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光学系统设计》共分12章,包括:
光学系统自动设计,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梯度折射率
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投影光学系统设计,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变焦光学系统设计和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O|v
(58A K5ZnS`c; 's@MQ!
*
Q!CO0w PDw{R]V+ 目录
`?o=*OS7Y 第1章光学系统自动设计
IG.f=+<0 1.1引言
9Z!lmfnJ 1.2像差的非线性
WPY8C3XO 1.3阻尼最小二乘法
a&/HSf_G 1.4ZEMAX的
优化函数和权
K&pM o. 1.5ZEMAX优化设计的几点讨论
ER|!KtCSM 参考文献
Q5E:|)G 第2章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
EI`vVI 2.1成像光学系统
'M%5v'$y 2.1.1光学传递函数
sp8[cO= 2.1.2相对畸变
{HZS:AV0 2.2非
成像光学系统
(iDBhC;/B 2.2.1点列图
F+j O*F2h 2.2.2点扩散函数
ySruAkw% 2.2.3衍射/几何能量曲线
LZ&uj{ < 参考文献
."JzDs 第3章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k\(4sY M 3.1非球面像差
%yw=[]Vjze 3.1.1非球面应用概述
;?im(9h"v! 3.1.2非球面数学模型
pv$tTWk 3.1.3非球面的光路计算及像差特性
1*R_"# 3.1.4非球面应用举例
4%bTj,H# 3.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设计
\JU ~k5j 3.2.1卡塞格林系统简介
_'*DT=H'U 3.2.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初始结构选取
P06.1 3.2.3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优化
q0|ZoP 3.3带有非球面的透射式红外摄远物镜设计
7t4v~'h;5e 3.3.1透射式球面红外摄远物镜
ku3D?D:V 3.3.2加入非球面简化物镜结构
oYq,u@oM 3.4ZEMAX非球面设计的几点讨论
di_gWE 3.4.1ZEMAX有关Conic数值的注意事项
8*k oxS 3.4.2……非球面位置的选择
y''0PSfb# 3.4.3矢高数据的查询
Gm@iV,F%R 参考文献
%<S7 第4章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XIN5a~[z* 4.1衍射光学元件及其特性
LV=^jsQ5 4.2ZEMAX二元光学元件的设计及评价
R"Y?iZed3 4.3带有衍射光学元件的长焦距平行光管设计
||gEs/6- 参考文献
XZBj=2~-3 第5章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9L=;KtE1 5.1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特性
r03I*b 5.1.1梯度折射率光学概述
M5rwoyn 5.1.2梯度折射率介质中的光线追迹
v|y<_Ya 5.1.3径向梯度折射率
{fElto
5.1.4梯度折射率光学系统像差
0Q*-g}wXfS 5.2基于梯度折射率透镜的管道内窥镜设计
u
S(@?m$ 5.2.1总体设计方案
P7Z<0Dt\} 5.2.2显微物镜的设计
y"Ihr5S\ 5.2.3梯度折射率透镜设计
hOSf'mi 5.2.4转像透镜与场镜设计
bQ=s8' 5.2.5管道内窥镜系统优化
~"5C${~{ 5.2.6数值分析
T"A^[r* 5.3基于阶跃型折射率透镜的医用内窥镜设计
ox
JGJ 5.3.1光纤内窥镜工作原理
b7qnOjC 5.3.2阶跃型
光纤 d.b?!kn 5.3.3光纤物镜
7n<#y;wo 5.3.4内窥镜物镜设计
xrX?ZJ 参考文献
/9TL&_A-T 第6章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IE@ z@+\( 6.1热辐射、红外材料及红外探测器
FB.!`%{ 6.1.1红外辐射概述
${CYDD"mdy 6.1.2红外光学材料
){jqfkL 6.1.3红外探测器
I4CHfs"ar 6.2非制冷型红外成像系统
sk\_[p 6.2.1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形式
SDJ;*s- 6.2.2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的特点
be_C>v 6.3非制冷型红外导弹导引头光学系统设计
p( HyRCH 6.3.1初始结构的选取
U!.~XT= 6.3.2设计过程的分析
5@CpP-W# 6.4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摄远物镜设计
sOjF?bCdO 6.4.1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结构形式的选取
s|BX>1 6.4.2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的像差校正
D'85VZEFyo 6.4.3双波段红外摄远物镜优化实例
3[iSF5%V*p 6.5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
*+NZQjl' 6.5.1温度变化对光学系统的影响
;4R=eI 6.5.2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方法
_u`B3iG 6.5.3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原理
'[n)N@h 6.5.4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实例
3a/[."W
u 6.6制冷型红外长波摄远物镜设计
vx PDC~3; 6.6.1冷光阑效率
oMz/sL'u 6.6.2二次成像系统结构
@\S]]oLn 6.6.3红外长波制冷型消热差摄远物镜设计实例分析
{rtM%%l 参考文献
zL6
\p)y 第7章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
nq),VPJi 7.1日盲紫外、紫外材料及紫外ICCD
8Yo-~,Gb 7.1.1日盲紫外
DXt]b, 7.1.2紫外材料
Rd .U;> 7.1.3紫外探测器
D l4d'&! 7.2日盲紫外球面光学系统设计
3^j~~"2,w 7.2.1系统初步优化
e!.7no 7.2.2增大视场缩放焦距
5#yJK>a7 7.2.3增加变量扩大视场
ze*&*csO 7.3日盲紫外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Zm`'MsgFr 7.3.1视场25°、相对口径1:4球面系统设计
.A )\F ",X 7.3.2视场46°、相对口径1:4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S9f#Ui 7.3.3视场46°、相对口径1:3.5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9*7Hoi4Ji 7.3.4几点讨论
xYT#!K1* 参考文献
=I+l=;05Rd 第8章投影光学系统设计
RI#lI~&) 8.1数字微镜阵列(DMD)
7W6eiUI' 8.1.1DMD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DxE^#=7iH; 8.1.2DMD红外景象生成器光学系统的组成
)[e%wPu4e 8.1.3基于DMD的红外投影技术的优点
W\nHX I 8.2特殊投影棱镜设计
Fl8w7LcF7 8.2.1分光棱镜的特点
4jDs0Hn" 8.2.2分光棱镜的设计
"
whO} 8.3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投影系统设计
RPz!UMQSD 8.3.1初始结构的选择
Ufm(2` FQ 8.3.2红外双波段系统的优化
7KvXTrN!9 参考文献
#Nu%] 第9章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K=@-4/Bp 9.1傅里叶透镜
'*o7_Ez-{ 9.1.1透镜的相位调制作用
a7XXhsZ 9.1.2透镜的傅里叶变换
yS1b,cxz 9.1.3傅里叶透镜类型
ORV}j,Ym 9.2空间光调制器
D[?k ,* 9.2.1光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V5 $'/Y 9.2.2电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1l 9.3傅里叶透镜设计的几点讨论
"R@$Wu53| 9.3.1傅里叶变换透镜的截止频率
{bAWc. 9.3.2傅里叶透镜的信息容量
O;"*_Xq(` 9.3.3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要求
5`1(} 9.4双分离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x.0k%H 9.5双远距型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2VoEQ 9.6傅里叶变换透镜在联合变换相关器中的应用
6Tm
Rc 9.6.1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器
W\ 1bE(AwZ 9.6.2光学试验装置
[dSDg2] 参考文献
n"^/UQ|#j 第10章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o(Ua",| 10.1光束扫描器和扫描方式
-13P 2<i+ 10.1.1光束扫描器
+cPE4(d 10.1.2扫描方式
)OW(T^>_'I 10.2fθ透镜及像差要求
fPh}l 10.2.1fθ透镜的特性
(T>?8K_d 10.2.2fθ透镜
参数确定
*G2)@0
{ 10.3前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 6yF{!F* 10.3.1激光10.6μm扫描透镜设计
Wx']tFn" 10.3.2激光0.65μm扫描透镜设计
3*X,{% 参考文献
vp )}/&/ 第11章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x4{P;y 11.1概述
Mp^OL7p^^ 11.1.1变焦原理
Zq\RNZ} 11.1.2像差控制
:_{{PY0PK 11.1.3最小移动距离
v&[X&Hu[ 11.1.4变焦
镜头的分类
&;~2sEo, 11.2光学补偿法0.486~0.656μm2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Q`@$j,v 11.3机械补偿法红外8~12μm10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Sx'O 11.4机械补偿10倍制冷型中波红外变焦物镜设计
Tc'{i#%9j 11.5变焦曲线及其绘制
t+W=2w& 参考文献
ex@,F,u>o 第12章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pB8=_e: 12.1太赫兹、太赫兹材料及其探测器
6)uPM"cO 12.1.1太赫兹简介
EMVoTW)z 12.1.2太赫兹材料
^\7 x5gO 12.1.3太赫兹探测器
?[hy|r6$ 12.250~100μm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K#JabT 12.2.1初始结构确定及设计过程分析
g "K#& 12.2.2像质评价
s{1Deek= 12.330~70μm太赫兹物镜设计
p ,[XT`q^ 参考文献
uK4'n+_>\ =,>Tp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