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光学系统设计》共分12章,包括:
光学系统自动设计,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梯度折射率
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投影光学系统设计,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变焦光学系统设计和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sd8o&6 #wM0p:< Uk;SY[mU
v
l{hE~ J4lE7aFDA~ 目录
@[
:sP 第1章光学系统自动设计
!k<+-Lf:2 1.1引言
1P2%n[y 1.2像差的非线性
B}P,sFghw 1.3阻尼最小二乘法
e>z7?"N 1.4ZEMAX的
优化函数和权
%$]u6GKabi 1.5ZEMAX优化设计的几点讨论
gdCU1D\ 参考文献
YLobBtXc9 第2章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
fEQ<L!' 2.1成像光学系统
6Mk@,\1 2.1.1光学传递函数
R>gj"nB 2.1.2相对畸变
3<JZt.| 2.2非
成像光学系统
`GPK$ue
2.2.1点列图
}E/L: 2.2.2点扩散函数
*~&W?i 2.2.3衍射/几何能量曲线
T5-4Q 参考文献
;xth#j 第3章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2^OBfl7 3.1非球面像差
k9R1E/; 3.1.1非球面应用概述
1Kc*MS 3.1.2非球面数学模型
mH8s'F 3.1.3非球面的光路计算及像差特性
%&gx@ \v 3.1.4非球面应用举例
kN]#;R6 3.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设计
aL=VNZ!Pqc 3.2.1卡塞格林系统简介
z>y,}#D?C 3.2.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初始结构选取
u:,B"! 3.2.3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优化
bQ
.y,+ 3.3带有非球面的透射式红外摄远物镜设计
"
*Ni/p$I 3.3.1透射式球面红外摄远物镜
~s5Sk#.z5 3.3.2加入非球面简化物镜结构
7d4RtdI 3.4ZEMAX非球面设计的几点讨论
jH:*x$@
= 3.4.1ZEMAX有关Conic数值的注意事项
cPS!%?}I 3.4.2……非球面位置的选择
^?J:eB! 3.4.3矢高数据的查询
j6v +S 参考文献
YKM(qh2 第4章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0IA
'8_K 4.1衍射光学元件及其特性
7Q[P 4.2ZEMAX二元光学元件的设计及评价
g|r 4.3带有衍射光学元件的长焦距平行光管设计
9d2$F9]:o 参考文献
9MXauTKI 第5章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s{iYf : 5.1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特性
eq4<
5.1.1梯度折射率光学概述
<M\Z}2d 5.1.2梯度折射率介质中的光线追迹
ekAGzu 5.1.3径向梯度折射率
np>*O}r* 5.1.4梯度折射率光学系统像差
ZcdS?Z2k 5.2基于梯度折射率透镜的管道内窥镜设计
~RMOEH.o 5.2.1总体设计方案
MPGQ4vi& 5.2.2显微物镜的设计
r%B5@+{so 5.2.3梯度折射率透镜设计
oFIs,[Go 5.2.4转像透镜与场镜设计
G&n_vwZ% 5.2.5管道内窥镜系统优化
pxY5S}@ 5.2.6数值分析
-#Wc@\; 5.3基于阶跃型折射率透镜的医用内窥镜设计
;hZ(20 5.3.1光纤内窥镜工作原理
< )?&Jf>_ 5.3.2阶跃型
光纤 km|~DkJ\a` 5.3.3光纤物镜
{u5)zVYC,U 5.3.4内窥镜物镜设计
hnY^Z_v! 参考文献
]kKsGch 第6章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Y5npz^i 6.1热辐射、红外材料及红外探测器
CRqa[boU* 6.1.1红外辐射概述
XG^
6.1.2红外光学材料
YWdlE7 y 6.1.3红外探测器
|owhF 6.2非制冷型红外成像系统
[Q$"+@jw 6.2.1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形式
GdP9Uj)n- 6.2.2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的特点
O42An$} 6.3非制冷型红外导弹导引头光学系统设计
5GRN1Aov< 6.3.1初始结构的选取
$jntT(V 6.3.2设计过程的分析
z1:auodI@ 6.4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摄远物镜设计
Z'fy9 6.4.1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结构形式的选取
+V7p?iEY 6.4.2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的像差校正
LvAIAknc 6.4.3双波段红外摄远物镜优化实例
x)GoxH~# 6.5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
Mz{>vb 6.5.1温度变化对光学系统的影响
ca`=dwe> 6.5.2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方法
~\kRW6 6.5.3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原理
SBF3\ 6.5.4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实例
:g\qj? o 6.6制冷型红外长波摄远物镜设计
aY?}4Bx 6.6.1冷光阑效率
+X- k)9 6.6.2二次成像系统结构
U$J]^-AS 6.6.3红外长波制冷型消热差摄远物镜设计实例分析
yqYX<<!V 参考文献
Ri3m438 第7章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
v
EX <9 7.1日盲紫外、紫外材料及紫外ICCD
x
Dr^&rC 7.1.1日盲紫外
~/Ry=8 7.1.2紫外材料
~/.&Z`ls 7.1.3紫外探测器
I2/wu(~> 7.2日盲紫外球面光学系统设计
=o-qu^T^u 7.2.1系统初步优化
.9E`x>C 7.2.2增大视场缩放焦距
Q{a!D0;4v 7.2.3增加变量扩大视场
2n7[Op 7.3日盲紫外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Lj~O 7.3.1视场25°、相对口径1:4球面系统设计
mPh; 7.3.2视场46°、相对口径1:4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B}0LJIpL 7.3.3视场46°、相对口径1:3.5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tJn2:}-s 7.3.4几点讨论
9o18VJR 参考文献
Z*Y?"1ar 第8章投影光学系统设计
ht-6_]+ME 8.1数字微镜阵列(DMD)
-yAIrvO1q 8.1.1DMD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Ue\& 8.1.2DMD红外景象生成器光学系统的组成
7oWv' 8.1.3基于DMD的红外投影技术的优点
C/w;g3 8.2特殊投影棱镜设计
/bb4nM_E/ 8.2.1分光棱镜的特点
LRI_s>7 8.2.2分光棱镜的设计
ML]?`qv ' 8.3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投影系统设计
0O:TKgb&C. 8.3.1初始结构的选择
b9vKux 8.3.2红外双波段系统的优化
msCAC*;, 参考文献
i a|F 第9章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IW46-;l7 9.1傅里叶透镜
HC0puLt_ 9.1.1透镜的相位调制作用
'2vlfQ@8a~ 9.1.2透镜的傅里叶变换
WGO=@jkf 9.1.3傅里叶透镜类型
N7;2BUIXJ 9.2空间光调制器
hN}X11 9.2.1光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9X(bByEO 9.2.2电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YnMph0\Y^ 9.3傅里叶透镜设计的几点讨论
sM4wh_lO 9.3.1傅里叶变换透镜的截止频率
Ug"B/UUFd 9.3.2傅里叶透镜的信息容量
JDs<1@\ 9.3.3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要求
RWoiV10 9.4双分离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1zM`g_(# 9.5双远距型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RDZq(rKc 9.6傅里叶变换透镜在联合变换相关器中的应用
'"TBhisky 9.6.1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器
l^vq'<kI 9.6.2光学试验装置
|fA[s7) 参考文献
x;SrJVDN 第10章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aF / <r 10.1光束扫描器和扫描方式
<E^:{J95 10.1.1光束扫描器
kz&)a>aA 10.1.2扫描方式
Uarb
[4OZ 10.2fθ透镜及像差要求
AiyjrEa% 10.2.1fθ透镜的特性
JE j+> 10.2.2fθ透镜
参数确定
l|&nGCW 10.3前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mkWIJH 10.3.1激光10.6μm扫描透镜设计
6Ym[^U 10.3.2激光0.65μm扫描透镜设计
@M,_mX 参考文献
Sb`>IlT\# 第11章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HFIJ0K! 11.1概述
X=JSqO6V9 11.1.1变焦原理
m$o|s1t 11.1.2像差控制
w&H
?;1 11.1.3最小移动距离
w7
QIKsI0 11.1.4变焦
镜头的分类
$'&5gFr9 11.2光学补偿法0.486~0.656μm2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T#( s2 11.3机械补偿法红外8~12μm10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mmqc8 11.4机械补偿10倍制冷型中波红外变焦物镜设计
IlE!
zRA 11.5变焦曲线及其绘制
'`RCNk5l 参考文献
+<iw|vr 第12章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T7tl 12.1太赫兹、太赫兹材料及其探测器
_
x7Vyy5 12.1.1太赫兹简介
\Lc
pl-;? 12.1.2太赫兹材料
>Z3}WMgBN 12.1.3太赫兹探测器
uM\~*@ 12.250~100μm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2`lit@u&u 12.2.1初始结构确定及设计过程分析
RJWlG'i 12.2.2像质评价
Mpj3<vj 12.330~70μm太赫兹物镜设计
K.cNx 参考文献
pymT- 8U8"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