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
光学系统设计》共分12章,包括:
光学系统自动设计,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梯度折射率
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投影光学系统设计,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变焦光学系统设计和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iHGVR PGJh>[s Q;$k?G=l
`!vqT 3p, |+q_kx@?l 目录
pPBXUu' 第1章光学系统自动设计
rJpr;QKf% 1.1引言
%6320 x 1.2像差的非线性
/e0B$UymFu 1.3阻尼最小二乘法
Gk*u^J( 1.4ZEMAX的
优化函数和权
(p[#[CI9 1.5ZEMAX优化设计的几点讨论
%=UD~5!G0 参考文献
ik(Du/ 第2章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
TRGpE9i 2.1成像光学系统
v`Jt+?I 2.1.1光学传递函数
o~~;I 2.1.2相对畸变
.D
4G;=Q 2.2非
成像光学系统
%^@l5h.lqB 2.2.1点列图
Wlhh0uy 2.2.2点扩散函数
ed,A'S=d 2.2.3衍射/几何能量曲线
B?z2@, 参考文献
e"t0 rScA 第3章非球面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EfEgY|V0 3.1非球面像差
Z<i}XCE 3.1.1非球面应用概述
.7.lr[$g 3.1.2非球面数学模型
YGo?%.X 3.1.3非球面的光路计算及像差特性
CM_hN>%w[ 3.1.4非球面应用举例
jsN[Drr a 3.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设计
8gP1]xD 3.2.1卡塞格林系统简介
mKZzSd)p 3.2.2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初始结构选取
W~
~' 3.2.3斯密特卡塞格林系统优化
7%Y`j/ 3.3带有非球面的透射式红外摄远物镜设计
.G[/4h :. 3.3.1透射式球面红外摄远物镜
@ b!]Jw 3.3.2加入非球面简化物镜结构
YCbvCw$Ob 3.4ZEMAX非球面设计的几点讨论
!q2zuxq!R 3.4.1ZEMAX有关Conic数值的注意事项
B>fZH\Y 3.4.2……非球面位置的选择
!zX()V
3.4.3矢高数据的查询
Keh=>K)T 参考文献
j;3I` : 第4章衍射光学元件DOE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Mb{0mKb 4.1衍射光学元件及其特性
..}P$ 4.2ZEMAX二元光学元件的设计及评价
9r? Z'~,Za 4.3带有衍射光学元件的长焦距平行光管设计
<l<O2 l 参考文献
/}m)FaAi 第5章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在现代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Te-p0x?G. 5.1梯度折射率透镜及其特性
Z A(u"T~ 5.1.1梯度折射率光学概述
PR@6=[|d 5.1.2梯度折射率介质中的光线追迹
62sl6WWS3 5.1.3径向梯度折射率
(03/4*g_s 5.1.4梯度折射率光学系统像差
OIP]9lM$nC 5.2基于梯度折射率透镜的管道内窥镜设计
Y:!L 5.2.1总体设计方案
XQy`5iv 5.2.2显微物镜的设计
<+k&8^:bi 5.2.3梯度折射率透镜设计
;:6\w!fc 5.2.4转像透镜与场镜设计
Z mJ<h& 5.2.5管道内窥镜系统优化
OXEEpoU?V 5.2.6数值分析
^p3GT6 5.3基于阶跃型折射率透镜的医用内窥镜设计
E8!`d}\# 5.3.1光纤内窥镜工作原理
OS z71;j 5.3.2阶跃型
光纤 KnG7w^ 5.3.3光纤物镜
}^&S^N7 5.3.4内窥镜物镜设计
$:~;U xh= 参考文献
\4N8-GwZQ 第6章红外光学系统设计
RNk|h 6.1热辐射、红外材料及红外探测器
YbZbA >| 6.1.1红外辐射概述
VhO%4[Jl 6.1.2红外光学材料
g+#awi7 6.1.3红外探测器
c2P}P* _ 6.2非制冷型红外成像系统
`;UWq{" 6.2.1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形式
CYaN;HV@_ 6.2.2红外光学系统设计的特点
@"7S$@cO 6.3非制冷型红外导弹导引头光学系统设计
bIU.C|h@ 6.3.1初始结构的选取
m
Q9dF, 6.3.2设计过程的分析
HA,o2jZ?In 6.4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摄远物镜设计
q}LDFsU 6.4.1双波段红外光学系统结构形式的选取
G=:/v 6.4.2红外双波段光学系统的像差校正
aZmN(AJ8v 6.4.3双波段红外摄远物镜优化实例
?Lg(,-: 6.5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
}Fjbj5w0 6.5.1温度变化对光学系统的影响
%66="1z0@ 6.5.2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方法
*z~,|DQ(A 6.5.3光学系统无热化设计原理
0i*V? 6.5.4红外长波无热化摄远物镜设计实例
+bznKy! 6.6制冷型红外长波摄远物镜设计
& P-8_I 6.6.1冷光阑效率
q94;x|63 6.6.2二次成像系统结构
Q4u.v,sE 6.6.3红外长波制冷型消热差摄远物镜设计实例分析
{+67<&g 参考文献
B\Nbt!Ps 第7章紫外告警光学系统设计
r07u6OA 7.1日盲紫外、紫外材料及紫外ICCD
9B0ON*` 7.1.1日盲紫外
4}H+hk8- 7.1.2紫外材料
PeJ#9hI~rQ 7.1.3紫外探测器
#gC[L=01 7.2日盲紫外球面光学系统设计
Rl ]x: 7.2.1系统初步优化
!6(3Y 7.2.2增大视场缩放焦距
hY&Yp^"}]^ 7.2.3增加变量扩大视场
r!Eh}0bL 7.3日盲紫外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pC'C%Q 7.3.1视场25°、相对口径1:4球面系统设计
TE
Z%|5(] 7.3.2视场46°、相对口径1:4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JWb + 7.3.3视场46°、相对口径1:3.5折衍混合光学系统设计
&E&~9"^hQL 7.3.4几点讨论
gzs\C{4D 参考文献
"6jt$-? 第8章投影光学系统设计
zH]oAu=H 8.1数字微镜阵列(DMD)
Tx.N#,T| 8.1.1DMD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dGp&9K,fw 8.1.2DMD红外景象生成器光学系统的组成
K%J?'- 8.1.3基于DMD的红外投影技术的优点
*)E${\1' < 8.2特殊投影棱镜设计
Jpapl%7v 8.2.1分光棱镜的特点
l eC!Yj 8.2.2分光棱镜的设计
E
f\|3D_ 8.3红外双波段共光路投影系统设计
|]< 3cW+ 8.3.1初始结构的选择
2d.$V,U< 8.3.2红外双波段系统的优化
r
XJx~
g 参考文献
m!xvWqY+ 第9章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设计
cr!8Tp;2A 9.1傅里叶透镜
;^ME 9.1.1透镜的相位调制作用
jSp&\Wj b 9.1.2透镜的傅里叶变换
5SY%B#;5G 9.1.3傅里叶透镜类型
j-K[]$ 9.2空间光调制器
L3%frIUd 9.2.1光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ogFo/TKM 9.2.2电寻址液晶空间光调制器
_pTcSp3 9.3傅里叶透镜设计的几点讨论
yI^Yh{
9.3.1傅里叶变换透镜的截止频率
Al^tM0T^ 9.3.2傅里叶透镜的信息容量
\foThLx 9.3.3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要求
F=qILwd 9.4双分离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NVM_.vL 9.5双远距型傅里叶变换透镜设计
1
m'.wh| 9.6傅里叶变换透镜在联合变换相关器中的应用
g4ZUh@b~ 9.6.1光电混合联合变换相关器
6$b=Tr=0 9.6.2光学试验装置
3;v)f": [ 参考文献
,?8a3% 第10章激光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MN<LZC%$ 10.1光束扫描器和扫描方式
dEk#"cvg 10.1.1光束扫描器
<MS>7Fd2 10.1.2扫描方式
,!{8@*!=s 10.2fθ透镜及像差要求
sOLh'x f. 10.2.1fθ透镜的特性
(9u`(|x 10.2.2fθ透镜
参数确定
Wr[LC& 10.3前扫描光学系统设计
ZN}`A7 10.3.1激光10.6μm扫描透镜设计
Jq0sZ0j 10.3.2激光0.65μm扫描透镜设计
|qX?F` 参考文献
O!"K'Bm 第11章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Y~}MfRE3z 11.1概述
Ir JSU_ 11.1.1变焦原理
J2Dn 11.1.2像差控制
qArR5OJ 11.1.3最小移动距离
/l7 %x. 11.1.4变焦
镜头的分类
WR #XPbk 11.2光学补偿法0.486~0.656μm2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eN"s' 11.3机械补偿法红外8~12μm10倍变焦光学系统设计
h ;uzbu 11.4机械补偿10倍制冷型中波红外变焦物镜设计
7]rIq\bM 11.5变焦曲线及其绘制
^|MS2' 参考文献
G u`xJ 第12章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K]`!=vUk 12.1太赫兹、太赫兹材料及其探测器
+<\LY(o 12.1.1太赫兹简介
kqeEm{I 12.1.2太赫兹材料
e`0C0GaP 12.1.3太赫兹探测器
}5fd:B m; 12.250~100μm太赫兹光学系统设计
}[eUAGhDU 12.2.1初始结构确定及设计过程分析
j&
7>ph 12.2.2像质评价
~3s?.[}d 12.330~70μm太赫兹物镜设计
q_[y|ETJ] 参考文献
nq_$!aB_K R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