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光学系统设计》共分12章,包括:
光学系统自动设计,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梯度折射率
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投影光学系统设计,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变焦光学系统设计和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u4bVp+ T\bpeky~ T|0d2aa
1U?5/Ja LF#[$
so{i 目录
) TRUx 第1章光学系统自动设计
5=%KK3 1.1引言
{'z$5<| 1.2像差的非线性
^AiQNL} 1.3阻尼最小二乘法
*z.rOY=
8 1.4ZEMAX的
优化函数和权
\jmZt*c 1.5ZEMAX优化设计的几点讨论
` U-vXP 参考文献
@;N(3| n7 第2章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
;cZp$
xb3 2.1成像光学系统
w'E?L`c 2.1.1光学传递函数
$cU7)vmK` 2.1.2相对畸变
rm-;Z< 2.2非
成像光学系统
E VC]B} 2.2.1点列图
B<HN$/ 2.2.2点扩散函数
{m@tt{% 2.2.3衍射/几何能量曲线
^P*-bV4 参考文献
lJdYR'/Wd 第3章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U3`?Z`i( 3.1非球面像差
`uZMln @ 3.1.1非球面应用概述
$15H_X*! 3.1.2非球面数学模型
L
u'<4 R 3.1.3非球面的光路计算及像差特性
0s\ -iub=d 3.1.4非球面应用举例
.!Kqcz% A 3.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设计
Uw!d;YQm 3.2.1卡塞格林系统简介
HFlExau 3.2.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初始结构选取
=Y5m% ,Bq 3.2.3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优化
Y*\N{6$2 3.3带有非球面的透射式红外摄远物镜设计
7#NHPn 3.3.1透射式球面红外摄远物镜
]>Gi_20*. 3.3.2加入非球面简化物镜结构
I)s_f5' 3.4ZEMAX非球面设计的几点讨论
TdT`Vf 3.4.1ZEMAX有关Conic数值的注意事项
x+;y0`oL 3.4.2……非球面位置的选择
+l.LwA 3.4.3矢高数据的查询
{cb<9Fii 参考文献
Jb^{o+s53 第4章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6(uZn= 4.1衍射光学元件及其特性
e9tb]sAG 4.2ZEMAX二元光学元件的设计及评价
vxLr034 4.3带有衍射光学元件的长焦距平行光管设计
8n-Xt7z 参考文献
z[myf]@ 第5章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y6f~F 5.1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特性
,D]g]#Lq 5.1.1梯度折射率光学概述
?u/UV,";y 5.1.2梯度折射率介质中的光线追迹
U_j[<.aN) 5.1.3径向梯度折射率
6,MQT,F 5.1.4梯度折射率光学系统像差
}L&LtW{X 5.2基于梯度折射率透镜的管道内窥镜设计
}/,Rp/+7] 5.2.1总体设计方案
VaGQre 5.2.2显微物镜的设计
nc\2A>f` 5.2.3梯度折射率透镜设计
G%AO%II 5.2.4转像透镜与场镜设计
9I;~P & 5.2.5管道内窥镜系统优化
4*Gv0#dga 5.2.6数值分析
~G-W|> 5.3基于阶跃型折射率透镜的医用内窥镜设计
TA2ETvz^ 5.3.1光纤内窥镜工作原理
4y?n62N8$ 5.3.2阶跃型
光纤 ~!Nw]lb! 5.3.3光纤物镜
Xo]2iQy 5.3.4内窥镜物镜设计
S' kgpF"bm 参考文献
BzkfB:wr 第6章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gIusp917 6.1热辐射、红外材料及红外探测器
a]xGzv5 6.1.1红外辐射概述
`b] wyP 6.1.2红外光学材料
VZ=:`) 6.1.3红外探测器
K~I?i/P=z 6.2非制冷型红外成像系统
6vR6=@(`> 6.2.1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形式
XWQ `]m) 6.2.2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的特点
R=&-nC5e 6.3非制冷型红外导弹导引头光学系统设计
!{+.)%d'g 6.3.1初始结构的选取
peT91b 6.3.2设计过程的分析
8q9ATB-^> 6.4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摄远物镜设计
1X5Yp |Ho 6.4.1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结构形式的选取
EhM=wfGKw 6.4.2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的像差校正
:z&kbG 6.4.3双波段红外摄远物镜优化实例
v'b%m8 6.5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
P=KhR&gwV~ 6.5.1温度变化对光学系统的影响
X0-PJ-\aD@ 6.5.2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方法
*w O~RnP 6.5.3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原理
}^$1<GT 6.5.4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实例
*Egg*2P;"Q 6.6制冷型红外长波摄远物镜设计
s}OL)rW=} 6.6.1冷光阑效率
a$Y{ut0t( 6.6.2二次成像系统结构
W=w]`' 6.6.3红外长波制冷型消热差摄远物镜设计实例分析
qsbV)c 参考文献
EU%v
|] 第7章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
s-+-?$K 7.1日盲紫外、紫外材料及紫外ICCD
C;K+ITlJ 7.1.1日盲紫外
4%w<Ekd 7.1.2紫外材料
KK2YT/K$SG 7.1.3紫外探测器
unew
XHA 7.2日盲紫外球面光学系统设计
Z`MpH 7.2.1系统初步优化
9d-'%Q>+ 7.2.2增大视场缩放焦距
%.r\P@7/Q 7.2.3增加变量扩大视场
2IRARZ,3 7.3日盲紫外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qHdUnW 7.3.1视场25°、相对口径1:4球面系统设计
k'H[aYMA 7.3.2视场46°、相对口径1:4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FKr^)g 7.3.3视场46°、相对口径1:3.5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c$> 7.3.4几点讨论
: [328X2 参考文献
v
@0G^z| 第8章投影光学系统设计
U5H%wA['m 8.1数字微镜阵列(DMD)
5 QuRwu_ 8.1.1DMD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e98QT9 8.1.2DMD红外景象生成器光学系统的组成
C$~ly=@ 8.1.3基于DMD的红外投影技术的优点
=xRD
%Z 8.2特殊投影棱镜设计
_cWuRvY 8.2.1分光棱镜的特点
+$nNYD
8.2.2分光棱镜的设计
N>"L2E=z$| 8.3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投影系统设计
u/6if9B 8.3.1初始结构的选择
QOYMT( j 8.3.2红外双波段系统的优化
O65`KOPn 参考文献
+h+ 7Q'k 第9章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O#,{ZZf= 9.1傅里叶透镜
N\B&|;-V 9.1.1透镜的相位调制作用
[J}eNprg 9.1.2透镜的傅里叶变换
$w{d4" ) 9.1.3傅里叶透镜类型
`'<$N<! 9.2空间光调制器
;*j
K! 9.2.1光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D6Aa5&rO+ 9.2.2电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4'=&c9 9.3傅里叶透镜设计的几点讨论
%A'mXatk 9.3.1傅里叶变换透镜的截止频率
[BJzZ>cY 9.3.2傅里叶透镜的信息容量
FGHCHSqLq 9.3.3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要求
"``>ii 9.4双分离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RD>#' sUK 9.5双远距型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6',Hs 9.6傅里叶变换透镜在联合变换相关器中的应用
l1'v`! 9.6.1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器
(?R!y - 9.6.2光学试验装置
w)zJ $l 参考文献
rDbtT*vN 第10章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cOx0= 10.1光束扫描器和扫描方式
Q c&Y|]p" 10.1.1光束扫描器
MQx1|>rG 10.1.2扫描方式
z{\tn.67 10.2fθ透镜及像差要求
lW-h
@ 10.2.1fθ透镜的特性
XWS]4MB+vm 10.2.2fθ透镜
参数确定
' *a}*(0OA 10.3前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b/
\EN) 10.3.1激光10.6μm扫描透镜设计
-"JmQ Fha 10.3.2激光0.65μm扫描透镜设计
U!r8}@ 参考文献
p{LbTjdNc 第11章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y.D+M$f 11.1概述
l+P!I{n 11.1.1变焦原理
9GCK3 11.1.2像差控制
6JZ>&HA 11.1.3最小移动距离
eg}g}a 11.1.4变焦
镜头的分类
xO>z
)3A 11.2光学补偿法0.486~0.656μm2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Gkem _Z 11.3机械补偿法红外8~12μm10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ilF1# 11.4机械补偿10倍制冷型中波红外变焦物镜设计
dV
:} 11.5变焦曲线及其绘制
W@r<4?Oat 参考文献
_xePh 第12章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xY>\e 12.1太赫兹、太赫兹材料及其探测器
}RadbJ{q= 12.1.1太赫兹简介
l9Ol|Cb& 12.1.2太赫兹材料
2hF^U+I} 12.1.3太赫兹探测器
:FS5BT$= 12.250~100μm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t*H2;|zn_ 12.2.1初始结构确定及设计过程分析
g_c@Kyf 12.2.2像质评价
erUK;+2g 12.330~70μm太赫兹物镜设计
YAT@xZs- 参考文献
b_F1?:# Lr: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