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远镜扫描外星人有危险 地球存遭灭顶之灾隐患

发布:amiferous 2012-03-07 08:23 阅读:1825
据国外媒体报道,任何智慧地外生命都不会通过暴力地爆炸白宫,或者像长着发光手指可爱外星人那样博得孩子们的欢心,来炫耀他们的存在。许多科学家仅希望通过扫描太空寻找遥远恒星地外文明的射电信号来证实外星人的存在,但是这样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容易让外星人发现地球人类存在的线索,或许会带来地球的灭顶之灾。 tQ`tHe  
  目前,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学物理学家、宇宙学家保罗-戴维称,如果外星人以偶然的机会在地球上遗留下存在的证据,我们则能够搜寻可能的外星人科技“足迹”,或者甚至能分析地外生命DNA分子。像现场勘查(CSI)的法医搜寻鉴别手段来执行,同时不必取消搜寻地外文明计划(SETI),天文学家仍继续观测太空。我的观点建议将搜寻地外文明的重担平均分配,使从事外星人搜寻任务的之前少数英雄射电天文学家,扩大至整个科学界。像基因搜寻地外文明计划是射电搜寻地外文明计划的补充,两者不会产生冲突。 IDLA-Vxo  
  戴维希望科学家能够拓宽思维考虑外星人遗留的活动迹象,他从事搜寻地外文明计划已有30年,撰写了一部新书——《可怕的寂静》描述了自己的观点,他的相关观点发表在8月刊《宇航学报》杂志上。 oWXvkDN   
  但是戴维并不认为智慧生命必须存在着,多年以来他非常支持搜寻地外文明计划,尽管尚未发现确凿的证据表明外星人的真实存在,但从未放弃过。他描述这项天空计划犹如“干草堆里找针”,当前的搜寻工作不会因未寻找到针而中断放弃,现根本未发现针尖所在,以及未评估干草堆的大小。 WqYl=%x"{V  
  外星人路标  为了相信地外文明的存在,SETI天文学家并未忽视外星人向地球发射信息的可能性,他们认为过去五十年里地外无线电信号曾抵达过地球,或者强大的射电、光束像灯塔一样扫描银河系。 uO"@YX/  
  非常先进的地外文明可能建造巨大的航天工程计划来直接探测恒星系统的秘密,通过探测宿主恒星周围的物质层,外星人不仅能够探测到恒星的热量,还能够建立一种地球天文学家也能探测到的独特红外信号标记。  就像地球发射机器人探测器一样,地外文明也可能按照这种方式探索宇宙,出于宇宙战略定位,他们可能在小行星带上部署休眠探测器。地球天文学家可以试着搜寻这样的探测器,或者发送“你好”等无线电信号唤醒这些外星人探测器。 3l4k2  
  外星人遗迹  戴维称,外星人也有可能拜访地球,并在人类的家门口留下生命活动迹象。但依据宇宙年代,任何抵达地球的外星人历史将非常遥远,至少是早于人类出现于地球。这意味着任何外星人拜访地球的残留遗迹必须保留数亿至数十亿年,才能让现今人类发现。 l l&iMj]  
  戴维接受《天体物理学杂志》记者采访时说:“如果地球上有另外一种智慧文明生物,我们在二十年之内就会发现它们,这将毫不费力。当然如果它们不存在,这种搜索工作的意义而不大。”   {jk {K6 }  
  包含钚的非人类核废料堆积物可揭示其来源,这是因为自然堆积物质历经一定年代将腐烂分解,采矿或者采石工程的痕迹将保存在地球或者其卫星表面之下。外星人的“漂流瓶”或者类似于科幻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的神秘独石,基本不可能在地球上幸存数亿年历史,这是因为受地质变化和气候因素作用。 7RdL/21K  
  隐蔽生物   @&,r|-  
  或许最具吸引力的是如果外星人使用生物工程在地球生命DNA中有意或无意地遗留他们的生命特征,其生命体的自维持天性将确保遗留任何可能的生物特征。戴维称,科学爱好者和大学生正在积极打造基因版SETI项目,试图发现任何外星人存在迹象。 z#,?*v  
  外星人生物工程也可能基于生物化学建立一种“隐蔽生物圈”,且与地球生命形式完全分离。这样的隐蔽生物体不会使用DNA或者蛋白质,以及地球生命体中不同的生物化学元素。目前,科学家已开始重点研究发现隐蔽生物圈。  如果科学家发现独特的隐蔽生物与地球已知生命形式不同,这也并不能完全表明与地外文明有关。但是像这样的发现将提供更多的可信性,如果隐蔽生物在地球某个适应性环境生存,它们便可以生存繁衍。
分享到:

最新评论

amiferous 2012-03-21 13:57
沙发,,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商务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4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