YUM+ 9.2 目镜调焦 306
2.z-&lFBZ 9.3 本章小结 311
eo9/ %nY\" 第10章 显微镜设计 312
L_!ShE 10.1 技术指标 312
CfU|]< 10.1.1 基本系统技术要求 312
pc*)^S 10.1.2 分辨率目标和极限 312
;Z{D@g+ 10.2 10倍物镜初始透镜形式 313
/dYv@OU? 10.2.1 显微镜设计步骤 313
VdK%m`;2 10.2.2 物镜与目镜的连接 319
3>1^$0iq 10.3 本章小结 322
W\kli';jyC kh0cJE\_^ 第11章 望远镜设计 323
AVpg 11.1 天文望远镜 323
h )
Wp 11.1.1 天文望远镜设计步骤 323
jCJcVO>OZ 11.1.2 分辨率与衍射极限 328
J |q(HpB 11.2 地上望远镜 328
xrkl)7; 11.3 本章小结 334
}'x;J \2s`m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