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光学与
应用光学》(第2版)分10章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介绍了光电子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感应双折射和光传播特性的控制,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现象,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仪器中的传播及成像特性等。
wQw
y+S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第2版)以光的电磁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为主体内容。第1~4章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突出了光学原理在光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进展,加强了光的相干性内容,介绍了傅里叶光学、近场光学和二元光学的基础。第5章介绍了光电子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感应双折射和光传播特性的控制。第6章介绍了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现象。第7~10章介绍了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仪器中的传播及成像特性。
F@u>5e^6
cux<7#6af p-,(P+Np 市场价:¥42.00
^9A,j}>o- 优惠价:¥29.10 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AN
'L-
E
BewJ!,A! R\,qL-Br 绪论
V[baGNe 第1章光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MW98 A 1.1光波的特性
o1]Ze F 1.1.1光电磁波及麦克斯韦电磁方程
{BS`v5* 1.1.2几种特殊形式的光波
8u4Fag Q, 1.1.3光波场的时域频率谱
sRDxa5<MD 1.1.4相速度和群速度
#>\%7b59> 1.1.5光波的横波性、偏振态及其表示
B{\qYL/~ 1.2光波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Y<9]7R(\; 1.2.1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_"c:Z !L 1.2.2菲涅耳公式
;}E$>]*Yn 1.2.3反射率和透射率
l
F*x\AT 1.2.4反射和折射的相位特性
hT?|:!ED.F 1.2.5反射和折射的偏振特性
?-D'xqc 1.2.6全反射
%r >Y)@$Vt 1.3光波在金属表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19 <Lgr 例题
J^)=8cy 习题
fs6% M]u 1JWo~E' 第 2章光的干涉
%:/?eZ 2.1双光束干涉
]aTF0 R 2.1.1产生干涉的基本条件
;Br
#e1~ 2.1.2双光束干涉
jRYW3a_7 2.2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
"6zf-++% 2.3 光学薄膜
Tmr%r'i3 2.3.1光学薄膜的反射特性
U<jAZU[L 2.3.2薄膜波导
qjI.Sr70 2.4典型干涉仪
h1jEulcMtq 2.4.1迈克尔逊干涉仪
vfPIC! 2.4.2 马赫一泽德干涉仪-
%m?$"<q_K 2.4.3法布里一珀罗干涉仪
-/3D0`R 2.5光的相干性
,R2;oF_ 2.5.1光的相干性
:to1%6 2.5.2干涉的定域性
@w{"6xc%a 2.5.3 相干性的定量描述
8KyF0r? 2.5.4激光的相干性
;/=6~% 例题
i*2l4 习题
$KMxq= KG9FR*" 第3章光的衍射
L+J) 3.1衍射的基本理论
K6M_b?XekA 3.1.1 光的衍射现象
vD'YLn%Q 3.1.2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
YMD&U
3.1.3基尔霍夫衍射公式
uPQrDr5 3.2夫朗和费衍射
d
gRTV<vM 3.2.1夫朗和费衍射装置
c3q @]|aI 3.2.2 夫朗和费矩形孔和圆孔衍射
Qa-~x8 ] 3.2.3夫朗和费单缝和多缝衍射
f5dctDHP 3.2.4巴俾涅原理应用
j^qI~|# 3.3菲涅耳衍射
SJXP}JB_ 3.3.1菲涅耳衍射的菲涅耳波带法
.Mu]uQUF 3.3.2菲涅耳衍射的积分解法
yi@mf$A| 3.4光栅和波带片
AAPfU_:
^ 3.4.1衍射光栅
mj_V6`m4 3.4.2波导光栅
>a$b4
pvh 3.4.3 全息光栅
Fooa~C" 3.4.4波带片
0D:e P`` 3.5傅里叶光学基础
m?_@.O@] 3.5.1光波场的空间频率与空间频率谱
IM$I=5ye 3.5.2光波衍射的傅里叶分析
`6QQS3fk! 3.5.3 傅里叶变换定理的光学模拟
-VP da @@w 3.6二元光学概论
Z&Ao;=Gp1 3.6.1二元光学-
2E_*'RT 3.6.2二元光学元件
$3D#U^7i 3.6.3元光学元件的制作
}Asp=<kCc 3.7 近场光学简介
7$jO3J 例题
X'XH-E 习题
z1`z
k0 F,>-+~L= 第4章光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
*^t7?f[ 传播特性
C8bv%9 4.1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
>S=,ype~G 4.1.1 张量的基础知识
7UA|G2Zr 4.1_2晶体的介电张量
gt{$G|bi 4.2理想单色平面光波在晶体中的传播
}}MZgm~U) 4.2.1在晶体中传播的解析法描述
JwMFu5 @ 4.2.2 光在晶体中传播的几何法描述
o; Ns-= 4.3平面光波在晶体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QQIU5 4.3.1光在晶体界面上的双反射和双折射
IWD21lS 4.3.2光在晶体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方向的几何作图法描述
y_A?}'X 4.4晶体光学元件
K}1eQS&$a 4.4.1偏振器
&nX,)" 4.4.2波片和补偿器
RRBBz7:~ 4.5晶体的偏光干涉
T_1p1Sg 4.5.1平行光的偏光干涉
gP 6`q 4.5.2会聚光的偏光干涉
g{%2*{;i 例题
3PU'd^ 习题
aB+B1YdY" g1zX^^nd,V 第5章晶体的感应双折射
n^7m^1to 5.1 电光效应
N>3X! K 5.1.1电光效应的描述
.?CumaU 5.1.2晶体的线性电光效应
@!zT+W& 5.1.3晶体的二次电光效应
%zA$+eT 5.1.4晶体电光效应的应用举例
1ps_zn( 5.2声光效应
z~+gche> 5.2.1弹光效应和弹光系数
I'%(f@u~ 5.2.2声光衍射
b1 NB: 5.3晶体的旋光效应与法拉第效应
J~URv)g 5.3.1 晶体的旋光效应
6*r3T:u3 5.3.2法拉第效应
X=d;WT4,, 例题
JD1D( 习题。
Yt%
E,U~g "=r"c$xou 第6章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6ISDY>p 6.1光与介质相互作用的经典理论
b/dyH 6.2光的吸收'
^vH3 -A;* 6.2.1匕吸收定律
,H+LE$= 6.2.2吸收光谱
(!9ybH;T 6.3光的色散
OlI {VszR 6.3.1色散率
Q0cr^24/ 6.3.2 正常色散与反常色散
B{+ Ra 6.4光的散射
=-GHs$u%f 6.4.1光的散射现象
LUjev\Re 6.4.2瑞利散射
qmJ^@dxs 6.4.3米氏散射
b 7%O[ 6.4.4分子散射
;4 rTm@6 6.4.5喇曼散射
rt7]~W- 例题
,J0BG0jB^u 习题
>HH49cCo G,J~Ed 第7章几何光学基础
:n?K[f?LfY 7.1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P-Eg86V' 7.1.1波面、
光线和光束
t% f6P 7.1.2基本定律
_^)<d$R< 7.1.3光学
系统及物像的基本概念
ugI9rxT]Kv 7.1.4单个界面成完善像
30Z RKrW"~ 7.2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
&@MiR8 7.2.1符号法则
3h|:ew[ 7.2.2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公式
$SmmrM 7.2.3单个折射球面近轴区光路计算公式
xE4iey@\} 7.3单个折射球面的近轴区成像
VY9|8g/ 7.3.1物像公式
}`,}e 259 7.3.2焦距及光焦度
+s'qcC 7.3.3高斯公式和牛顿公式
W l+[{# 7.3.4放大率
2"~QI xY= 7.3.5 拉亥不变量
~e!b81 7.4.球面反射镜成像
Evn=3Tw 7.4.1焦点和
焦距 S^Z[w|1 7.4.2物像公式
oe:@7stG 7.4.3放大率
9O+><x[i 7.5共轴球面
光学系统 R]7-6 7.5.1转面公式
URodvyD 7.5.2拉亥公式
_IOt(Zb( 7.5.3放大率公式
Q/,bEDc& 7.6薄
透镜成像
%dMP}k/ 7.6.1透镜的分类
W5_:Q@ 7.6.2 薄透镜成像
|GvWHe` 7.6.3薄透镜物像的几个特殊位置关系
s=+,F<;x.U 7.7平面的折射成像
cv b:FK 7.7.1平面折射光路计算公式
Y70[Nz 7.7.2折射平面近轴区成像_
ByrK|lVM0 7.7.3折射平行平板的光路计算
b$f@.L 7.7.4折射平行平板的成像
hZ0CnY8 ' 7.8平面镜和棱镜系统
0
7CufoI 7.8_1平面镜成像
@k!J}O
K 7.8.2双平面镜系统成像
{/C
\GxH+ 7.8.3反射棱镜
Dg$Z5`%k8 7.8.4反射棱镜的成像
Bw31h3yB 7.8.5折射棱镜
HD(4Ms 例题
\tj7Jy 习题
"i\rhX ERO'{nT& 第8章理想光学系统
)Qe4J0. 8.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p`)GO.pz 8.1.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
:)UF# 8.1.2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w~NQAHAvo 8.1.3基本几何光学元件的基点和基面
H+`s#'(i_P 8.2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
E*ug.nxy 8.2.1图解法求像
iINd*eXb^ 8.2.2理想光学系统成像公式
(6R^/*-o 8.2.3放大率
RnN]m!"5 8.2.4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位置关系
3iHUG^sLW 8.2.5光学系统基点的测量
y\DR,$Py 8.3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E|t.
3 8.3.1双光组组合
$r`^8/Mq3 8.3.2正切法
i+$G=Z#3E 8.3.3截距法
kCXQHX 8.3.4无焦系统
)Jx +R;Z 8.4厚透镜及其基点与基面
OS k+l 8.4.1 厚透镜基点一般公式
O\h*?, ) 8.4.2厚透镜基点
J6eF7 fa 8.5矩阵在近轴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o~#cpU4{o 8.5.1光线矢量的线性变换矩阵
_;G. QwHr 8.5.2 基本光学元件的特征传递矩阵
DD3.el}6a 8.5.3光学系统的传递矩阵计算
cnQ;6LtFTz 8.5.4光学系统的共轭面间的传递矩阵
+/tNd2 8.5.5高斯矩阵与光学系统主平面和焦点的位置关系
la7VeFT 8.6ABCD法则及其在
激光束传输中的应用
@ 5!Mr5; 8.6.1.ABCD法则——光波面曲率半径在
G x;U 3iV 传播介质中的变化规律
O,`#h*{N 8.6.2ABCD法则用于基模高斯光束的传播
'u6T^Y S 8.6.3基模高斯光束经过薄透镜的变换
>hkmL](^ 8.6.4基模高斯光束经过无焦系统的变换
b'9\j.By 例题
v+.
n9 习题
6>rgoT)6~ WoVPp*zlX 第9章光学系统像差基础和光路计算
'OIOl 9.1光学系统中的光阑
[?3]+xr: 9.1.1光阑及其分类
v=kQ/h 9.1_2孔径光阑和入/出瞳
:.863_/ 9.1.3视场光阑和入/出窗
f}JiYZ 9.2光学系统光阑对成像的影响
'Vwsbm
tY 9.2.1渐晕
g.wp
}fz 9.2.2 景深和焦深
Y}<w)b1e| 9.2.3几个特殊光学系统的光阑的作用
zn| S3c 9.3像差基本概念
s}8(__| 9.3.1像差的描述和分类
J1@X6U!{ 9.3.2球差
m0}Pq{g 9.3.3 彗差
)HHG3cvU 9.3.4像散
)-D{]>8 9.3.5场曲
~*OQRl6F 9.3.6畸变
4e6x1`Y{xB 9.3.7位置色差(轴向色差)
Lnin;0~{ 9.3.8倍率色差(垂轴色差)
J!O{.v 9.4光学系统中一般光路计算
C|#GODA 9.4.1光学系统计算光路的分类
Y>Oh]? 9.4.2光学系统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
KIyhvY~ 9.4.3光学系统子午面内光线的光路计算
@>>8CU^~ 9.4.4沿轴外物点主光线细光束的光路计算
4+rr3 $AY 9.5光学系统设计
软件——
ZEMAX简介
xLxXc!{J5 9.5.1ZEMAX 基本概况
5*M3sN 9.5.2ZEMAX设计环境
LA!2!60R 9.5.3光学系统结构的设定
vL>cYbJ< 9.5.4光学系统成像的分析
$AGW8" 9.5.5光学系统结构的优化
?T]` X
例题
8+HXGqcv 习题
yQAW\0` sGg=4(D 第10章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SK%W= 10.1光辐射基本概念和规律
F#0y0| 10.1.1光辐射基本物理量
]!@z3Hv3 10.1.2光源直接照射表面时的光照度(距离平方反比定律)
/y8=r"'G 10.1.3光亮度的传递规律
N4]Sp v 10.2眼睛
DGR[2C)@N 10.2.1 眼睛的结构
xEW>7}+\ 10.2.2眼睛的调节和适应
#%Z 0! 10.2.3眼睛的缺陷与校正
~.FeLWP 10.2.4眼睛的分辨率
>XTDN 10.3放大镜
OV@MT^ 10.3.1 视角放大率
D<V[:~-o 10.3.2放大镜的视角放大率
U
+c?x2\ 10.3.3放大镜的光束限制
y
{&"g 10.4显微镜
9%{V?r]k 10.4.1显微镜的结构及其成像
I&2)@Zw 10.4.2显微镜的分辨率
Uq}F rK} 10.4.3视角放大率'
(8JL/S;Z$ 10.4.4显微镜的聚光本领
"!- 10.4.5显微镜的光束限制
ss{y=O%9" 10.5 望远镜
Alo;kt@x 10.5.1望远镜的结构
WruSL|4iH 10.5.2望远镜的分辨率
Q9Tt3h2ga 10.5.3放大本领
8 IeE7 10.5.4聚光本领
3pzp6o2 10.6 物镜和目镜
s5`CV$bz 10.6.1显微镜的物镜
t@#+vs@ 10.6.2望远镜的物镜
}da}vR"iL 10.6.3目镜
}s9eRmJs 10.7望远系统外形尺寸设计举例
z%FBHj 例题
$-J0ou8~ 习题
,@\$PyJ 习题参考答案
<0EVq8h Zqo 主要参考文献
D)O2=aQ;] ……
sJI"
m'r=Z Z.^DJ9E<1 市场价:¥42.00
$Ph
T : 优惠价:¥29.10 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_Wb3,E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