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快
激光光谱原理与技术基础》较
系统地介绍了超快光谱研究所涉及的理论基础和实验技能。全书共16章,主要内容包括:时间分辨光谱的历史和进展,分子光谱学基础,飞秒激光技术,非线性光谱学基础、原理及其应用,二维光谱实验及应用,飞秒瞬态吸收光谱技术及数据分析方法,荧光偏振及各向异性原理,超快荧光测量技术,飞秒激光脉冲性质表征方法,脉冲升温-纳秒时间分辨中红外瞬态吸收光谱,激光光谱实验中噪声与微弱信号测量以及计算机接口技术。
bAUruTn 《超快激光光谱原理与技术基础》可作为从事时间分辨光谱研究科技人员的参考书,尤其适合进入该领域的研究生。书中对光谱学一些基本概念的阐述及
光学实验技能的介绍也适合本科高年级学生。
ezq<)gJc U_&v|2o#3 =tKb7:KU 市场价:¥ 128.00
m0}1P]dc 价格:¥ 102.40 此商品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7G@S&<PK( dcd9AW=
!_No\O "f
Ni3<x] 目录
I+!?~]AUuq 第1章 时间分辨光谱技术导论
&OMe'P 1.1 时间分辨光谱概述
$:RP tG 1.1.1 时间分辨简介
<Z>p1S 1.1.2 飞秒化学
;VS\'#{e 1.2 量子波包
Wx`|u 1.2.1 量子力学波包
Ft[)m#Dj` 1.2.2 里德堡(Rydberg)态波包
\#hp,XV> 1.2.3 波包再现结构
Xi:y3 5q 1.2.4 波包的制备与激发光脉宽
j><8V Qx 1.2.5 波包的产生
4Odf6v,*@ 1.2.6 波包运动的实验测量方法
x1O]@Z{d\ 1.2.7 波包测量实例分析
Zv"qA 1.3 密度矩阵表示
.H33C@ 1.3.1 相干态的密度矩阵表示
e8Y;~OAj[ 1.3.2 密度算符与密度矩阵
3G.-JLhs 1.3.3 纯态和混合态
ru 5T0w";V 1.3.4 混合态的密度矩阵
A*a:#'"*N 1.4 飞秒光相干振动激发的唯象处理
@hG]Gs[,o 1.5 低频振动相干态冲击受激拉曼散射实验测量及理论分析
GGWdMGI/ 1.5.1 相干态冲击受激拉曼散射泵浦-探测实验测量
67{3/(`x 1.5.2 相干态冲击受激拉曼散射实验结果的理论分析
Qp5YS 参考文献
9i?Q=Vuc~< 第2章 分子光谱学基础
6p}dl>T_y 2.1 光谱的量子本性
4#fgUlV 2.1.1 一维谐振子的波函数
B.oD9 <9 2.1.2 角动量的量子化特征
8%,u~ELA 2.2 轨道与电子态
?O| CY 2.2.1 原子轨道与电子态
&$x1^ 2.2.2 分子轨道与电子组态
S_|VlI 2.3 分子对称性与分子点群
Q2 S!}A 2.4 电子跃迁与光谱
%
k}+t3aF 2.4.1 分子的光吸收
b-"kclK 2.4.2 跃迁矩
OngUZMgdb 2.5 光谱跃迁选择定则
xV+cX*4h 2.5.1 原子的电子跃迁选择定则
+*')0I 2.5.2 分子的电子态跃迁选择定则
LPRvzlY= 2.5.3 电子态跃迁中的振动跃迁选择定则
q(nPI 2.5.4 纯振动、转动跃迁选择定则
sq;nUA= 2.6 激发态性质
@krh <T6| 2.6.1 激发态表示方法
_KSlIgQ
}0 2.6.2 激发态寿命
{*NM~yQ 2.6.3 激发态能量
z"PU`v 2.6.4 溶剂效应
^*@D%U 2.6.5 无辐射跃迁过程
-nL!#R{e 2.6.6 激发态反应的Kasha规则
[a2Q ^ab 参考文献
FDQP|, 第3章 飞秒激光技术
tT`{xM 3.1 飞秒脉冲
激光器的发展
()`cW>[ 3.2 克尔
透镜锁模掺钛蓝宝石飞秒激光振荡器
?Dn
6 3.2.1 掺钛蓝宝石晶体的性质
}P(<]UF 3.2.2 克尔透镜锁模原理
:vWixgLg 3.2.3 钛宝石激光器谐振腔
Pg%k>~i 3.2.4 激光器锁模运转特性
}
>zl 3.2.5 色散与色散补偿
/@xL { 3.3 啁啾脉冲放大器
yM`QVO!; 3.3.1 展宽器与压缩器
s<b(@L 1 3.3.2 啁啾脉冲放大器工作原理与结构
T {B\1|2w 3.3.3 啁啾脉冲放大器实例介绍
Y3M"a8 e' 3.4 非线性光学频率变换
e{k)]]J 3.4.1 近红外波段共线光参量放大
;]A:(HSZj 3.4.2 可见光波段非共线光参量放大
ZhnRsn9 3.4.3 如何获得紫外、中红外波段的飞秒脉冲
(V:)`A_- 3.4.4 频率变换装置实例介绍
)ipTm{ 参考文献
I;rh(FMV 第4章 非线性光谱学基础
hG! |ts 4.1 密度算符
^>/] Qi 4.1.1 纯态的密度算符
p/4}SU 4.1.2 密度算符的时间演化
=t!$72g\ 4.1.3 统计平均的密度算符
c[zaYcbl 4.1.4 二能级系统密度矩阵的时间演化:无微扰情形
qV&ai {G: 4.1.5 Liouville表示下的密度算符
b[;Zl< 4.1.6 退位相
QKt+Orz 4.1.7 各种表示的层级结构
\ x>#bql+ 4.1.8 二能级系统密度矩阵的时间演化:光学Bloch方程
$QC^hC 4.2 微扰展开
g( -}M` 4.2.1 动机:非微扰展开的局限
hutdw> 4.2.2 时间演化算符
k.K;7GZC 4.2.3 相互作用表象
5
cz6\A& 4.2.4 备注:Heisenberg表象
s{@3G8 4.2.5 波函数的微扰展开
bG&vCH;}% 4.2.6 密度矩阵的微扰展开
T.B}k`$ 4.2.7 非线性光学简介
n\'@]qG)Z4 4.2.8 非线性极化强度
,Jqk0cW2 4.3 双边Feynman图
"Wz74ble 4.3.1 Liouville路径
RAY.]:}jr 4.3.2 时序和准冲击极限
:!WKD@] 4.3.3 旋转波近似
MgG_D6tDM 4.3.4 相位匹配
6eq`/~# 参考文献
}$D{YHF 第5章 非线性光谱学原理及其应用
_ H$^m#h 5.1 非线性光谱学
3lG=.yD 5.1.1 线性光谱学
OJTEvb6nPg 5.1.2 三能级系统的泵浦-探测光谱学
Q~>="Yiu 5.1.3 量子拍光谱学
Wt $q{g{C 5.1.4 双脉冲光子回波光谱学
^/_1y[j 5.2 退相位的微观理论:光谱线型的Kubo随机理论
p({)ZU3 5.2.1 线性响应
@$]
CC1Y 5.2.2 非线性响应
ly)L%hG 5.2.3 三脉冲光子回波光谱学
6fcn(&Qk 5.3 退位相的微观理论:Brown振子模型
6,:`esl 5.3.1 含时哈密顿量的时间演化算符
~RIn7/A 5.3.2 Brown振子模型
ns;nle|m 5.4 二维光谱仪:三阶响应函数的直接测量
bc ;(2D 5.4.1 单跃迁的二维光谱
8^)K|+_'m 5.4.2 一组耦合振子的二维红外光谱
lgei<\6~n5 5.4.3 弱耦合振动态的激子模型
a]nyZdt` 参考文献
&.`/ln 第6章 二维红外光谱
$bo 5:c 6.1 简介
+t`QHvxv 6.1.1 二维红外光谱定义
l!9G 6.1.2 二维红外光谱的用途
D`fi\A 6.2 二维红外光谱原理
?KF.v1w7 6.3 二维红外光谱实验
v.pj
PBU1 6.3.1 飞秒红外激光
光源 ?~fuMy B 6.3.2 二维红外光谱仪
\[F4ooe 6.3.3 二维红外光谱图
.X(*mmH 6.4 二维红外光谱的应用
=sa bJsgL 6.4.1 快速动态变化
7\p<k/TS 6.4.2 分子结构
@o6^" 6.4.3 分子间相互作用
7.DAwx.HYK 6.5 展望
q)E
J?- 参考文献
8jxs%N,aI 第7章 二维电子态相干光谱原理、实验及理论
模拟 Kk t9M\ 7.1 二维光谱原理
$IB>a 7.2 二维可见光谱实验装置
^7O,Vk"Z 7.3 数据采集及计算
i[x;k;m2q 7.4 理论
oP( Hkp,' 7.5 实验结果与讨论
6:o?@% 7.5.1 实验
xs ^$fn\ 7.5.2 理论模拟
oN/T>&d 7.6 二维电子光谱应用举例
J;S@Q/s 附:三能级系统的三阶响应函数
5qW*/ 参考文献
JkM f+! 第8章 二维飞秒时间分辨光谱概论
3[E)/~- 8.1 背景介绍
Z-BPC|e 8.2 一维傅里叶变换谱
<u9U%Vsi 8.3 自由感应衰减
\hcb~>=C 8.4 非线性响应
v4V|j<R 8.5 信号辐射和传播
V6{P4 1_ 8.6 密度矩阵方法及双边费曼图
F6xQ`T| 8.7 二维傅里叶变换谱
/92m5p 参考文献
B U^3U x$ 第9章 飞秒瞬态吸收光谱及常规光路调节技术
TtaVvaz~> 9.1 简介
V/jEMJNks 9.2 实验光路
{}TR'Y4 9.3 数据采集与计算
jSyF]$" 9.3.1 瞬态光谱动力学
&%/kPF~< 9.3.2 数据采集
9G'Q3?
z 9.3.3 采集程序
o]vU(j_Ju 9.4 超快实验光路调节技巧
MxXu&.|_ 9.4.1 双镜法调节光路
<Hq|<^_K 9.4.2 光程设定
fGD#|a;, 9.4.3 延迟线
i1#\S0jN 9.4.4 重合的调节
oU.LYz_ 9.4.5 光楔的使用
I}a iy.l 9.4.6 偏振调节
Y:0SrB!\ 9.4.7 翻转镜的使用
J}-,!3qxW 9.5 超连续白光
#sq$i 9.5.1 白光产生简介
>/DyR+?>4 9.5.2 白光产生条件
-$]Tn#`Fb 9.5.3 白光的色散与色差
MOIH%lpe 9.6 实验检错
}"'^.FG^_ 9.7 其他测量方法
N}*|*!6hI 9.7.1 锁相放大器
27t23@{YL 9.7.2 门积分平均器
Rj|8lK;, 9.7.3 电荷耦合器件
U&D"fM8 参考文献
J=gerdIk 第10章 奇异值分解及全局拟合数据处理方法
i7fQj,
q 10.1 方法简介
]tVU$9D 10.2 数据矩阵的准备
[kyF |3k~ 10.3 奇异值分解的计算
^/3R/;? 10.4 组分的选择方法
Z5 uetS^ 10.5 物理模型的建立
)k.[Ve 10.6 全局拟合
1>"K<6b+ 参考文献
\wxS~T<&L 第11章 荧光的偏振性与荧光发射的各向异性
N%A[}Y0;MW 11.1 荧光偏振状态的表征(偏振比和发射各向异性)
<.0-K_ 11.1.1 线性偏振光激发
K>h= 11.1.2 自然光激发
$f-f0t' 11.2 瞬时和稳态各向异性
@eRR#S 11.2.1 瞬时各向异性
>C`b4xQ 11.2.2 稳态各向异性
iR9
$E 11.3 各向异性的加和法则
ag-\(i;K] 11.4 发射各向异性与发射跃迁矩角分布之间的关系
1Z +3=$P 11.5 分子固定不动取向随机分布的情形
*N .f_s 11.5.1 吸收跃迁矩和发射跃迁矩相互平行的情形
!79^M 11.5.2 吸收跃迁矩和发射跃迁矩非平行的情形
,OX(z=i_ 11.6 转动布朗运动效应
IRemF@ 11.6.1 自由转动
-;TqdL@ 11.6.2 受阻转动
SSKn7` 11.7 应用
BpL,<r, 参考文献
x.CNDG 第12章 超快荧光测量技术
ec:?Q0 12.1 超快荧光测量技术简介
krPwFp2[* 12.2 荧光上转换技术
!_VKJZuH 12.2.1 相位匹配
a a=GW% 12.2.2 光谱带宽与群速失配
k[]B
P4 12.2.3 荧光上转换实验
$!L'ZO1_r 12.3 光克尔门技术
.$/Su3]K/ 12.3.1 光克尔荧光技术原理
y]B?{m``6 12.3.2 光克尔荧光技术实验
,~-"EQT 12.4 荧光非共线光参量放大技术
6.},y<E 12.4.1 光参量放大基本原理
GqXnOmk 12.4.2 荧光光参量放大系统的基本构成
y#5xS 12.4.3 数据采集系统
)oJn@82C| 12.4.4 荧光收集系统
kzqW&`xn? 12.5 荧光放大光谱的失真与矫正
X !g"D6' 12.5.1 影响光谱增益的因素
Gpws_jw 12.5.2 理论与实验的对比
wRn] 12.5.3 光谱失真的解决方法
~F^(O{EG 参考文献
%O`e!p 第13章 飞秒激光脉冲性质表征方法
31\l0Jg 13.1 飞秒激光脉冲
Z~o6%_xe 13.1.1 激光脉冲的数学表示
3%Z:B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