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以ZEMAX 2010作为软件平台,详细讲解了ZEMAX在
光学设计中的使用方法与技巧,帮助读者尽快掌握ZEMAX这一光学设计工具。
5 @bLDP 《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结合作者多年的使用和开发经验,通过丰富的工程实例将ZEMAX的使用方法详细介绍给读者。全书共分为11章,主要讲解了ZEMAX的使用界面和基本功能,光学像差理论和成像质量的评价,以及各种
透镜和目镜、显微镜、
望远镜等目视
光学系统的设计。
I2(5]85&]s 《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注重基础,内容详实,突出实例讲解,既可以作为光学设计人员、科研人员等相关专业人士的工具书,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习教材。
>Qz#;HI d>}pz 5V4Ze;K IY?[ 0S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1版
G*ZHLLO4S\ 平装:334页
dU\,>3tG 语种: 简体中文
Zh]d&Xeq 开本:16
0#KDvCBJ 市场价:¥ 59.00
qm&}^S 优惠价:¥ 42.70
R3<>]/1p|P 7^#f<m;Ar! ~cVFCM 目 录
6]rIYc[, wIz<Y{HA= 第1章 ZEMAX入门 1
Z!60n{T79c 1.1 ZEMAX的启动与退出 1
(EGsw o 1.2 用户界面 3
cHs@1R/-s 1.2.1 窗口类型 4
R_:47.qq 1.2.2 主窗口介绍 4
mHB*4L 1.2.3 文件菜单 5
aErms-~ 1.2.4 编辑菜单 6
"]Wrir?l 1.2.5 系统菜单 16
:XEP:8 1.2.6 分析菜单 20
ao#{N=mn 1.2.7 工具菜单 20
uOc:^ 1.2.8 报告菜单 29
A1zM$
wDU 1.2.9 宏指令菜单 32
}(z[
rZ 1.2.10 外扩展菜单 32
VG^*?62 1.2.11 窗口菜单 33
\dTX%<5D 1.2.12 帮助菜单 34
N_lQz(nG/2 1.3 ZEMAX常用操作快捷键 34
#ok1qT9_ 1.3.1 放弃长时间计算 34
M5s>;q) 1.3.2 快捷方式的总结 35
Uc%(#I]Mi 1.4 本章小结 36
>
$DMVtE0 'Ar+k\.J 第2章 像质评价 37
(wU<Kpt?J 2.1 外形图 37
<61T)7 2.1.1 二维外形图 37
sx IvL7jl 2.1.2 3D外形图 38
F0W4B 2.1.3 阴影图 39
]/hF!eO 2.1.4 元件图 39
J^8(h R 2.1.5 ISO元件图 41
x7)j?2 2.2 几何光学像质量评价 41
O|=5+X 2.2.1 特性曲线 41
xDv$z.=Y 2.2.2 点列图 43
?pn<lW8d 2.2.3 调制传递函数 46
c[J(H,mt/ 2.2.4 点扩散函数 48
N7:=%F y( 2.2.5 波前 51
h3D~?Iom 2.2.6 曲面 52
: kz*.1 2.2.7 均方根 53
m/RX~,T*v& 2.2.8 像差系数(Aberration Coefficients) 54
S7]\tw_L) 2.2.9 杂项(Miscellaneous) 56
Jn3cU 2.3 能量分析 61
ivDmPHj{ 2.3.1 能量分布 62
nf=*KS\v 2.3.2 照度 62
Uyf<:8U\ 2.4 像分析 64
JoeU J3N 2.4.1 模拟图像 64
([SrIG> X 2.4.2 双目分析 68
GSo&$T;B6 2.4.3 计算 68
mW~t/$Y$ 2.5 其他 69
2u9O+]EP 2.5.1 玻璃和梯度折射率 69
&<hDl<E 2.5.2 通用图表 70
A2>rS 2.5.3 偏振状态 71
Y|JC+Ee 2.5.4 镀膜(Coatings) 72
81Ixs
Qt 2.5.5 物理光学(Physical Optics) 73
&AM<H}> 2.6 本章小结 73
VQ wr8jXye u"eO&Vc 第3章 初级像差理论与像差校正 74
vM )2F 3.1 几何像差与像差表示方法及像差校正 74
(1pI#H"f9 3.1.1 球差 74
"c5C0 pK0 3.1.2 慧差 79
-}avH
3.1.3 像散 85
OiBDI3,|+ 3.1.4 场曲 89
ms9zp?M 3.1.5 畸变 95
W *?mc2;/ 3.1.6 色差(ColorAberration) 98
n.9k< 3.2 厚透镜初级像差 103
vxuxfi8x 3.3 薄透镜初级像差 105
XfY~q~f8 3.4 像差校正和平衡方法 106
4C AV) 3.5 本章小结 106
\i1>/`F FyD^\6/x 第4章 ZEMAX基本功能详解 107
Gt;@.jY& 4.1 ZEMAX 3种优化方法 107
@;>i3? 4.1.1 优化方法选择 107
LF o{,%B 4.1.2 Global Search和Hammer Optimization区别 108
)D_ZZPq_ 4.1.3 局部优化(Optimization)缺点 112
w&&uk[Gh/a 4.1.4 全局搜索优势 112
7C~qAI6Eg 4.2 ZEMAX评价函数使用方法 114
Arvxl(R\4 4.2.1 优化中的术语定义 114
<3?T^/8 4.2.2 评价函数方程表达 115
~9#x/EG/ 4.2.3 波前优化方法 118
_D{zB1d\0 4.2.4 光斑尺寸优化方法 120
WH:[Y7D 4.2.5 角谱半径优化方法 121
Qdepzo>E 4.3 ZAMAX多重结构使用方法 122
j5hM|\] 4.3.1 实例一:模拟元件的变化 123
85;hs 4.3.2 实例二:衍射级次显示 127
!%w#h0(b 4.3.3 实例三:分光板模拟 131
\1`L-lz 4.4 ZAMAX坐标断点使用方法 137
Y)D~@|D, 4.4.1 ZEMAX坐标系 137
38Rod]\E 4.4.2 自带坐标断点使用方法 139
8R!3}kx 4.4.3 坐标断点面使用方法 139
P
"S=RX#+ 4.4.4 样例一:旋转角度的优化方法 140
9{OH%bF 4.4.5 样例二:使用坐标断点精确寻找主光线位置及方向 143
s=)0y$ 4.4.6 样例三:坐标返回的使用方法 144
VyRU_<xP 4.5 本章小结 147
$lJu2omi1 [>`[1;a X 第5章 公差分析 148
RX]x3- 5.1 公差 148
L|sWSrqd 5.1.1 误差来源 148
%y@iA91K 5.1.2 设置公差 149
'vgO` 5.1.3 公差操作数 149
OBF3)L] 5.2 默认公差的定义 150
k:?+75?$ 5.2.1 表面公差 151
&5*)r@+ 5.2.2 元件公差 152
p)
x.Y 5.3 公差分析3种法则 153
5f54E|vD 5.3.1 灵敏度分析 153
XTIRY4{
d 5.3.2 反转灵敏度分析 154
W@S'mxk#* 5.3.3 蒙特卡罗分析 154
84PD`A 5.4 公差过程的使用 157
7Pt*V@DHS 5.4.1 公差分析的执行 157
|=OO$z;q| 5.4.2 双透镜的公差分析 160
hl4@Y#n 5.5 本章小结 166
pB
@l+
n^ %9_wDfw~ 第6章 非序列模式设计 167
>.R6\>N% 6.1 ZEMAX中非序列模型介绍 167
4SG22$7 W 6.1.1 模型类别 167
!U02>X 6.1.2 面元反射镜 168
|pIA9/~Z 6.1.3
光源分布 169
":,HY)z 6.1.4 棱镜 172
YK#
QH"} 6.1.5 光线分束 173
`[+9n2j 6.1.6 散射 175
vFfvvRda4x 6.1.7 衍射光学元件 177
S}"?#=Q.%O 6.1.8 相干模拟 178
DdI7%?hK 6.1.9 复杂几何物体创建 179
/)80@ 6.1.10 吸收分析 181
^q"wd?((h 6.2 创建非序列光学系统 182
Y^dVNC3vd 6.2.1 建立基本系统特性 183
rT`D@
I 6.2.2 创建反射镜 185
y$)gj4k/D 6.2.3 光源建模 186
uo1G 6.2.4 旋转光源 187
':,6s 6.2.5 放置探测器 189
l<<G".? 6.2.6 跟踪分析光线探测器 190
2|k*rv}l 6.2.7 增加凸透镜 192
c$f|a$$b 6.2.8 光线跟踪分析和偏振损耗 194
i'!M<>7 6.2.9 增加矩形ADAT光纤 195
V:42\b7x 6.2.10 使用跟随解定位探测器 198
kO<`RHlX= 6.2.11 整个系统光线追迹 198
c ;3bX6RD* 6.3 将序列面改成非序列物体 199
p71%-nV 6.3.1 转变NSC的工具 199
nf< <]iHf 6.3.2 初始结构 200
hp(n;(OR 6.3.3 使用转换工具 202
i_GE9A=h 6.3.4 插入非序列光源 203
/,v:!* 6.3.5 插入探测器物体 205
@C=, >+D 6.4 模拟混合式非序列(NSC with Ports) 208
*jWU8.W 6.4.1 序列/非序列模式 208
ADX} 6.4.2 建立非序列组件 211
Q}jbk9gM5 6.4.3 定义多焦透镜 212
hMJ \a 6.4.4 带状优化 215
vg5zsR0u 6.4.5 目标局部 216
T[))ful 6.4.6 系统性能 217
TJY$<: 6.4.7 运行影像分析性能之优化 218
T4
SByX9 6.4.8 最终设计 219
K/[v>(< 6.5 优化非序列光学系统 219
U]sU
b3 6.5.1 Damped Least Squares和Orthogonal Descent 220
i:#R
U^R 6.5.2 建立系统 222
Cu({%Gy+ 6.5.3 评价函数 223
;hs:wLVa" 6.5.4 自由曲面反射镜 224
Fc}wuW 6.5.5 优化 226
4\(;}M-R{ 6.6 本章小结 228
<YL\E v/[ Kw'Dzz%kN 第7章 基础设计实例 229
T
GMHo{] 7.1 单透镜设计 229
./<3jf : 7.1.1 ZEMAX序列模式简介 229
^J>28Q\S 7.1.2 单透镜系统
参数 231
nVG\*#*]| 7.1.3 单透镜初始结构 233
|~H'V4)zXu 7.1.4 单透镜的变量与优化目标 235
mUy/lo'4 7.1.5 单透镜优化结果分析与改进设计 237
@6*<Xs
= 7.2 双胶合消色差透镜设计 240
v85&s 7.2.1 双胶合透镜设计规格参数及系统参数输入 241
^
+{ ~
^y7 7.2.2 双胶合透镜初始结构 242
UO"8 I2rB 7.2.3 设置变量及评价函数 244
|iM*}Ix- 7.2.4 优化及像质评价 245
fJv0 B* 7.2.5 玻璃优化——校正色差 247
9+QLcb 7.3 牛顿望远镜设计 249
Cu;X{F'H 7.3.1 牛顿望远镜来源简介及设计规格 249
lO,
2 7.3.2 牛顿望远镜初始结构 251
\)BKuIP 7.3.3 添加反射镜及遮拦孔径 253
any\}
7.3.4 修改反射镜以提高MTF 258
C`mXEX5 7.4 变焦
镜头设计 260
0'97af 7.4.1 变焦镜头设计原理介绍 261
y8+?:=N. 7.4.2 变焦镜头设计规格及参数输入 261
ZJ=C[s!wu 7.4.3 多重结构实现变焦 263
RAE|eTnna 7.4.4 变焦镜头的优化设置 265
6}NvVolr 7.5 扫描系统设计 268
dc&Qi_W 7.5.1 扫描系统参数 269
SO p%{b 7.5.2 多重结构下的扫描角度设置 273
=hl-c 7.6 本章小结 276
Tjs-+$P+ ip5s'S~ 第8章 目视光学系统设计方法 277
4kXx(FE 8.1 人眼光学系统的创建 277
*C\4%l 8.1.1 眼睛概述 277
r.ajw&J2 8.1.2 眼睛模型 277
%aw/Y5 8.1.3 使用ZEMAX创建人眼模型结构 278
WgPL4D9= 8.2 放大率与视觉 281
n;rOH[P 8.2.1 近距离物体成像标准 281
_ux6SIyp` 8.2.2 小型放大镜放大率 281
==FzkRA) 8.3 本章小结 284
R&xD|w8UjM I:6xDDpZG` 第9章 目镜设计 285
6AQ;P 9.1 目镜介绍 285
g"Ii'JZ? 设计案例一:惠更斯目镜 286
*R~oA` 设计案例二:冉斯登目镜 288
"\_}"0H 设计案例三:凯尔纳目镜 290
c7rYG] 设计案例四:RKE目镜 292
n@mUQ6 设计案例五:消畸变目镜 294
D[-Ct 设计案例六:对称式目镜 297
8%xtb6#7M 设计案例七:埃尔弗目镜 299
zV80r+y 设计案例八:西德莫尔目镜 301
VGvOwd)E 设计案例九:RKE广角目镜 304
]lO$oO 9.2 目镜调焦 306
rz7yAm 9.3 本章小结 311
0N
T3 r*p%e\ 3 第10章 显微镜设计 312
3:;%@4f 10.1 技术指标 312
gSe{S 10.1.1 基本系统技术要求 312
l%w7N9 10.1.2 分辨率目标和极限 312
F 1zc4l6 10.2 10倍物镜初始透镜形式 313
s+CXKb + 10.2.1 显微镜设计步骤 313
lmc-ofEv 10.2.2 物镜与目镜的连接 319
3o^V$N. 10.3 本章小结 322
', &MYm\ !CMN/= 第11章 望远镜设计 323
kXj pCtCu 11.1 天文望远镜 323
$\K(EBi#G 11.1.1 天文望远镜设计步骤 323
ud#8`/!mq 11.1.2 分辨率与衍射极限 328
r=[}7N 11.2 地上望远镜 328
Fh/C{cX9g 11.3 本章小结 334
<1LuYEDq -"nYC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