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光学与
应用光学》(第2版)分10章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介绍了光电子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感应双折射和光传播特性的控制,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现象,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仪器中的传播及成像特性等。
EqHToD I3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第2版)以光的电磁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为主体内容。第1~4章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突出了光学原理在光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进展,加强了光的相干性内容,介绍了傅里叶光学、近场光学和二元光学的基础。第5章介绍了光电子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感应双折射和光传播特性的控制。第6章介绍了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现象。第7~10章介绍了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仪器中的传播及成像特性。
lhQMR(w^
CVY-U|xFY Li8/GoJW-T 市场价:¥42.00
TN Z-0 优惠价:¥29.10 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Y q/vym-O5
MF$Dx| Tcj io"NqR#"v 绪论
?&6|imPE 第1章光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P; fG 1.1光波的特性
0(C[][a*u 1.1.1光电磁波及麦克斯韦电磁方程
c.Izm+9k 1.1.2几种特殊形式的光波
A[4HD!9= 1.1.3光波场的时域频率谱
RYl{89 1.1.4相速度和群速度
\k$cg~ 1.1.5光波的横波性、偏振态及其表示
q-1vtbn 1.2光波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gjiS+N[ 1.2.1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I(>_as\1 1.2.2菲涅耳公式
Hl}m*9<9us 1.2.3反射率和透射率
R0w~ Z
1.2.4反射和折射的相位特性
iyR5mA 1.2.5反射和折射的偏振特性
PMiu " 1.2.6全反射
J>hjIN 1.3光波在金属表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TJcHqzcUc 例题
]Gj%-5G 习题
R4D$)D ko{&~ 第 2章光的干涉
;Srzka2 2.1双光束干涉
gjJ:s,Fg 2.1.1产生干涉的基本条件
+CQIm!Sp 2.1.2双光束干涉
`^g-2~ 2.2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
T_\hhP~ 2.3 光学薄膜
q@mZ0D- 2.3.1光学薄膜的反射特性
D1]?f` 2.3.2薄膜波导
;M+~e~ 2.4典型干涉仪
\*fXPJ4 2.4.1迈克尔逊干涉仪
I]#x0 ?D 2.4.2 马赫一泽德干涉仪-
v&])D/a 2.4.3法布里一珀罗干涉仪
8M4GforP 2.5光的相干性
? _[q{i{ 2.5.1光的相干性
Oxi^&f||` 2.5.2干涉的定域性
UOe@R|79q 2.5.3 相干性的定量描述
m9 'bDyyK 2.5.4激光的相干性
3! KyO)8 例题
HT_nxe`E 习题
r-hb]!t JFRbWQ0 第3章光的衍射
4{$ L]toP 3.1衍射的基本理论
uE#"wm'J 3.1.1 光的衍射现象
kCZ'p 3.1.2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
gE23C*!'&: 3.1.3基尔霍夫衍射公式
<P5 7s+JK 3.2夫朗和费衍射
k
c L
+ 3.2.1夫朗和费衍射装置
(>\4%(pnD 3.2.2 夫朗和费矩形孔和圆孔衍射
'Urx83 3.2.3夫朗和费单缝和多缝衍射
&61h*s 3.2.4巴俾涅原理应用
PTF|"^k+
3.3菲涅耳衍射
On;7 3.3.1菲涅耳衍射的菲涅耳波带法
EP{ji"/7[ 3.3.2菲涅耳衍射的积分解法
tac_MtW? 3.4光栅和波带片
oC TSV 3.4.1衍射光栅
7%|HtBXv^ 3.4.2波导光栅
q' t" 3.4.3 全息光栅
$B )jSxSy 3.4.4波带片
:Q;mgHTNz 3.5傅里叶光学基础
tHJahK:"k 3.5.1光波场的空间频率与空间频率谱
4g+o/+6!4 3.5.2光波衍射的傅里叶分析
7$kTeKiP 3.5.3 傅里叶变换定理的光学模拟
V4<f4|IL 3.6二元光学概论
T#YJ5Xw 3.6.1二元光学-
K pKZiUQm 3.6.2二元光学元件
K
&G 3.6.3元光学元件的制作
[TmZ\t!5$ 3.7 近场光学简介
{UuSNZ[^ 例题
T\TKgO=) 习题
zrA=?[ fc^d3wH0L 第4章光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
e$-Y>Dd 传播特性
X$<CIZ 4.1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
u0Opn=(_ 4.1.1 张量的基础知识
<[z9*Tm 4.1_2晶体的介电张量
E7U.>8C 4.2理想单色平面光波在晶体中的传播
%PM8;] 4.2.1在晶体中传播的解析法描述
#@cEJV;5" 4.2.2 光在晶体中传播的几何法描述
s&W^?eKr 4.3平面光波在晶体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Yx"~_xA/u 4.3.1光在晶体界面上的双反射和双折射
2()/l9.O' 4.3.2光在晶体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方向的几何作图法描述
j[$+hh3: 4.4晶体光学元件
q:P44`Aq 4.4.1偏振器
-aM7>YR 4.4.2波片和补偿器
$*+`;PG- 4.5晶体的偏光干涉
vn.j>;E' 4.5.1平行光的偏光干涉
f!}e*oX 4.5.2会聚光的偏光干涉
Uclta 例题
M^y5 Dep 习题
^4
~ V/ 6$5SS# 第5章晶体的感应双折射
%xN91j[" 5.1 电光效应
$_u)~O4$ 5.1.1电光效应的描述
s,8g^aF4 5.1.2晶体的线性电光效应
A~wVY 5.1.3晶体的二次电光效应
kIH)>euZ 5.1.4晶体电光效应的应用举例
?_@Mg\Hc 5.2声光效应
I*=
=I4qx 5.2.1弹光效应和弹光系数
0?,%B?A8O 5.2.2声光衍射
KiMEd373- 5.3晶体的旋光效应与法拉第效应
6z1>(Za7> 5.3.1 晶体的旋光效应
I~>Ye<g# 5.3.2法拉第效应
MMyJAGh
^G 例题
()EiBl(kWk 习题。
KqWt4{\8v` T@on
ue7 第6章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cE~\BS& 6.1光与介质相互作用的经典理论
B&z~}lL 6.2光的吸收'
lm(k[]@ 6.2.1匕吸收定律
9Z. WR-} 6.2.2吸收光谱
z5IdYF? 6.3光的色散
)C#b83 6.3.1色散率
u\ }"l2 r 6.3.2 正常色散与反常色散
kSU]~x 6.4光的散射
Qg
gx: 6.4.1光的散射现象
cp3O$S 6.4.2瑞利散射
Yi#U~ h 6.4.3米氏散射
4w(#`'I> 6.4.4分子散射
/\UFJ 6.4.5喇曼散射
2!g7F`/B 例题
z-;{pPZ 习题
4
JDk() ,I8[tiR"b 第7章几何光学基础
"']|o ~B 7.1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
GZ,P
( 7.1.1波面、
光线和光束
LVxR*O 7.1.2基本定律
M%1wT9 7.1.3光学
系统及物像的基本概念
9\a;75a 7.1.4单个界面成完善像
^Z:qlYZ 7.2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
^n<o,K4\} 7.2.1符号法则
L
[=JHW 7.2.2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公式
SR*KZ1U 7.2.3单个折射球面近轴区光路计算公式
4{Af 3N 7.3单个折射球面的近轴区成像
"'*w_H0 7.3.1物像公式
^U]B&+m 7.3.2焦距及光焦度
(2p<I)t 7.3.3高斯公式和牛顿公式
/nVGr]t_pj 7.3.4放大率
b&E9xD/;r 7.3.5 拉亥不变量
45$FcK 7.4.球面反射镜成像
Z-rHYfa4 7.4.1焦点和
焦距 &WoS(^ 7.4.2物像公式
-)$5[jM] 7.4.3放大率
^*_|26 7.5共轴球面
光学系统 %g{<EuK]p 7.5.1转面公式
nypG 7.5.2拉亥公式
"P@oO,. 7.5.3放大率公式
b[`fQv$G 7.6薄
透镜成像
O}mz@-Z 7.6.1透镜的分类
b*W01ist 7.6.2 薄透镜成像
IO}53zn<l 7.6.3薄透镜物像的几个特殊位置关系
Mib<1ZM 7.7平面的折射成像
}q D0- 7.7.1平面折射光路计算公式
aXRf6:\% 7.7.2折射平面近轴区成像_
}+ZZO0 7.7.3折射平行平板的光路计算
{<y.G1<. 7.7.4折射平行平板的成像
_"688u'88 7.8平面镜和棱镜系统
(bo-JOOdY( 7.8_1平面镜成像
g]E>e v{` 7.8.2双平面镜系统成像
H&E3RU>` 7.8.3反射棱镜
#Zt(g( T 7.8.4反射棱镜的成像
.<kbYo:MV 7.8.5折射棱镜
fH*1.0f]6 例题
#/LU@+ 习题
:*dfP/GO b,):&M~p 第8章理想光学系统
6Us*zKgW 8.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UTR`jXCg 8.1.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
b&\f 8xZ 8.1.2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IT=<p60" 8.1.3基本几何光学元件的基点和基面
1?,1EYT" 8.2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
m%)Cw)t
7 8.2.1图解法求像
@z1pE@7jK 8.2.2理想光学系统成像公式
G"D=ozr 8.2.3放大率
9A!B|s 8.2.4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位置关系
)0N^rw kW 8.2.5光学系统基点的测量
zyPc<\HoK 8.3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zx$]|AQ 8.3.1双光组组合
K4K]oT 8.3.2正切法
cPbAR' 8.3.3截距法
QP:|D_k 8.3.4无焦系统
L wP 8.4厚透镜及其基点与基面
A8U\/GP 8.4.1 厚透镜基点一般公式
~x6<A\ 8.4.2厚透镜基点
\^]*T'>b 8.5矩阵在近轴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jSd[ 8.5.1光线矢量的线性变换矩阵
cbaa*qoU 8.5.2 基本光学元件的特征传递矩阵
w~wg[d 8.5.3光学系统的传递矩阵计算
&"'Z)iWm 8.5.4光学系统的共轭面间的传递矩阵
dBNx2T}_0 8.5.5高斯矩阵与光学系统主平面和焦点的位置关系
S\R5SRE 8.6ABCD法则及其在
激光束传输中的应用
g`r4f%O 8.6.1.ABCD法则——光波面曲率半径在
DuI>z?bS 传播介质中的变化规律
"xV0$% 8.6.2ABCD法则用于基模高斯光束的传播
Qs\*r@6? 8.6.3基模高斯光束经过薄透镜的变换
6'45c1e 8.6.4基模高斯光束经过无焦系统的变换
Df5!z \dx 例题
^\C Fke= 习题
r<c&;* .)Zs:50l 第9章光学系统像差基础和光路计算
z=yE- I{ 9.1光学系统中的光阑
kcG_ n 9.1.1光阑及其分类
L6Io u 9.1_2孔径光阑和入/出瞳
@RXkj-,eC# 9.1.3视场光阑和入/出窗
;DXg 9.2光学系统光阑对成像的影响
)18C(V-x 9.2.1渐晕
d3"QCl 9.2.2 景深和焦深
7(l>Ck3B# 9.2.3几个特殊光学系统的光阑的作用
TX).*%f[r 9.3像差基本概念
L%;[tu(* 9.3.1像差的描述和分类
E{BX $R_8 9.3.2球差
dCpDA a3 9.3.3 彗差
0)rayzv 9.3.4像散
RmRPR<vGW 9.3.5场曲
A~({vb' 9.3.6畸变
6_g:2=6S 9.3.7位置色差(轴向色差)
r1[c+Hy 9.3.8倍率色差(垂轴色差)
z)Lw\H^/ 9.4光学系统中一般光路计算
aUk]wiwIR9 9.4.1光学系统计算光路的分类
XNJ3.w:R 9.4.2光学系统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
G j^* 9.4.3光学系统子午面内光线的光路计算
s
w{e | 9.4.4沿轴外物点主光线细光束的光路计算
i
?PgYk&} 9.5光学系统设计
软件——
ZEMAX简介
)kD B*(? 9.5.1ZEMAX 基本概况
-G(#,rXk 9.5.2ZEMAX设计环境
1YNw= 9.5.3光学系统结构的设定
89Ir}bCr 9.5.4光学系统成像的分析
K5!OvqzG 9.5.5光学系统结构的优化
NG_7jZzXA9 例题
hBi/lHu' 习题
eZ BC@y 72 ZoN<c 第10章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K[yP{01 10.1光辐射基本概念和规律
)H(i)$I 10.1.1光辐射基本物理量
/j-c29nz 10.1.2光源直接照射表面时的光照度(距离平方反比定律)
?Wc+
J4 10.1.3光亮度的传递规律
z(Z7[#. 10.2眼睛
0Wj,=9q 10.2.1 眼睛的结构
2Z>8ROv^X 10.2.2眼睛的调节和适应
_L+j6N.h1 10.2.3眼睛的缺陷与校正
zx5#eMD 10.2.4眼睛的分辨率
(67byO{ 10.3放大镜
X;n09 L`CB 10.3.1 视角放大率
ZUkM8M$c 10.3.2放大镜的视角放大率
.N7<bt@~) 10.3.3放大镜的光束限制
BA[ uO3\4 10.4显微镜
&\%\"Zh 10.4.1显微镜的结构及其成像
3CH>!QOA 10.4.2显微镜的分辨率
OG9 '[o`8 10.4.3视角放大率'
H:S<O%f 10.4.4显微镜的聚光本领
j
WSgO(y 10.4.5显微镜的光束限制
w' E(9gV 10.5 望远镜
>#)%/Ti}DU 10.5.1望远镜的结构
%o5'M^U 10.5.2望远镜的分辨率
}2Tq[rl~s 10.5.3放大本领
5'( T*" 10.5.4聚光本领
`~z[Hj=2 10.6 物镜和目镜
f `D(V-4 10.6.1显微镜的物镜
k* v${1& 10.6.2望远镜的物镜
bB>.dC 10.6.3目镜
aIDv~#l 10.7望远系统外形尺寸设计举例
mfG m>U 例题
S*gm[ZLQ 习题
iL2_ _TO 习题参考答案
AOJ[/YpM e{9~m 主要参考文献
/EG'I{oC ……
Y'5(exW YUHiD* 市场价:¥42.00
:d pwr9) 优惠价:¥29.10 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KK6fRtKv>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