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10489阅读
    • 29回复

    [讨论]Tracepro 模拟数据可靠吗?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shirley996
     
    发帖
    137
    光币
    214
    光券
    0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0-09-16
    大家好,想问下,大家觉得Tracepro模拟的数据可靠吗?下面有个例子,Tracepro模拟的数据跟理论值差很大,所以引发了我关于Tracepro模拟数据的可靠性的疑问。 ql7N\COoq  
    >'v{o{k|C  
    欢迎大家各抒己见,讨论讨论啊! D 4<,YBvV  
    -SF50.[  
    例子:模拟点光源的不同空间角锥的利用率。 b&!x.+d-z  
    模型设置:做一个0.1毫米见方的surface source,能量1瓦,光线10000条,以lambertion形式沿z轴正方向传播。 dG)}H _  
                       在距离光源1米处,也就是在z=1000毫米的 位置,设置一个圆形侦测面,侦测面的半径r=1000*tanθ 。 ,e{1l   
             目的:测试此侦测面上的光能利用率,也就是侦测面上的光能相对于光源的利用率。 $?y\3GX  
    & sgzSX  
    例子的理论值及模拟值: %";ap8J04F  
         角度      理论值                模拟值 OQ+kOE&  
         10        0.0152                0.0292 },,K6*P  
         20        0.0603                0.1215 n!L}4Nmp  
         30        0.1340                0.2516 bq z*90  
         40        0.2340                0.4132 ! _?#f|  
         50        0.3572                0.586 KNSMx<GP  
         60        0.5000                0.744 ; Z2  
         70        0.6580                0.8749 &?^"m\K4J*  
         80        0.8264                0.9672 Yq%r\[%*  
         90        1.0000 6JD~G\$  
    }8Nr .gY  
    注:理论上半球的立体空间角为2π ,某一张角为θ的角锥所对应的球面空间角为2π*(1-cosθ), e|4U2\&3y  
          那么,一个lambertion的点光源,在θ度的角锥的能量相对于全部2π立体角的能量利用率为1-cosθ,上面数据中的理论值即根据这个公式得出的。 `FByME  
         实测值则是根据上面的例子模型模拟出来的数据。 nBtKSNT#Q  
         理论上这两个数据,应该是一样的,但是,为什么模拟的值会比理论值高呢? oT9qd@uQ0:  
    cD9.L  
    大家都有什么看法啊?是什么原因啊? p5#UH  
    @VnK/5opS  
    附,数据曲线图: C,,S<=L:  
    1条评分
    cyqdesign 光币 +5 欢迎使用原创内容发起讨论! 2010-09-16
     
    分享到
    离线xxdenghui
    发帖
    14
    光币
    3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29楼 发表于: 2010-12-21
    好好学习
    离线uuuhjh2005
    发帖
    260
    光币
    90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28楼 发表于: 2010-12-13
    不错不错
    离线fzx074251
    发帖
    132
    光币
    30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27楼 发表于: 2010-12-13
    期望高手解说
    离线柯豆-jlt
    发帖
    102
    光币
    41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26楼 发表于: 2010-11-24
    高手啊
    离线wjlong
    发帖
    82
    光币
    27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25楼 发表于: 2010-11-24
    光线追踪,就是对有限的光线(自己定义)进行追踪,然后再对有限的光线进行有限的采样(自定义),误差在所难免。真是搞不懂,为什么TP不用“光束”而用“光线”来模拟。为了获得更为接近实际,就必须增加光线和采样数,而且计算速度也会受到很大影响。
    离线gcrrr
    发帖
    27
    光币
    16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24楼 发表于: 2010-11-21
    学习了 应该还是比较靠谱的
    离线iris_1017
    发帖
    1331
    光币
    7157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23楼 发表于: 2010-11-01
    回 7楼(asm) 的帖子
    噻,太强了,学习了啊,受益匪浅,谢谢分享
    离线wangmq1
    发帖
    329
    光币
    44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22楼 发表于: 2010-10-31
    各位讨论得非常棒!!顶一下!!
    离线tb天保
    发帖
    424
    光币
    460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21楼 发表于: 2010-10-30
    TracePro是很精确的。NASA用的嘛。呵呵。 &~sirxR p  
    尤其是用到散射,扩散,BSDF,杂散光分析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