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光学系统设计》共分12章,包括:
光学系统自动设计,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梯度折射率
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投影光学系统设计,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变焦光学系统设计和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VpB+|%@p 3_Mynop l6T5]$
?DC;Hk< cB7'>L 目录
(E \lLlN 第1章光学系统自动设计
a7e.Z9k! 1.1引言
Ki%RSW(_` 1.2像差的非线性
dhi9=Co; 1.3阻尼最小二乘法
<#e!kWGR? 1.4ZEMAX的
优化函数和权
N)X51;+ 1.5ZEMAX优化设计的几点讨论
A )xfO- 参考文献
cnM`ywKW 第2章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
0|~3\e/QV 2.1成像光学系统
Yu|L6#[E 2.1.1光学传递函数
K[9{]$(Z 2.1.2相对畸变
Kk/cI6`W 2.2非
成像光学系统
bYy7Ul6] 2.2.1点列图
Pol
c. 2.2.2点扩散函数
h5@JS1cY 2.2.3衍射/几何能量曲线
&MGM9
zm-] 参考文献
9w$+Qc 第3章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j6BFh=?D 3.1非球面像差
jn>RE 3.1.1非球面应用概述
rq^VOK|L 3.1.2非球面数学模型
JPkI+0 3.1.3非球面的光路计算及像差特性
incUa; 3.1.4非球面应用举例
CDWchY 3.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设计
jNP%BNd1f 3.2.1卡塞格林系统简介
{_X&{dZLX 3.2.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初始结构选取
Q5tx\GE 3.2.3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优化
o*s3"Ib 3.3带有非球面的透射式红外摄远物镜设计
x$24Nc1a' 3.3.1透射式球面红外摄远物镜
r~T3Ieb 3.3.2加入非球面简化物镜结构
0/zgjT|fe 3.4ZEMAX非球面设计的几点讨论
R TeG\U 3.4.1ZEMAX有关Conic数值的注意事项
YMn_9s7< 3.4.2……非球面位置的选择
\rmge4`4 3.4.3矢高数据的查询
yUu+68Z6 参考文献
jLreN#:9 第4章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o#|zaK 4.1衍射光学元件及其特性
Y> PC> 4.2ZEMAX二元光学元件的设计及评价
oCuKmK8 4.3带有衍射光学元件的长焦距平行光管设计
mf)E%qo 参考文献
BY??X= 第5章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9d&}CZr 5.1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特性
NU!B|l 5.1.1梯度折射率光学概述
]nQ(|$rW
5.1.2梯度折射率介质中的光线追迹
<k-hRs2d 5.1.3径向梯度折射率
ri1:q.:I] 5.1.4梯度折射率光学系统像差
6#1:2ZHKG 5.2基于梯度折射率透镜的管道内窥镜设计
H?j!f$sw 5.2.1总体设计方案
pc/]t^]p 5.2.2显微物镜的设计
.l~g`._ 5.2.3梯度折射率透镜设计
(Kaunp5_` 5.2.4转像透镜与场镜设计
W&Kjh|[1QZ 5.2.5管道内窥镜系统优化
5gY9D!;:0D 5.2.6数值分析
VHTr;(]hk 5.3基于阶跃型折射率透镜的医用内窥镜设计
\k*h& :$ 5.3.1光纤内窥镜工作原理
-gb'DN1BG 5.3.2阶跃型
光纤 v6+<F;G3y> 5.3.3光纤物镜
f`8mES'gc8 5.3.4内窥镜物镜设计
pn4~?Aua0/ 参考文献
gD/% l[ 第6章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kS$m$
D 6.1热辐射、红外材料及红外探测器
%Dm:|><V$b 6.1.1红外辐射概述
g=x1}nm 6.1.2红外光学材料
2~2j?\AEd. 6.1.3红外探测器
L=5Fvm 6.2非制冷型红外成像系统
V2_I=]p_ 6.2.1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形式
-WK 6.2.2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的特点
{-)*.l= 6.3非制冷型红外导弹导引头光学系统设计
-K%~2M< 6.3.1初始结构的选取
6T{SRN{ 6.3.2设计过程的分析
UvM_~qo 6.4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摄远物镜设计
(T Fo]c 6.4.1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结构形式的选取
nV&v@g4Tt 6.4.2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的像差校正
~F=,)GE 6.4.3双波段红外摄远物镜优化实例
#dxS QmG 6.5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
hXz@ (cF 6.5.1温度变化对光学系统的影响
oY0`igH 6.5.2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方法
Blnc y 6.5.3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原理
d]w%zo,yr 6.5.4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实例
K44j-Ypb 6.6制冷型红外长波摄远物镜设计
Q!"W)tD 6.6.1冷光阑效率
j\.\ePmk] 6.6.2二次成像系统结构
lM-*{<B 6.6.3红外长波制冷型消热差摄远物镜设计实例分析
c-hhA%@Wq 参考文献
[u}2xsSx 第7章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
j9/Ev]im|F 7.1日盲紫外、紫外材料及紫外ICCD
mY !LGN 7.1.1日盲紫外
O\KSPy7YQ 7.1.2紫外材料
*;yn_zg 7.1.3紫外探测器
hz~jyH.h_ 7.2日盲紫外球面光学系统设计
LX_{39?<{ 7.2.1系统初步优化
K5SP8<. 7.2.2增大视场缩放焦距
rYwUD7ip 7.2.3增加变量扩大视场
5D%gDw+" 7.3日盲紫外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UAq%Y8KA 7.3.1视场25°、相对口径1:4球面系统设计
e3b|z.^ 8
7.3.2视场46°、相对口径1:4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bem-T`>' 7.3.3视场46°、相对口径1:3.5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s;4r)9Uvx 7.3.4几点讨论
|8YP8o 参考文献
BbdJR]N/!h 第8章投影光学系统设计
V_-{TGKX 8.1数字微镜阵列(DMD)
aj)?P
8.1.1DMD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N_Y*Z`Xb 8.1.2DMD红外景象生成器光学系统的组成
#cD20t 8.1.3基于DMD的红外投影技术的优点
fK{[=xMr@ 8.2特殊投影棱镜设计
Y94/tjt 8.2.1分光棱镜的特点
!@vM@Z" 8.2.2分光棱镜的设计
nfbq J 8.3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投影系统设计
@"E{gM@B 8.3.1初始结构的选择
^HasT4M+x 8.3.2红外双波段系统的优化
'fkaeFzOl 参考文献
Jf{
M[ z 第9章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U4t 8 9.1傅里叶透镜
wu2C!gyBo 9.1.1透镜的相位调制作用
bR;Zc 9.1.2透镜的傅里叶变换
Hz6yy* 9.1.3傅里叶透镜类型
~8
w(M 9.2空间光调制器
.6D9m.Q, 9.2.1光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 JUP 9.2.2电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q"Z!}^{ 9.3傅里叶透镜设计的几点讨论
OnKPD=< 9.3.1傅里叶变换透镜的截止频率
q4rDAQyPO 9.3.2傅里叶透镜的信息容量
r!7e:p JLO 9.3.3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要求
G]- wN7G 9.4双分离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A->y#KQ 9.5双远距型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5h4E>LB.B 9.6傅里叶变换透镜在联合变换相关器中的应用
:<$IGzw}. 9.6.1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器
0piBK=tE/ 9.6.2光学试验装置
U~w g' 参考文献
4Dd7I 第10章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VI(;8 10.1光束扫描器和扫描方式
K{s%h0 10.1.1光束扫描器
Iu -CXc 10.1.2扫描方式
?$T39U^ 10.2fθ透镜及像差要求
khW9n* 10.2.1fθ透镜的特性
9C{\=?e; 10.2.2fθ透镜
参数确定
j_r7oARL 10.3前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v 8`)h<:W? 10.3.1激光10.6μm扫描透镜设计
"n3i(sZ 10.3.2激光0.65μm扫描透镜设计
;I+"MY7D 参考文献
Sp]i~#q_' 第11章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Z;YK@20 11.1概述
l?/.uNw 11.1.1变焦原理
,OQ!lI_`R 11.1.2像差控制
~',}]_'oR- 11.1.3最小移动距离
"k${5wk#Fl 11.1.4变焦
镜头的分类
!j3V'XU#Zn 11.2光学补偿法0.486~0.656μm2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q|_w\e 11.3机械补偿法红外8~12μm10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R "&(Ae?LR 11.4机械补偿10倍制冷型中波红外变焦物镜设计
f~.w2Cna 11.5变焦曲线及其绘制
_0rHxh7}q 参考文献
,ZYj8^gF 第12章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xC CUU 12.1太赫兹、太赫兹材料及其探测器
/I'n] 12.1.1太赫兹简介
F)0I7+lP 12.1.2太赫兹材料
ikGH:{ 12.1.3太赫兹探测器
3PonF4 12.250~100μm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E00zf3Jgv' 12.2.1初始结构确定及设计过程分析
@x@w<e% 12.2.2像质评价
K+` Vn 12.330~70μm太赫兹物镜设计
(Jw[}&+ 参考文献
X'&$wQ6,K FNDLqf!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