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市场趋于火热状态 供应链或受考验
一年一度的高等教育入学考试刚刚结束,国内LED企业也迎来了自己的供应链“高考”。日前,记者对国内LED照明市场的新一轮火爆行情进行了详细报道。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广大企业正如何应对这场对自身供应链的严峻考验。 供货压力促进供应链管理 今年年初以来,LED照明下游应用市场需求超出预期持续快速增长。直接带动了中游封装和上游外延芯片产能的快速消化,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了去年难得一见的订单排队现象。 “公司的销售出现了爆发性增长。”LED照明应用企业勤上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旭亮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公司24小时满负荷生产,但仍满足不了客户的需求。”为应对此种局面,李旭亮表示,在外包部分生产环节的同时,勤上将从上游联合众多的原材料供应商,从下游联合遍布全国各地的产品经销商与代理商,通过打造大规模的集约化采购及生产体系,将LED照明产品的成本尽可能降低,从而以超高性价比将产品投向市场,进一步抢占市场份额。 “在供应链管理上,洲明选择与适合自己的优质伙伴合作,开拓新的渠道和模式,建立起了自己特有的供应链管理体系。”广东洲明节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荣礼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所以在这一轮火爆行情中,洲明才能紧跟市场脚步,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情况良好。” 下游照明市场的快速增长同时给中游封装企业带来了供货压力。“我们目前的封装产能对比2012年已经提升了40%左右。”安徽泽润光电有限公司总裁陈和生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虽然封装材料的采购目前还很平稳,但是封装的交货压力很大。”为此,陈和生表示,为应对供货不足,泽润已经动用了封装外加工和封装成品外购的方式来平衡自身交货压力。 “不过总的来说,我们会认为封装交货压力是暂时的。”陈和生强调,“目前上、中游的设备产能依然大量闲置,只是因为人员、管理等方面的原因,设备产能的释放还需要一个过程。” 中游封装企业满负荷生产又逐渐将市场利好传导至上游。“今年5月份之后,行业出现了重大的转折。”外延芯片生产企业山东浪潮华光光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郑铁民告诉《中国电子报》记者,“大家本来以为行业转折会出现在2014年,结果现在供不应求的迹象就已经非常明显,我们浪潮华光也在采购和供货方面感到了压力。”同时郑铁民也表示,从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来看,随着产能利用率的提升,市场会从供不应求再到供过于求,保持动态的平衡,但这一轮火爆行情给企业供应链带来的压力还将持续一段时间。 “目前天通呈现产销两旺的良好态势,供货方面的压力非常明显。”蓝宝石衬底生产企业天通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郭跃波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也强调了供货的压力之大。“天通正在不断加强与全球一流氧化铝粉供应商的合作。只有把原材料供应商真正视为合作伙伴,才能确保原材料的品质优异和稳定供货, 从而确保晶体的品质稳定,良率稳步提升。”郭跃波表示,“这也是天通公司供应链管理的关键所在。” 国内主流的荧光粉供应商有研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国内贸易部主任夏天表示,从2013年3月份开始,LED荧光粉市场开始回暖,价格方面则持续大幅下降。“未来LED荧光粉的价格仍有一定下降空间,”夏天认为,“最好的控制成本的方法就是提高现有产品合格率,以及提高产品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