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光学与
应用光学》(第2版)分10章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介绍了光电子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感应双折射和光传播特性的控制,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现象,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仪器中的传播及成像特性等。
D,&o=EU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第2版)以光的电磁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为主体内容。第1~4章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突出了光学原理在光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进展,加强了光的相干性内容,介绍了傅里叶光学、近场光学和二元光学的基础。第5章介绍了光电子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感应双折射和光传播特性的控制。第6章介绍了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现象。第7~10章介绍了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仪器中的传播及成像特性。
{LoNp0i1a
Hwiftx thrv_^A 市场价:¥42.00
L2{b~`UvP 优惠价:¥29.10 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BfdS3VrZ/
GRj#1OqL hhcO
]* 绪论
S7f"\[Aw 第1章光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zsmlXyP'e! 1.1光波的特性
F%`O$uXA 1.1.1光电磁波及麦克斯韦电磁方程
s]Qo'q2 1.1.2几种特殊形式的光波
1CA%nqlng 1.1.3光波场的时域频率谱
{^_K
1.1.4相速度和群速度
Be~In~~ 1.1.5光波的横波性、偏振态及其表示
=L&dV]'4P 1.2光波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VGeyZ\vU 1.2.1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j;HM[ 1.2.2菲涅耳公式
#55_hY# 1.2.3反射率和透射率
!G~`5?CvE 1.2.4反射和折射的相位特性
7Kn}KO!Y8 1.2.5反射和折射的偏振特性
vG#,J&aW 1.2.6全反射
%WAaoR&u 1.3光波在金属表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QM4O|x[
例题
Twq, 6X- 习题
'-M9v3itC 3fdqFJ O 第 2章光的干涉
O
2W2&vY
2.1双光束干涉
+!eh\.u|] 2.1.1产生干涉的基本条件
UB3hC`N\ 2.1.2双光束干涉
`IH*~d] 2.2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
{I]>!V0j! 2.3 光学薄膜
0^mCj<g 2.3.1光学薄膜的反射特性
C1po]Ott* 2.3.2薄膜波导
E<r<ObeRv` 2.4典型干涉仪
zr^"zcfz& 2.4.1迈克尔逊干涉仪
@ w?,7i-S 2.4.2 马赫一泽德干涉仪-
{q.|UCg[L 2.4.3法布里一珀罗干涉仪
rB}2F*eT 2.5光的相干性
}Wz[ox 9b 2.5.1光的相干性
IZOO>-g'f 2.5.2干涉的定域性
buA/G-<e 2.5.3 相干性的定量描述
AGK{t+` 2.5.4激光的相干性
dr^MW?{a\ 例题
nZ8jBCh 习题
K?eY<L kadw1sYj 第3章光的衍射
Mc/=
Fs 3.1衍射的基本理论
UaXWHCm` 3.1.1 光的衍射现象
:YM1p&|fS 3.1.2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
k293wS 3.1.3基尔霍夫衍射公式
!;E{D 3.2夫朗和费衍射
Dgm"1+ 3.2.1夫朗和费衍射装置
O[15xH, 3.2.2 夫朗和费矩形孔和圆孔衍射
v{oHC4 3.2.3夫朗和费单缝和多缝衍射
ChRCsu~ 3.2.4巴俾涅原理应用
rH9[x8e 3.3菲涅耳衍射
k]~|!` 3.3.1菲涅耳衍射的菲涅耳波带法
&FY7
D<
3.3.2菲涅耳衍射的积分解法
; ~#uH7k 3.4光栅和波带片
}$@ EpM 3.4.1衍射光栅
A75z/O{ 3.4.2波导光栅
e~PAi8B5 3.4.3 全息光栅
kS<9cy[O 3.4.4波带片
,nSapmg 3.5傅里叶光学基础
{)Pg N 3.5.1光波场的空间频率与空间频率谱
-~ H?R 3.5.2光波衍射的傅里叶分析
i^}ib
RQbN 3.5.3 傅里叶变换定理的光学模拟
(\H^KEy 3.6二元光学概论
9F2MCqvcm 3.6.1二元光学-
$Qcr8~+a 3.6.2二元光学元件
hGbSN_F 3.6.3元光学元件的制作
Y}
crE/ 3.7 近场光学简介
lX/:e= 例题
A9o"L.o) 习题
'4,>#D8@O oD=+ 第4章光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
^c?$$Tq 传播特性
<F?UdMT4y 4.1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
^ wb 9 n 4.1.1 张量的基础知识
`qhZZ{s)1U 4.1_2晶体的介电张量
Pa-{bhllu) 4.2理想单色平面光波在晶体中的传播
b_']S0$c\ 4.2.1在晶体中传播的解析法描述
cXbQ 4.2.2 光在晶体中传播的几何法描述
jPEOp#C 4.3平面光波在晶体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L16">,5 4.3.1光在晶体界面上的双反射和双折射
*}=z^;_oq 4.3.2光在晶体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方向的几何作图法描述
MR/gLm(8( 4.4晶体光学元件
8SoTABHV 4.4.1偏振器
_:+ k|I 4.4.2波片和补偿器
/A93mY[ 4.5晶体的偏光干涉
sZI$t L<j 4.5.1平行光的偏光干涉
V11XI<V 4.5.2会聚光的偏光干涉
rT';7>{g 例题
[U_ 习题
+Sak_*fq Yz? 8n 第5章晶体的感应双折射
\-CL}Z}S 5.1 电光效应
F?XiP.`DR 5.1.1电光效应的描述
0N):8`dY 5.1.2晶体的线性电光效应
o "1X8v 5.1.3晶体的二次电光效应
F.-:4m(Z 5.1.4晶体电光效应的应用举例
B~2M/&rM\ 5.2声光效应
5G l:jRu 5.2.1弹光效应和弹光系数
r>g5_"FL 5.2.2声光衍射
0ni/!}YP_ 5.3晶体的旋光效应与法拉第效应
ahg]OWn# 5.3.1 晶体的旋光效应
*H~&hs>k 5.3.2法拉第效应
0X}0, 例题
+^ `n- m 习题。
USzO):o [}`-KpV!; 第6章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uA~?z:~= 6.1光与介质相互作用的经典理论
3ICM H
6.2光的吸收'
="de+S8W 6.2.1匕吸收定律
W|\$}@> 6.2.2吸收光谱
U\i7'9w]3 6.3光的色散
6rMNp"! 6.3.1色散率
lsKQZ@LN` 6.3.2 正常色散与反常色散
,M=s3D8C 6.4光的散射
@bZ,)R 6.4.1光的散射现象
6Cgc-KNbk 6.4.2瑞利散射
hkx (r5o 6.4.3米氏散射
Lm*PHG 6.4.4分子散射
+!$]a^3l 6.4.5喇曼散射
2*a5pFkb 例题
w#{S=^`} 习题
I-m Bj8^; 3f(tb%pa5 第7章几何光学基础
ei(S&u< 7.1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lPw`KW 7.1.1波面、
光线和光束
xc,Wm/[ 7.1.2基本定律
SLda>I(p7& 7.1.3光学
系统及物像的基本概念
\`R8s_S 7.1.4单个界面成完善像
R)6"P?h._4 7.2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
X<&Y5\%F 7.2.1符号法则
8/R9YiY5* 7.2.2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公式
OM81$Xo= 7.2.3单个折射球面近轴区光路计算公式
j7~Rw"(XQc 7.3单个折射球面的近轴区成像
:M8y
2fh 7.3.1物像公式
}!N/?A5 7.3.2焦距及光焦度
%Ot*k%F 7.3.3高斯公式和牛顿公式
P4fnBH4OQ 7.3.4放大率
"6gBbm 7.3.5 拉亥不变量
.yB{+ 7.4.球面反射镜成像
E_\V^ 7.4.1焦点和
焦距 f([d/ 7.4.2物像公式
?X$*8;==6 7.4.3放大率
i':a|#e> 7.5共轴球面
光学系统 |IDZMd0 7.5.1转面公式
MH|R @g 7.5.2拉亥公式
zBc |gx 7.5.3放大率公式
eU\XAN#@ 7.6薄
透镜成像
%:Z_~7ZR 7.6.1透镜的分类
dUv(Pu(.# 7.6.2 薄透镜成像
m]Mm(7v( 7.6.3薄透镜物像的几个特殊位置关系
5]zH!>-F 7.7平面的折射成像
LIn2&r:U 7.7.1平面折射光路计算公式
,n$NF0^l 7.7.2折射平面近轴区成像_
(U@$gkUx}G 7.7.3折射平行平板的光路计算
F<DXPToX% 7.7.4折射平行平板的成像
u}89v1._Jn 7.8平面镜和棱镜系统
Fz' s\ 7.8_1平面镜成像
vbfQy2q 7.8.2双平面镜系统成像
}6gum 7.8.3反射棱镜
(*9-Fa 7.8.4反射棱镜的成像
L;v.X'f 7.8.5折射棱镜
&r2\P6J 例题
tGF3Hw^mS 习题
1Cw
HGO "[0.a\ d< 第8章理想光学系统
9 dK` 8.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E] rBq_S 8.1.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
AWd,qldv 8.1.2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vsJDVJ += 8.1.3基本几何光学元件的基点和基面
?}#Iu-IA 8.2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
&Tg~A9y\ 8.2.1图解法求像
D4sp+ 8.2.2理想光学系统成像公式
Z1.v%"/( 8.2.3放大率
}b]eiPWN 8.2.4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位置关系
`1uGU[{x 8.2.5光学系统基点的测量
Pbt7T
Q 8.3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Hwcm t!y 8.3.1双光组组合
:*s@L2D6 8.3.2正切法
-d^'-s 8.3.3截距法
dWdD^>8Ef 8.3.4无焦系统
6[?5hmc"w 8.4厚透镜及其基点与基面
-A zOujSS 8.4.1 厚透镜基点一般公式
v-wZHkdd1 8.4.2厚透镜基点
MjWxfW/ 8.5矩阵在近轴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kK/XYC
0D 8.5.1光线矢量的线性变换矩阵
MBAj.J 8.5.2 基本光学元件的特征传递矩阵
AH_qZTv0{Q 8.5.3光学系统的传递矩阵计算
i.\ e/9]f 8.5.4光学系统的共轭面间的传递矩阵
]B$J8.{q0 8.5.5高斯矩阵与光学系统主平面和焦点的位置关系
X4{<{D`0t8 8.6ABCD法则及其在
激光束传输中的应用
=2}V=E/85 8.6.1.ABCD法则——光波面曲率半径在
8H|ac[hXK2 传播介质中的变化规律
20}w.V 8.6.2ABCD法则用于基模高斯光束的传播
UZ#oaD8H6 8.6.3基模高斯光束经过薄透镜的变换
)sNPWn8<Uy 8.6.4基模高斯光束经过无焦系统的变换
=-,'LOE 例题
M&)\PbMc 习题
N,l"9>CF ~@(C+ 3, 第9章光学系统像差基础和光路计算
!qU1RdZ 9.1光学系统中的光阑
pRd'\+ 9.1.1光阑及其分类
=3`|D0E 9.1_2孔径光阑和入/出瞳
K$w;|UJc 9.1.3视场光阑和入/出窗
R_\o`v5 9.2光学系统光阑对成像的影响
Cy*.pzCi 9.2.1渐晕
C|h Uyo 9.2.2 景深和焦深
(.X)= 9.2.3几个特殊光学系统的光阑的作用
jOzi89 9.3像差基本概念
(=%0$(S> 9.3.1像差的描述和分类
57=d;Yg e 9.3.2球差
ib~i ^_p 9.3.3 彗差
'GT^araz 9.3.4像散
]^T-X/v9 9.3.5场曲
/V63yzoY 9.3.6畸变
w`=O
'0d 9.3.7位置色差(轴向色差)
&AWrM{e 9.3.8倍率色差(垂轴色差)
iQS,@6 9.4光学系统中一般光路计算
ZhoV,/\+ 9.4.1光学系统计算光路的分类
F-oe49p5e 9.4.2光学系统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
j9l32<h7] 9.4.3光学系统子午面内光线的光路计算
P+=m. 9.4.4沿轴外物点主光线细光束的光路计算
GdY@$&z{i 9.5光学系统设计
软件——
ZEMAX简介
LrT EF
j 9.5.1ZEMAX 基本概况
szb@2fK 9.5.2ZEMAX设计环境
>]_^iD]*t 9.5.3光学系统结构的设定
L`X5\D'X 9.5.4光学系统成像的分析
SOn)'!g 9.5.5光学系统结构的优化
3u& ,3: 例题
e([>sAx!1 习题
9 M%Gnz Pq8oK'z- 第10章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9t6c*|60#n 10.1光辐射基本概念和规律
H%gAgXHn 10.1.1光辐射基本物理量
tfZ@4%' 10.1.2光源直接照射表面时的光照度(距离平方反比定律)
M=lU`Sm 10.1.3光亮度的传递规律
y j#*H 10.2眼睛
k54\H. 10.2.1 眼睛的结构
<U1T_fiBoc 10.2.2眼睛的调节和适应
T&+3Xi: 10.2.3眼睛的缺陷与校正
!|UX4 10.2.4眼睛的分辨率
*YL86R+U 10.3放大镜
lWtfcU?S[ 10.3.1 视角放大率
Z"%. 10.3.2放大镜的视角放大率
0c`nk\vUy 10.3.3放大镜的光束限制
6/5,n0 10.4显微镜
6<$.Z-, 10.4.1显微镜的结构及其成像
0 !{X8>x 10.4.2显微镜的分辨率
(RV#piM 10.4.3视角放大率'
2l+L96 10.4.4显微镜的聚光本领
BQ)>}YHk 10.4.5显微镜的光束限制
6lv@4R^u 10.5 望远镜
2#sFY/@ 10.5.1望远镜的结构
B^r?N-Z A 10.5.2望远镜的分辨率
Q?1J<(oq9 10.5.3放大本领
4=/jh:h 10.5.4聚光本领
ZTV)D 10.6 物镜和目镜
|Z{#DOT 10.6.1显微镜的物镜
HY
FMf3 10.6.2望远镜的物镜
yn_f%^!G 10.6.3目镜
jwa6`u 10.7望远系统外形尺寸设计举例
HI 1T 例题
^4+NPk
习题
d"06
gp 习题参考答案
iD 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