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想问下,大家觉得
Tracepro模拟的数据可靠吗?下面有个例子,Tracepro模拟的数据跟理论值差很大,所以引发了我关于Tracepro模拟数据的可靠性的疑问。
!
4s$93 z.jGVF4 欢迎大家各抒己见,讨论讨论啊!
~ib#x~Db 0CDTj,eK 例子:模拟点
光源的不同空间角锥的利用率。
jV7q)\uu^ 模型设置:做一个0.1毫米见方的surface source,能量1瓦,光线10000条,以lambertion形式沿z轴正方向传播。
o+ tY[UX 在距离光源1米处,也就是在z=1000毫米的 位置,设置一个圆形侦测面,侦测面的半径r=1000*tanθ 。
vfo[<" 目的:测试此侦测面上的光能利用率,也就是侦测面上的光能相对于光源的利用率。
!W3Le$aL *wSl~J|ZM% 例子的理论值及模拟值:
8l}|.Q#-- 角度 理论值 模拟值
Et- .[ 10 0.0152 0.0292
l'o}4am 20 0.0603 0.1215
AOfQqGf 30 0.1340 0.2516
yx}:Sgv% 40 0.2340 0.4132
^Krkf4fO 50 0.3572 0.586
=T\pq8 60 0.5000 0.744
~\oJrRYR` 70 0.6580 0.8749
L?Lp``%bI7 80 0.8264 0.9672
f/=0 90 1.0000
d>aZpJ[. ct]5\g?U' 注:理论上半球的立体空间角为2π ,某一张角为θ的角锥所对应的球面空间角为2π*(1-cosθ),
|FcG$[ 那么,一个lambertion的点光源,在θ度的角锥的能量相对于全部2π立体角的能量利用率为1-cosθ,上面数据中的理论值即根据这个公式得出的。
=-q)I[4# 实测值则是根据上面的例子模型模拟出来的数据。
p,4z;.s$ 理论上这两个数据,应该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模拟的值会比理论值高呢?
D~%cf W5x]bl# 大家都有什么看法啊?是什么原因啊?
+V'Z%;/ 1/{:}9Z@ 附,数据
曲线图:
U}5uy9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