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光学与
应用光学》(第2版)分10章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介绍了光电子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感应双折射和光传播特性的控制,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现象,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仪器中的传播及成像特性等。
2{.QjYw^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第2版)以光的电磁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为主体内容。第1~4章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突出了光学原理在光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进展,加强了光的相干性内容,介绍了傅里叶光学、近场光学和二元光学的基础。第5章介绍了光电子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感应双折射和光传播特性的控制。第6章介绍了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现象。第7~10章介绍了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仪器中的传播及成像特性。
lM[XS4/TRa
)
(Tom9^ {gaai 市场价:¥42.00
3u\;j; Td! 优惠价:¥29.10 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d@3}U6,
E|$Oha[ `O8b1-1q~ 绪论
:aIN9; 第1章光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AX> 1.1光波的特性
?P7]u>H 1.1.1光电磁波及麦克斯韦电磁方程
gxGrspqg 1.1.2几种特殊形式的光波
Q!FLR>8 1.1.3光波场的时域频率谱
UP{j5gR:_ 1.1.4相速度和群速度
}V|{lvt. 1.1.5光波的横波性、偏振态及其表示
92'wkS 1.2光波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ec|/ / 1.2.1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Kw`VrcwjT 1.2.2菲涅耳公式
Q9`QL3LQD 1.2.3反射率和透射率
{A o,t+j 1.2.4反射和折射的相位特性
5')8r';, 1.2.5反射和折射的偏振特性
WWZ9._ 1.2.6全反射
V8~jf-\$b 1.3光波在金属表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n!E2_ 例题
Fv)7c4 习题
j` /&r*zNq Ij'NC C 第 2章光的干涉
JkA|Qdj~Mr 2.1双光束干涉
zK+52jhi 2.1.1产生干涉的基本条件
pNE(n4v 2.1.2双光束干涉
ag4`n:1 2.2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
l~Lb!; ,dN 2.3 光学薄膜
ib0g3p-Lc 2.3.1光学薄膜的反射特性
T/P7F\R 2.3.2薄膜波导
Ab1/.~^ 2.4典型干涉仪
@lUlY2 2.4.1迈克尔逊干涉仪
Q^Bt1C 2.4.2 马赫一泽德干涉仪-
i
NWC6y 2.4.3法布里一珀罗干涉仪
HZ*0QgW\(5 2.5光的相干性
)hj|{h7 2.5.1光的相干性
bxXiQa 2.5.2干涉的定域性
XO
F1c3'H 2.5.3 相干性的定量描述
8 )\M:s~7& 2.5.4激光的相干性
`4CWE_k 例题
dy>|cj 习题
C+MSVc ~mN%(w!^ 第3章光的衍射
[&P`ak 3.1衍射的基本理论
HpexH{.u) 3.1.1 光的衍射现象
fj'jNE 3.1.2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
u; TvS
| 3.1.3基尔霍夫衍射公式
+TRy:e 3.2夫朗和费衍射
&}`K^5K|O: 3.2.1夫朗和费衍射装置
Cj;/Uhs
3.2.2 夫朗和费矩形孔和圆孔衍射
[ev-^[ 3.2.3夫朗和费单缝和多缝衍射
XvSIWs 3.2.4巴俾涅原理应用
S C_|A9 3.3菲涅耳衍射
"L2 m-e6 3.3.1菲涅耳衍射的菲涅耳波带法
*N/hc 3.3.2菲涅耳衍射的积分解法
qA/bg 3.4光栅和波带片
?4)v`* 3.4.1衍射光栅
1ZKzumF 3.4.2波导光栅
<2P7utdZ 3.4.3 全息光栅
|&hU=J
o 3.4.4波带片
f e
$Wu 3.5傅里叶光学基础
c/u_KJFF-n 3.5.1光波场的空间频率与空间频率谱
i.rU&yT% 3.5.2光波衍射的傅里叶分析
/b.oEGqZX 3.5.3 傅里叶变换定理的光学模拟
PtKTm\,JL0 3.6二元光学概论
O=jN&<rb 3.6.1二元光学-
ur2!#bU9 3.6.2二元光学元件
'0+$ m= 3.6.3元光学元件的制作
vg8O]
YF 3.7 近场光学简介
LBX%H GH 例题
KC&`x| 习题
^@}#me@ GH3#E*t+[ 第4章光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
B[xR-6phW 传播特性
3DoRE2} 4.1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
)45_]tk> 4.1.1 张量的基础知识
Qm);6X
4.1_2晶体的介电张量
IM-`<~(I# 4.2理想单色平面光波在晶体中的传播
vg5NY =O 4.2.1在晶体中传播的解析法描述
XS0V:<+, 4.2.2 光在晶体中传播的几何法描述
9)yG.9d1 4.3平面光波在晶体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i@$-0%, 4.3.1光在晶体界面上的双反射和双折射
qiNliJ>40E 4.3.2光在晶体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方向的几何作图法描述
c d%hW 4.4晶体光学元件
KP~-$NR 4.4.1偏振器
vO$ra5Z 4.4.2波片和补偿器
9p>
/?H| 4.5晶体的偏光干涉
t]TyXAr~ 4.5.1平行光的偏光干涉
\X@IkL$r 4.5.2会聚光的偏光干涉
XU#,Bu{ 例题
y-cw~kNPP3 习题
Z! YpklZ?~ H%Y%fQ~^ 第5章晶体的感应双折射
m,NMTyJoz 5.1 电光效应
A ^B@VuK 5.1.1电光效应的描述
BQ#jwu0e 5.1.2晶体的线性电光效应
g[!Cj, 5.1.3晶体的二次电光效应
glor+ 5.1.4晶体电光效应的应用举例
L<@&nx 5.2声光效应
[~?M/QI9 5.2.1弹光效应和弹光系数
caD5Pod4 5.2.2声光衍射
$GF&x>]] 5.3晶体的旋光效应与法拉第效应
#^\}xn"[ 5.3.1 晶体的旋光效应
6`"ZsO 5.3.2法拉第效应
#'NY}6cb$ 例题
A[ 1)!e 习题。
+{xG<Wkltz tQ0=p|
T] 第6章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lS3 _Ild 6.1光与介质相互作用的经典理论
B,0+HoP 6.2光的吸收'
3o7xN=N 6.2.1匕吸收定律
|E|T%i^}./ 6.2.2吸收光谱
XaGz].Sv 6.3光的色散
`GkRmv* 6.3.1色散率
Y~GUR&ww0n 6.3.2 正常色散与反常色散
V~c(]K)- 6.4光的散射
7z>+w 6.4.1光的散射现象
jf7pl8gv 6.4.2瑞利散射
STp!8mL 6.4.3米氏散射
#wD7 \X-f 6.4.4分子散射
7xR|_+%~K 6.4.5喇曼散射
t>@yv# 例题
sbjtL, 习题
./)j5M TA9dkYlE/ 第7章几何光学基础
mdt
?:F4Q 7.1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r1hD
%a 7.1.1波面、
光线和光束
,^!Zm^4, 7.1.2基本定律
$Q,n+ / 7.1.3光学
系统及物像的基本概念
q"p#H 8 7.1.4单个界面成完善像
)x9]xqoR 7.2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
*p"O*zj 7.2.1符号法则
{"\q(R0 7.2.2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公式
YRu%j4Tx 7.2.3单个折射球面近轴区光路计算公式
Qasr:p+ 7.3单个折射球面的近轴区成像
aZC*7AK
7.3.1物像公式
Wb'*lT0= 7.3.2焦距及光焦度
m^c%]5$ 7.3.3高斯公式和牛顿公式
}*ODM6 7.3.4放大率
j>V"hf 7.3.5 拉亥不变量
AYYRxhv_, 7.4.球面反射镜成像
9`,,%vdj 7.4.1焦点和
焦距 ,FS?"Ni 7.4.2物像公式
XNK
43fkB. 7.4.3放大率
U!_sh< 7.5共轴球面
光学系统 $;ch82UiX 7.5.1转面公式
*\C}Ok= 7.5.2拉亥公式
yvS^2+jW 7.5.3放大率公式
H7J`]nr6 7.6薄
透镜成像
% M+s{ l 7.6.1透镜的分类
e8 v; D 7.6.2 薄透镜成像
0ZFB4GL 7.6.3薄透镜物像的几个特殊位置关系
AtuZF
7.7平面的折射成像
]P
JH'= 7.7.1平面折射光路计算公式
=sL(^UISl 7.7.2折射平面近轴区成像_
j5'. P~ 7.7.3折射平行平板的光路计算
2kC^7ZAwu 7.7.4折射平行平板的成像
DwT i_8m; 7.8平面镜和棱镜系统
-aA<.+ 7.8_1平面镜成像
'>"`)- 7.8.2双平面镜系统成像
M44_us 7.8.3反射棱镜
2}ag_ 7.8.4反射棱镜的成像
kzW\z4f 7.8.5折射棱镜
R+k=Ea&x 例题
G|<] Ma9x 习题
M3)v-" EP/&m|o|G 第8章理想光学系统
+|)zwe 8.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_G` Ok4 8.1.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
Mi_[9ku>% 8.1.2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a\.//? 8.1.3基本几何光学元件的基点和基面
'et(:}i 8.2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
VvzPQ k 8.2.1图解法求像
9 Zs#Ky/ 8.2.2理想光学系统成像公式
#^"hqNwA 8.2.3放大率
!2/l9SUi 8.2.4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位置关系
sTJJE3TBI 8.2.5光学系统基点的测量
yl[2et 8.3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Y#GT*V 8.3.1双光组组合
t- !h
X/ 8.3.2正切法
ojiM2QT}m 8.3.3截距法
@+[Y0_ 8.3.4无焦系统
2#,8evH 8.4厚透镜及其基点与基面
zUvB0\{q 8.4.1 厚透镜基点一般公式
&8R-C[A 8.4.2厚透镜基点
_a?wf!4>P 8.5矩阵在近轴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S+/QyjcfJ 8.5.1光线矢量的线性变换矩阵
2pVVoZV.< 8.5.2 基本光学元件的特征传递矩阵
8/Lu'rI 8.5.3光学系统的传递矩阵计算
Iwnj'R7: 8.5.4光学系统的共轭面间的传递矩阵
gvvFU,2 8.5.5高斯矩阵与光学系统主平面和焦点的位置关系
4da^d9ZOy 8.6ABCD法则及其在
激光束传输中的应用
g-4gI\ 8.6.1.ABCD法则——光波面曲率半径在
ddGkk@CA 传播介质中的变化规律
P?-d[zLA 8.6.2ABCD法则用于基模高斯光束的传播
=?y^O0v 8.6.3基模高斯光束经过薄透镜的变换
_SU,f> 8.6.4基模高斯光束经过无焦系统的变换
Ir'DA_.. 例题
@G^j8Nl+J} 习题
37.)@ /&y,vkZTT 第9章光学系统像差基础和光路计算
EU`'
8*4 9.1光学系统中的光阑
R4hav 9.1.1光阑及其分类
11nO<WH 9.1_2孔径光阑和入/出瞳
q8&4=eV\A 9.1.3视场光阑和入/出窗
g)2m$#T&s 9.2光学系统光阑对成像的影响
Yb,G^+; 9.2.1渐晕
bcGn8 9.2.2 景深和焦深
p\4h$." 9.2.3几个特殊光学系统的光阑的作用
;,[EJR^CI 9.3像差基本概念
LR
8e|H0 9.3.1像差的描述和分类
TXY 9.3.2球差
t!+%g) @ 9.3.3 彗差
d!a2[2Us 9.3.4像散
tSw~_s_V 9.3.5场曲
Th I 9.3.6畸变
LIm$Wl1U 9.3.7位置色差(轴向色差)
+btP]?04 9.3.8倍率色差(垂轴色差)
RXCygPT 9.4光学系统中一般光路计算
ur,V>J<5A 9.4.1光学系统计算光路的分类
2n"*)3Qj 9.4.2光学系统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
&q"uy:Rd 9.4.3光学系统子午面内光线的光路计算
dja9XWOg 9.4.4沿轴外物点主光线细光束的光路计算
% B7?l 9.5光学系统设计
软件——
ZEMAX简介
x_>"Rnv:K 9.5.1ZEMAX 基本概况
q[We][Nrzb 9.5.2ZEMAX设计环境
lcuH]z 9.5.3光学系统结构的设定
^@l5u= 9.5.4光学系统成像的分析
TLR Lng 9.5.5光学系统结构的优化
jb6ZAT<8 例题
T`0`]z !~ 习题
G5X|JTzpu< $P1d#;rb% 第10章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_ON$+3 10.1光辐射基本概念和规律
Hf`&& 10.1.1光辐射基本物理量
{#d`&] 10.1.2光源直接照射表面时的光照度(距离平方反比定律)
noD7G2o 10.1.3光亮度的传递规律
MXu+I,y* 10.2眼睛
0Zp<=\!; 10.2.1 眼睛的结构
f(zuRM^5 10.2.2眼睛的调节和适应
QvyUd%e'5A 10.2.3眼睛的缺陷与校正
/Wta$!X{- 10.2.4眼睛的分辨率
eN7yjd'Y6 10.3放大镜
Jq=>H@il 10.3.1 视角放大率
hyr5D9d 10.3.2放大镜的视角放大率
=-#iXP@ 10.3.3放大镜的光束限制
d,E/9y\e 10.4显微镜
3mnL V*aRt 10.4.1显微镜的结构及其成像
5,I*F9[3 10.4.2显微镜的分辨率
Av[|.~g 10.4.3视角放大率'
'j=PbA 10.4.4显微镜的聚光本领
Phjf$\pt 10.4.5显微镜的光束限制
lj% ;d' 10.5 望远镜
pQ6t]DJ4 10.5.1望远镜的结构
V0wC@? 10.5.2望远镜的分辨率
:EmMia-)J 10.5.3放大本领
!15@M|,OL 10.5.4聚光本领
kA->xjk 10.6 物镜和目镜
o::ymAj 10.6.1显微镜的物镜
iJ~iJ'vf 10.6.2望远镜的物镜
+HVG5l 10.6.3目镜
RdpQJ)3F 10.7望远系统外形尺寸设计举例
/E1c#@ 例题
okW)s*7 习题
.bl/At3A 习题参考答案
,4?|}xg I(r5\A= 主要参考文献
j^R~ Lt4 ……
-_H2FlB 1Y"y!\t7G 市场价:¥42.00
j$/uJ` 优惠价:¥29.10 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7Z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