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光学系统设计》共分12章,包括:
光学系统自动设计,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梯度折射率
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投影光学系统设计,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变焦光学系统设计和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oKt<s+r aEdFZ wRPBJ-C)
|f8by\Q86= YH<F~F _ 目录
vyV n5s 第1章光学系统自动设计
g)$Pvfc 1.1引言
mkBQX 1.2像差的非线性
EhB9M!Y`@ 1.3阻尼最小二乘法
Vu\|KL| 1.4ZEMAX的
优化函数和权
}U'5j/EFZ 1.5ZEMAX优化设计的几点讨论
[&nwB!kt 参考文献
~J<bwF 第2章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
CR934TE+ 2.1成像光学系统
Tc:W=\ < 2.1.1光学传递函数
N/{A'
Wd 2.1.2相对畸变
jT::o 2.2非
成像光学系统
JIb<>X, 2.2.1点列图
'0
(Bb 2.2.2点扩散函数
S$+ v? Y`) 2.2.3衍射/几何能量曲线
`r*6P^P 参考文献
g#[9O'H 第3章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C+Gk4"w 3.1非球面像差
GJO/']k 3.1.1非球面应用概述
6j"(/X|Ex5 3.1.2非球面数学模型
V"$t>pAG 3.1.3非球面的光路计算及像差特性
MP}H
5 3.1.4非球面应用举例
sxThz7#i) 3.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设计
.yTk/x? 3.2.1卡塞格林系统简介
8@hzw~> 3.2.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初始结构选取
o95O!5 hl 3.2.3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优化
*|t]6!aVLS 3.3带有非球面的透射式红外摄远物镜设计
u~s'<c+8_ 3.3.1透射式球面红外摄远物镜
Z~ ?:r 3.3.2加入非球面简化物镜结构
Km,tfM5j 3.4ZEMAX非球面设计的几点讨论
f{AgKW9" 3.4.1ZEMAX有关Conic数值的注意事项
@1]<LQ\\ 3.4.2……非球面位置的选择
c6c^9*,V 3.4.3矢高数据的查询
+=k?Dp[ 参考文献
C9=f=sGL 第4章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e<9nt [ 4.1衍射光学元件及其特性
'R,d?ikY 4.2ZEMAX二元光学元件的设计及评价
6km
u'vw 4.3带有衍射光学元件的长焦距平行光管设计
r`;C9#jZ 参考文献
7Ck;LF}>0 第5章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Y~vTFOI 5.1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特性
3$Is==>7 5.1.1梯度折射率光学概述
h.?[1hT4R 5.1.2梯度折射率介质中的光线追迹
]Rj"/(X, 5.1.3径向梯度折射率
v,D_^?] @ 5.1.4梯度折射率光学系统像差
c<DYk f 5.2基于梯度折射率透镜的管道内窥镜设计
mCz6& 5.2.1总体设计方案
a^=4'.ok 5.2.2显微物镜的设计
c hd${
j 5.2.3梯度折射率透镜设计
pM46I" 5.2.4转像透镜与场镜设计
VBH[aIW 5.2.5管道内窥镜系统优化
3Aj_,&X.@( 5.2.6数值分析
rqF PUp 5.3基于阶跃型折射率透镜的医用内窥镜设计
/6q/`vx@ 5.3.1光纤内窥镜工作原理
g$ 2M|Q 5.3.2阶跃型
光纤 &)X<yd0 5.3.3光纤物镜
cw5YjQ8 9 5.3.4内窥镜物镜设计
`PW=_f={ 参考文献
z=K5~nU 第6章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3?O|X+$p 6.1热辐射、红外材料及红外探测器
=d5!O~}r> 6.1.1红外辐射概述
j2P|cBXu 6.1.2红外光学材料
/7lkbL 6.1.3红外探测器
(C3d<a\: 6.2非制冷型红外成像系统
)_Oc=/c|f 6.2.1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形式
/y!Vs`PZ! 6.2.2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的特点
Hug{9Hr3. 6.3非制冷型红外导弹导引头光学系统设计
?+|tPjg$ 6.3.1初始结构的选取
OK)0no=OAK 6.3.2设计过程的分析
; Q 6:# 6.4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摄远物镜设计
DA
wzXsx 6.4.1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结构形式的选取
L|Ydd!m 6.4.2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的像差校正
FRg6-G/S 6.4.3双波段红外摄远物镜优化实例
xaS 6.5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
}fCM_w 6.5.1温度变化对光学系统的影响
('lnQD.Hd 6.5.2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方法
!6%G%ZG@3- 6.5.3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原理
ZF
t^q/pw 6.5.4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实例
q@sH@-z4] 6.6制冷型红外长波摄远物镜设计
z<fEJN 6.6.1冷光阑效率
Kulg84<AwM 6.6.2二次成像系统结构
CC09:L? 6.6.3红外长波制冷型消热差摄远物镜设计实例分析
-24.[E/5 参考文献
7_3O]e[8 第7章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
Yq
Fzbm{\ 7.1日盲紫外、紫外材料及紫外ICCD
@TprSd 7.1.1日盲紫外
amSyGQ2 7.1.2紫外材料
Jzdc'3dq 7.1.3紫外探测器
p)jxqg 7.2日盲紫外球面光学系统设计
/iN\)y#u1 7.2.1系统初步优化
z
K(5&u 7.2.2增大视场缩放焦距
ye%F <:O7 7.2.3增加变量扩大视场
8$vH&HdI 7.3日盲紫外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L)+ eM&W 7.3.1视场25°、相对口径1:4球面系统设计
:L[6a>"neE 7.3.2视场46°、相对口径1:4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03ZrZ!
PM 7.3.3视场46°、相对口径1:3.5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l
xfdJNb 7.3.4几点讨论
OKqpc;y:D 参考文献
A;!FtD/
第8章投影光学系统设计
ry\']\k 8.1数字微镜阵列(DMD)
"qsNySI 8.1.1DMD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Za6oYM_z 8.1.2DMD红外景象生成器光学系统的组成
8bGq"!w- 8.1.3基于DMD的红外投影技术的优点
nKO&ffb'< 8.2特殊投影棱镜设计
%_[-[t3 8.2.1分光棱镜的特点
K7.<,E"M. 8.2.2分光棱镜的设计
S8=4C`> jf 8.3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投影系统设计
oW[,EW+u 8.3.1初始结构的选择
`Z/ IW 8.3.2红外双波段系统的优化
5a
~tp' 参考文献
l(5-Cr 第9章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vxeT[/6i 9.1傅里叶透镜
c7F&~RLC 9.1.1透镜的相位调制作用
^ ?=K) 9.1.2透镜的傅里叶变换
ptR 9.1.3傅里叶透镜类型
fh_
.J[Y.k 9.2空间光调制器
bIArAS9% 9.2.1光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H[4?4r 9.2.2电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r`Yz} 9.3傅里叶透镜设计的几点讨论
4I-p/&Q 9.3.1傅里叶变换透镜的截止频率
^kr)U8 9.3.2傅里叶透镜的信息容量
YfPo"uxx 9.3.3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要求
gQuw|u 9.4双分离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iX=2- 9.5双远距型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_9$[Oq~ 9.6傅里叶变换透镜在联合变换相关器中的应用
Uot-@|l 9.6.1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器
AD\<}/3U 9.6.2光学试验装置
.m?~TOR 参考文献
qN[7zsaj 第10章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nvPE
N 10.1光束扫描器和扫描方式
9i}D6te 10.1.1光束扫描器
m0Syxb 10.1.2扫描方式
0s|LK 10.2fθ透镜及像差要求
eeU$uR 10.2.1fθ透镜的特性
pV6HQ:y1 10.2.2fθ透镜
参数确定
5}xni 10.3前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0Qp'} _ 10.3.1激光10.6μm扫描透镜设计
^\&g^T% 10.3.2激光0.65μm扫描透镜设计
X|`,AKJit 参考文献
ZZU 8B?) 第11章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Wi?%)hur 11.1概述
Sx)Il~ x 11.1.1变焦原理
qffSq](D. 11.1.2像差控制
%vt SeJ 11.1.3最小移动距离
7V{"!V5 11.1.4变焦
镜头的分类
k|3(dXLG 11.2光学补偿法0.486~0.656μm2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1=Zw=ufqV 11.3机械补偿法红外8~12μm10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 <{)GpBi 11.4机械补偿10倍制冷型中波红外变焦物镜设计
9JV
3 11.5变焦曲线及其绘制
:bRR(sP 参考文献
Tud1xq 第12章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h.$__Gs 12.1太赫兹、太赫兹材料及其探测器
%hbLT{w
12.1.1太赫兹简介
*+j{9LK 12.1.2太赫兹材料
%Z[/U 12.1.3太赫兹探测器
bH/pa#G(
12.250~100μm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4.sy +2 12.2.1初始结构确定及设计过程分析
0? us]lx 12.2.2像质评价
ZQ9oZHU m 12.330~70μm太赫兹物镜设计
KWJgW{{v 参考文献
(kQ.tsl d^5SeCs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