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光学与光学设计基础(迟泽英,第2版)

发布:cyqdesign 2014-10-21 11:21 阅读:14985
《应用光学光学设计基础(第2版)》是一本涵盖应用光学成像基本理论、光度学与色度学基础、典型应用光学系统以及光学系统像质评价与应用ZEMAX软件进行光学设计基本方法等丰富内容的核心专业基础性教材与参考书。 o4kNDXP#S  
g(:y_EpmLH  
R $cO`L*s  
z^4\?R50yO  
平装:593页 Oh:SH|=]#  
品牌:高等教育出版社 ``kKi3TWJ  
定价:59元 r,6~?hG]  
优惠价格:41.3元 KG#|Cq  
ZUyM:$  
p;n)YY$  
'ce9v@(0  
目录 WII_s|YSt%  
第一篇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与成像理论 ,>(M5\Z/c  
第1章几何光学基本定律与成像基本概念 2|~& x~  
1.1几何光学的基本概念 pAmTwe  
1.1.1光波 GX_Lxc_<f  
1.1.2光源(发光体,发光点) +V |]:{3W  
1.1.3波面 su=.4JcK  
1.1.4光线 (6\A"jey\x  
1.1.5光束 )m[!HE`cZ  
1.2光的传播规律——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rsu-W:Y  
1.2.1光的直线传播定律 iA ZtV'VQ)  
1.2.2光的独立传播定律 NUL~zb  
1.2.3反射定律与折射定律 j )F~C8*  
1.2.4折射率 oRu S_X  
1.2.5反射光与折射光的能量分布 c2"eq2'BS  
1.2.6全反射(完全内反射)及其应用 ]-.Q9cjc$q  
1.2.7光路的可逆原理 1'_OM h*;  
1.2.8光线在折射率连续变化的非均匀介质中的传播规律 qrX6FI  
1.3费马原理 WaMn[/{  
1.4马吕斯定律 dm$:xE":  
1.5光学系统及成像的基本概念 kd\yHI9A  
1.5.1光学系统的基本概念 `hlyN]L  
1.5.2成像的基本概念 ur#"f'|-  
习题1 _k+Bj.L  
思考题1 0t4i'??  
第2章共轴球面系统的成像理论 n? s4"N6  
2.1子午面内实际光线经共轴球面系统折射的光路计算公式 hG us!p"lw  
2.1.1符号规则 71/6=aq>n  
2.1.2实际光线经(单折射)球面折射的光路计算公式 6ldDt?iSg  
2.1.3实际光线经共轴球面系统的光路计算公式 3!$rp- !<)  
2.1.4轴上单色物点经单折射球面成像性质的分析 |J}~a8o  
2.2单折射球面的近轴光路计算公式与近轴成像规律 %n}]$ d  
2.2.1单个折射球面的近轴光路计算公式 G>_ZUHd I  
2.2.2单折射球面的近轴成像规律 OC\C^Yh*U  
2.3 共轴球面系统的近轴像面位置与放大率的计算 :,VyOmf  
2.3.1共轴球面系统近轴区的转面过渡公式组 kD; BwU[  
2.3.2共轴球面系统近轴像面位置的计算 R a*9d]N@  
2.3.3共轴球面系统近轴区的拉—赫不变式与放大率计算 \aW5V:?  
2.4球面反射镜的成像规律 +vbNZqwz  
2.4.1球面反射镜的物像位置关系式 n6uobo-  
2.4.2球面反射镜的成像放大率与拉—赫不变式 o`sn/x  
2.4.3球面反射镜的应用 .HtDcGp  
习题2 , zw  
思考题2 v^E5'M[A  
第3章理想光学系统的成像理论 /cjf 1Dc  
3.1理想光学系统与“共线成像”的基本概念 )US) -\^  
3.2共轴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基面与焦距 $4M3j%S  
3.2.1主面和主点 j/Kw-h ,5"  
3.2.2焦点和焦面 %Bo Jt-v  
3.2.3焦距 XnG!T$  
3.2.4节点、节面 n+i}>3'A  
3.3理想光学系统物像间的解析关系 ,,iQG' *  
3.3.1决定光学系统物像共轭点位置的基本公式 W4|;JmT.r  
3.3.2理想光学系统拉一赫不变式与系统物方、像方的焦距比 qzyQ2a_p  
3.3.3理想光学系统的诸放大率及其相互关系 E|fPI u  
3.3.4光束的会聚度与光学系统的光焦度、屈光度 1IsR}uLh  
3.4理想光学系统的图解求像方法 QDDSJ>l5_T  
3.4.1 光线描迹图解法 3~S~)quwP  
3.4.2直角坐标图解法 5y~[2jB:  
3.5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特性曲线 kR_[p._  
3.5.1物像位置共轭特性曲线 l:[=M:#p  
3.5.2放大率特性曲线 R`<E3J\*  
3.6光学系统的基本类型 #\M<6n{  
3.6.1焦距f和f′具有相反符号的系统——第一型系统 e'?(`yW>  
3.6.2焦距f和f′具有相同符号的系统——第二型系统  +*!!  
3.7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Vv{td  
3.8透镜 f[ywC$en  
3.8.1单折射球面的基点、基面位置与焦距 I'j? T.  
3.8.2透镜(厚透镜)的基点位置与焦距计算公式 l;C_A;y\  
3.8.3薄透镜与薄透镜组 2-6-kS)c  
3.9理想光学系统共轴多光组复合的实用方法 X3>(K1  
3.9.1正切计算法 D;E&;vP6%  
3.9.2截距计算法 \E30.>%,  
3.10实际光学系统基点位置和焦距的计算 HvngjP{>  
3.10.1求像方基点位置与焦距——正向光路计算 {%$=^XO  
3.10.2求物方基点位置与焦距——反向光路计算 >w'6ZDA*X  
习题3 $pKS['J0  
思考题3 g$97"d'  
第4章矩阵方法在近轴光学中的应用 =osj}(  
4.1共轴球面系统的作用矩阵 +(<f(]bG  
4.1.1折射矩阵 -_}EQ9Q  
4.1.2传递矩阵 BOG )JaDW  
4.1.3共轴球面系统的作用矩阵 K XGs'D  
4.2共轴球面系统的物像关系矩阵 ppYz~ {"r  
4.3矩阵方法在薄透镜系统中的应用 }0TY  
习题4 ~Mx fud  
第5章平面元件与棱镜系统 A4^+p0@  
5.1平面折射与平行平板玻璃的成像性质 )>/c/ B  
5.1.1光线经过平面的折射 nGt8u4gcP  
5.1.2光线经平行平板玻璃的折射 C+mU_g>  
5.1.3平行平板玻璃的“等效空气层”概念 e'`oisJU?q  
5.2折射棱镜 tX_eN  
5.3楔镜 wfdFGoy(  
5.4平面反射镜与平面镜系统 bODl q  
5.4.1平面镜的成像特性 }B5I#Af7  
5.4.2平面镜的旋转效应 |bk*Lgkzw  
5.4.3两面角镜的成像特性 'tbb"MEi4  
5.5反射棱镜 (X9V-4  
5.5.1反射棱镜的基本概念 j.6kjQN  
5.5.2反射棱镜的视场角 xv:?n^yt.[  
5.5.3平面反射系统的转像规律分析 "OPUGwf  
5.5.4反射棱镜的展开及其理论结构尺寸的计算 sHF vzE%  
5.5.5棱镜的偏差 !2Orklzd1  
5.6光学铰链 QJ>>&`{ ,  
5.7矢量分析计算方法在平面镜系中的应用 A=$oYBB  
5.7.1矢量形式的反射定律 --9mTqx  
5.7.2矢量形式的折射定律 )~/U+,  
5.7.3矢量绕定轴转动公式 9ZBF1sMg  
5.8平面反射系统中物像关系的矩阵表示方法 I?>#neHc6  
习题5 ^Toi_  
第6章眼睛与典型目视光学系统的工作原理 dc05,Bz  
6.1 眼睛 c&++[  
6.1.1眼睛的构造和主要光学常数 6"GpE5'*  
6.1.2模型眼与简化眼 k mj m6  
6.1.3眼睛的主要特性 xeI{i{8  
6.2放大镜和显微镜系统的工作原理 ZYA(Bg^  
6.2.1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7HB3?2>W  
6.2.2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my1kF%?  
6.3 望远系统的工作原理 x}{VHp`|ld  
6.3.1望远系统的工作原理与主要性质 Pio^5jhB6  
6.3.2望远系统的视角放大率 IfcFlXmt2  
6.3.3望远(镜)系统的基本类型 gNwXOd u  
6.4 目视光学仪器的视度调节 !A!\S/x4  
6.5 理想光学系统的分辨率 RVfe}4Stm#  
习题6 Bu1z$#AC  
第7章光学系统中光束的限制 `y}d)"!  
7.1实际光学系统中的光阑及其作用  sD8S2  
7.2光学系统的孔径光阑、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 W(aRO  
7.3视场光阑、窗以及渐晕的概念 ZhsZy wM  
7.3.1视场光阑、入射窗和出射窗 g1~I*!p  
7.3.2渐晕 o!~bR  
7.4光阑设置的原则和几种典型系统光束限制的分析 vNC0M:p,  
7.4.1光阑设置的原则 /<0D E22  
7.4.2几种典型光学系统的光阑设置与光束限制 Wv"tAseu  
7.5远心光路(焦阑光路)(米) [fp"MPP3  
7.5.1物方远心光路 `dP+5u!  
7.5.2像方远心光路 Nd!VR+IZ  
7.6场镜 ?^~"x.<nr  
7.7物空间在平面上成像的清晰深度——光学系统的景深 8-:k@W  
7.7.1照相物镜的成像空间深度 "NU".q  
7.7.2望远系统的成像空间深度 D,\=zX;  
习题7 d 4]%Wdvf  
第二篇光度学与色度学基础 -`OR6jd  
第8章光度学的基本概念与光学系统中光能损失的计算  2JP?6N  
8.1光能与光度学的基本概念 Yys~p2  
8.1.1立体角的概念与计算 ]%|WE  
8.1.2辐(射能)通量、光谱光视效率(视见函数)与光通量 (L$~ zw5gr  
8.1.3发光强度 hZ<btN .y5  
8.1.4(光)照度 |Vi&f5p,@  
8.1.5光出射度 Wq(l :W'  
8.1.6(光)亮度 K;[%S  
8.1.7光度学各主要光度量名称、单位及其换算关系 Z~c'h  
8.2光学系统中光通量与光亮度的传递 N}fUBX4k  
8.2.1光束在均匀透明的同种介质中的传播 ,SF.@^o@a  
8.2.2光束在介质分界面折射、反射后,光亮度的变化规律 v9U(sEDq  
8.3光学系统中光能损失的计算 pFTlhj)1  
8.3.1光学系统中光能损失的分析与计算 aMQjoamz  
8.3.2光学系统透过率的计算 abeSkWUL(  
8.4像平面的照度 oDP((I2-  
8.4.1轴上像点照度公式 k-V I9H!,  
8.4.2轴外像点的照度公式 mE`qvavP|/  
8.5眼睛直接观察与通过仪器观察时像的主观亮度 nKB&|!  
8.5.1眼睛直接观察物体时像的主观亮度 zpqGh  
8.5.2通过仪器观察时像的主观亮度 *ldMr{s<R  
习题8 _I_?k+#WFe  
第9章色度学基础 `8;,&<U'`  
9.1颜色视觉与色度学的基本概念 1?|6odc  
9.1.1人眼的颜色视觉特性 O}_a3>1DY  
9.1.2颜色的分类与彩色的三特性 cmhN(==  
9.1.3颜色的混合与匹配 Eqbe$o`dd  
9.2标准色度系统与色度计算 [!@oRK=~  
9.2.1CIE1931-RGB色度系统 *xg`Kwl5Kl  
9.2.2CIE1931标准色度系统 |90 +)/$4  
9.2.3CIE1964补充标准色度系统 :KSor}t  
9.2.4均匀色品图及均匀颜色空间 QZ3(u<f  
9.2.5CIE标准施照体与标准光源 +'/}[1q1/T  
9.2.6CIE色度计算举例 `E5"Pmg  
第三篇典型应用光学系统 ej%;%`C-  
第10章望远镜与望远系统外形尺寸计算 ] 5v4^mk  
10.1望远镜中的转像系统 ^YR|WKY  
10.1.1棱镜转像系统 !UoU#YU  
10.1.2透镜转像系统 vM7vf6  
10.2望远镜的变倍——可变放大率的望远镜 ggI=I<7M  
10.2.1间断变倍望远系统 \c~{o+UD-  
10.2.2连续变倍望远系统 5!F\h'E  
10.3望远系统的调焦方式内调焦望远镜 j- YJ."  
10.3.1外调焦系统 ~ sIGI?5f  
10.3.2内调焦系统——内调焦望远镜 z8/xGQn  
10.4光学测距原理与系统 eR-=<0Iw;  
10.4.1单眼(合像)测距仪 {^2W>^  
10.4.2双眼体视测距仪 K- I\P6R`  
10.5望远(镜)系统的光学性能与主要技术要求 LxlbD#<V  
10.5.1分辨率α b"nG-0JR  
10.5.2视放大率г dA1 C)gLi  
10.5.3视场角2ω a-5HIY5  
10.5.4出瞳直径D′ .L7Yf+yFg  
10.5.5出瞳距离lZ′ bugFl>  
10.6望远系统的物镜和目镜 qX{X4b$  
10.6.1望远物镜的光学特性和类型 TcD[Teu  
10.6.2望远系统目镜的特点及常用类型 ^'&iYV  
10.7望远系统的外形尺寸计算 yYToiW *  
10.7.1光学系统外形尺寸计算的主要任务与内容 )ojx_3j8  
10.7.2望远系统的外形尺寸计算举例 J4G> E.8  
10.8 光学天文望远镜的发展与LAMOST的创新 DVl[t8K!  
10.8.1光学天文望远镜的简要发展历程 3X$Q,  
10.8.2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天文望远镜(LAMOST) qA/#IUi)1  
第11章显微镜 H 5U x.]y  
11.1概述 :YqQlr\  
11.2显微镜光学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光学连接尺寸 Er"R;l]xJ  
11.2.1显微镜光学系统的基本组成 `M?v!]o  
11.2.2显微镜的光学连接尺寸 \ I^nx+l  
11.3显微镜的光学特性与主要光学性能指标 [O7w =  
11.3.1显微镜的光束限制结构特点 > X[|c"l.  
11.3.2显微镜的视场光阑和视场 NTm<6Is`  
11.3.3显微镜的分辨率 sK@Y!oF}\  
11.3.4显微镜的放大倍率及适用放大倍率 r+{d!CHq}  
11.3.5显微镜的成像深度(景深) . QXG"R  
11.4显微镜的物镜和目镜 /WgPXEB  
11.4.1显微物镜 +_ *eu  
11.4.2显微目镜 mPs%ZC  
11.5显微镜的照明系统(米) \[hn]@@  
11.5.1对照明系统的要求 t/KcXM  
11.5.2主要的照明方式与照明系统 |Bx||=z`  
第12章照相与投影系统 cgs3qI  
12.1照相机的工作原理 eC6>yD6D  
12.2照相物镜的主要性能与基本类型 ]6{(Hjt  
12.2.1照相物镜的主要性能 =`qRu  
12.2.2照相物镜的基本类型 [x!i* rW3  
12.2.3变焦距照相物镜(*) g.I(WJX0  
12.3 照相机的分类和基本结构 ]By0Xifew  
12.3.1照相机的分类 i}PK $sa#c  
12.3.2传统胶片式单反照相机的基本结构 @up&q  
12.3.3数码照相机的原理、主要性能参数及特点 ]?0{(\  
12.4放映投影系统的工作原理及其类别 e9CP802#2  
12.5投影系统与投影物镜的主要光学性能参数 t_jyyHxoZ:  
12.6微显示投影机(★) VK2@2`$  
第13章纤维光学与光纤传像系统 5vD3K! \u  
13.1阶跃光纤的传光机理与主要性能参数 #V.ZdLo(  
13.1.1阶跃光纤中光波传播规律分析——表面波机理 (U|)xA]y!  
13.1.2光在阶跃直圆柱光纤中的传播规律及主要性能参数 J>`v.8y  
13.2阶跃多模光纤与单模光纤 ^Xs%.`Gv/  
13.2.1阶跃多模光纤传输的模式与归一化波导常数V f).*NX  
13.2.2单模光纤 Hf VHI1f  
13.3渐变折射率光纤的传光机理与自聚焦透镜的成像特性 \U/v;Ijf  
13.3.1非均匀介质中的光线理论——程函方程与光线微分方程 izMYVI?0  
13.3.2平方律分布的自聚焦光纤中的光线传播轨迹与规律分析 P+Wm9xR2d  
13.3.3自聚焦透镜的成像规律——近轴成像 7\IL  
13.4无源光纤传像原理、器件与系统 u`'ki7LA  
13.4.1光纤传像束的传像机理与主要性能指标 .#*D!;f  
13.4.2光纤传像系统(光纤望远系统,光纤内窥镜) HSNOL  
第四篇 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与应用ZEMAX JOBz{;:R{  
软件进行光学设计的基本方法 _ XE;-weE  
第14章光学系统的像质评价 8 AFMn[{  
14.1用几何像差表征光学系统像质的基本概念与方法 Hx$.9'Oq\Q  
14.1.1轴上点的光束结构与像差 :qxm !P  
14.1.2轴外点的子午与弧矢光束结构与像差表示 Bk,2WtVX  
14.1.3垂轴几何像差 O!;H}{[dg  
14.2几何点列图的像质评价方法 N83!C=X'  
14.3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波像差表示与瑞利判据 4~!Eje!  
14.4基于点扩散函数的空域像质评价方法(中心点亮度)与斯特列尔准则 {'NBp0i  
14.5光学传递函数评价像质的基本概念 mge#YV::  
14.6典型光学系统成像质量评价与指标 WFouoXlG0  
14.6.1望远镜与显微镜成像质量评价 HLVQ7  
14.6.2照相系统与摄影物镜像质评价 '|Qd0,Z  
14.7ZEMAX中的像质评价方法 P{?;T5ap6  
第15章应用ZEMAX的光学自动设计原理与方法 d$w(-tV42  
15.1光学自动设计基本概念 ;;:">@5  
15.1.1光学自动设计基本原理 !X-9Ms}(d  
15.1.2阻尼最小二乘法 $; ?c?n+  
15.1.3评价函数的构成与权因子  KyTuF   
15.2ZEMAX评价函数 ".gNeY6)x  
15.2.1ZEMAX评价函数的构建 KYp[Gs  
15.2.2ZEMAX评价函数中的操作符 nE_Cuc>K\  
15.2.3默认评价函数 Hb+X}7c$  
15.3常用几何像差控制在评价函数中的实现 u t$c)_  
15.3.1ZEMAX中内建几何像差控制符与特点 t<Ot|Ex  
15.3.2评价函数中常用独立几何像差复合控制操作符的构建 :$NsR*Cq*9  
15.4利用ZEMAX像质优化与设计举例 *ot> WVB  
15.4.1消色差双胶合望远镜物镜设计 +p9- .YM  
15.4.2光路中有棱镜的望远物镜设计 8) HBh7/  
15.4.3显微物镜设计 P$g^vS+  
15.4.4目镜设计 ]Ko^G_Rm  
15.4.5变焦物镜设计 A_Rrcsl4  
参考文献
分享到:

最新评论

qiushui 2015-08-04 23:39
这个封面感觉好正式啊,谁有PDF版的,哪怕只有几章,先看看和老版的区别,再行购买。
蜗牛2013 2015-09-07 20:50
这个封面感觉好正式啊,谁有PDF版的,哪怕只有几章,先看看和老版的区别,再行购买。
赵希婷 2015-10-27 19:43
谢谢 BJk Z2=  
学习
liufeng0911 2015-11-05 13:40
挺牛逼的样子
dushunli 2016-01-27 00:19
新版!
段裕城 2017-03-21 12:21
新版!
海华hai 2017-03-24 23:52
看起来很详细啊
hitwhwqh 2017-04-06 15:50
看看!!
jiangranran 2017-04-28 21:23
看起来不错
sxdxyy 2017-04-29 23:32
谢谢分享,楼主 \>QF(J [8  
12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广告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