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科学媒体评中微子新振荡:中国物理学最大发现

发布:cyqdesign 2012-03-13 17:12 阅读:2185
3月8日,我国大亚湾中微子实验国际合作组宣布,发现新的中微子振荡,并测量到其振荡几率。鉴于这一结果将对中微子物理未来发展起决定性作用,连日来,大量国外科学媒体对该事件进行了报道及评论。 Xi\c>eALO  
    就在中方消息发布及论文公开当天,英国《自然》杂志在线版以《对中微子震荡的创纪录式精密测量》为题,介绍了实验相关的详细情况。文章称:“幽灵般的亚原子中微子,从一个形态转化为另一个形态——即中微子振荡的几率,这个曾经可望而不可及的参数,现已被首次精确地测量。” <viC~=k;  
    文章援引美国加州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人员、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项目和业务经理威廉·爱德华兹的话称:“这是一个莫大的惊喜。”同样来自该实验室的合作发言人陆锦彪(音)表示:“现在知道它(θ13)非零,我们可以继续向前走,以找寻CP破坏。” 0O]v|  
    同在3月8日,美国《科学》杂志在线版“科学此刻”栏目发表文章《中国物理学家揭露中微子测量的关键》。在开篇中将中微子比喻成“难以捉摸的、亚原子世界的变色龙”。文章评价:“此次成果完成了一幅中微子的概念图。”并称“这为‘中微子与反中微子行为间不对称’的实验铺平了道路。其将可以解释为何现在的宇宙中有如此多的物质,却只有那么一丁点儿的反物质这一问题”。 *{Z=)k%  
    该文章明确指出:“θ13非零的事实,将使中微子物理学界在未来10年左右收获丰厚。”而参与大亚湾项目、来自托马斯·杰斐逊国家加速器实验装置的罗伯特·麦基翁对《科学》网站表示,大亚湾实验结果之所以蔚为显著,另一个原因则在于“这可以说是中国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物理学成果”。该文章最后称:“看似,中国粒子物理的时代业已到来。” #<u;.'R  
    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早在3月1日就发布消息称《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结果或超预期》,3月8日,在中方将论文公布的第一时间又发布了《大亚湾实验发现中微子转换的新类型》,并指出该结果解决了一个“长期存在的、难以捉摸的谜题”。 O;}K7rSc  
    物理学家组织网引用美国能源部高能物理科学副主任詹姆斯·西格里斯特的话称:“是模范的团队合作引领了这次出色的表现。成果极其显著,但对这个世上最为重要的反应堆中微子实验来说,不过是个开端。” WNKP';(a@G  
    英国《新科学家》杂志在线版3月9日以《中微子或有助解释失踪的反物质》为题,发布了实验相关消息。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弗朗西斯·哈泽恩在采访中称:“(实验结果)表明θ13相当的大。”而这“意味着物理学家们现在可以构建实验,来找出为何中微子与反中微子的行为不同的答案。如果θ13太小则没这个可能”。在文章最后,哈泽恩表示:“θ13之‘大’可以说是带来了希望——这个几乎令人惊异的实验结果使中微子物理学坚定地驶上了快车道。而我们现在知道,已可以移步至下一个前沿阵地了。” aS\$@41"  
    美国《每日太空》网站的报道侧重在该结果对宇宙学理论的影响。文章称,θ13的发现可能有助于解决一些有关宇宙的最大谜团,诸如为何现在的宇宙物质比反物质更多的现象,其关乎恒星、行星、人类甚至现今存在的所有一切。尽管“小小中微子世界微妙的不平衡,看似不可能对人类有太大影响,但发现中微子和反中微子之间的不平衡关系,却可以让我们了解所有关于宇宙早期形成的关键”。 fl2XI=[v4  
    美国费米实验室和斯坦福直线粒子加速器联合出版的《对称》杂志,以《大亚湾实验产生关键性测量,为未来的发现铺平道路》为题,细致的描述了实验情况及中微子相关研究。文章作者称,无论运行速度是否真的比光快,中微子都是令人着迷的神秘粒子。“人们早已经能够估算中微子两种形态转变发生的几率。但对于另一种,也是最为罕见的形态,依然束手无策。”不过,“9个星期的数据记录与对成千上万个反中微子互动的观察,中国大亚湾实验室和美能源部下属实验室的专家终使计算达到了超乎预计的精准度,估量出了其振幅。” E2>+V{TF  
    该文章同时指出了大亚湾中微子实验项目面临的国际挑战:“在日本T2K实验和美国MINOS实验展开9个月之后,却是中国大亚湾实验室对问题给出了确定的答案。而之前为此进行过高精度实验的,还有法国的Double Chooz项目和韩国的RENO项目。” /Ah&d@b  
    罗伯特·麦基翁在接受《对称》采访中指出:“世界各地有五大实验项目的物理学家都对此展开竞赛,现在大亚湾实验的精确测量提供了最后的线索,帮助我们理解了中微子转换。”“经对所有混合角的测量,物理学家可以继续下一组雄心勃勃的实验研究——CP破坏,或称之为宇称不守恒。” N&Ho$,2s  
    美国费米实验室的理论家鲍里斯·凯瑟在评论该实验的影响时指出:“解决这一(CP破坏)问题,除了θ13,还需要确定中微子的质量次序。”“短期内有望解决中微子质量次序问题的,是美国明尼苏达州NOVA实验。但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的结果,成功打开一个重要窗口,使人们了解到中微子的行为。” /s=veiH  
    《科学美国人》杂志在线版认为,这个行为就是实验确定了θ13大约是0.09,此值远大于预期。大亚湾项目合作成员、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的卡斯滕·黑格对《科学美国人》杂志说:“这是第一次以实验证实其不为零。”而《对称》杂志对此的解释是:“θ13非零,这对于NOVA实验以及在南达科他州的长基线中微子实验都是个好消息,因为如果θ13为零或非常接近于零,这两个实验都将无法实现自己的目标。” v#X#F9C  
    《对称》杂志在文章最后总结称:“此次大亚湾中微子振荡概率研究的突破,对回答中微子物理学中的两个重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即这三种中微子的质量如何排序?这是否就是反物质消失不见而物质极端丰富的原因?大亚湾实验测量之关键,为今后的科学发现奠定了基础。” (来源: 中国科技网 作者: 张梦然)
分享到:

最新评论

amiferous 2012-03-13 18:20
物理学的骄傲!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商务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4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