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光学与
应用光学》(第2版)分10章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介绍了光电子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感应双折射和光传播特性的控制,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现象,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仪器中的传播及成像特性等。
Gy6PS{yY6t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第2版)以光的电磁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为主体内容。第1~4章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突出了光学原理在光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进展,加强了光的相干性内容,介绍了傅里叶光学、近场光学和二元光学的基础。第5章介绍了光电子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感应双折射和光传播特性的控制。第6章介绍了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现象。第7~10章介绍了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仪器中的传播及成像特性。
.!Q*VTW
^E]y >Y wq:"/2p1 市场价:¥42.00
/zg|I?$>Z4 优惠价:¥29.10 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pPhQ8m
X|4_}b> x 0 HPqoen$ 绪论
Ye]-RN/W 第1章光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Lhmb=
@ 1.1光波的特性
,t@B]ll 1.1.1光电磁波及麦克斯韦电磁方程
p5`={'>- 1.1.2几种特殊形式的光波
k] iyx 1.1.3光波场的时域频率谱
6rBP,\m 1.1.4相速度和群速度
ICD;a 1.1.5光波的横波性、偏振态及其表示
O#n=mJ 1.2光波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d7P'c!@+ 1.2.1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XOT|: 1.2.2菲涅耳公式
~%!"!Z4 1.2.3反射率和透射率
EYSBC", 1.2.4反射和折射的相位特性
f^|r*@o 1.2.5反射和折射的偏振特性
CfEACH4_ 1.2.6全反射
XCj8QM.o 1.3光波在金属表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iyTKy+3A 例题
9o+e3TXp# 习题
,;)_$%bHc ukc<yc].+? 第 2章光的干涉
PrvV]#O* 2.1双光束干涉
c1ptN 2.1.1产生干涉的基本条件
J936o3F_ 2.1.2双光束干涉
SQ-CdpT< 2.2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
a\*_b2 ^n 2.3 光学薄膜
:!L>_ f 2.3.1光学薄膜的反射特性
MeDlsO 2.3.2薄膜波导
&~V6g(9 2.4典型干涉仪
+o|I@7f 2.4.1迈克尔逊干涉仪
gt\*9P
2.4.2 马赫一泽德干涉仪-
cCv@fks 2.4.3法布里一珀罗干涉仪
e/R$Sfj] 2.5光的相干性
/3j3'~0 2.5.1光的相干性
S7(tGD 2.5.2干涉的定域性
:&J1#% t 2.5.3 相干性的定量描述
GQ6~Si2 2.5.4激光的相干性
$ Gs|Z$( 例题
+wGFJLHJ 习题
&0RKNpwg ypWhH 第3章光的衍射
qnJs,"sn 3.1衍射的基本理论
?/}-&A" 3.1.1 光的衍射现象
85vyt/.,k 3.1.2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
?X@uR5?{ 3.1.3基尔霍夫衍射公式
mbXW$E-&R2 3.2夫朗和费衍射
'}9 %12\^h 3.2.1夫朗和费衍射装置
h3j`X' 3.2.2 夫朗和费矩形孔和圆孔衍射
e]@
B61lc 3.2.3夫朗和费单缝和多缝衍射
O
#5`mo 3.2.4巴俾涅原理应用
hVW1l&s 3.3菲涅耳衍射
Sz-TarTF 3.3.1菲涅耳衍射的菲涅耳波带法
+Uxtxl' 3.3.2菲涅耳衍射的积分解法
7`HKa@ 3.4光栅和波带片
z =C<@ki` 3.4.1衍射光栅
Cuc+9 3.4.2波导光栅
4^7*R 3.4.3 全息光栅
#B5-3CwB 3.4.4波带片
o!zo%#0;#) 3.5傅里叶光学基础
s&M#]8x;x 3.5.1光波场的空间频率与空间频率谱
juB /?'$~ 3.5.2光波衍射的傅里叶分析
_-z; 3.5.3 傅里叶变换定理的光学模拟
"c*#ZP 3.6二元光学概论
5`)[FCQ 3.6.1二元光学-
J<MuWgx& 3.6.2二元光学元件
R'$1,ie 3.6.3元光学元件的制作
z6Zd/mt~x 3.7 近场光学简介
'5\?l:z 例题
VEx
) 习题
~ep^S^V+ 8gW$\ 第4章光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
Sr+ & 传播特性
s]Z++Lh<{ 4.1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
VLC=>w\, 4.1.1 张量的基础知识
~;@\9oPpz% 4.1_2晶体的介电张量
QeQxz1 4.2理想单色平面光波在晶体中的传播
}[: i!t.m 4.2.1在晶体中传播的解析法描述
D<lV WP 4.2.2 光在晶体中传播的几何法描述
o$Z]qhq 4.3平面光波在晶体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T HBPEq 4.3.1光在晶体界面上的双反射和双折射
C,$7fW{? 4.3.2光在晶体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方向的几何作图法描述
u_.Ig|Va 4.4晶体光学元件
3 +8{Y 4.4.1偏振器
{cmV{ 4Yx 4.4.2波片和补偿器
bdj')%@n 4.5晶体的偏光干涉
' pfkbmJ 4.5.1平行光的偏光干涉
Vkl]&mYRz 4.5.2会聚光的偏光干涉
h%&2M58: 例题
.e|\Bf0P 习题
yH(%*-S ]Uul~T 第5章晶体的感应双折射
&"=<w 5.1 电光效应
8r.3t\o)X 5.1.1电光效应的描述
CJt(c,!z 5.1.2晶体的线性电光效应
=~'y' K] 5.1.3晶体的二次电光效应
&G_XgQsg{ 5.1.4晶体电光效应的应用举例
7upN:7D- 5.2声光效应
aPHNX) 5.2.1弹光效应和弹光系数
=z#j9'n$@ 5.2.2声光衍射
=W"9a\m 5.3晶体的旋光效应与法拉第效应
"cGjHy\j` 5.3.1 晶体的旋光效应
a.up&g_$
5.3.2法拉第效应
.x_F4 #Ka 例题
.F@ 2C
习题。
d[sY]_ dj >+Y@rj2 第6章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m1*ou'K 6.1光与介质相互作用的经典理论
I]Vkaf I>( 6.2光的吸收'
e84O
6K6o 6.2.1匕吸收定律
G`z=qa j 6.2.2吸收光谱
G],W{<Pe 6.3光的色散
U?j[
8z 6.3.1色散率
)@6iQ 6.3.2 正常色散与反常色散
,R=)^Gh{ 6.4光的散射
bEb+oRI 6.4.1光的散射现象
dQI6.$? 6.4.2瑞利散射
zRgl`zREr 6.4.3米氏散射
du&9mOrr 6.4.4分子散射
3e1^r_YI 6.4.5喇曼散射
GE}>{x=^x 例题
838@jip 习题
?'^yw C` .:iO$wjp5 第7章几何光学基础
#{zF~/Qq 7.1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8Z".{v{ 7.1.1波面、
光线和光束
34t[]v|LD 7.1.2基本定律
Z+
)<FX 7.1.3光学
系统及物像的基本概念
iM~qSRb#mJ 7.1.4单个界面成完善像
8xYeaK 7.2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
*P+8^t#Vp 7.2.1符号法则
1
Lz 7.2.2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公式
g4GU28 l 7.2.3单个折射球面近轴区光路计算公式
%]!xr6d 7.3单个折射球面的近轴区成像
a
t%qowt 7.3.1物像公式
8\m[Nuq5 7.3.2焦距及光焦度
=HHb ]JE 7.3.3高斯公式和牛顿公式
<'vtnz 7.3.4放大率
I~25}(IDZ" 7.3.5 拉亥不变量
FIpJ>E"n 7.4.球面反射镜成像
Q`BB@E 7.4.1焦点和
焦距 F`57;)F 7.4.2物像公式
EkEQFd 5g 7.4.3放大率
xDIl 7.5共轴球面
光学系统 Yw,LEXLY 7.5.1转面公式
*zWf8X 7.5.2拉亥公式
V0y_c^x 7.5.3放大率公式
2Y%E.){ 7.6薄
透镜成像
Hf9F:yH 7.6.1透镜的分类
z}2 7.6.2 薄透镜成像
D>K=D" 7.6.3薄透镜物像的几个特殊位置关系
qIk(ei 7.7平面的折射成像
[wcp2g3Px 7.7.1平面折射光路计算公式
p~dj-w 7.7.2折射平面近轴区成像_
$rH}2 7.7.3折射平行平板的光路计算
=p&uQ6.i+ 7.7.4折射平行平板的成像
WR}<^ax 7.8平面镜和棱镜系统
W"1=K]B 7.8_1平面镜成像
s^GE>rf 7.8.2双平面镜系统成像
c)zwyBz 7.8.3反射棱镜
pGsu#`t 7.8.4反射棱镜的成像
}Pj;9ivz 7.8.5折射棱镜
"^5 %g% 例题
6<9gVh<=w 习题
C^ Oy.s R9InUX"k 第8章理想光学系统
5Pd^Sew 8.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z=Khbh 8.1.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
z&Lcl{<MA 8.1.2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Vn6]h|vm 8.1.3基本几何光学元件的基点和基面
=B"^#n ; 8.2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
]/od p/jm 8.2.1图解法求像
qfyuq] 8.2.2理想光学系统成像公式
}M~[8f
] 8.2.3放大率
nrCr9# 8.2.4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位置关系
a<&GsDw 8.2.5光学系统基点的测量
W.TdhJW9 8.3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P]`m5 N 8.3.1双光组组合
8J8@0 8.3.2正切法
=Y-mc#{8 8.3.3截距法
]gDX~]f[ 8.3.4无焦系统
"ac$S9@~ 8.4厚透镜及其基点与基面
YFs!,fw' 8.4.1 厚透镜基点一般公式
9oxn-)6JC 8.4.2厚透镜基点
'))=y@M 8.5矩阵在近轴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C7_#D O6" 8.5.1光线矢量的线性变换矩阵
^MUvd 8.5.2 基本光学元件的特征传递矩阵
xoN?[ 8.5.3光学系统的传递矩阵计算
/U@Y2$TOF 8.5.4光学系统的共轭面间的传递矩阵
3/4r\%1b+ 8.5.5高斯矩阵与光学系统主平面和焦点的位置关系
'%[r 9w 8.6ABCD法则及其在
激光束传输中的应用
+XL|bdK 8.6.1.ABCD法则——光波面曲率半径在
!Q5NV4gd+ 传播介质中的变化规律
Pe?b#
G 8.6.2ABCD法则用于基模高斯光束的传播
BVv{:m{w 8.6.3基模高斯光束经过薄透镜的变换
1g_Dkv|D 8.6.4基模高斯光束经过无焦系统的变换
YCo qe,5 例题
=J^FV_1rJ 习题
;7N~d TBQ 0R}F(tjw 第9章光学系统像差基础和光路计算
0 LIRi%N5* 9.1光学系统中的光阑
qruv^#_l 9.1.1光阑及其分类
I.u[9CI7HU 9.1_2孔径光阑和入/出瞳
0v'!(&m 9.1.3视场光阑和入/出窗
w*B4>FYg 9.2光学系统光阑对成像的影响
Q a3+ 9 9.2.1渐晕
o/mGd~ 9.2.2 景深和焦深
bSS=<G9 9.2.3几个特殊光学系统的光阑的作用
qp55U* 9.3像差基本概念
4,?ZNyl 9.3.1像差的描述和分类
lIgAc!q( 9.3.2球差
_BBs{47{E 9.3.3 彗差
>m8~Fs0 9.3.4像散
=x}p>#o,J 9.3.5场曲
4pZ=CB+j 9.3.6畸变
e6uVUzP4 9.3.7位置色差(轴向色差)
_?a.S8LxJZ 9.3.8倍率色差(垂轴色差)
U$ 22 r b 9.4光学系统中一般光路计算
)P
#MUC 9.4.1光学系统计算光路的分类
v}BXH4 &Y 9.4.2光学系统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
C
vWt 9.4.3光学系统子午面内光线的光路计算
s)j3+@:# 9.4.4沿轴外物点主光线细光束的光路计算
[.c'22R6 9.5光学系统设计
软件——
ZEMAX简介
T {zz3@2? 9.5.1ZEMAX 基本概况
J|:Zs1.<d 9.5.2ZEMAX设计环境
< <]uniZ\ 9.5.3光学系统结构的设定
y\c-I!6>26 9.5.4光学系统成像的分析
@V qI+5TA 9.5.5光学系统结构的优化
_q3|Ddm2LN 例题
.|<+-Rsj 习题
>0.a#-u^ V25u_R`{ 第10章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o1)8?h 10.1光辐射基本概念和规律
AIw< 5lW 10.1.1光辐射基本物理量
%mMPALN]{ 10.1.2光源直接照射表面时的光照度(距离平方反比定律)
Kld#C51X f 10.1.3光亮度的传递规律
zM!2JC 10.2眼睛
6$LQO),, 10.2.1 眼睛的结构
6>j0geFyE2 10.2.2眼睛的调节和适应
m!_*Q 10.2.3眼睛的缺陷与校正
x0$# 8 10.2.4眼睛的分辨率
R>dd#`r" 10.3放大镜
`u#N 10.3.1 视角放大率
o6A1;e 10.3.2放大镜的视角放大率
Bf{c4YiF 10.3.3放大镜的光束限制
ZCz#B2Sf8 10.4显微镜
&M*f4PeXb 10.4.1显微镜的结构及其成像
B:=VMX~GE 10.4.2显微镜的分辨率
~dlpoT 10.4.3视角放大率'
TI}Y U 10.4.4显微镜的聚光本领
fe!{vrS 10.4.5显微镜的光束限制
)T!3du:M 10.5 望远镜
y$U(oIU> 10.5.1望远镜的结构
3jDAj!_ea 10.5.2望远镜的分辨率
,8Q&X~$rY 10.5.3放大本领
9jW"83*5 10.5.4聚光本领
v 5dLjy5 10.6 物镜和目镜
H?tX^HO:q 10.6.1显微镜的物镜
$&jte_hv 10.6.2望远镜的物镜
vnD `+y 10.6.3目镜
~9DD=5\ 10.7望远系统外形尺寸设计举例
p-JGDjR0G 例题
nV3I6 习题
>S'IrnH'! 习题参考答案
9q_c` j6DI$tV~ 主要参考文献
5Sz}gP(' ……
=U,mzY( v]X*(e 市场价:¥42.00
}b=Cv?Zg$m 优惠价:¥29.10 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67T=k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