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宝典(第2版,作者:陈杰,含光盘1张)

发布:cyqdesign 2010-05-12 12:04 阅读:7137
MATLAB宝典(第2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MATLAB7.0的知识体系及操作方法。《MATLAB宝典(第2版)》共分为8个部分25章。其中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MATLAB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的方法、MATLAB编程、图形用户界面、MATLAB仿真,以及文件输入/输出、编译器和应用程序接口等高级技术。《MATLAB宝典(第2版)》最大的特色在于每一节的例子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力求让读者通过亲自动手做而掌握基本参数及制作技巧,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 ;L cVr13J/  
gMY1ts}Z  
r) HHwh{9  
市场价:¥118.00 i8`Vv7LF  
优惠价:¥86.00 为您节省:32.00元 (73折) lU @]@_<  
关键词: Matlab宝典
分享到:

最新评论

cyqdesign 2010-05-12 12:04
第1部分 MATLAB基础知识篇 1 uv=.2U46  
第1章 MATLAB概述 2 U@gn;@\  
1.1 MATLAB 7简介 2 E5)b  
1.2 MATLAB 7的安装 2 9S-Z& 2L  
1.3 MATLAB 7的工作环境 5 v\!Be[ ?  
1.3.1 操作界面简介 6 fF?z|  
1.3.2 运行命令窗口 6 [K9'<Qnu  
1.3.3 命令窗口的显示方式 7 AmaT0tzJC  
1.3.4 数值结果的显示方式 9 8)O[Aq::  
1.3.5 命令窗口的标点符号 10 TT'[qfAI  
1.3.6 输入变量 12 >=RmGS  
1.3.7 处理复数 14 R<[qGt|L  
1.3.8 命令窗口的控制命令 15 :|_'fNd+!  
1.3.9 使用历史窗口 16 \Kl+ 5%L  
1.3.10 使用实录命令 20 cV 5CaaL  
1.3.11 当前目录管理器和路径管理 21 ~p1j`r;  
1.3.12 设置当前目录 22 ^.#jF#u~  
1.3.13 MATLAB的搜索路径 23 JQ,1D`?.a  
1.3.14 工作空间浏览器和数组编辑器 25 q[HTnx  
1.3.15 变量的编辑命令 26 S/^"@?z,vE  
1.3.16 数组编辑器 27 5|l* `J)  
1.3.17 存取数据文件 28 &0NFb^8+  
1.4 MATLAB 7的帮助系统 30 R#2t)y  
1.4.1 纯文本帮助 30 MZlk0o2  
1.4.2 演示(demo)帮助 31 \]=7!RQ\  
1.4.3 帮助导航/浏览器 33 FO!]P   
1.4.4 Contents帮助文件目录窗口 34 Kz>3 ic$I  
1.4.5 Index 帮助文件索引窗口 35 KHgBo}6  
1.4.6 Search帮助文件搜索窗口 35 2Tfz=7h$  
1.5 小结 36 :X.b}^Z(  
第2章 数组 37 E0u~i59Z  
2.1 创建数值数组 37 A3|Dz&@:  
2.1.1 一维数组的创建方法 37 0|$v-`P$  
2.1.2 二维数组的创建方法 38 BDq%'~/^  
2.1.3 使用下标创建三维数组 39 &z>e5_.  
2.1.4 使用低维数组创建三维数组 40 >?6&c  
2.1.5 使用创建函数创建三维数组 41 kD*2~Z?;  
2.1.6 创建低维标准数组 43 >iD )eB  
2.1.7 创建高维标准数组 44 : y5<go8e  
2.2 操作数值数组 45 I 6<*X  
2.2.1 选取低维数组的对角元素 45 +w.JpbQ&  
2.2.2 低维数组的形式转换 46 NXNY"r7~  
2.2.3 选取三角矩阵 47 rypTKT|U;  
2.2.4 Kronecker乘法 49 m\$\ 09  
2.2.5 高维数组的对称交换 50 !OA]s%u  
2.2.6 高维数组的维序号移动 51 lD"(MQV@0  
2.2.7 高维数组的广义共轭转置 52 hg+X(0  
2.2.8 高维数组的降维操作 53 Z7_m)@%;kk  
2.3 小结 54 wm)#[x #  
第3章 矩阵和架构 55 Ys,{8Y,7  
3.1 稀疏矩阵 55 !R1.7}O  
3.1.1 稀疏矩阵的存储方式 55 qxFB%KqU  
3.1.2 创建稀疏矩阵——使用sparse命令 56 GG@ md_  
3.1.3 创建稀疏矩阵——使用spdiags命令 57 oXxCXO,q  
3.1.4 查看稀疏矩阵的信息 58 GFel(cx:K  
3.1.5 稀疏矩阵的图形化信息 59 6 G3\=)  
3.2 字符串数组 60 LUC4=kk4   
3.2.1 创建字符串数组——直接输入法 61 ^1Zeb$Nw'  
3.2.2 创建字符串数组——使用ASCII码 61 9T |IvQK8  
3.2.3 创建字符串数组——使用函数 62 ]@uE #a:[  
3.2.4 处理字符串数组的空格 63 ZCB_  
3.2.5 读取字符串数组的信息 64 J.ck~;3  
3.3 构架数组 65 GlbySD@  
3.3.1 创建单构架数组——使用直接法 66 MxY/`9>E|+  
3.3.2 创建二维构架数组 67 \|E^v6E%0  
3.3.3 创建三维构架数组 68 4$*%gL;f^  
3.3.4 使用命令创建构架数组 69 $% 1vW=d  
3.3.5 访问构架数组的数据 69 &_~+(  
3.3.6 设置构架数组的域属性 72 $)RNKMZC}A  
3.4 小结 74 =dII- L=`  
第4章 矩阵分析 75 ,`gl&iB  
4.1 矩阵计算 75 xZ4~Oo@@_'  
4.1.1 进行范数分析——使用norm函数 75 ~$p2#AqX  
4.1.2 进行范数分析——使用normest函数 78 "FTfk  
4.1.3 条件数分析 80 P@,nA41,j  
4.1.4 数值矩阵的行列式 81 _T2=J+"-Kp  
4.1.5 符号矩阵的行列式 82 `FsH}UPu b  
4.1.6 矩阵的化零矩阵 83 agjv{  
4.2 线性方程组 84 EI:w aIr  
4.2.1 非奇异线性方程组 84 l2l(_$@3  
4.2.2 奇异线性方程组 85 O2BW6Wc  
4.2.3 欠定线性方程组 87 -5T=:2M  
4.2.4 超定线性方程组 88 2Z3('?\z~  
4.3 矩阵分解 89 G}FIjBE  
4.3.1 Cholesky分解 89 rk7QZVE  
4.3.2 使用Cholesky分解求解方程组 91 *cC_j*1@  
4.3.3 不完全Cholesky分解 92 | fSe>uVZ  
4.3.4 LU分解 93 4dhvFGlW  
4.3.5 不完全LU分解 96 3:8{"md@2  
4.3.6 QR分解 100 LE*h9((  
4.3.7 操作QR分解结果 101 r=6v`)Qr  
4.3.8 奇异值分解 105 zxf"87se  
4.4 特征值分析 107 ;$a@J&  
4.4.1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07 Sp}tD<V  
4.4.2 稀疏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10 `;>= '"O!\  
4.4.3 特征值问题的条件数 111 e_V O3"  
4.4.4 特征值的复数问题 113 tl><"6AIP  
4.5 小结 114 "dI;  
YhY:~  
第2部分 数据分析篇 115 >2< 8kBF_  
第5章 函数分析和数值运算 116 :%sXO  
5.1 函数的零点 116 8Goh4T H  
5.1.1 一元函数的零点 116 jLpc Zb,  
5.1.2 多元函数的零点 118 $6CwkM:  
5.2 数值积分 120 2AtLyN'.  
5.2.1 一元函数的数值积分 120 Oi:<~E[kz.  
5.2.2 使用Simulink求解数值积分 122 vq!_^F<  
5.2.3 求解瑕积分 123 i} N8(B(  
5.2.4 矩形区域的多重数值积分 124 1.gG^$Jd  
5.2.5 变量区域的多重数值积分 125 ?}m']4p  
5.3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 129 5cEcTJL[C  
5.3.1 双变量的概率分布 129 wbe<'/X+  
5.3.2 不同概率分布 131 &NSY9'N,  
5.3.3 数据分布分析 132 j S]><rm  
5.3.4 假设检验 133 :"l-KQ0  
5.4 小结 138 8 O67  
第6章 高级数值运算 139 _z54Ycr4H  
6.1 插值 139 J]q%gcM  
6.1.1 一维插值 139 Y}[c^$S  
6.1.2 人口数量预测——一维插值实例 140 %~jkB.\* )  
6.1.3 二维插值 143 l2&`J_"  
6.1.4 绘制二元函数图形——二维插值实例 144 SL,p36N  
6.1.5 样条插值 146 h68]=KyK  
6.1.6 牛顿插值 147 hAm`NJMSO  
6.1.7 多项式插值——牛顿插值实例 148 1y lk4@`  
6.1.8 Chebyshev多项式插值 150 ;L,mBQB?0b  
6.1.9 多项式插值——Chebyshev多项式插值实例 150 ixV0|P8,c  
6.2 曲线拟合 152 @fa@s-wb  
6.2.1 多项式拟合 153 (I@rLvZr{  
6.2.2 加权最小方差拟合 154 ?_v{| YI=  
6.2.3 数据拟合——适用加权最小方差WLS方法 155 HmZ{L +"  
6.3 曲线拟合图形界面 158 Vur bW=~g  
6.3.1 曲线拟合 158 ^mb[j`CCt  
6.3.2 绘制拟合残差图形 160 hRq3C1 mR  
6.3.3 进行数据预测 161 (%U@3._  
6.4 傅里叶分析 163 .cR -V`  
6.4.1 离散Fourier变换 163 ki{3IEOr}  
6.4.2 FFT和DFT 165 ;A'":vXmc  
6.4.3 DFT的物理含义 166 fPR$kc h  
6.4.4 使用DFS进行插值 169 MCT'Nw@A  
6.5 小结 171 Uz7^1.-g4  
第7章 优化 172 4<x'ocKlD  
7.1 常见优化问题 172 .-JCwnP  
7.1.1 无约束非线性优化 172 m~>Y{F2  
7.1.2 求解二元函数的最小值——无约束非线性优化 173 '*Almv{  
7.1.3 非线性最小方差 177 PC qZNBN  
7.1.4 计算函数的非线性最小方差 177 N |1>ooU[  
7.1.5 有约束的非线性优化 179 g/&T[FOr  
7.1.6 计算多元函数的极值——有约束的非线性优化 180 A"aV'~>  
7.1.7 最小最大值的优化问题 183 >+mD$:L  
7.1.8 优化对比 186 >OP+^^oZ<  
7.1.9 线性规划 187 ;P;((2_X9  
7.1.10 二次规划 190 9m-)Xdoy  
7.1.11 使用遗传算法求解二次规划 191 9<vWcq*4  
7.2 使用遗传算法求解优化 193 TI !a)X  
7.2.1 分析目标函数 194 *-12VIG'H  
7.2.2 优化求解 195 4Td{;Y="yF  
7.2.3 添加结果的可视性 197 ^0#; YOk  
7.2.4 设置算法的属性 198 fS:1^A2,  
7.2.5 设置“种群”属性 198 ex<O]kPFE  
7.2.6 设置“中止”属性 200 ~Aq5X I%i  
7.3 优化“Banana”函数——优化方法对比 201 k6kM'e3V  
7.3.1 分析目标函数 201 .@"q$\  
7.3.2 BFGS优化法求解 203 i_kE^SSgm  
7.3.3 DFP优化法求解 204 =E&OuX-R  
7.3.4 “无约束非线性”优化求解 206 < F )_!0C  
7.3.5 “最小方差”优化求解 207 $O{duJU  
7.4 绘制帐篷——复杂的二次规划 208 `y+-H|%?  
7.4.1 设置约束条件 208 L.T?}o  
7.4.2 定义目标函数 210 4G@nZn  
7.4.3 进行优化求解 211 n$aA)"A #  
7.4.4 绘制优化求解的结果 213 cD4 kC>P*  
7.5 小结 214 |e a~'N1  
第8章 常微分方程 215 kSc{^-<R  
8.1 显性常微分方程 215 HK)cKzG[s!  
8.1.1 刚性和非刚性方程组 216 SSBg?H'T  
8.1.2 设置允许误差属性 219 Fxc)}i`   
8.1.3 设置输出参数属性 221 TrdZJ21#M  
8.1.4 设置解法器其他属性 225 f/kI| Z  
8.2 加权常微分方程 227 t |W)   
8.3 延迟微分方程 230 ^VT1vu %03  
8.4 常微分方程的边界问题 232 ?k[p<Uo  
8.4.1 MATLAB求解边界问题——bvp4c命令 232 i-U4RZE  
8.4.2 求解带边界的常微分方程 233 + <c^=&7Lq  
8.5 小结 236 QR">.k4QJ  
第9章 符号计算 237 rtQHWRUn  
9.1 符号对象和符号表达式 237 Kd3?I5t  
9.1.1 创建符号对象——使用sym命令 237 nJ?^?M'F%  
9.1.2 创建符号对象——使用syms命令 240 dJ:MjQG`W  
9.1.3 符号计算的运算符和函数 241 N 4K8 u'f^  
9.1.4 识别对象 242 qi^!GA'5j  
9.1.5 确定符号表达式中的变量 243 Og%U  
9.2 符号精度计算 244 3K@@D B6  
9.3 操作符号表达式 245 `d2,*KR  
9.3.1 合并表达式——collect函数 246 f&4,?E;6%  
9.3.2 展开表达式——expand函数 247 zciCcrJ  
9.3.3 因式分解——factor函数 248 ,&HR(jTo  
9.3.4 嵌套表达式——horner函数 249 ^O^:$nXhYy  
9.3.5 计算最小分母公因式——numden函数 250 )R_E|@"  
9.3.6 简化表达式——simplify函数 251 >\<*4J$PZ  
9.3.7 最简化表达式——simple函数 252 Y`6rEA0  
9.3.8 按书写方式显示表达式——pretty函数 254 i77GE  
9.4 替换符号表达式 256 8_H=^a>2  
9.4.1 替换重复字符串——subexpr函数 256 6+K_Z\  
9.4.2 替换特定符号——subs函数 257 QIB>rQCceo  
9.5 符号函数 259 JIO$=+p  
9.5.1 求反函数——finverse函数 259 1x~U*vbhQ  
9.5.2 求复合函数——compose函数 260 RQW6N??C  
9.6 符号微积分 261 ZiFooA  
9.6.1 求微分——diff函数 261 ]+DI.%   
9.6.2 化简微分结果 262 _U| 7'^|  
9.6.3 求解矩阵微分 263 XH7xT@  
9.6.4 向量微分jacobian函数 264 l_/C65%.:  
9.6.5 符号极限 265 %m{U& -(l@  
9.6.6 求解无限极限 266 s,*c@1f?  
9.6.7 求解左右极限 266 w'7R4  
9.6.8 符号积分 267 lo&#(L+2  
9.6.9 矩阵积分 269 W</n=D<,I  
9.6.10 证明积分等式 269 |rRG=tG_'  
9.6.11 交互近似积分 270 T:asm1BC[  
9.6.12 符号级数求和 272 \nrP$  
9.7 符号积分变换 273 1+y"i<3)  
9.7.1 Fourier变换 273 ^] p  
9.7.2 Laplace变换 275 3b[jwCt  
9.7.3 Z变换 276 ~<qt%W?  
9.8 符号矩阵的计算 277 [LM^), J?  
9.8.1 线性代数运算 277 smAC,-6 ]~  
9.8.2 特征值运算 280 qBk``!|s]  
9.9 符号代数方程的求解 282 fvo<(c#Y#  
9.9.1 solve命令 283 2 4\g bv<  
9.9.2 求解非线性方程组 283 J#3{S]* v_  
9.9.3 求解含参数方程组 283 YJ7V`N p  
9.9.4 求解超越方程组 284 MN= sIP,zk  
9.10 符号微分方程的求解 284 ekf$dgoR  
9.10.1 dsolve命令 285 qW^vz  
9.10.2 求解常微分方程 285 @=]8^?$t 0  
9.10.3 求解二阶常微分方程 286 H ;@!?I  
9.10.4 求解常微分方程组 286 \ SCy$,m  
9.11 利用Maple的资源 287 ~bA,GfSn0  
9.11.1 调用maple的相关命令 287 0WxCSL$#I  
9.11.2 查看maple的帮助 289 e5v`;(^M  
9.12 可视化符号分析 290 U Lmg$T&  
9.12.1 单变量函数分析界面 291 ^gro=Bp(  
9.12.2 泰勒级数逼近分析界面 293 !#D=w$@r:  
9.13 小结 294 q(z7~:+qNr  
FJM;X-UOY  
第3部分 数据可视化篇 295 *8g<R  
第10章 二维图形 296 2C+(":=}  
10.1 图形的基础知识 296 FY;+PY@I{  
10.1.1 离散数据(函数)的可视化 296 (hZ:X)E>  
10.1.2 连续函数的可视化 297 hY \{|  
10.1.3 绘制图表的基础步骤 299 L0h G  
10.2 绘制二维图形 299 "4}wnu6/  
10.2.1 绘制二维图形——使用plot命令 300 sroGER .  
10.2.2 设置曲线的属性 302 nf%4sIQ*x  
10.2.3 设置坐标轴范围 304 1IA5.@G:  
10.2.4 设置坐标轴显示方式 305 d;suACW  
10.2.5 设置坐标轴系统 306 /r$&]C:Fi  
10.2.6 图形标识 307 Y\t_&px  
10.2.7 叠绘 309 r:.uBc&_  
10.2.8 绘制双坐标轴图形 311 ?s{C//  
10.2.9 绘制多子图 312 ?AsDk~3  
10.2.10 交互式图形 313 %JoxYy-  
10.2.11 使用fplot命令绘制图形 315 }N3`gCy9eN  
10.2.12 使用ezplot命令绘制图形 316 0-e  
10.3 特殊图形 318 H*!5e0~rR  
10.3.1 绘制面积图 318 F$6? t.@J  
10.3.2 绘制直方图 319 .;Y x*]  
10.3.3 绘制二维饼图 321 |+ 7f2C  
10.3.4 绘制矢量图 321 !;}2F-  
10.3.5 绘制等高线 322 J1 tDO?  
10.3.6 绘制伪色彩图 323 {/UhUG  
10.3.7 绘制误差棒 324 ,w\ wQn>]K  
10.3.8 绘制二维离散杆图 325 03E3cp"  
10.3.9 绘制散点图 326 wL eHQ]  
10.3.10 极坐标图形 328 N~#D\X^t.  
10.3.11 柱坐标图形 328 u(vw|nj`  
10.4 小结 329 kV^?p  
第11章 三维图形 330 W8/(;K`/  
11.1 绘制三维曲线 330 lCFU1 GHH  
11.1.1 绘制三维图形——plot3命令 330 APHPN:v  
11.1.2 绘制三维曲线图——mesh命令 331 Y1r ,2k  
11.1.3 绘制等高线 333 4]BJ0+|mT  
11.1.4 绘制曲面图——surf命令 333 l BiovT  
11.2 编辑三维图形 335 cF.mb*$K  
11.2.1 控制视角——view命令 335 ,olwwv_8G  
11.2.2 控制旋转——rotate命令 336 d^aNR Lv  
11.2.3 设置背景颜色 338 EzP#Mnz^  
11.2.4 设置图形颜色 339 @ M[Q$:  
11.2.5 设置数值轴的颜色 340 ER<eX4oU  
11.2.6 添加颜色标尺 341 ,C!n}+27  
11.2.7 设置图形的着色 343 'O "kt T  
11.2.8 控制照明——light命令 344 xyV]?~7  
11.2.9 控制照明——lighting命令 345 ?M"HXu  
11.2.10 控制材质——material命令 345 8t``NZ[  
11.2.11 控制透视 346 T +\B'"  
11.2.12 控制透明 347 7\/u&  
11.3 三维图形的简易命令 349 ;eR{tH /4  
11.4 四维图形 351 N !IzB]  
11.4.1 绘制切片图——slice命令 351 A}4t9|/K6  
11.4.2 绘制切面等位线图 352 #<}kISV0  
11.4.3 绘制流线切面图 353 N9*UMVU  
11.5 图形窗口 353 GN%<"I.  
11.5.1 创建和控制图形窗口 354 u%aFb*  
11.5.2 使用工具栏编辑图形 355 0WS|~?OR@  
11.5.3 使用绘图工具编辑图形 358 ? Q:PPqQ  
11.5.4 使用图形窗口进行数据分析 364 ((9YG  
11.6 绘制复数变量图形 367 $ 'u \B  
11.6.1 绘制复数图形原理 367 .\4l'THn,0  
11.6.2 绘制复数图形——CPLXMAP命令 368 pX]21&F  
11.6.3 绘制复数曲面图——CPLXROOT命令 369 C 38XQLC  
11.7 图形的打印和输出 370 lVT&+r~r  
11.7.1 图形打印的菜单操作方式 370 ~h|m&XK+Q  
11.7.2 图形打印的命令操作方式 372 Xoi9d1fO  
11.8 小结 373 X!7Xg  
{e6 KJ@H6  
第4部分 MATLAB编程篇 375 @ay|]w  
第12章 MATLAB编程基础知识 376 $O]^Xm3{@  
12.1 简单实例——排序函数 376 iE+6UK  
12.1.1 编写函数文件 376 4g'}h`kh  
12.1.2 编写脚本文件 378 ] j1 vbk  
12.1.3 运行代码 379 TPqvp|~2  
12.1.4 检测代码 380 s?+fPOF  
12.2 M文件编辑器 381 Q %y,;N"ro  
12.2.1 打开文件编辑器 381 cl2ze  
12.2.2 设置M文件编辑器的属性 382 QB9A-U <J  
12.2.3 设置M文件编辑器的打印属性 384 .J:;_4x  
12.3 MATLAB的变量和关系式 385 |Ib.)  
12.3.1 M文件的变量类型 385 ,N;v~D$Y  
12.3.2 M文件的关键字 386 2@5A&b  
12.3.3 关系表达式 386 -PXoMZx%  
12.3.4 关系表达式的优先级 388 5])8qb/F  
12.3.5 截断误差问题 389 ze$Y=<S  
12.3.6 逻辑表达式 390  mc~`  
12.3.7 逻辑运算函数 392 "$Y(NFb  
12.4 程序结构 392 q@w"yz>  
12.4.1 顺序结构 392 6*V8k%H  
12.4.2 if分支结构 393 u:eW0Ows"  
12.4.3 switch分支结构 396 [nC4/V+-  
12.4.4 try-catch结构 397 *CT.G'bQX  
12.4.5 while循环结构 398 )ZeLaaP  
12.4.6 for循环结构 400 $BaK'7=3*  
12.4.7 绘制抛物线轨迹——综合实例 402 fYs?D+U;PF  
12.5 控制语句 406 _4Ii5CNNU  
12.5.1 结束循环——continue命令 406 W`5a:"Vg  
12.5.2 终止循环——break命令 407 <\Vi,,  
12.5.3 转换控制——return命令 408 :=Nb=&lst  
12.5.4 输入控制权——input命令 409 CCn/ udp@  
12.5.5 使用键盘——keyboard命令 410 /xF 9:r  
12.5.6 提示警告信息——error和warning命令 410 7NeDs$  
12.6 小结 412 >waN;&>/  
第13章 MATLAB编程的高级话题 413 -@#Pc#  
13.1 程序的向量化 413 oN4G1U Kc  
13.1.1 程序的向量化 413 ^}tL nF  
13.1.2 向量化和循环结构对比 415 6g8M7<og9R  
13.1.3 逻辑数组 417 `{%-*f^  
13.1.4 使用logical命令创建逻辑数组 417 3 ^pYC K%  
13.1.5 逻辑数组和向量化 418 (A2U~j?Ry}  
13.2 脚本和函数 420 6G$/NW=L  
13.2.1 编写脚本文件 420 vD_u[j]  
13.2.2 编写函数文件 421 M;V&KG Z  
13.2.3 编写P码文件 422 <TL])@da  
13.3 变量传递 423 d`UF0T  
13.3.1 变量检测命令 423 +fPNen4E  
13.3.2 “变长度”变量函数 424 eC.w?(RB  
13.3.3 跨空间计算表达式的数值 428 /^~p~HKtx  
13.3.4 跨空间赋值 430 pAMo XJ`  
13.4 字符串演算函数 431 U>bP}[&S  
13.4.1 内联函数——inline 431 jm4)gmC  
13.4.2 求解函数零点 431 \I:UC %  
13.4.3 绘制函数图形 433 OX`?<@6  
13.4.4 求解最值 435 IC\E,m  
13.5 程序的调试和剖析 437 +J%6bn)U  
13.5.1 直接调试法 437 o}d2N/T  
13.5.2 工具调试法 440 " S ?Km  
13.5.5 程序剖析 443 f>|9 l  
13.6 小结 446 ysL0hwir  
%bEGv:88s  
第5部分 图形用户界面篇 447 >s44  
第14章 句柄图形 448 |G>q:]+AV  
14.1 句柄图形体系 448 Y=hP Erw  
14.1.1 图形对象 449 t`) 'LT  
14.1.2 句柄对象 449 bGhhh/n  
14.1.3 句柄图形的结构 449 Q3(hK<Qh;  
14.1.4 图形对象的属性 450 o.p+j  
14.2 图形句柄的操作 450 b8eDD+ulk  
14.2.1 创建图形对象 451 ]aREQ?ma&z  
14.2.2 访问图形对象的句柄 453 zwKg  
14.2.3 使用句柄操作图形对象 455 #W_i{bdO  
14.3 图形对象的操作 457 XSD"/_xD  
14.3.1 设置图像属性——set命令 457 58qaA\iw  
14.3.2 使用结构体设置属性 459 >3<&V{<K  
14.3.3 查询图形对象的属性——get命令 462 "vv$%^  
14.3.4 查看图形对象的默认属性 464 *QMF <ze  
14.3.5 设置不同级别的属性 465 3S;>ki4(0  
14.3.6 设置图形对象的默认属性 467 e|S+G6 :O2  
14.4 高层绘图命令 468 `MN&(!&C*  
14.4.1 设置父对象属性——NextPlot属性 469 Pw0{.W~r  
14.4.2 检查NextPlot属性——newplot命令 469 <{3q{VW*  
14.4.3 高层绘图文件的构成 470 @ARAX\F  
14.5 坐标轴对象 471 H Jnv'^yn  
14.5.1 坐标轴的几何属性 471 'SsPx&)l  
14.5.2 坐标轴的刻度属性 473 FRb&@(;  
14.5.3 坐标轴的照相机属性 474 r!"CH5dT  
14.6 综合实例 476 L%TxP6z4A  
14.6.1 穿越图形 477 \Mobq  
14.6.2 动态反射图形 480 l=Vowx.$2f  
14.7 小结 487  "Nk`RsW  
第15章 图形用户界面基础 488 95_[r$C  
15.1 图形用户界面概述 488 #p11D= @[  
15.2 使用M文件创建GUI对象 489 %:yHMEG]'  
15.2.1 编写程序代码 489 BiVd ka  
15.2.2 运行程序代码 494 H[>klzh6 !  
15.3 使用GUIDE创建GUI对象 496 K * xM[vO  
15.3.1 启动GUIDE 496 J"m%q\'  
15.3.2 添加“编辑框”控件 498 V2WUM+`uT  
15.3.3 查看程序代码 499 uJ2C+$=Ul  
15.3.4 运行GUI对象 499 >FK)p   
15.3.5 创建GUI的注意事项 500 nPQZI6>  
15.4 小结 502 YzforM^F  
第16章 创建菜单 503 `kaR@t  
16.1 定制标准菜单 503 u* #-7   
16.2 使用GUIDE创建自定义菜单 504 5$ (b3]  
16.2.1 创建图形界面 505 H24ate?t,  
16.2.2 设置菜单属性 508 *y":@T  
16.2.3 添加控件 509 Z&?+&q r^  
16.2.4 添加“File”菜单的回调函数 511 e<: 4czh8  
16.2.5 添加“Thresholding Method”菜单的回调函数 513 7]<F>97  
16.2.6 添加“滚动条”控件的回调函数 519 Z<$E.##  
16.2.7 添加其他控件的回调函数 521 F$"MFdc[  
16.2.8 编写主调函数 522 )'/nS$\E:  
16.2.9 运行GUI对象 523 r7]?g~zb  
16.3 使用M文件创建自定义菜单 525 Q"l"p:n%n  
16.3.1 演示GUI的功能 525 .(gT+5[  
16.3.2 添加“File”菜单的功能代码 526 WF3DGqs_]  
16.3.3 添加“Options”菜单的功能代码 528 ,?7xb]h  
16.3.4 添加“Graphs”菜单的功能代码 529 yhJA;&}>  
16.3.5 添加主调函数 533 4{Yy05PFS  
16.3.6 运行GUI对象 535 oF 1W}DtA  
16.4 创建快捷菜单 537 UIm[DYMS  
16.4.1 编写程序代码 537 xPn'yo  
16.4.2 运行GUI对象 542 U_ N5~#9   
16.5 小结 544 hPEp0("  
第17章 添加控件 545 YI? C-,  
17.1 创建GUI对象的用户控件 545 x):k#cu[L  
17.1.1 添加控件组件 546 ?-RoqF  
17.1.2 添加控件的功能代码 549 8VAYIxRv  
17.1.3 运行程序代码 555 c"QkE*  
17.2 图像切割界面——综合案例 557 X+'^ Sp  
17.2.1 分析GUI对象 558 u+I r:k  
17.2.2 规划GUI的设计过程 558 n '0 $>Q  
17.2.3 创建GUI的工具栏对象 559 JYVxdvq1  
17.2.4 准备图形对象的基础文件 560 %Mb( c+7  
17.2.5 处理指针对象 569 F'Y 2f6B  
17.2.6 设置图形对象的属性 573 eD` ,  
17.2.7 编写主程序代码 576 f3%^-Uy*b  
17.2.8 设置GUI对象的菜单选项 603 f>"!-3  
17.2.9 检测程序代码 615 'o#J>a~!9L  
17.3 小结 621 ="'P=Xh!8  
yjM@/b  
第6部分 MATLAB仿真篇 623 S$kuhK>W!  
第18章 SIMULINK基础知识 624 qk+{S[2j  
18.1 Simulink的基础知识 624 #$vhC u<I  
18.1.1 Simulink概述 624  7KSGG1ts  
18.1.2 安装Simulink 625 8KL_PwRX_f  
18.1.3 启动Simulink 626 +ia(%[  
18.2 一个简单的仿真系统 626 9qu24zz$P  
18.2.1 添加模块 627 j~,LoGuPh  
18.2.2 设置模块属性 628 8y 4D9_{  
18.2.3 连接模块 630 +DbWMm  
18.2.4 运行仿真系统 631 HHu7{,  
18.3 Simulink的工作环境 632 ma]F%E+$  
18.3.1 Simulink模型窗口界面 634 yV+ E;  
18.3.2 使用“File”菜单 635 Kn!0S<ssR  
18.3.3 使用“Edit”菜单 636 SJ WP8+  
18.3.4 使用“View”菜单 637 ]ZryY EB  
18.3.5 使用“Simulation”菜单 639 #@\NdW\  
18.3.6 使用“Help”菜单 640 \w0b"p  
18.4 Simulink中的数据类型 640 4htSwK+  
18.4.1 Simulink支持的数据类型 641 ?3"D| cS1  
18.4.2 数据传递 643 BHJ'[{U*w  
18.4.3 向量化模块 645 mJDKxgGK  
18.4.4 使用Mux模块 646 7N59B z  
18.4.5 标量扩展 648 {i%x s#0h  
18.5 Simulink的基本操作 649 eE.5zXU3R  
18.5.1 Simulink模型的工作原理 649 UA!Gr3  
18.5.2 操作模块 650 4gkV]" H!  
18.5.3 显示模块的属性 651 ]htZ!; 8J  
18.5.4 显示输出数值 652 $qUta< o2@  
18.5.5 连接线的分支 653 b[[6X  
18.5.6 彩色显示信号线 654 >*t>U8  
18.5.7 设置连接线的属性 655 b-(UsY:  
18.6 Simulink的信号 655 o"ah\"#el  
18.6.1 创建信号 655 g<T`F  
18.6.2 添加信号标签 656 QY\wQjwuW  
18.6.3 复数信号 656 >K|GLP  
18.6.4 虚拟信号 657 wq_oh*"  
18.6.5 控制信号 659 ssJDaf79  
18.6.6 信号总线 661 t{S{!SF4  
18.6.7 信号组 665  ZV q  
18.6.8 使用自定义信号源 670 [ls ?IFg  
18.6.9 信号接收器 672 )x:j5{>(  
18.7 Simulink仿真的设置 676 k@";i4}A  
18.7.1 设置解算器参数 677 0i Z9a/v  
18.7.2 仿真数据的输入输出设置 678 (~pEro]?+)  
18.7.3 仿真诊断设置 680 ^B!?;\4IM  
18.8 小结 681 ,pa&he  
第19章 SIMULINK建模和子系统 682 ;`PkmAg  
19.1 Simulink线性系统建模 682 BQ}.+T\  
19.1.1 线性系统建模简介 682 \`p~b(  
19.1.2 求解抛投小球的轨迹 684 $-9@/%Y  
19.1.3 求解二阶微分方程 686 -z 5k4Y  
19.1.4 使用传递函数 690 nM.?Q}yO~  
19.1.5 使用状态方程 691 +-!|%jG`%v  
19.1.6 “积分器”模块的工作原理 692 V-ouIqnI  
19.2 非线性系统建模 693 kdMS"iN8x  
19.2.1 非线性系统建模简介 694 BfE-s<  
19.2.2 求解非线性摩擦模型 696 WKIiJ{@L  
19.3 子系统 703 7f Tg97eF  
19.3.1 子系统的基础知识 703 ,f0g|5yDf  
19.3.2 创建子系统 703 \y )4`A  
19.3.3 使用模块组合子系统 705 @oc%4~zl  
19.4 信号输出系统——子系统实例 707 Ee\-q  
19.4.1 添加控制信号 707 +j: Ld(  
19.4.2 添加子系统模块 708 KJ^GUqVl  
19.4.3 运行仿真系统 710 Ufe  
19.5 封装子系统 711 rUpAiZfz >  
19.5.1 封装子系统的创建方法 712 %V1T !<  
19.5.2 封装子系统的步骤 712 kbT-Oz  2  
19.6 ABS系统——封装子系统实例 715 JX0_UU  
19.6.1 添加“Bang-bang contorller”子系统 715 U9fF;[g  
19.6.2 添加“brake torque”子系统 717 ;ld~21#m  
19.6.3 添加“tire torque”子系统 717 Nl<,rD+KSD  
19.6.4 添加子系统的程序代码 719 PM<LR?PLc  
19.6.5 添加“subsystem”子系统 721 iN4'jD^oP  
19.6.6 运行仿真系统 723 ~5!TV,>ls  
19.7 使能子系统 725 g#%FY1xp  
19.7.1 创建使能子系统 725 L8tLW09  
19.7.2 信号输出系统——使能子系统实例 726 <d&)|W  
19.8 触发子系统 730 |21hY  
19.8.1 触发子系统简介 730 g7z9i[  
19.8.2 触发子系统的属性 730 ^t ldm7{_  
19.9 触发子系统实例 732 ftH%, /,  
19.9.1 添加系统模块 733 "sx&8H"  
19.9.2 设置“Throttle & Manifold”子系统属性 734 ,Y8X"~{A  
19.9.3 设置“Intake”子系统属性 735 5YH mp7c-z  
19.9.4 设置“Compression”子系统属性 736 LLY;IUK!R  
19.9.5 设置“Combustion”子系统属性 737 *#^1rKGWK  
19.9.6 设置“Drag Torque”子系统属性 737 Ry S{@=si  
19.9.7 设置“Vehicle Dynamics”子系统属性 738 ]bE?n.NwZ  
19.9.8 设置“valve timing”子系统属性 738 7c]Ai  
19.9.9 运行仿真系统 739 MV d 3*  
19.10 小结 740 to|9)\  
第20章 S函数和仿真结果分析 741 h}&IlDG  
20.1 S函数 741 >@Vr'kg+V  
20.1.1 S函数概述 741 Dj. +5f'  
20.1.2 S函数的运行机理 742 8si^HEQ8  
20.1.3 S函数模板 742 6%INNIyAWa  
20.1.4 添加S函数模块 745 UBHQzc+,  
20.1.5 添加S函数程序代码 747 ;OJ0}\*iP8  
20.1.6 运行仿真 749 @CI6$  
20.2 振荡运行系统——S函数综合实例 750 A":b_!sW  
20.2.1 添加系统模块 750 W8h\ s {  
20.2.2 添加S函数的程序代码 752 gbf=H8]  
20.2.3 添加子系统模块 754 =?Md&%j  
20.2.4 运行仿真系统 757 3(*s|V"  
20.3 分析仿真结果 758 ykhCt\t[  
20.3.1 分析Simulink模型的特征 758 W*`6ero  
20.3.2 使用Sim命令 760  iPO S  
20.3.3 使用Simset命令 761 -fgKSJ7  
20.3.4 模型的线性化 764 }V;]c~Q/H  
20.3.5 系统平衡点分析 766 * .VZ(wX  
20.4 交替执行系统——综合实例1 768 (b}7Yb]#c  
20.4.1 添加系统模块 768 mM{v>Em2K#  
20.4.2 设置系统模块的属性 769 ucPMT0k  
20.4.3 添加“Enabled”子系统 772 $QBUnLOek&  
20.4.4 运行仿真系统 775 xF|*N<9(</  
20.5 雷达轨迹分析——综合实例2 776 n1(X%%2  
20.5.1 系统模块简介 776 "q/M8  
20.5.2 添加系统模块 776 B&N&eRAE  
20.5.3 添加“Cross-Axis Acceleration Model”子系统 779 r['C.S6  
20.5.4 添加“Cartesian to Polar”子系统 779 <XrGr5=BV  
20.5.5 添加“Radar Kalman Filter”子系统 781 {~I_rlo n  
20.5.6 添加程序代码 783 *v/*_6f*  
20.5.7 运行仿真系统 785 VVl-cU  
20.6 小结 786 `3oP^#  
hP<qKVy  
第7部分 高级应用篇 787 S]=Vr%irX  
第21章 文件I/O 788 }?kO<)d  
21.1 处理文件名称 788 1u+ (rVQN  
21.2 打开和关闭文件 790 H5 hUY'O  
21.2.1 打开文件 790 %pQ o%<d  
21.2.2 关闭文件 792 gjLgeyyWC  
21.3 处理二进制文件 793 @0'|Uygn  
21.3.1 读取M文件 793 ACltV"dB^  
21.3.2 读取TXT文件 796 <j3HT"^[D  
21.3.3 写入二进制文件 798 C P{h+yCj  
21.4 处理文本文件 799 )1 j2  
21.4.1 读取文本文件 799 c (8J  
21.4.2 使用csvwrite命令读入文本文件 804 j)qh>y)  
21.4.3 使用dlmwrite命令读入文本文件 805 .Kwl8xRg  
21.5 处理图像 806 AI;=k  
21.6 小结 810 TJ:Lz]l >  
第22章 MATLAB编译器 811 !I_4GE,  
22.1 编译器概述 811 f"^tOgGH  
22.1.1 编译器的功能 811 SH|$Dg  
22.1.2 Complier 4.0的性能改进 812 ;g]+MLV9  
22.2 编译器的安装和配置 812 zAUfd[g  
22.2.1 前提准备 812 ^0-=(JrC  
22.2.2 配置编译器 813  |?A-?-  
22.3 编译过程 818 D/UGN+  
22.3.1 安装MCR 818 h cXqg  
22.3.2 代码的编译过程 819 [Cp{i<C  
22.4 编译命令 820 'v  X"l  
22.4.1 编译命令的格式和选项 820 zUqDX{I8  
22.4.2 处理脚本文件 821 ht9b=1wd%s  
22.5 创建独立运行的程序 823 ?s33x#  
22.5.1 编译M文件 823 P$I\)Q H  
22.5.2 编译M和C的混合文件 826 G].KJ5,y  
22.5.3 编译包含绘图命令的M文件 828 }L9j`17  
22.6 小结 833 @CF4:NNHw  
第23章 应用程序接口 834 K^ \9R  
23.1 C语言MEX文件 834 sc60:IxgI  
23.1.1 MEX文件的数据 834 Dm#k-y  
23.1.2 MEX文件的结构 835 "QS7?=>*F  
23.1.3 MEX文件的实例 838 tO3 ;; %  
23.2 MAT文件 842  U2$T}/@  
23.2.1 使用C语言创建MAT文件 843 '%N)(S`O7P  
23.2.2 使用Fortran语言创建MAT文件 846 R 0}%   
23.3 MATLAB引擎技术 849 sf0U(XYQ^  
23.3.1 引擎技术概念 850 J]B5w{??b  
23.3.2 引擎技术应用 850 sN2l[Ous  
23.4 Java接口 854 {+Yo&F}n  
23.4.1 Java接口 854 h[T3WE  
23.4.2 Java接口应用 860 VIzZmd  
23.5 小结 865 F}>`3//u  
(xL=X%6a  
第8部分 用户工具箱篇 867 |=s3a5sl  
第24章 图形图像工具箱 868 $ cSZX#\  
24.1 MATLAB中的图像 868 J~.kb k  
24.1.1 图像类型 868 Ji q[VeLe  
24.1.2 多帧图像 870 6! 'Xo:p  
24.1.3 读取图像文件 871 NY x4& *le  
24.1.4 查看图像文件信息 873 =Frr#t!(w0  
24.2 显示图像 875 @HI5; z  
24.2.1 默认显示方式 875 S}X:LHr*  
24.2.2 添加颜色条 875 2|BE{91  
24.2.3 显示多帧图像 876 sa*-B  
24.2.4 显示动画 877 tO7{g  
24.2.5 三维材质图像 878 rej[G!  
24.3 图像的几何运算 879 uE(w$2Wi  
24.3.1 缩放图像 879 '! (`?  
24.3.2 旋转图像 881 1~ Nz6  
24.3.3 裁剪图像 883 "Q1hP9xV  
24.4 图像的灰度变换 884 Kl?1)u3^4  
24.4.1 图像的直方图 884 =xoTH3/,>  
24.4.2 灰度变换 886 )f Rh^6  
24.4.3 均衡直方图 888 {y'k wU  
24.5 图像的滤波 889 &kvVMn ok  
24.6 分析图像 892 Gj=il-Po  
24.6.1 分析图像的像素信息 892 srL,9)O C  
24.6.2 分析图像的灰度信息 893 D#0}/  
24.6.3 绘制等高图 894 zVu}7v()  
24.7 小结 895 V 6F,X`7  
第25章 信号工具箱 896 q9Q4F  
25.1 产生信号 896 ;q Z2V  
25.1.1 周期方波和锯齿波 896 @kw=0  
25.1.2 周期Sinc波 897 kel48B  
25.1.3 高斯调幅正弦波 898 #LiC@>  
25.1.4 调频信号 899 o=ex{g(3  
25.1.5 高斯分布随机序列 900 &!ZpBR(  
25.2 随机信号处理 901 I8y\D,  
25.2.1 随机信号的互相关函数 901 k4v[2y`  
25.2.2 随机信号的互协方差函数 902 2 E^P=jU`  
25.2.3 谱分析——psd函数 903 i&Ea@b  
25.2.4 谱分析——pwelch函数 905 v&Kw 3!X#E  
25.3 模拟滤波器设计 906 _ 0-YsD  
25.3.1 巴特沃斯滤波器 906 3?:}lY<,  
25.3.2 切比雪夫I型滤波器 907 ":OXs9Yg  
25.3.3 切比雪夫Ⅱ型滤波器 908 PyYe>a;.  
25.4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909 #/T)9=m  
25.4.1 巴特沃斯数字滤波器设计 910 o&=m]hKpQl  
25.4.2 切比雪夫I型数字滤波器设计 911 *h Ur E  
25.4.3 切比雪夫II型数字滤波器设计 913 HM/ q B^  
25.5 小结 914 WVZ\4y  
附录A MATLAB常用函数检索表 915 E%TvGe;#  
……
夜夜兔 2012-02-08 08:30
跟第一版的区别在哪里?
xiaoxiaoyu 2012-11-16 16:38
内容很全面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广告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