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光学与光学设计基础(迟泽英,第2版)

发布:cyqdesign 2014-10-21 11:21 阅读:14786
《应用光学光学设计基础(第2版)》是一本涵盖应用光学成像基本理论、光度学与色度学基础、典型应用光学系统以及光学系统像质评价与应用ZEMAX软件进行光学设计基本方法等丰富内容的核心专业基础性教材与参考书。 B  
h + <Jv   
C}qHvwFm  
$wC'qV *  
平装:593页 _tRRIW"Vx"  
品牌:高等教育出版社 H[RX~Xk2E  
定价:59元 C6'K)P[p  
优惠价格:41.3元 h [@}} 6  
#$ 4g&8  
:(iBLO<x  
2ck0k,WP  
目录 G#fF("Ndu`  
第一篇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与成像理论 l5#SOo\  
第1章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与成像基本概念 NFyKTA6  
1.1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 =Z ql6D  
1.1.1光波 6Ey@)p..E  
1.1.2光源(发光体,发光点) G@txX '  
1.1.3波面 -3u ;U,}  
1.1.4光线 6qSsr]  
1.1.5光束 Lg~ll$ U  
1.2光的传播规律——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dk97Z8  
1.2.1光的直线传播定律 qOy0QZ#0  
1.2.2光的独立传播定律 U;j\FE^+>  
1.2.3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 @nAl*#M*D  
1.2.4折射率 < 0YoZSNGj  
1.2.5反射光与折射光的能量分布 /;kSa}"Q  
1.2.6全反射(完全内反射)及其应用 ]!j%Ad  
1.2.7光路的可逆原理 9Dbbk/j|  
1.2.8光线在折射率连续变化的非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E\ls- (,  
1.3费马原理 R?IRE91 :  
1.4马吕斯定律 n,d)Wwe_`y  
1.5光学系统及成像的基本概念 '50}QY_R.  
1.5.1光学系统的基本概念 d<6m_! L  
1.5.2成像的基本概念 pD('6C;  
习题1 B77`azwF  
思考题1 d^f rKPB  
第2章共轴球面系统的成像理论 t3h){jZ  
2.1子午面内实际光线经共轴球面系统折射的光路计算公式 0*_E'0L8e  
2.1.1符号规则 S9{A}+"K  
2.1.2实际光线经(单折射)球面折射的光路计算公式 +I?k8 ',pi  
2.1.3实际光线经共轴球面系统的光路计算公式 u-_1)'  
2.1.4轴上单色物点经单折射球面成像性质的分析 w2 r  
2.2单折射球面的近轴光路计算公式与近轴成像规律 }'*6 A  
2.2.1单个折射球面的近轴光路计算公式 +w-J;GLSy  
2.2.2单折射球面的近轴成像规律 \VA*3U^@  
2.3 共轴球面系统的近轴像面位置与放大率的计算 G:3szz  
2.3.1共轴球面系统近轴区的转面过渡公式组 skBD2V4  
2.3.2共轴球面系统近轴像面位置的计算 |#sOa  
2.3.3共轴球面系统近轴区的拉—赫不变式与放大率计算 -QwH|   
2.4球面反射镜的成像规律 Xdw pn+7s  
2.4.1球面反射镜的物像位置关系式 B%tWi  
2.4.2球面反射镜的成像放大率与拉—赫不变式 I]DD5l}\  
2.4.3球面反射镜的应用 yRIXUCy  
习题2 e,&#,O  
思考题2 lB0`|UEb (  
第3章理想光学系统的成像理论 kIX1u<M~  
3.1理想光学系统与“共线成像”的基本概念 bAbR0)  
3.2共轴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基面与焦距 x|O^#X(,  
3.2.1主面和主点 \h_q]  
3.2.2焦点和焦面 :.r_4$F:  
3.2.3焦距  dOa9D  
3.2.4节点、节面 +VNk#Z i  
3.3理想光学系统物像间的解析关系 *AYq :n6  
3.3.1决定光学系统物像共轭点位置的基本公式 3%hq<  
3.3.2理想光学系统拉一赫不变式与系统物方、像方的焦距比 r fzNw  
3.3.3理想光学系统的诸放大率及其相互关系 loO"[8i.k  
3.3.4光束的会聚度与光学系统的光焦度、屈光度 n_3 R Q6  
3.4理想光学系统的图解求像方法 *ziR&Fr!  
3.4.1 光线描迹图解法 l#`G4Vf  
3.4.2直角坐标图解法 IvT><8<G  
3.5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特性曲线 o<G#%9j  
3.5.1物像位置共轭特性曲线 0ZM(heQ  
3.5.2放大率特性曲线 R(`:~@ 3\6  
3.6光学系统的基本类型 ^lAM /  
3.6.1焦距f和f′具有相反符号的系统——第一型系统 }f]Y^>-Ux  
3.6.2焦距f和f′具有相同符号的系统——第二型系统 OQ7 `n<I<)  
3.7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YZj*F-}  
3.8透镜 BHf$ %?3z,  
3.8.1单折射球面的基点、基面位置与焦距 h693TS_N  
3.8.2透镜(厚透镜)的基点位置与焦距计算公式 7jgj;%  
3.8.3薄透镜与薄透镜组 IHYLM;@L  
3.9理想光学系统共轴多光组复合的实用方法 6,a H[ >W  
3.9.1正切计算法 _$ivN!k  
3.9.2截距计算法 ;4[[T%&v  
3.10实际光学系统基点位置和焦距的计算 Vv45w#w;  
3.10.1求像方基点位置与焦距——正向光路计算 5&V=$]t  
3.10.2求物方基点位置与焦距——反向光路计算 G$>QH-p  
习题3 REU,"  
思考题3 ~/]]H;;^u  
第4章矩阵方法在近轴光学中的应用 8.[F3Tk=  
4.1共轴球面系统的作用矩阵 B*,)@h  
4.1.1折射矩阵 2S{P(B   
4.1.2传递矩阵 mAtqF %V  
4.1.3共轴球面系统的作用矩阵 D2?H"PH  
4.2共轴球面系统的物像关系矩阵 \xj;{xc  
4.3矩阵方法在薄透镜系统中的应用 Z*i p=FYR  
习题4 "FWx;65CR  
第5章平面元件与棱镜系统 [/CGV8+  
5.1平面折射与平行平板玻璃的成像性质 ,^1zG  
5.1.1光线经过平面的折射 UowvkVa  
5.1.2光线经平行平板玻璃的折射 A^>@6d $2  
5.1.3平行平板玻璃的“等效空气层”概念 \</!kY*3@t  
5.2折射棱镜 4b`E/L}2  
5.3楔镜 k*\Bl4g  
5.4平面反射镜与平面镜系统 c]PTU2BB8  
5.4.1平面镜的成像特性 AJbCC  
5.4.2平面镜的旋转效应 5 wrRtzf  
5.4.3两面角镜的成像特性 dRX~eIw  
5.5反射棱镜 YQn<CjZ8af  
5.5.1反射棱镜的基本概念 l1)~WqhE}  
5.5.2反射棱镜的视场角 u^~7[OkE  
5.5.3平面反射系统的转像规律分析 L~Gr,i  
5.5.4反射棱镜的展开及其理论结构尺寸的计算 .eR1\IAm  
5.5.5棱镜的偏差 uiVN z8H  
5.6光学铰链 1f`De`zXzr  
5.7矢量分析计算方法在平面镜系中的应用 m2c'r3UEu  
5.7.1矢量形式的反射定律 ~5f&<,p!  
5.7.2矢量形式的折射定律 ]YgR  
5.7.3矢量绕定轴转动公式 jk9f{Iu  
5.8平面反射系统中物像关系的矩阵表示方法 wq$$. .E  
习题5 ; oyV8P$  
第6章眼睛与典型目视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 h2ROQKL"B  
6.1 眼睛 #ibwD:{  
6.1.1眼睛的构造和主要光学常数 wJy]Vyd  
6.1.2模型眼与简化眼 #\0m(v  
6.1.3眼睛的主要特性 3~~X,ZL  
6.2放大镜和显微镜系统的工作原理 7q ?ZieR  
6.2.1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a.H aBBV  
6.2.2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0rPT  
6.3 望远系统的工作原理 hdPGqJE  
6.3.1望远系统的工作原理与主要性质 5/=$p:E>  
6.3.2望远系统的视角放大率 q)?%END  
6.3.3望远(镜)系统的基本类型 uUI#^ A  
6.4 目视光学仪器的视度调节 k=]e7~!  
6.5 理想光学系统的分辨率 (Q*q# U  
习题6 >jW**F  
第7章光学系统中光束的限制 \'m7un  
7.1实际光学系统中的光阑及其作用 x MJ-=  
7.2光学系统的孔径光阑、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 >Xn,jMUW  
7.3视场光阑、窗以及渐晕的概念 ,:?ibE=  
7.3.1视场光阑、入射窗和出射窗 5pCicwea#  
7.3.2渐晕 -9b=-K.y  
7.4光阑设置的原则和几种典型系统光束限制的分析 _3`G ZeGV  
7.4.1光阑设置的原则 4uXGp sL  
7.4.2几种典型光学系统的光阑设置与光束限制 X+4Uh I  
7.5远心光路(焦阑光路)(米) kR<sSLEb  
7.5.1物方远心光路 ?"yjgt7+y  
7.5.2像方远心光路 TO6F  
7.6场镜 o?baiOkH  
7.7物空间在平面上成像的清晰深度——光学系统的景深 '12m4quO  
7.7.1照相物镜的成像空间深度 imM!Me 0TE  
7.7.2望远系统的成像空间深度 ug9Ja)1|  
习题7 Et0gPX-  
第二篇光度学与色度学基础 'V&g"Pb  
第8章光度学的基本概念与光学系统中光能损失的计算 K)'[^V Xh  
8.1光能与光度学的基本概念 Y=XDN:  
8.1.1立体角的概念与计算 (JbRhcg  
8.1.2辐(射能)通量、光谱光视效率(视见函数)与光通量 `oxBIn*BD  
8.1.3发光强度 v}DNeIh~  
8.1.4(光)照度 NS[Z@@  
8.1.5光出射度 IVxJN(N^  
8.1.6(光)亮度 O60T.MM`  
8.1.7光度学各主要光度量名称、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OLG)D#m(4/  
8.2光学系统中光通量与光亮度的传递 $O|Xq7dp  
8.2.1光束在均匀透明的同种介质中的传播 *d8 %FQ  
8.2.2光束在介质分界面折射、反射后,光亮度的变化规律 nAP*w6m0j  
8.3光学系统中光能损失的计算 Es[3Ppz  
8.3.1光学系统中光能损失的分析与计算 WI1Y P0V  
8.3.2光学系统透过率的计算 +Z"Wa0wA  
8.4像平面的照度 =c6d $  
8.4.1轴上像点照度公式 @1j*\gYz  
8.4.2轴外像点的照度公式 )u(,.O[cw  
8.5眼睛直接观察与通过仪器观察时像的主观亮度 b'O/u."O  
8.5.1眼睛直接观察物体时像的主观亮度 JAxzXAsAR  
8.5.2通过仪器观察时像的主观亮度 c44s @ E  
习题8 ! Vl)aL  
第9章色度学基础 Ic3a\FTr\  
9.1颜色视觉与色度学的基本概念 y>C !cYB  
9.1.1人眼的颜色视觉特性 Yup#aeXY/  
9.1.2颜色的分类与彩色的三特性 Bl>m`/\1i  
9.1.3颜色的混合与匹配 *L<EGFP  
9.2标准色度系统与色度计算 gYt=_+-  
9.2.1CIE1931-RGB色度系统 Ktk?(49  
9.2.2CIE1931标准色度系统 ^2 dQVV.  
9.2.3CIE1964补充标准色度系统  D?Beg F  
9.2.4均匀色品图及均匀颜色空间 P*k n}:  
9.2.5CIE标准施照体与标准光源 Da<`| l  
9.2.6CIE色度计算举例 Af\@J6viF7  
第三篇典型应用光学系统 5B%KiE&p  
第10章望远镜与望远系统外形尺寸计算 Lum=5zDo  
10.1望远镜中的转像系统 EwBrOq`C  
10.1.1棱镜转像系统 b0 }dy\dnQ  
10.1.2透镜转像系统 c6jVx_tt.  
10.2望远镜的变倍——可变放大率的望远镜 -[*y{K@dh  
10.2.1间断变倍望远系统 $\m:}\%p  
10.2.2连续变倍望远系统 7jw+o*;  
10.3望远系统的调焦方式内调焦望远镜 I*3 >>VN  
10.3.1外调焦系统 vAP1PQX;  
10.3.2内调焦系统——内调焦望远镜 %S%UMA.  
10.4光学测距原理与系统  qbc=kP  
10.4.1单眼(合像)测距仪 {yNeZXA>  
10.4.2双眼体视测距仪 l>|scs;TI  
10.5望远(镜)系统的光学性能与主要技术要求 $mT)<N ;w  
10.5.1分辨率α sC"w{_D@*4  
10.5.2视放大率г \Ec*Gq?.  
10.5.3视场角2ω ,]t_9B QK  
10.5.4出瞳直径D′ LmY[{.'tX  
10.5.5出瞳距离lZ′ bRggt6$z  
10.6望远系统的物镜和目镜 E\}A<r  
10.6.1望远物镜的光学特性和类型 W2`3PEa  
10.6.2望远系统目镜的特点及常用类型 E;H9]*x/  
10.7望远系统的外形尺寸计算 mdbi@ms@  
10.7.1光学系统外形尺寸计算的主要任务与内容 3ylSO73R  
10.7.2望远系统的外形尺寸计算举例 :/gHqEC24  
10.8 光学天文望远镜的发展与LAMOST的创新 SP<(24zdd  
10.8.1光学天文望远镜的简要发展历程 aY4v'[  
10.8.2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 V}`ri~  
第11章显微镜 GsO(\hR6^  
11.1概述 ~zZOogM<  
11.2显微镜光学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光学连接尺寸 qQf NT.  
11.2.1显微镜光学系统的基本组成 JS03B Itt  
11.2.2显微镜的光学连接尺寸 O=LW[h!  
11.3显微镜的光学特性与主要光学性能指标 4YY!oDN:  
11.3.1显微镜的光束限制结构特点 K20Hh7cVJ  
11.3.2显微镜的视场光阑和视场 o;DK]o>kH  
11.3.3显微镜的分辨率 Js:U1q  
11.3.4显微镜的放大倍率及适用放大倍率 \ (`2@  
11.3.5显微镜的成像深度(景深) x44V 9-o  
11.4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 3 [#Rm>,Vu  
11.4.1显微物镜 }T PyHq"  
11.4.2显微目镜 EhKG"Lb+  
11.5显微镜的照明系统(米) DBGU:V,85  
11.5.1对照明系统的要求 8,F|*YA  
11.5.2主要的照明方式与照明系统 iW2\;}y  
第12章照相与投影系统 oP T)vN?  
12.1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T++q.oFc  
12.2照相物镜的主要性能与基本类型 wQ/.3V[  
12.2.1照相物镜的主要性能 yIr0D 6L  
12.2.2照相物镜的基本类型 q77qdm q7  
12.2.3变焦距照相物镜(*) *qYw  
12.3 照相机的分类和基本结构 FbMtor  
12.3.1照相机的分类 .*n*eeD,  
12.3.2传统胶片式单反照相机的基本结构 Xe:rPxZf~  
12.3.3数码照相机的原理、主要性能参数及特点 d"E3ypPK  
12.4放映投影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类别 ;xUo(^t7>  
12.5投影系统与投影物镜的主要光学性能参数 }(DH_0  
12.6微显示投影机(★) __+8wC  
第13章纤维光学与光纤传像系统 3mopTzs)  
13.1阶跃光纤的传光机理与主要性能参数 @+~>utr  
13.1.1阶跃光纤中光波传播规律分析——表面波机理 Xf"< >M  
13.1.2光在阶跃直圆柱光纤中的传播规律及主要性能参数 j(k%w  
13.2阶跃多模光纤与单模光纤 /kw;q{>?o  
13.2.1阶跃多模光纤传输的模式与归一化波导常数V 2yFT` 5+H4  
13.2.2单模光纤 G=gU|& (  
13.3渐变折射率光纤的传光机理与自聚焦透镜的成像特性 uzmYkBv  
13.3.1非均匀介质中的光线理论——程函方程与光线微分方程 ,B_tAg4~  
13.3.2平方律分布的自聚焦光纤中的光线传播轨迹与规律分析 UqsOG<L'6  
13.3.3自聚焦透镜的成像规律——近轴成像 @vib54G  
13.4无源光纤传像原理、器件与系统 ~z]VDEJ{q  
13.4.1光纤传像束的传像机理与主要性能指标 8QL=%Pv  
13.4.2光纤传像系统(光纤望远系统,光纤内窥镜) BHU$QX  
第四篇 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与应用ZEMAX ]t&^o**  
软件进行光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ThFB  
第14章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 z6;hFcO  
14.1用几何像差表征光学系统像质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8sBT&A6&j  
14.1.1轴上点的光束结构与像差 V?0IMc  
14.1.2轴外点的子午与弧矢光束结构与像差表示 m]}U!XT  
14.1.3垂轴几何像差 RL\?i~'KH  
14.2几何点列图的像质评价方法 K1R?Qt,qDF  
14.3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波像差表示与瑞利判据 Fv)E:PnKC  
14.4基于点扩散函数的空域像质评价方法(中心点亮度)与斯特列尔准则 -F*vN'  
14.5光学传递函数评价像质的基本概念 Dm}M8`|X  
14.6典型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与指标 @^ti*`  
14.6.1望远镜与显微镜成像质量评价 3` oOoKX  
14.6.2照相系统与摄影物镜像质评价 fI<d&5&g  
14.7ZEMAX中的像质评价方法 |& jrU-(  
第15章应用ZEMAX的光学自动设计原理与方法 dKD:mU",M  
15.1光学自动设计基本概念 &Ruq8n<  
15.1.1光学自动设计基本原理 7TI6EKr  
15.1.2阻尼最小二乘法 z$~F9Es9  
15.1.3评价函数的构成与权因子 n53c} ^  
15.2ZEMAX评价函数 [dz3k@ >0  
15.2.1ZEMAX评价函数的构建 <Uj9~yVN]  
15.2.2ZEMAX评价函数中的操作符 P zM yUv  
15.2.3默认评价函数 8HZ+r/j  
15.3常用几何像差控制在评价函数中的实现 %QGw`E   
15.3.1ZEMAX中内建几何像差控制符与特点 cPAR.h,b?  
15.3.2评价函数中常用独立几何像差复合控制操作符的构建 <-N2<s l  
15.4利用ZEMAX像质优化与设计举例 KUm?gFh  
15.4.1消色差双胶合望远镜物镜设计 goF87^M  
15.4.2光路中有棱镜的望远物镜设计 34N~<-9AY  
15.4.3显微物镜设计 E]m?R 4  
15.4.4目镜设计  QX<x2U  
15.4.5变焦物镜设计 ~LOE^6C+~o  
参考文献
分享到:

最新评论

qiushui 2015-08-04 23:39
这个封面感觉好正式啊,谁有PDF版的,哪怕只有几章,先看看和老版的区别,再行购买。
蜗牛2013 2015-09-07 20:50
这个封面感觉好正式啊,谁有PDF版的,哪怕只有几章,先看看和老版的区别,再行购买。
赵希婷 2015-10-27 19:43
谢谢 Q3&q%n|<  
学习
liufeng0911 2015-11-05 13:40
挺牛逼的样子
dushunli 2016-01-27 00:19
新版!
段裕城 2017-03-21 12:21
新版!
海华hai 2017-03-24 23:52
看起来很详细啊
hitwhwqh 2017-04-06 15:50
看看!!
jiangranran 2017-04-28 21:23
看起来不错
sxdxyy 2017-04-29 23:32
谢谢分享,楼主 kk3^m1  
12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广告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