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光学系统设计》共分12章,包括:
光学系统自动设计,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梯度折射率
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投影光学系统设计,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变焦光学系统设计和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W_.WMbT W{Uz#o
FQTAkkA_!
Ua hsX
6a} 目录
:'`y}' 第1章光学系统自动设计
6 &Lr/J76 1.1引言
s!<RWy+ 1.2像差的非线性
0\zY?UUww 1.3阻尼最小二乘法
PH.g+u=v 1.4ZEMAX的
优化函数和权
L:j3 1.5ZEMAX优化设计的几点讨论
a\-AGG{2/X 参考文献
=E.!Ff4~( 第2章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
=xw+cs1,x 2.1成像光学系统
JAx0(MZO 2.1.1光学传递函数
[s4|+ 2.1.2相对畸变
bT7+$^NHf 2.2非
成像光学系统
U7#C. Z 2.2.1点列图
f+!k:}K 2.2.2点扩散函数
-wa"&Q 2.2.3衍射/几何能量曲线
W{m_yEOf 参考文献
XEegUTs 第3章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mUj_V#v 3.1非球面像差
+Tt.5>N 3.1.1非球面应用概述
HmiG%1+{A 3.1.2非球面数学模型
tm&,u*6$W? 3.1.3非球面的光路计算及像差特性
.8wf {y 3.1.4非球面应用举例
sZx`u+ 3.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设计
ZyM7)!+kPa 3.2.1卡塞格林系统简介
9;7Gzr6A" 3.2.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初始结构选取
'8Cg2v5&w 3.2.3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优化
{oSdVRI 3.3带有非球面的透射式红外摄远物镜设计
dBw7l} 3.3.1透射式球面红外摄远物镜
x8w l 3.3.2加入非球面简化物镜结构
iGPrWe@. 3.4ZEMAX非球面设计的几点讨论
v%rmfI U 3.4.1ZEMAX有关Conic数值的注意事项
8eVy*h2:= 3.4.2……非球面位置的选择
oN2#Jh%dH 3.4.3矢高数据的查询
dGgltY 参考文献
GKc? 第4章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D V\7KKJE 4.1衍射光学元件及其特性
QJ&]4*>a 4.2ZEMAX二元光学元件的设计及评价
vHZq
z< 4.3带有衍射光学元件的长焦距平行光管设计
U&i#cF 参考文献
N5c*#lHI 第5章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2kM 5.1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特性
5tyA{&Ao 5.1.1梯度折射率光学概述
2?Y8hm 5.1.2梯度折射率介质中的光线追迹
+ -uQ] ^n 5.1.3径向梯度折射率
-T}r$A 5.1.4梯度折射率光学系统像差
/qKA1-R}4
5.2基于梯度折射率透镜的管道内窥镜设计
Wv|CJN;4 5.2.1总体设计方案
mqHcD8X 5.2.2显微物镜的设计
{#st>%i 5.2.3梯度折射率透镜设计
-AD@wn!wCJ 5.2.4转像透镜与场镜设计
svx7 5.2.5管道内窥镜系统优化
c2t`i 5.2.6数值分析
_aYhW{wW 5.3基于阶跃型折射率透镜的医用内窥镜设计
L3w.<h 5.3.1光纤内窥镜工作原理
A!,c@Kv
3 5.3.2阶跃型
光纤 0BNH~,0u 5.3.3光纤物镜
x <a}*8" 5.3.4内窥镜物镜设计
,4S[<(T" 参考文献
h/oun2C 第6章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j,Mbl"P 6.1热辐射、红外材料及红外探测器
k-H6c 6.1.1红外辐射概述
*^%+PQ 6.1.2红外光学材料
(/2rj[F& 6.1.3红外探测器
cRH(@b
Xr 6.2非制冷型红外成像系统
B`.aQ 6.2.1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形式
DXG`% <ZMn 6.2.2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的特点
X{Fr 6.3非制冷型红外导弹导引头光学系统设计
~n8UN< 6.3.1初始结构的选取
whYk"N 6.3.2设计过程的分析
xT+#K5 6.4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摄远物镜设计
v-N4&9)%9 6.4.1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结构形式的选取
/lbj!\~ 6.4.2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的像差校正
e`co:HO`# 6.4.3双波段红外摄远物镜优化实例
8o[gzW:Q)U 6.5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
V@]SKbK}wN 6.5.1温度变化对光学系统的影响
)u+O~Y95&i 6.5.2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方法
"f8,9@ 6.5.3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原理
Rz&`L8Bz 6.5.4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实例
!zt>& t 6.6制冷型红外长波摄远物镜设计
;e*okYM 6.6.1冷光阑效率
i9Beap/t$ 6.6.2二次成像系统结构
e,{k!BXU#' 6.6.3红外长波制冷型消热差摄远物镜设计实例分析
Dt<MEpbur 参考文献
'%4fQ%ID} 第7章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
VH4wsEH] 7.1日盲紫外、紫外材料及紫外ICCD
L*dGo,oN 7.1.1日盲紫外
KB^8Z@(+ 7.1.2紫外材料
%19~9Tw 7.1.3紫外探测器
%f'=9pit 7.2日盲紫外球面光学系统设计
p6NPWaBR
7.2.1系统初步优化
tH&eKM4G 7.2.2增大视场缩放焦距
0ETT@/)]z 7.2.3增加变量扩大视场
?A;RTM 7.3日盲紫外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h<)ceD<, 7.3.1视场25°、相对口径1:4球面系统设计
g)\ Tex< 7.3.2视场46°、相对口径1:4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anTF`d 7.3.3视场46°、相对口径1:3.5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V dvj*I 7.3.4几点讨论
k~so+k&=b 参考文献
Y@:l!4DI 第8章投影光学系统设计
MM]0}65KG 8.1数字微镜阵列(DMD)
50dN~(;p 8.1.1DMD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JBA{i45x 8.1.2DMD红外景象生成器光学系统的组成
:%33m'EV} 8.1.3基于DMD的红外投影技术的优点
{ZSAPq4)L 8.2特殊投影棱镜设计
yUf`L=C: 8.2.1分光棱镜的特点
Q!3-P 8.2.2分光棱镜的设计
)X," NJG 8.3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投影系统设计
Ym"^Ds} 8.3.1初始结构的选择
jl}!UG 8.3.2红外双波段系统的优化
L~e0^X? 参考文献
m>48?% 第9章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Pc{xp 9.1傅里叶透镜
E+EcXf 9.1.1透镜的相位调制作用
!<=(/4o&P 9.1.2透镜的傅里叶变换
ZvQZD=,F 9.1.3傅里叶透镜类型
hrD2-S 9.2空间光调制器
L4T\mP7D7* 9.2.1光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Y@k=m )zE 9.2.2电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Z
ztp %2c 9.3傅里叶透镜设计的几点讨论
0}`.Z03fy 9.3.1傅里叶变换透镜的截止频率
9{geU9&Z 9.3.2傅里叶透镜的信息容量
%scIZCrI~ 9.3.3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要求
]l h=ZC 9.4双分离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qc.TYp 9.5双远距型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6WSYpHV 9.6傅里叶变换透镜在联合变换相关器中的应用
Ac{Tq iIv 9.6.1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器
8dLmsk^ 9.6.2光学试验装置
=O"l/\c^ 参考文献
cZ
!$XXA` 第10章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A-.Wd7^~* 10.1光束扫描器和扫描方式
'Lu xF1> 10.1.1光束扫描器
^K: :g) 10.1.2扫描方式
pzjNi=vhd 10.2fθ透镜及像差要求
ZU0*iA 10.2.1fθ透镜的特性
%Qb}z@>fJk 10.2.2fθ透镜
参数确定
<KtL,a=2+ 10.3前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ltU{P|7!E 10.3.1激光10.6μm扫描透镜设计
js;YSg{m 10.3.2激光0.65μm扫描透镜设计
%XBTN 参考文献
q&3(yhx 第11章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W5Jy"]^I 11.1概述
zsd<0^
p\{ 11.1.1变焦原理
i9rv8"0> 11.1.2像差控制
=aQlT*n%3 11.1.3最小移动距离
:6%ivS 11.1.4变焦
镜头的分类
<h+@;/v: 11.2光学补偿法0.486~0.656μm2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N8[?zML 11.3机械补偿法红外8~12μm10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Jv3D$f]a 11.4机械补偿10倍制冷型中波红外变焦物镜设计
"Xwsu8~ 11.5变焦曲线及其绘制
.waj.9&[l 参考文献
lTN^c? 第12章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ki2`gLK 12.1太赫兹、太赫兹材料及其探测器
xT* 3QwK 12.1.1太赫兹简介
SYQP7oG9oQ 12.1.2太赫兹材料
:5&UWL| 12.1.3太赫兹探测器
d:vc)]M>f{ 12.250~100μm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I*JJvqh 12.2.1初始结构确定及设计过程分析
k#~oagW_Gw 12.2.2像质评价
"X!1^)W-8 12.330~70μm太赫兹物镜设计
|9.J?YP8 ( 参考文献
[AIqKyIr 65U\;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