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光学系统设计》共分12章,包括:
光学系统自动设计,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梯度折射率
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投影光学系统设计,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变焦光学系统设计和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4GB7A]^E W}|'#nR +NFzSal
IMk'#) b9XW9O`B 目录
|g3?y/l 第1章光学系统自动设计
R
CkaJ3 1.1引言
w4LScvBg 1.2像差的非线性
%2V-~.Ro6 1.3阻尼最小二乘法
hTbI -u7BF 1.4ZEMAX的
优化函数和权
!u]1dxa 1.5ZEMAX优化设计的几点讨论
RV&^g*;E 参考文献
VS&TA> 第2章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
KeNL0_Pw 2.1成像光学系统
o:6@Kw^ 2.1.1光学传递函数
!!o8N<NU 2.1.2相对畸变
#b7$TV 2.2非
成像光学系统
07Edfe 2.2.1点列图
a[2vjFf#C 2.2.2点扩散函数
W14Vm(`N 2.2.3衍射/几何能量曲线
#Eb5: ; 参考文献
D13Rx 6b 第3章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aTzjm`F0 3.1非球面像差
kapC%/6" 3.1.1非球面应用概述
2c/Ys4/H4] 3.1.2非球面数学模型
1bw{q.cmD 3.1.3非球面的光路计算及像差特性
P4T h_B7 3.1.4非球面应用举例
C.kxQ< 3.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设计
2<hpK!R 3.2.1卡塞格林系统简介
U?!>Nd 3.2.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初始结构选取
u=YX9Mo! 3.2.3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优化
4tx|=;@0 3.3带有非球面的透射式红外摄远物镜设计
apk4j\i?5 3.3.1透射式球面红外摄远物镜
dik9 >*"|o 3.3.2加入非球面简化物镜结构
*9p |HX= 3.4ZEMAX非球面设计的几点讨论
7n90f2"m 3.4.1ZEMAX有关Conic数值的注意事项
.IJ_jt-^d 3.4.2……非球面位置的选择
X";@T.ZGut 3.4.3矢高数据的查询
_GKB6e% 参考文献
3/#:~a9Q 第4章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n0C4 kZ2o 4.1衍射光学元件及其特性
O+RP3ox" 4.2ZEMAX二元光学元件的设计及评价
.%zy`n 4.3带有衍射光学元件的长焦距平行光管设计
!`mZ0c+ 参考文献
[TCP-bU 第5章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vS;1/->WD 5.1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特性
hd 0'u 5.1.1梯度折射率光学概述
`HuCT6O 5.1.2梯度折射率介质中的光线追迹
Uje|`<X 5.1.3径向梯度折射率
y ?G_y 5.1.4梯度折射率光学系统像差
>q7BVF6V| 5.2基于梯度折射率透镜的管道内窥镜设计
:pRpvhm 5.2.1总体设计方案
Y4IGDY* 5.2.2显微物镜的设计
A6oq.I0 5.2.3梯度折射率透镜设计
}KD;0t4 5.2.4转像透镜与场镜设计
L>Mpi$L 5.2.5管道内窥镜系统优化
pN\Vr8tJ 5.2.6数值分析
qOaQxRYm%Y 5.3基于阶跃型折射率透镜的医用内窥镜设计
$F.kK%-* 5.3.1光纤内窥镜工作原理
{_U
Kttp 5.3.2阶跃型
光纤 {iG@U=> 5.3.3光纤物镜
-VZRujl 5.3.4内窥镜物镜设计
wC-Rr^q 参考文献
;#MB7A
第6章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7a=S 6.1热辐射、红外材料及红外探测器
i*eAdIi 6.1.1红外辐射概述
*6BThvg|&X 6.1.2红外光学材料
1oKfy>i e 6.1.3红外探测器
0hZ1rqq8C 6.2非制冷型红外成像系统
IcIOC8WC 6.2.1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形式
!,Zp? g) 6.2.2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的特点
{ BEo & 6.3非制冷型红外导弹导引头光学系统设计
,i.%nZw\ 6.3.1初始结构的选取
saD-D2oj 6.3.2设计过程的分析
Ol$WpM 6.4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摄远物镜设计
#Dfo#]k( 6.4.1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结构形式的选取
-A-tuyIsh" 6.4.2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的像差校正
E|:!Q8"%w 6.4.3双波段红外摄远物镜优化实例
Z X~
_g@
6.5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
6x=YQwn~ 6.5.1温度变化对光学系统的影响
LEEC W_: 6.5.2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方法
abxDB 6.5.3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原理
F\ctu aLC 6.5.4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实例
AnZclqtb 6.6制冷型红外长波摄远物镜设计
AOrHU M[I 6.6.1冷光阑效率
0J~Qq]g 6.6.2二次成像系统结构
:c8n[+5 6.6.3红外长波制冷型消热差摄远物镜设计实例分析
fa.0I~ 参考文献
6b~28 第7章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
}1-I[q6 7.1日盲紫外、紫外材料及紫外ICCD
3?&h^UX 7.1.1日盲紫外
F~U!1) 7.1.2紫外材料
F^!mI7Z|(2 7.1.3紫外探测器
#=}$OFg 7.2日盲紫外球面光学系统设计
~:_0CKa! 7.2.1系统初步优化
Q+i\8RJ 7.2.2增大视场缩放焦距
=8=!Yc(> 7.2.3增加变量扩大视场
nT#JOmv 7.3日盲紫外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8V{5e!%j' 7.3.1视场25°、相对口径1:4球面系统设计
}%n5nLU` 7.3.2视场46°、相对口径1:4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MQN H 7.3.3视场46°、相对口径1:3.5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u&QKwD Uh 7.3.4几点讨论
GD-&_6a 参考文献
@;wzsh >o 第8章投影光学系统设计
y33~HsOJ 8.1数字微镜阵列(DMD)
^;F{)bmu+) 8.1.1DMD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8O1K[sEjui 8.1.2DMD红外景象生成器光学系统的组成
6ri\>QrF 8.1.3基于DMD的红外投影技术的优点
y|_Eu: 8.2特殊投影棱镜设计
ix Z)tNz 8.2.1分光棱镜的特点
0"[`>K~7a8 8.2.2分光棱镜的设计
TJ6#P<M 8.3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投影系统设计
oN(-rWdhZ 8.3.1初始结构的选择
ED} 31L 8.3.2红外双波段系统的优化
u~Tg&0V30 参考文献
#f'DEo<b 第9章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k5#j4!b 9.1傅里叶透镜
P"7ow- 9.1.1透镜的相位调制作用
MEwdw3 9.1.2透镜的傅里叶变换
5nCu~<uJ 9.1.3傅里叶透镜类型
U=Bn>F}y\ 9.2空间光调制器
f3WSa&eF 9.2.1光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wz -)1! 9.2.2电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3jqQ. 9.3傅里叶透镜设计的几点讨论
BQ05`nkF 9.3.1傅里叶变换透镜的截止频率
,yLw$- 9.3.2傅里叶透镜的信息容量
O2-M1sd$ 9.3.3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要求
)WR_
ug 9.4双分离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e&X>F"z2 9.5双远距型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C>|@& o1 9.6傅里叶变换透镜在联合变换相关器中的应用
iRmQ5ezk 9.6.1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器
\+qOO65/+ 9.6.2光学试验装置
g8pm2o@S 参考文献
2Eh@e([PMs 第10章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eX' fH 10.1光束扫描器和扫描方式
J.M.L$ 10.1.1光束扫描器
k ~6-cx 10.1.2扫描方式
Ri?\m!o 10.2fθ透镜及像差要求
1"K*._K 10.2.1fθ透镜的特性
[ug,jEH"S 10.2.2fθ透镜
参数确定
&A50'8B2A 10.3前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CdhSp$> 10.3.1激光10.6μm扫描透镜设计
|#5 e|z5( 10.3.2激光0.65μm扫描透镜设计
{`.O|_b 参考文献
E*v]:kok 第11章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WBppKj_M 11.1概述
H)JS0
G0 11.1.1变焦原理
m =&j@ 11.1.2像差控制
VTh$a_P> 11.1.3最小移动距离
&^ I+s^\= 11.1.4变焦
镜头的分类
>BqCkyM9Kf 11.2光学补偿法0.486~0.656μm2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Fwh3F4g 11.3机械补偿法红外8~12μm10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Qd8b-hg 11.4机械补偿10倍制冷型中波红外变焦物镜设计
CD?&<NV 11.5变焦曲线及其绘制
.L;",E 参考文献
lg/sMF>z\f 第12章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Rlc$;Z9K 12.1太赫兹、太赫兹材料及其探测器
K=kH%ZK 12.1.1太赫兹简介
{},;-%xE 12.1.2太赫兹材料
shi
Hy*(v 12.1.3太赫兹探测器
h-'wV${b 12.250~100μm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8SWe 12.2.1初始结构确定及设计过程分析
q6[}ydV 12.2.2像质评价
dm^H5D/A 12.330~70μm太赫兹物镜设计
,hE/II`-d' 参考文献
m<fA|9 F# <NQy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