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光学与
应用光学》(第2版)分10章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介绍了光电子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感应双折射和光传播特性的控制,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现象,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仪器中的传播及成像特性等。
O52/fGt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第2版)以光的电磁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为主体内容。第1~4章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突出了光学原理在光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进展,加强了光的相干性内容,介绍了傅里叶光学、近场光学和二元光学的基础。第5章介绍了光电子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感应双折射和光传播特性的控制。第6章介绍了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现象。第7~10章介绍了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仪器中的传播及成像特性。
<O1R*CaP
oai=1vt@
17s~mqy 市场价:¥42.00
{srP3ll
P 优惠价:¥29.10 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UWq{"
CYaN;HV@_ ;xwcK-A 绪论
"/'3I/} 第1章光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4b0\ - 1.1光波的特性
XO
<0;9| 1.1.1光电磁波及麦克斯韦电磁方程
ME)Tx3d 1.1.2几种特殊形式的光波
1wR[nBg*| 1.1.3光波场的时域频率谱
oqJYbim 1.1.4相速度和群速度
+hN>Q$E 1.1.5光波的横波性、偏振态及其表示
"`% ,l|D 1.2光波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27SHj9I 1.2.1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3}|[<^$ 1.2.2菲涅耳公式
;u<Ah?w=Z 1.2.3反射率和透射率
^QS`H@+Z 1.2.4反射和折射的相位特性
]X6<yzu&+l 1.2.5反射和折射的偏振特性
tl0|.Q, 1.2.6全反射
4zyQ "?A~ 1.3光波在金属表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zZ%[SW&vC 例题
_*o<<C\E 习题
QEr<(wM-y k'o[iKlu 第 2章光的干涉
V%8(zt 2.1双光束干涉
\W*L9azr 2.1.1产生干涉的基本条件
ray3gM%JLj 2.1.2双光束干涉
h.EI(Ev"GN 2.2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
qZd*'ki< 2.3 光学薄膜
P(shbi@ 2.3.1光学薄膜的反射特性
k6bct@7 2.3.2薄膜波导
|3]/CrR_ 2.4典型干涉仪
s47R,K$ 2.4.1迈克尔逊干涉仪
aC,adNub 2.4.2 马赫一泽德干涉仪-
Blxa0&3 2.4.3法布里一珀罗干涉仪
qX@e+&4P0 2.5光的相干性
G&*P*f1S 2.5.1光的相干性
WoTeIkM9 2.5.2干涉的定域性
O(-p
md, 2.5.3 相干性的定量描述
a3yNd
2.5.4激光的相干性
B7f<XBU6> 例题
vD#U+ 习题
G0
)[(s a`'>VCg 第3章光的衍射
1$0Kvvg[ 3.1衍射的基本理论
c e;7 3.1.1 光的衍射现象
DkWp 3.1.2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
o|@0.H| 3.1.3基尔霍夫衍射公式
( cs 3.2夫朗和费衍射
lUu0AZQmG 3.2.1夫朗和费衍射装置
y RxrfAdS 3.2.2 夫朗和费矩形孔和圆孔衍射
aGbG@c8PRi 3.2.3夫朗和费单缝和多缝衍射
6m_mma_,& 3.2.4巴俾涅原理应用
]yPK}u 3.3菲涅耳衍射
e4z~ 3.3.1菲涅耳衍射的菲涅耳波带法
FSM M 3.3.2菲涅耳衍射的积分解法
H\>{<`sD;f 3.4光栅和波带片
ps<Ef 3.4.1衍射光栅
W:i Q&[f 3.4.2波导光栅
I/(U0`% 3.4.3 全息光栅
Fe!MA 3.4.4波带片
_WZx].|A= 3.5傅里叶光学基础
}k }=e 3.5.1光波场的空间频率与空间频率谱
3'uXU<W! 3.5.2光波衍射的傅里叶分析
%E_Y4Oe1 3.5.3 傅里叶变换定理的光学模拟
D)PX |xrn 3.6二元光学概论
=2 HY]H 3.6.1二元光学-
.b";7}9{ 3.6.2二元光学元件
0
P YYG 3.6.3元光学元件的制作
'7'/+G'~& 3.7 近场光学简介
;U'\"N9 例题
HUx`RX0> 习题
QGpj$ _b
)h]+cGM 第4章光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
rnK]3Ust 传播特性
+Csb8 4.1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
4FaO+Eo,8 4.1.1 张量的基础知识
77M!2S_E 4.1_2晶体的介电张量
RW&o3_Ua 4.2理想单色平面光波在晶体中的传播
6u"wgX]H 4.2.1在晶体中传播的解析法描述
eX$KH;M 4.2.2 光在晶体中传播的几何法描述
;{I9S' 4.3平面光波在晶体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ZsOd8B
4.3.1光在晶体界面上的双反射和双折射
qArR5OJ 4.3.2光在晶体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方向的几何作图法描述
Nr*l3Z>LD 4.4晶体光学元件
XCI 4.4.1偏振器
Iy_5k8] 4.4.2波片和补偿器
Ic&~iqQ 4.5晶体的偏光干涉
I7U/={[J 4.5.1平行光的偏光干涉
V(TtOuv 4.5.2会聚光的偏光干涉
*)Pm 例题
WHC/'kvF 习题
EGD{nE I%.nPOQ 8 第5章晶体的感应双折射
C|]c#X2t3 5.1 电光效应
E{V?[HcWq 5.1.1电光效应的描述
51ViJdZ 5.1.2晶体的线性电光效应
bhUE!h< 5.1.3晶体的二次电光效应
V=ll 9M 5.1.4晶体电光效应的应用举例
}Q`+hJ0 5.2声光效应
o`CM15d*7o 5.2.1弹光效应和弹光系数
#K^hKx9 5.2.2声光衍射
5mAb9F8@ 5.3晶体的旋光效应与法拉第效应
x;W!sO@$ 5.3.1 晶体的旋光效应
tpSgbGzp 5.3.2法拉第效应
)cH\i91 例题
XgxO:"B 习题。
p.:|Z-W$ N #v[YO`. 第6章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yq.@-]ytZ 6.1光与介质相互作用的经典理论
"7sv@I_j 6.2光的吸收'
@|(cr: (=H 6.2.1匕吸收定律
qq!ZYWy2 6.2.2吸收光谱
_EMXx4J 6.3光的色散
R_j.k3r4d 6.3.1色散率
wbWC &X. 6.3.2 正常色散与反常色散
SXsszb:_ 6.4光的散射
!
#Pn_e 6.4.1光的散射现象
>4ex5 6.4.2瑞利散射
E#P#{_BR^ 6.4.3米氏散射
x6K_!L*Fx] 6.4.4分子散射
+\+j/sa 6.4.5喇曼散射
!Mw/j`* 例题
6KGT?d 习题
D<v<
: ir'<H<t2 第7章几何光学基础
ox SSEs 7.1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rGZ?%* 7.1.1波面、
光线和光束
7s%D(;W_Mo 7.1.2基本定律
N]yT/8 7.1.3光学
系统及物像的基本概念
Ju>QQOxi| 7.1.4单个界面成完善像
9(fh+ 7.2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
OR&pGoW 7.2.1符号法则
8@vq.z} 7.2.2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公式
3q4VH q 7.2.3单个折射球面近轴区光路计算公式
$l)RMP} 7.3单个折射球面的近轴区成像
to13&#o 7.3.1物像公式
!43nL[] 7.3.2焦距及光焦度
<]?71{7X 7.3.3高斯公式和牛顿公式
SkV pZh 7.3.4放大率
~V(>L=\V; 7.3.5 拉亥不变量
hg12NzbK 7.4.球面反射镜成像
]|F`;} 7 7.4.1焦点和
焦距 mqeW,89 7.4.2物像公式
'[6]W)f 7.4.3放大率
%o9mG<.T 7.5共轴球面
光学系统 e }O&_j- 7.5.1转面公式
YQ+8lANC 7.5.2拉亥公式
HpbwW=;V 7.5.3放大率公式
W+u@UJi 7.6薄
透镜成像
Z^]Oic/0Oa 7.6.1透镜的分类
&K!0yR 7.6.2 薄透镜成像
lYe2;bu 7.6.3薄透镜物像的几个特殊位置关系
bLl
?!G. 7.7平面的折射成像
^XyC[ G@[ 7.7.1平面折射光路计算公式
(M;d*gNr 7.7.2折射平面近轴区成像_
8;~,jZ
s 7.7.3折射平行平板的光路计算
)j]f
]8 7.7.4折射平行平板的成像
3q'nO-KJ 7.8平面镜和棱镜系统
*} *HXE5 7.8_1平面镜成像
n<EIu 7.8.2双平面镜系统成像
y=8KNseW| 7.8.3反射棱镜
mr[ 1F]G 7.8.4反射棱镜的成像
{uwPP2YD, 7.8.5折射棱镜
H^*[TX=#[ 例题
&hVf=We 习题
=Q;dYx%I5 F6{
O 第8章理想光学系统
Fu?_<G%Ynp 8.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1_&W1o 8.1.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
q8_E_s-U, 8.1.2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hg^hF 8.1.3基本几何光学元件的基点和基面
_7v4S/V 8.2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
`-s]dq 8.2.1图解法求像
0(5qVJ12 8.2.2理想光学系统成像公式
G{pF! q 8.2.3放大率
z xgDaT 8.2.4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位置关系
e}gGl<((g 8.2.5光学系统基点的测量
U0|wC,7" 8.3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iMM9a;G+ 8.3.1双光组组合
/5KY6XxR 8.3.2正切法
1=_?Wg: 8.3.3截距法
</9c=GoJ 8.3.4无焦系统
$XyDw|z[ 8.4厚透镜及其基点与基面
varaBFD 8.4.1 厚透镜基点一般公式
=585TR;
V 8.4.2厚透镜基点
CC6]AM(i 8.5矩阵在近轴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6 X2w)cO 8.5.1光线矢量的线性变换矩阵
fuf'r>1n 8.5.2 基本光学元件的特征传递矩阵
abe5 As r 8.5.3光学系统的传递矩阵计算
^~B#r# 8.5.4光学系统的共轭面间的传递矩阵
A;xH{vo{ 8.5.5高斯矩阵与光学系统主平面和焦点的位置关系
1A] 8.6ABCD法则及其在
激光束传输中的应用
s7`2ky()kz 8.6.1.ABCD法则——光波面曲率半径在
u<\Sf" fs 传播介质中的变化规律
\= 6dF,V 8.6.2ABCD法则用于基模高斯光束的传播
3cqc< 8.6.3基模高斯光束经过薄透镜的变换
W'zI~'K 8.6.4基模高斯光束经过无焦系统的变换
6C_H0a/h& 例题
fsKZ 习题
Q9X+H4`}y MA=gCG/JD 第9章光学系统像差基础和光路计算
)x,-O#"A 9.1光学系统中的光阑
R-Tf9?) 9.1.1光阑及其分类
%
y` tDR 9.1_2孔径光阑和入/出瞳
>U:.5Tch'V 9.1.3视场光阑和入/出窗
2Zq_zvKUt 9.2光学系统光阑对成像的影响
q\s>Oe6$ 9.2.1渐晕
V[*<^% 9.2.2 景深和焦深
LqQ&4I 9.2.3几个特殊光学系统的光阑的作用
0;5qo~1 9.3像差基本概念
+nFC&~q 9.3.1像差的描述和分类
&
@$ D( 9.3.2球差
> W^"*B 9.3.3 彗差
AhVV 9.3.4像散
Y0Rk:Njc 9.3.5场曲
r*Z p-} 9.3.6畸变
R4f_Kio 9.3.7位置色差(轴向色差)
,7Q b24A 9.3.8倍率色差(垂轴色差)
qaBL 9.4光学系统中一般光路计算
k
_Bz@^J 9.4.1光学系统计算光路的分类
.P!pC 9.4.2光学系统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
\S#![NC 9.4.3光学系统子午面内光线的光路计算
J.,7d , 9.4.4沿轴外物点主光线细光束的光路计算
L# .vbf 9.5光学系统设计
软件——
ZEMAX简介
d-UQc2r 9.5.1ZEMAX 基本概况
V?Ca[ 9.5.2ZEMAX设计环境
^hwTnW9Z1: 9.5.3光学系统结构的设定
om0g'Qa 9.5.4光学系统成像的分析
|HTTTz9R. 9.5.5光学系统结构的优化
%c&<{D}r 例题
$0~_)$i: 习题
8Vm)jnM I|P#|0< 2 第10章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y=e|W=<D& 10.1光辐射基本概念和规律
\BdQ(rm 10.1.1光辐射基本物理量
~hQTxLp 10.1.2光源直接照射表面时的光照度(距离平方反比定律)
w"FBJULzn9 10.1.3光亮度的传递规律
u`Zj~t 10.2眼睛
$@ZrGT 10.2.1 眼睛的结构
tc<HA7vpt~ 10.2.2眼睛的调节和适应
>f~y2YAr 10.2.3眼睛的缺陷与校正
VL@eR9}9K 10.2.4眼睛的分辨率
X_J(P? 10.3放大镜
&_<!zJ;Hn 10.3.1 视角放大率
8(GJz ~y 10.3.2放大镜的视角放大率
5uvFCY./c 10.3.3放大镜的光束限制
$mDlS 10.4显微镜
vt2A/9_Z% 10.4.1显微镜的结构及其成像
=8 Jq'-da 10.4.2显微镜的分辨率
MryY<s 10.4.3视角放大率'
6tT*b@/_o 10.4.4显微镜的聚光本领
,=t}|!jx 10.4.5显微镜的光束限制
{b]V
e/\ 10.5 望远镜
d7!, 10.5.1望远镜的结构
D"GQlR 10.5.2望远镜的分辨率
A}(Q^|6 10.5.3放大本领
ood,k{ 10.5.4聚光本领
)p+6yH 10.6 物镜和目镜
*gL-v]V 10.6.1显微镜的物镜
jf~-;2 10.6.2望远镜的物镜
KIHr% 10.6.3目镜
5(&'/U^ 10.7望远系统外形尺寸设计举例
<lHVch"(^$ 例题
q5ja \ 习题
YhFd0A?] 习题参考答案
l]__!X rh 7%<xb> 主要参考文献
nv2p&-e+ ……
1usLCG>w{ $]S*(K3U~ 市场价:¥42.00
@vkO(o 优惠价:¥29.10 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qX[D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