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光学系统设计》共分12章,包括:
光学系统自动设计,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梯度折射率
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投影光学系统设计,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变焦光学系统设计和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tRW?gH~ bMT1(edm {XC1B
nAc02lJh| /mMRV:pd 目录
~udi=J| 第1章光学系统自动设计
A?l.(qGC_ 1.1引言
p( EV-^
1.2像差的非线性
;;z4EGr 1.3阻尼最小二乘法
-Y]ue*k{ 1.4ZEMAX的
优化函数和权
;{Cr+lqTJ 1.5ZEMAX优化设计的几点讨论
bZ!*s 参考文献
D&5>Op4U 第2章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
W n*>h'R 2.1成像光学系统
4k9O6 2.1.1光学传递函数
5GD6%{\O 2.1.2相对畸变
YE<_a;yh1 2.2非
成像光学系统
F+.:Ry FS 2.2.1点列图
[%U(l< 2.2.2点扩散函数
c_#\'yeW 2.2.3衍射/几何能量曲线
fmH"&>Loc 参考文献
\A
gPkW 第3章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4h{# 3.1非球面像差
S1 22.
I 3.1.1非球面应用概述
lq2P10j@ 3.1.2非球面数学模型
rUC@Bf 3.1.3非球面的光路计算及像差特性
HX1RA5O 3.1.4非球面应用举例
nS xFz! 3.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设计
aAY=0rCI- 3.2.1卡塞格林系统简介
\B _g=K 3.2.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初始结构选取
6FMW}*6< 3.2.3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优化
8l(_{Y5(- 3.3带有非球面的透射式红外摄远物镜设计
U
00}jH 3.3.1透射式球面红外摄远物镜
]Lg$p 3.3.2加入非球面简化物镜结构
hL:n9G 3.4ZEMAX非球面设计的几点讨论
'1?b?nVo 3.4.1ZEMAX有关Conic数值的注意事项
Q v/}WnBk 3.4.2……非球面位置的选择
G(7!3a+ 3.4.3矢高数据的查询
zyNg?_SM 参考文献
zZ3Ko3L%g_ 第4章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Hm=!;xAFX 4.1衍射光学元件及其特性
0pP;[7k\ 4.2ZEMAX二元光学元件的设计及评价
BElVkb 4.3带有衍射光学元件的长焦距平行光管设计
#DMt<1#: 参考文献
2BA'Zu` 第5章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B44:`r 5.1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特性
T;(k 5.1.1梯度折射率光学概述
M1><K: 5.1.2梯度折射率介质中的光线追迹
BbA7X 5.1.3径向梯度折射率
h
WvQh 5.1.4梯度折射率光学系统像差
Obd@#uab 5.2基于梯度折射率透镜的管道内窥镜设计
# biI=S 5.2.1总体设计方案
c]]OV7;)> 5.2.2显微物镜的设计
T_}9b 5.2.3梯度折射率透镜设计
"F/% {0d 5.2.4转像透镜与场镜设计
6C6<,c 5.2.5管道内窥镜系统优化
> %5<fK2
5.2.6数值分析
uW*)B_c 5.3基于阶跃型折射率透镜的医用内窥镜设计
8^26g3 5.3.1光纤内窥镜工作原理
7MXi_V;p< 5.3.2阶跃型
光纤 RJ/4T#b"+ 5.3.3光纤物镜
uveby:dh 5.3.4内窥镜物镜设计
Ba$&4?8 参考文献
Kj|l]' 第6章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XW]'by 6.1热辐射、红外材料及红外探测器
OgpZwwk 6.1.1红外辐射概述
xij`Mr 6.1.2红外光学材料
;eYm+e^?. 6.1.3红外探测器
~>:uMXyV2t 6.2非制冷型红外成像系统
1m$:Rn^ 6.2.1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形式
m22FOjk\ 6.2.2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的特点
,Y|WSKY* 6.3非制冷型红外导弹导引头光学系统设计
msKWb311u 6.3.1初始结构的选取
$@t]0 6.3.2设计过程的分析
}Gmwm|`* 6.4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摄远物镜设计
nM*-Dy3ou 6.4.1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结构形式的选取
K&2{k+w 6.4.2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的像差校正
5;{Q >n 6.4.3双波段红外摄远物镜优化实例
R
pUq#Y:a 6.5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
[=dK%7v 6.5.1温度变化对光学系统的影响
9r,)Bw!RP 6.5.2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方法
1n+C'P" 6.5.3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原理
_]~`t+W'DJ 6.5.4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实例
|X :"AH"S 6.6制冷型红外长波摄远物镜设计
|G^w2"D_Z 6.6.1冷光阑效率
?7Kl)p3 6.6.2二次成像系统结构
p*F.WxB)4 6.6.3红外长波制冷型消热差摄远物镜设计实例分析
xY]Y 参考文献
B}n
tD 第7章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
7[=MgnmuC 7.1日盲紫外、紫外材料及紫外ICCD
Gw4~ 7.1.1日盲紫外
wxy.&a] 7.1.2紫外材料
Bp
#:sAG 7.1.3紫外探测器
*&7F( 7.2日盲紫外球面光学系统设计
>K<n~;ON| 7.2.1系统初步优化
hfUN~89; 7.2.2增大视场缩放焦距
mQ# 0c_ 7.2.3增加变量扩大视场
x+niY;Z E 7.3日盲紫外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fO6i 7.3.1视场25°、相对口径1:4球面系统设计
WCf?_\cG 7.3.2视场46°、相对口径1:4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T|_J$
; 7.3.3视场46°、相对口径1:3.5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565UxG
} 7.3.4几点讨论
hzG+s# 参考文献
Mi+<|5is 第8章投影光学系统设计
PtR8m=O 8.1数字微镜阵列(DMD)
tGq0f"}'J 8.1.1DMD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Jf#&X^ 8.1.2DMD红外景象生成器光学系统的组成
-?T:> *]p 8.1.3基于DMD的红外投影技术的优点
> 93I|C| 8.2特殊投影棱镜设计
jIpc^iu`, 8.2.1分光棱镜的特点
Yz6+
x] 8.2.2分光棱镜的设计
j5eX?bi_v 8.3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投影系统设计
b/>L}/^PM 8.3.1初始结构的选择
fa~4+jx>S 8.3.2红外双波段系统的优化
'3h"Ol{b 参考文献
IEbk_-h[ 第9章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Pra,r9h, 9.1傅里叶透镜
J.%%]-f=& 9.1.1透镜的相位调制作用
=8Bq2.nlR 9.1.2透镜的傅里叶变换
D`Tx,^E 9.1.3傅里叶透镜类型
(c^ZFh2] 9.2空间光调制器
HN7C+e4U~ 9.2.1光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j}"4_.8 9.2.2电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CFo>D\*J 9.3傅里叶透镜设计的几点讨论
~57.0?IK 9.3.1傅里叶变换透镜的截止频率
uH"W07 9.3.2傅里叶透镜的信息容量
(P=q&]l[ 9.3.3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要求
9^D5Sl$g 9.4双分离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5
5$J%;& 9.5双远距型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Dht,!LVb; 9.6傅里叶变换透镜在联合变换相关器中的应用
S.iCkX 9.6.1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器
w-2?|XvDmf 9.6.2光学试验装置
8ux?K5_ 参考文献
\xtY\q,[ 第10章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UTTJnu^ 10.1光束扫描器和扫描方式
}{3XbvC 10.1.1光束扫描器
Qv v~nGq$ 10.1.2扫描方式
"2J$~2{N 10.2fθ透镜及像差要求
!:zWhu, 10.2.1fθ透镜的特性
_s(izc 10.2.2fθ透镜
参数确定
zQPQP` 10.3前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B: 10.3.1激光10.6μm扫描透镜设计
iS/faXe5 10.3.2激光0.65μm扫描透镜设计
LBCat=d< 参考文献
hoJ{C 0 第11章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DDRl{ 11.1概述
"q<}#] u 11.1.1变焦原理
:h(r2?=7 11.1.2像差控制
U/p|X) 11.1.3最小移动距离
x JXPtm 11.1.4变焦
镜头的分类
n#\ t_/\ 11.2光学补偿法0.486~0.656μm2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7ThGF 11.3机械补偿法红外8~12μm10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cz{5-;$9Z 11.4机械补偿10倍制冷型中波红外变焦物镜设计
.UdoB`@!v= 11.5变焦曲线及其绘制
*|OP>N 参考文献
il403Ae0 第12章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pz
uR H1[ 12.1太赫兹、太赫兹材料及其探测器
q8Z,XfF^S 12.1.1太赫兹简介
czp .q 12.1.2太赫兹材料
6 2YT)/i3 12.1.3太赫兹探测器
1G6 %?Iph 12.250~100μm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X{-@3tG<r 12.2.1初始结构确定及设计过程分析
I7[F,xci 12.2.2像质评价
r=S6yq} 12.330~70μm太赫兹物镜设计
.#BWu(EYV 参考文献
Pl9Ky(Q`V z]\C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