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上海光机所第一届光学检测讲习班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测试专业委员会 开课时间: 2008年10月(具体日期待定) 课时安排:5天 报名地点:中科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上海市嘉定区清河路390号) 学 费:人民币2502元,9月1日前交费优惠价:2302元(需提供交费凭证); 学生凭有效证件2302元,9月1日前交费优惠价:2002元。 汇款帐户: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上海市嘉定支行 户名: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帐号:1001 7008 0902 6400 195 报名方式:7月1日起接受报名 培训证书:由中科院人事局,上海光机所,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测试专委会,中国激光杂志社联合盖章 联系方式:高福海 021- 69918011 training@siom.ac.cn QQ:905667687 传真:021-69918098 详情请登陆:中国光学期刊网 www.opticsjournal.net 1、 培训内容 l 常规光学元件(平面,球面,柱面、非球面等)、光学系统检测理论基础; l 光学系统与光电检测,检测误差分析,数字干涉技术,全息拼接检测; l 光学检测市场发展前沿动态; l 干涉检测; l 常用光学检测仪器的使用要点及光学检测实例; l 光学与光子学元件与系统技术要求的国际标准/光学元件表面缺陷及微观轮廓的检测 l 光学玻璃检测;(新增内容) 2、 培训老师 l 苏大图(北京理工大学)(1天) l 陈明仪(上海大学)(1天) l 高志山(南京理工大学)(0.5天) l 徐文东(中科院上海光机所)(0.5天) l 沈卫星(中科院上海光机所)(1天) l 徐德衍(中科院上海光机所)(0.5天) l 李锡善(中科院上海光机所)(0.5天) 3、 培训对象 l 光电检测专业研究生; l 光电公司从事光学检测、光学加工的研发人员; l 承担军工、航天、兵器、通信领域的研究所人员; l 光学检测生产领域的检验人员; 4、 培训教材 l 《光学测试技术》(苏大图主编); l 《光学车间检验》(马拉卡拉主编); l SPIE测量文集; l 《现行光学元件检测与国际标准》(徐德衍主编)(2009年8-9月出版); l 其他内容讲义形式; 5、 培训效果 l 掌握专业要点,快速进入光学检测领域; l 注重行业应用,增加实际操控经验; l 扩展研发视野,提升职业核心竞争力; l 名师现场答疑,解决生产研发中难题; l 打造一流平台,营造结识同行良机; l 颁发权威证书,增加求职就业砝码。 培训专家介绍 苏大图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1957年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光学仪器专业,同年留校从事光学测量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编写并正式出版国内第一本光学测量教材,培养了国内第一位以光学测量为研究方向的博士。曾任《光学学报》编委,国防计量测试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光学学会光学测试专业委员会副主任。1992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 陈明仪,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工程检测中光学方法”的教学与科研工作。曾任上海市十届人大代表,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曾是上海科大上海市重点学科—精密仪器及机械学科的带头人。1981-1983年美国访问学者,进修光学信息处理.1987-1988年访美,从事全息光学元件HOE合作研究。已发表论文90余篇,近三分之二为国际三大检索系统SCI,EI,ISTP所检索。内容涵及干涉度量技术、激光全息与散斑度量技术、三维面型测量技术及仪器设计等领域。 主要贡献为:修正了干涉测长基本公式,提出”光学漂零”概念及全误差公式;发展了散斑照相和电子散斑归一化相关度量技术;提出了子孔径重迭扫描拼接原理(被誉为——子孔径干涉检测技术发展的第三个里程碑),为解决大口径表面高精度测量和复杂面形的3-D测量提供了新方法与技术;曾为国家和地方的多项重点工程研制急需的关键设备,先后获国家计量局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982),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985),(均名列第四);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94)和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5),(均列第一)。1986年被授于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1995年被授于人民教师奖章和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