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宝典(第2版,作者:陈杰,含光盘1张)

发布:cyqdesign 2010-05-12 12:04 阅读:6988
MATLAB宝典(第2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MATLAB7.0的知识体系及操作方法。《MATLAB宝典(第2版)》共分为8个部分25章。其中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MATLAB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的方法、MATLAB编程、图形用户界面、MATLAB仿真,以及文件输入/输出、编译器和应用程序接口等高级技术。《MATLAB宝典(第2版)》最大的特色在于每一节的例子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力求让读者通过亲自动手做而掌握基本参数及制作技巧,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 ]pnYvXf>!  
~m=$VDWm  
4O!E|/`wO  
市场价:¥118.00 9e~WK720=  
优惠价:¥86.00 为您节省:32.00元 (73折) 6xHi\L  
关键词: Matlab宝典
分享到:

最新评论

cyqdesign 2010-05-12 12:04
第1部分 MATLAB基础知识篇 1 &>(gt<C$  
第1章 MATLAB概述 2 6tn+m54_  
1.1 MATLAB 7简介 2 O*G1 QX  
1.2 MATLAB 7的安装 2 @2 =z}S3O  
1.3 MATLAB 7的工作环境 5 Oz{%k#X-  
1.3.1 操作界面简介 6 #Fs|f3-@  
1.3.2 运行命令窗口 6 #Qh>z%Mn^3  
1.3.3 命令窗口的显示方式 7 :.uk$jx  
1.3.4 数值结果的显示方式 9 aMTFW_w  
1.3.5 命令窗口的标点符号 10 C>X|VP |C  
1.3.6 输入变量 12 k4{:9zL1#?  
1.3.7 处理复数 14 `~h4D(n`  
1.3.8 命令窗口的控制命令 15 =e BmBn  
1.3.9 使用历史窗口 16 7,'kpyCj  
1.3.10 使用实录命令 20 exDkq0u]  
1.3.11 当前目录管理器和路径管理 21 SEM8`lnu  
1.3.12 设置当前目录 22 oM,- VUr  
1.3.13 MATLAB的搜索路径 23 uS<_4A;sD,  
1.3.14 工作空间浏览器和数组编辑器 25 %NajFjBI  
1.3.15 变量的编辑命令 26 WUEHB  
1.3.16 数组编辑器 27  c%f_.MiU  
1.3.17 存取数据文件 28 U O<:.6"  
1.4 MATLAB 7的帮助系统 30 dE5D3ze  
1.4.1 纯文本帮助 30 S1b Au <  
1.4.2 演示(demo)帮助 31 @dgH50o[  
1.4.3 帮助导航/浏览器 33 OBOwz4<  
1.4.4 Contents帮助文件目录窗口 34 *1A&'T2  
1.4.5 Index 帮助文件索引窗口 35 U)D[]BVg  
1.4.6 Search帮助文件搜索窗口 35 A:# k  
1.5 小结 36 wLJ]&puwm  
第2章 数组 37 0$HmY2 Men  
2.1 创建数值数组 37  8=;k"  
2.1.1 一维数组的创建方法 37 WE6\dhJ<  
2.1.2 二维数组的创建方法 38 W5pb;74|  
2.1.3 使用下标创建三维数组 39  ?=Db@97  
2.1.4 使用低维数组创建三维数组 40 9}P"^N  
2.1.5 使用创建函数创建三维数组 41 Yr+23Ro  
2.1.6 创建低维标准数组 43  HpW 42  
2.1.7 创建高维标准数组 44 B_^]C9C|  
2.2 操作数值数组 45 cpZc9;@IC  
2.2.1 选取低维数组的对角元素 45 7J*N_8?2  
2.2.2 低维数组的形式转换 46 DWiBG  
2.2.3 选取三角矩阵 47 F{m{d?:OA  
2.2.4 Kronecker乘法 49 2/7_;_#vJ%  
2.2.5 高维数组的对称交换 50 |/`%3'4H  
2.2.6 高维数组的维序号移动 51 e3[:D5  
2.2.7 高维数组的广义共轭转置 52 OCV+h'  
2.2.8 高维数组的降维操作 53 ?j O 5 9n  
2.3 小结 54 r&3pM2Da}  
第3章 矩阵和架构 55 OB-Q /?0  
3.1 稀疏矩阵 55 QM<y`cZ8  
3.1.1 稀疏矩阵的存储方式 55 /rc%O*R  
3.1.2 创建稀疏矩阵——使用sparse命令 56 r8/l P}(F  
3.1.3 创建稀疏矩阵——使用spdiags命令 57 kH948<fk3  
3.1.4 查看稀疏矩阵的信息 58 3l1cyPv  
3.1.5 稀疏矩阵的图形化信息 59 LT@OWH  
3.2 字符串数组 60 r[txlQI9  
3.2.1 创建字符串数组——直接输入法 61 !mJo'K  
3.2.2 创建字符串数组——使用ASCII码 61 {+.r5py  
3.2.3 创建字符串数组——使用函数 62 1wj:aD?g  
3.2.4 处理字符串数组的空格 63 g"_C,XN  
3.2.5 读取字符串数组的信息 64 JXqr3 Np1  
3.3 构架数组 65 1B=>_3_  
3.3.1 创建单构架数组——使用直接法 66 '0RwO[A#1  
3.3.2 创建二维构架数组 67 B 0ee?VC  
3.3.3 创建三维构架数组 68 {QAv~S>4  
3.3.4 使用命令创建构架数组 69 Iah[j,]r  
3.3.5 访问构架数组的数据 69 aA'TD:&p1  
3.3.6 设置构架数组的域属性 72 W"q@Qa`Bm  
3.4 小结 74 G$M9=@Ug  
第4章 矩阵分析 75 Nw_@A8-r  
4.1 矩阵计算 75 b~m2tC=AW  
4.1.1 进行范数分析——使用norm函数 75 J([s5:.[  
4.1.2 进行范数分析——使用normest函数 78 /=?x{(B>  
4.1.3 条件数分析 80 c=O,;lWFqm  
4.1.4 数值矩阵的行列式 81 S>Yj@L  
4.1.5 符号矩阵的行列式 82 XXZaKgsq  
4.1.6 矩阵的化零矩阵 83 23F/\2MSG  
4.2 线性方程组 84 .="bzgC3A  
4.2.1 非奇异线性方程组 84 O[^%{'  
4.2.2 奇异线性方程组 85 wK_]/Q-L  
4.2.3 欠定线性方程组 87 u+m,b76  
4.2.4 超定线性方程组 88 fxcc<h4  
4.3 矩阵分解 89 4,Ic}CvM  
4.3.1 Cholesky分解 89 "SxLN 8.:  
4.3.2 使用Cholesky分解求解方程组 91 X2sHE  
4.3.3 不完全Cholesky分解 92 kRJ4-n^@><  
4.3.4 LU分解 93 l|2D/K5  
4.3.5 不完全LU分解 96 /phX'xp  
4.3.6 QR分解 100 0|4%4 Mt  
4.3.7 操作QR分解结果 101 uN*KHE+h  
4.3.8 奇异值分解 105 LpbsYl  
4.4 特征值分析 107 $ ,Ck70_  
4.4.1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07 9m2, qr|  
4.4.2 稀疏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10 S[3iA~)Z-  
4.4.3 特征值问题的条件数 111 )-15 N  
4.4.4 特征值的复数问题 113 %]gTm7 =t  
4.5 小结 114 enS}A*Io  
z4%uN |V  
第2部分 数据分析篇 115 f"[J "j8  
第5章 函数分析和数值运算 116 #p(h]T32  
5.1 函数的零点 116 BXms;[  
5.1.1 一元函数的零点 116 Kb#4ILA  
5.1.2 多元函数的零点 118 !LMN[3M_  
5.2 数值积分 120 jl.p'$Fbn  
5.2.1 一元函数的数值积分 120 q%n6K  
5.2.2 使用Simulink求解数值积分 122 VZr>U*J[:  
5.2.3 求解瑕积分 123 #AkV/1Y  
5.2.4 矩形区域的多重数值积分 124 ^ 2GHe<Y  
5.2.5 变量区域的多重数值积分 125 jdZ~z#`(!:  
5.3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 129 -&x2&WE'  
5.3.1 双变量的概率分布 129 94uN I8  
5.3.2 不同概率分布 131 Ix@&$!'k  
5.3.3 数据分布分析 132 - O98pi  
5.3.4 假设检验 133 T3UMCqc=  
5.4 小结 138 :K`ESq!8u  
第6章 高级数值运算 139 O4\Z!R60g  
6.1 插值 139 )UgX3+@  
6.1.1 一维插值 139 ,u }XW V  
6.1.2 人口数量预测——一维插值实例 140 $n^ MD_1!  
6.1.3 二维插值 143 o./.Q9e7  
6.1.4 绘制二元函数图形——二维插值实例 144 y.5/?{GL  
6.1.5 样条插值 146 ?_x q-  
6.1.6 牛顿插值 147 6=4wp?  
6.1.7 多项式插值——牛顿插值实例 148 ^'CPM6J  
6.1.8 Chebyshev多项式插值 150 j Uv!9Y}F  
6.1.9 多项式插值——Chebyshev多项式插值实例 150 >^q7c8]~g  
6.2 曲线拟合 152 f0<hE2  
6.2.1 多项式拟合 153 )[H{yQ  
6.2.2 加权最小方差拟合 154 MObt,[^W  
6.2.3 数据拟合——适用加权最小方差WLS方法 155 rk+#GO{  
6.3 曲线拟合图形界面 158 WV3|?,y]qm  
6.3.1 曲线拟合 158 }I|u'#n_  
6.3.2 绘制拟合残差图形 160 ;k"Bse!/  
6.3.3 进行数据预测 161 qPB8O1fyU  
6.4 傅里叶分析 163 E J$36  
6.4.1 离散Fourier变换 163 q{s(.Uq$&  
6.4.2 FFT和DFT 165 4c oJRqf=  
6.4.3 DFT的物理含义 166 3czeTj  
6.4.4 使用DFS进行插值 169 9TF f8'?d  
6.5 小结 171 Qy<[7  
第7章 优化 172 /,!qFt  
7.1 常见优化问题 172 u p.Q>28r  
7.1.1 无约束非线性优化 172 {Q+gZcu  
7.1.2 求解二元函数的最小值——无约束非线性优化 173 R>DaOH2K*  
7.1.3 非线性最小方差 177 WLF0US'  
7.1.4 计算函数的非线性最小方差 177 Nx{$}  
7.1.5 有约束的非线性优化 179 4h5g'!9-g  
7.1.6 计算多元函数的极值——有约束的非线性优化 180 Z3>N<u8)  
7.1.7 最小最大值的优化问题 183 WZOY)>K  
7.1.8 优化对比 186 xe7O/',pa=  
7.1.9 线性规划 187 FX9F"42@  
7.1.10 二次规划 190 CkJCi  
7.1.11 使用遗传算法求解二次规划 191 +!QJTn"3  
7.2 使用遗传算法求解优化 193 u@ jX+\  
7.2.1 分析目标函数 194 lb'GXd %  
7.2.2 优化求解 195 Hzrtlet  
7.2.3 添加结果的可视性 197 3qY K_M^[  
7.2.4 设置算法的属性 198 %6AW7q t  
7.2.5 设置“种群”属性 198 C6O8RHg  
7.2.6 设置“中止”属性 200 da1]mb=4 5  
7.3 优化“Banana”函数——优化方法对比 201 k >t )g-,2  
7.3.1 分析目标函数 201 | 8qBm  
7.3.2 BFGS优化法求解 203 b-3*Nl_%  
7.3.3 DFP优化法求解 204 GUF"<k  
7.3.4 “无约束非线性”优化求解 206 4w#``UY)'  
7.3.5 “最小方差”优化求解 207 J=pztASt  
7.4 绘制帐篷——复杂的二次规划 208 J_>w3uY  
7.4.1 设置约束条件 208 {Fzs@,|W.  
7.4.2 定义目标函数 210 jV(6>BAI_  
7.4.3 进行优化求解 211 Lh.`C7]  
7.4.4 绘制优化求解的结果 213 G^q3Z#P  
7.5 小结 214 kdb(I@6  
第8章 常微分方程 215 : tWU .f#  
8.1 显性常微分方程 215 P2nft2/eu?  
8.1.1 刚性和非刚性方程组 216 n}s~+USZX  
8.1.2 设置允许误差属性 219 K}6dg<  
8.1.3 设置输出参数属性 221 o)OUWGjb/K  
8.1.4 设置解法器其他属性 225 hJzxbr <  
8.2 加权常微分方程 227 LH:i| I  
8.3 延迟微分方程 230 >~K qg~  
8.4 常微分方程的边界问题 232 oI^4pwnh  
8.4.1 MATLAB求解边界问题——bvp4c命令 232 *^([ ~[  
8.4.2 求解带边界的常微分方程 233 nFe%vu8a  
8.5 小结 236 )sho*;_o  
第9章 符号计算 237 }(egMx;"3J  
9.1 符号对象和符号表达式 237 <>m }}^  
9.1.1 创建符号对象——使用sym命令 237 $9S(_xdI&  
9.1.2 创建符号对象——使用syms命令 240 g;ZxvR)ZJk  
9.1.3 符号计算的运算符和函数 241 1SrJ6W @j[  
9.1.4 识别对象 242 CgzD$`~  
9.1.5 确定符号表达式中的变量 243 }du XC[6  
9.2 符号精度计算 244 wH~kTU2br  
9.3 操作符号表达式 245 %*#n d  
9.3.1 合并表达式——collect函数 246 w '3#&k+  
9.3.2 展开表达式——expand函数 247 RT>{*E<I  
9.3.3 因式分解——factor函数 248 4A9{=~nwT  
9.3.4 嵌套表达式——horner函数 249 Mwgu93?  
9.3.5 计算最小分母公因式——numden函数 250 G;f/Tch  
9.3.6 简化表达式——simplify函数 251 rp5(pV 7*  
9.3.7 最简化表达式——simple函数 252 F @Te@n  
9.3.8 按书写方式显示表达式——pretty函数 254 "*,XL uv>  
9.4 替换符号表达式 256 %F kMv  
9.4.1 替换重复字符串——subexpr函数 256 L28*1]\Jh  
9.4.2 替换特定符号——subs函数 257 t%530EB3  
9.5 符号函数 259 M>M`baM1  
9.5.1 求反函数——finverse函数 259 zD3mX<sw  
9.5.2 求复合函数——compose函数 260 &YDK (&>  
9.6 符号微积分 261 <(vCiH9~P  
9.6.1 求微分——diff函数 261 w,R[C\#J  
9.6.2 化简微分结果 262 \;rYo.+  
9.6.3 求解矩阵微分 263 !~Q2|r  
9.6.4 向量微分jacobian函数 264 H5D*|42  
9.6.5 符号极限 265 ^<X@s1^#  
9.6.6 求解无限极限 266 pIbdN/z  
9.6.7 求解左右极限 266 eHDef  
9.6.8 符号积分 267 p _d:eZ  
9.6.9 矩阵积分 269 QMEcQV>  
9.6.10 证明积分等式 269 w,Ee>cV]a  
9.6.11 交互近似积分 270 L.]$6Q0  
9.6.12 符号级数求和 272 ~Y.tz`2D  
9.7 符号积分变换 273  r[?1  
9.7.1 Fourier变换 273 b=3H  
9.7.2 Laplace变换 275 C{2xHd/*  
9.7.3 Z变换 276 M4xi1M#%  
9.8 符号矩阵的计算 277 =!m}xdTP  
9.8.1 线性代数运算 277 )Fb>8<%  
9.8.2 特征值运算 280 m[k_>e\ u  
9.9 符号代数方程的求解 282 P]z[v)}  
9.9.1 solve命令 283 #2iD'>bQ  
9.9.2 求解非线性方程组 283 y,pZTlE  
9.9.3 求解含参数方程组 283 Y'e eA 2O  
9.9.4 求解超越方程组 284 )*c> |7G  
9.10 符号微分方程的求解 284 R-^96fFBy  
9.10.1 dsolve命令 285 1He{v#  
9.10.2 求解常微分方程 285 U?.9D  
9.10.3 求解二阶常微分方程 286 vd6l7"0/  
9.10.4 求解常微分方程组 286 [%&ZPJT%i  
9.11 利用Maple的资源 287 :6q]F<oK  
9.11.1 调用maple的相关命令 287 .CSS}4  
9.11.2 查看maple的帮助 289 2c?qV  
9.12 可视化符号分析 290 ;l}- Z@! /  
9.12.1 单变量函数分析界面 291 L4L2O7  
9.12.2 泰勒级数逼近分析界面 293 z4E|Ai  
9.13 小结 294 h~wi6^{&Y  
I}2P>)K  
第3部分 数据可视化篇 295 ,ZS6jZ  
第10章 二维图形 296 Mc!Xf[  
10.1 图形的基础知识 296 ZtHm\VTS  
10.1.1 离散数据(函数)的可视化 296 ~zHg[X*  
10.1.2 连续函数的可视化 297 \n9zw'  
10.1.3 绘制图表的基础步骤 299 _20#2i&  
10.2 绘制二维图形 299 w{k)XY40sW  
10.2.1 绘制二维图形——使用plot命令 300 Q?AmOo-a  
10.2.2 设置曲线的属性 302 %6--}bY^  
10.2.3 设置坐标轴范围 304 gT/@dVV  
10.2.4 设置坐标轴显示方式 305 ud fe  
10.2.5 设置坐标轴系统 306 BnRN;bu  
10.2.6 图形标识 307 ~ 8aJ S,u  
10.2.7 叠绘 309 |j3'eW&=  
10.2.8 绘制双坐标轴图形 311 -YD+(c`l  
10.2.9 绘制多子图 312 L#)(H^[  
10.2.10 交互式图形 313 _ pO`  
10.2.11 使用fplot命令绘制图形 315 R}mn*h6  
10.2.12 使用ezplot命令绘制图形 316 g,:j/vR  
10.3 特殊图形 318 PQ|69*2G  
10.3.1 绘制面积图 318 ! Q<>3 xZ  
10.3.2 绘制直方图 319 c%*($)#  
10.3.3 绘制二维饼图 321 5PcJZi^.l  
10.3.4 绘制矢量图 321 flgRpXt  
10.3.5 绘制等高线 322 dz>;<&2Z  
10.3.6 绘制伪色彩图 323 }3R13   
10.3.7 绘制误差棒 324 |w}xl'>q  
10.3.8 绘制二维离散杆图 325 (z$r:p  
10.3.9 绘制散点图 326 6WoAs)ZF  
10.3.10 极坐标图形 328 ny-7P;->8  
10.3.11 柱坐标图形 328 n}xhW'3hU=  
10.4 小结 329 c"!lwm3b  
第11章 三维图形 330 t:LcNlN|  
11.1 绘制三维曲线 330 %r)avI  
11.1.1 绘制三维图形——plot3命令 330 #y|V|nd  
11.1.2 绘制三维曲线图——mesh命令 331 K\XyZ  
11.1.3 绘制等高线 333 j]0^y}5f+s  
11.1.4 绘制曲面图——surf命令 333 '&;yT[  
11.2 编辑三维图形 335 >!6i3E^  
11.2.1 控制视角——view命令 335 4x%(9_8 {-  
11.2.2 控制旋转——rotate命令 336 2FD=lR?6  
11.2.3 设置背景颜色 338 sS TPMh  
11.2.4 设置图形颜色 339 qz4^{  
11.2.5 设置数值轴的颜色 340 YC]L)eafo`  
11.2.6 添加颜色标尺 341 w<9>Q1(  
11.2.7 设置图形的着色 343 }6 5s'JB  
11.2.8 控制照明——light命令 344 D}3XFuZs_  
11.2.9 控制照明——lighting命令 345 z'p:gv]  
11.2.10 控制材质——material命令 345 J/);"bg_O  
11.2.11 控制透视 346 QCPID:  
11.2.12 控制透明 347 KNgH|5Pb  
11.3 三维图形的简易命令 349 '2zL.:~  
11.4 四维图形 351 ~](fFa{  
11.4.1 绘制切片图——slice命令 351 fQ>4MKLw=d  
11.4.2 绘制切面等位线图 352 Ff^@~X+W<  
11.4.3 绘制流线切面图 353 *b}>cn)<v  
11.5 图形窗口 353 dMx4ykrR  
11.5.1 创建和控制图形窗口 354 N?dvuB  
11.5.2 使用工具栏编辑图形 355 /9y aW7w  
11.5.3 使用绘图工具编辑图形 358 a:YI"*S  
11.5.4 使用图形窗口进行数据分析 364 0i[zup  
11.6 绘制复数变量图形 367 zq5'i!s !0  
11.6.1 绘制复数图形原理 367 m"c :"I6  
11.6.2 绘制复数图形——CPLXMAP命令 368 ~#\i!I;RY}  
11.6.3 绘制复数曲面图——CPLXROOT命令 369 PC c|}*b  
11.7 图形的打印和输出 370 EPW7+Ve  
11.7.1 图形打印的菜单操作方式 370 S~$'WA  
11.7.2 图形打印的命令操作方式 372 t<:D@J]a  
11.8 小结 373 Rd+P,PO  
&$`hQgi  
第4部分 MATLAB编程篇 375 6)\dBOz  
第12章 MATLAB编程基础知识 376 x}$e}8|8YL  
12.1 简单实例——排序函数 376 o-7>eE}+  
12.1.1 编写函数文件 376 KRsAv^']  
12.1.2 编写脚本文件 378 ,(G%e  
12.1.3 运行代码 379 A{o'z_zC  
12.1.4 检测代码 380 Y^"4?96  
12.2 M文件编辑器 381 #y]3LC#)^G  
12.2.1 打开文件编辑器 381  0JRD  
12.2.2 设置M文件编辑器的属性 382 F="z]C;u  
12.2.3 设置M文件编辑器的打印属性 384 /.5;in  
12.3 MATLAB的变量和关系式 385 r^$~>!kZ|  
12.3.1 M文件的变量类型 385 ~c{:DM  
12.3.2 M文件的关键字 386 [AEBF2OIv  
12.3.3 关系表达式 386 ,gnQa  
12.3.4 关系表达式的优先级 388 u"$a>S_  
12.3.5 截断误差问题 389 -U2mfW  
12.3.6 逻辑表达式 390 _baYn`tFw-  
12.3.7 逻辑运算函数 392 vd#,DU=p!  
12.4 程序结构 392 Iy {U'a!  
12.4.1 顺序结构 392 ,$r2gr!_G  
12.4.2 if分支结构 393 Q"a2.9Eo  
12.4.3 switch分支结构 396 jj\[7 O*  
12.4.4 try-catch结构 397 qUhRu>   
12.4.5 while循环结构 398 c)C5KaiPG  
12.4.6 for循环结构 400 b`cYpcs  
12.4.7 绘制抛物线轨迹——综合实例 402 yeD_j/  
12.5 控制语句 406 8dT'xuch  
12.5.1 结束循环——continue命令 406 >',y  
12.5.2 终止循环——break命令 407 YTY%#"  
12.5.3 转换控制——return命令 408 !jS4!2'  
12.5.4 输入控制权——input命令 409 [UPNd!sy  
12.5.5 使用键盘——keyboard命令 410 ^o<:;{  
12.5.6 提示警告信息——error和warning命令 410 B{, Bno  
12.6 小结 412 o%(bQV-T  
第13章 MATLAB编程的高级话题 413 TW`mxj_J2  
13.1 程序的向量化 413 j.-VJo)   
13.1.1 程序的向量化 413 6X+}>qy  
13.1.2 向量化和循环结构对比 415 i8V0Ty4~N  
13.1.3 逻辑数组 417 1q~LA[6  
13.1.4 使用logical命令创建逻辑数组 417 1JTbCS  
13.1.5 逻辑数组和向量化 418 4 9w=kzo  
13.2 脚本和函数 420 {ctwo X[;  
13.2.1 编写脚本文件 420 si/er"&o  
13.2.2 编写函数文件 421 eFQQW`J  
13.2.3 编写P码文件 422 l%"`{   
13.3 变量传递 423 *)VAaGUX>  
13.3.1 变量检测命令 423 ;?6>mh(`  
13.3.2 “变长度”变量函数 424 {V2bU}5 [  
13.3.3 跨空间计算表达式的数值 428 0*(K DDv  
13.3.4 跨空间赋值 430 @vH2Vydu  
13.4 字符串演算函数 431 *d*oS7  
13.4.1 内联函数——inline 431 2o{@nN8%  
13.4.2 求解函数零点 431 .A<sr  
13.4.3 绘制函数图形 433 SR*Gqx  
13.4.4 求解最值 435 okBE|g  
13.5 程序的调试和剖析 437 oW'PO Ar  
13.5.1 直接调试法 437 'tWAuI  
13.5.2 工具调试法 440 l=Wd,$\  
13.5.5 程序剖析 443 A|vP$zy  
13.6 小结 446 *m_93J  
yuNfhK/#r  
第5部分 图形用户界面篇 447 hYvNcOSks  
第14章 句柄图形 448 >a]t<  
14.1 句柄图形体系 448 4]6Qr  
14.1.1 图形对象 449 !P|5#.eC  
14.1.2 句柄对象 449 i>Iee^_(  
14.1.3 句柄图形的结构 449 ZH-5 Qy_  
14.1.4 图形对象的属性 450 |QYZRz  
14.2 图形句柄的操作 450 1)U} i ^  
14.2.1 创建图形对象 451 }K8Lm-.=  
14.2.2 访问图形对象的句柄 453 _^; ;i4VZ  
14.2.3 使用句柄操作图形对象 455 S[U/qO)m  
14.3 图形对象的操作 457 x}"Q8kD  
14.3.1 设置图像属性——set命令 457 #\b ;2>  
14.3.2 使用结构体设置属性 459 Xu]h$%W  
14.3.3 查询图形对象的属性——get命令 462 E/"SU*Co  
14.3.4 查看图形对象的默认属性 464 P3$,ca'  
14.3.5 设置不同级别的属性 465 ;:_(7|  
14.3.6 设置图形对象的默认属性 467 9-- dRTG  
14.4 高层绘图命令 468 <|JU(B  
14.4.1 设置父对象属性——NextPlot属性 469 ~L){O*Z  
14.4.2 检查NextPlot属性——newplot命令 469 F50 JJZ  
14.4.3 高层绘图文件的构成 470 Yq0# #__  
14.5 坐标轴对象 471 @^wpAQfd4  
14.5.1 坐标轴的几何属性 471 "A7<XN<  
14.5.2 坐标轴的刻度属性 473 ;C_ >  
14.5.3 坐标轴的照相机属性 474 [a NhP;<  
14.6 综合实例 476 l:z };  
14.6.1 穿越图形 477 h2&y<Eg>  
14.6.2 动态反射图形 480 ('HxHOh2  
14.7 小结 487 ;.0LRWcJ  
第15章 图形用户界面基础 488 q2Rf@nt  
15.1 图形用户界面概述 488 =~",/I?  
15.2 使用M文件创建GUI对象 489 a>(~C'(<  
15.2.1 编写程序代码 489 BvI 0v:  
15.2.2 运行程序代码 494 QRagz, c  
15.3 使用GUIDE创建GUI对象 496 ++k J\N{  
15.3.1 启动GUIDE 496 AY@k-4  
15.3.2 添加“编辑框”控件 498 1)Eq&ASB  
15.3.3 查看程序代码 499 ^?sSx!:bZ  
15.3.4 运行GUI对象 499 gUb "3g0  
15.3.5 创建GUI的注意事项 500 qzlER  
15.4 小结 502 dgY5ccP  
第16章 创建菜单 503 Fva]*5  
16.1 定制标准菜单 503 _Ff".t<"  
16.2 使用GUIDE创建自定义菜单 504 [k ~C+FI  
16.2.1 创建图形界面 505 XC}1_VWs  
16.2.2 设置菜单属性 508 Xr2 Wa  
16.2.3 添加控件 509 `OLB';D  
16.2.4 添加“File”菜单的回调函数 511 fr]Hc+7  
16.2.5 添加“Thresholding Method”菜单的回调函数 513 `r9^:TMN  
16.2.6 添加“滚动条”控件的回调函数 519 /gX%ABmS  
16.2.7 添加其他控件的回调函数 521 :W%4*-FP  
16.2.8 编写主调函数 522 `=v@i9cTZ  
16.2.9 运行GUI对象 523 iW-t}}Z>B  
16.3 使用M文件创建自定义菜单 525 'y eh7oR  
16.3.1 演示GUI的功能 525 .Map   
16.3.2 添加“File”菜单的功能代码 526 hvL6zCi  
16.3.3 添加“Options”菜单的功能代码 528 qAbd xd[  
16.3.4 添加“Graphs”菜单的功能代码 529 c*jr5 Y  
16.3.5 添加主调函数 533 _Ua PwJ  
16.3.6 运行GUI对象 535 iI}nW  
16.4 创建快捷菜单 537 !&6-(q9  
16.4.1 编写程序代码 537 T5V$wmB\W  
16.4.2 运行GUI对象 542 %WmZ ]@M  
16.5 小结 544 eoJFh  
第17章 添加控件 545 H'']J9O  
17.1 创建GUI对象的用户控件 545 8m \;P  
17.1.1 添加控件组件 546 lvG3<ls0K$  
17.1.2 添加控件的功能代码 549 2t.fD@  
17.1.3 运行程序代码 555 qm~Kw!kV  
17.2 图像切割界面——综合案例 557 0x6@{0  
17.2.1 分析GUI对象 558  @}Pw0vC  
17.2.2 规划GUI的设计过程 558 }0krSzcn#,  
17.2.3 创建GUI的工具栏对象 559 sbpu qOL  
17.2.4 准备图形对象的基础文件 560 U <|B7t4M  
17.2.5 处理指针对象 569 br10ptEx  
17.2.6 设置图形对象的属性 573 $/os{tzjd  
17.2.7 编写主程序代码 576 sAf9rZt*'  
17.2.8 设置GUI对象的菜单选项 603 "^!j5fZ  
17.2.9 检测程序代码 615 B piEAwh  
17.3 小结 621 [10$a(g\x  
"NlRSc#  
第6部分 MATLAB仿真篇 623 !(}OBZ[*  
第18章 SIMULINK基础知识 624 .!9Vt#  
18.1 Simulink的基础知识 624 P%ye$SASd  
18.1.1 Simulink概述 624  hgNY[,  
18.1.2 安装Simulink 625 e-1;dX HL  
18.1.3 启动Simulink 626 z)r8?9u  
18.2 一个简单的仿真系统 626 wX@H &)<s  
18.2.1 添加模块 627 EwC5[bRjUp  
18.2.2 设置模块属性 628 D~XU `;~u  
18.2.3 连接模块 630 m<~>&mWr  
18.2.4 运行仿真系统 631 9{T 8M  
18.3 Simulink的工作环境 632 |yuGK  
18.3.1 Simulink模型窗口界面 634 6_x}.bkIx=  
18.3.2 使用“File”菜单 635 -i2D#i'  
18.3.3 使用“Edit”菜单 636 oM-b96  
18.3.4 使用“View”菜单 637 e?|d9;BO  
18.3.5 使用“Simulation”菜单 639 Z^6A_:]j  
18.3.6 使用“Help”菜单 640 {-~05,zE  
18.4 Simulink中的数据类型 640 [9'|7fdU  
18.4.1 Simulink支持的数据类型 641 wA{*W>i  
18.4.2 数据传递 643 lK_ ~d_f  
18.4.3 向量化模块 645 Xq[:GUnt  
18.4.4 使用Mux模块 646 "tEj`eR  
18.4.5 标量扩展 648 02;f2;I  
18.5 Simulink的基本操作 649 GP0[Y  
18.5.1 Simulink模型的工作原理 649 R994R@gz  
18.5.2 操作模块 650 Ka[Sm|-q  
18.5.3 显示模块的属性 651 (K!M*d+  
18.5.4 显示输出数值 652 n U+pnkMj  
18.5.5 连接线的分支 653 yIn/Y0No  
18.5.6 彩色显示信号线 654 8') .o hD  
18.5.7 设置连接线的属性 655 U]+b` m  
18.6 Simulink的信号 655 `M towXj  
18.6.1 创建信号 655 g/fp45s  
18.6.2 添加信号标签 656 U&tfl/  
18.6.3 复数信号 656 \65vfE~ O  
18.6.4 虚拟信号 657 (jD'+ "?  
18.6.5 控制信号 659 ^\xCqVk_R  
18.6.6 信号总线 661 !3O,DhH>MC  
18.6.7 信号组 665 ZJiuj!  
18.6.8 使用自定义信号源 670 kxt\{iy4  
18.6.9 信号接收器 672 ez{P-qB  
18.7 Simulink仿真的设置 676 LG"BfYy6  
18.7.1 设置解算器参数 677 -6.i\ B  
18.7.2 仿真数据的输入输出设置 678 U^vUdM"  
18.7.3 仿真诊断设置 680 6{Krw \0  
18.8 小结 681 fU\k?'x_  
第19章 SIMULINK建模和子系统 682 Z1XUYe62  
19.1 Simulink线性系统建模 682 [flu |v  
19.1.1 线性系统建模简介 682 My'9S2Y8nv  
19.1.2 求解抛投小球的轨迹 684 FN{H\W1cf  
19.1.3 求解二阶微分方程 686 5i}CzA96  
19.1.4 使用传递函数 690 _stI?fz*4k  
19.1.5 使用状态方程 691 s8`}x_k=  
19.1.6 “积分器”模块的工作原理 692 v Ie=wf~D`  
19.2 非线性系统建模 693 )&b}^1  
19.2.1 非线性系统建模简介 694 A&X  
19.2.2 求解非线性摩擦模型 696 GqmDDL1  
19.3 子系统 703 48*Oh2BA  
19.3.1 子系统的基础知识 703 )3D+gu  
19.3.2 创建子系统 703 SXT@& @E  
19.3.3 使用模块组合子系统 705 _RA{SO  
19.4 信号输出系统——子系统实例 707 F)[XIY&2/  
19.4.1 添加控制信号 707 wsdB; 6%$  
19.4.2 添加子系统模块 708 =H.<"7  
19.4.3 运行仿真系统 710 TsFV ;Sl3  
19.5 封装子系统 711 /r::68_KQP  
19.5.1 封装子系统的创建方法 712 0XBBA0t q  
19.5.2 封装子系统的步骤 712 XZUB*P}]D  
19.6 ABS系统——封装子系统实例 715 PU]7c2.y  
19.6.1 添加“Bang-bang contorller”子系统 715 k8Su/U  
19.6.2 添加“brake torque”子系统 717 t wa(M?  
19.6.3 添加“tire torque”子系统 717 ue^?/{OuT  
19.6.4 添加子系统的程序代码 719 F1{?]>G  
19.6.5 添加“subsystem”子系统 721 &UJ Ty'  
19.6.6 运行仿真系统 723 y4)ZUv,}  
19.7 使能子系统 725 A$H+4L  
19.7.1 创建使能子系统 725 Q+y-*1   
19.7.2 信号输出系统——使能子系统实例 726 l\A}lC0?J  
19.8 触发子系统 730 'AAF/9  
19.8.1 触发子系统简介 730 )Ta]6  
19.8.2 触发子系统的属性 730 }QApeZd+q  
19.9 触发子系统实例 732 uJ) \P  
19.9.1 添加系统模块 733 "W,"qFx  
19.9.2 设置“Throttle & Manifold”子系统属性 734 oJ4mxi@|#  
19.9.3 设置“Intake”子系统属性 735 P@! Q1pr  
19.9.4 设置“Compression”子系统属性 736 1A)wbH)  
19.9.5 设置“Combustion”子系统属性 737 0IT20.~  
19.9.6 设置“Drag Torque”子系统属性 737 dZ;~b(CA  
19.9.7 设置“Vehicle Dynamics”子系统属性 738 b6?Xo/lJ.  
19.9.8 设置“valve timing”子系统属性 738 z</XnN  
19.9.9 运行仿真系统 739 $Nt]${0  
19.10 小结 740 SzgY2+Qq  
第20章 S函数和仿真结果分析 741 G}9bC r,  
20.1 S函数 741 .H[Lo>  
20.1.1 S函数概述 741 XSHwE)m  
20.1.2 S函数的运行机理 742 qI4R`P"  
20.1.3 S函数模板 742 q6m87O9  
20.1.4 添加S函数模块 745 iBPdCp%]`  
20.1.5 添加S函数程序代码 747 Q%AS ;(d  
20.1.6 运行仿真 749 p[k9C$@e}  
20.2 振荡运行系统——S函数综合实例 750 rt\<nwc  
20.2.1 添加系统模块 750 C7fi1~  
20.2.2 添加S函数的程序代码 752 u}@% 70A  
20.2.3 添加子系统模块 754 Li<266#A!  
20.2.4 运行仿真系统 757 s6eq?1l 3  
20.3 分析仿真结果 758 2!~>)N  
20.3.1 分析Simulink模型的特征 758 k{u%p<  
20.3.2 使用Sim命令 760 Vqv2F @.  
20.3.3 使用Simset命令 761 x/jN& ;"/  
20.3.4 模型的线性化 764 @]VvqCk  
20.3.5 系统平衡点分析 766 +~pc% 3*  
20.4 交替执行系统——综合实例1 768 D.oS8'   
20.4.1 添加系统模块 768 /="D]K)%b8  
20.4.2 设置系统模块的属性 769 g^<q L|  
20.4.3 添加“Enabled”子系统 772 Yf2+@E  
20.4.4 运行仿真系统 775 S#%JSQo:  
20.5 雷达轨迹分析——综合实例2 776 MCWG*~f  
20.5.1 系统模块简介 776 [#3Cg%V  
20.5.2 添加系统模块 776 Q+%m+ /Zq  
20.5.3 添加“Cross-Axis Acceleration Model”子系统 779 Q,M/R6i-  
20.5.4 添加“Cartesian to Polar”子系统 779 ~M9 n<kmE  
20.5.5 添加“Radar Kalman Filter”子系统 781 ,[K)E  
20.5.6 添加程序代码 783 W<Vzd4hR  
20.5.7 运行仿真系统 785 )1tnZ=&  
20.6 小结 786 WY. \<$7  
hz~CW-47  
第7部分 高级应用篇 787 q NQ3(1xW  
第21章 文件I/O 788 DHujpZXQ  
21.1 处理文件名称 788 BoiIr[ (  
21.2 打开和关闭文件 790 qwq+?fj={  
21.2.1 打开文件 790 Wp9 2sm+  
21.2.2 关闭文件 792 J/P@m_Yx  
21.3 处理二进制文件 793 |{|r? 3  
21.3.1 读取M文件 793 Zn*CJNB  
21.3.2 读取TXT文件 796 <0,ah4C  
21.3.3 写入二进制文件 798 51(`wo>LS  
21.4 处理文本文件 799 ^>R|R1&  
21.4.1 读取文本文件 799 %RD7=Z-z  
21.4.2 使用csvwrite命令读入文本文件 804 I>4Tbwy.-  
21.4.3 使用dlmwrite命令读入文本文件 805 a518N*]j  
21.5 处理图像 806 ]zR;%p  
21.6 小结 810 {HJ`%xN|  
第22章 MATLAB编译器 811 [{!j9E?(  
22.1 编译器概述 811 Er+3S@sfq,  
22.1.1 编译器的功能 811 ThqfZl=V  
22.1.2 Complier 4.0的性能改进 812 *$Wx*Jo  
22.2 编译器的安装和配置 812 ) eGu4iEPM  
22.2.1 前提准备 812 /dvnQW4}8  
22.2.2 配置编译器 813 G|Yp <W%o  
22.3 编译过程 818 Vi -!E  
22.3.1 安装MCR 818 uc(yos  
22.3.2 代码的编译过程 819 y8WXp_\  
22.4 编译命令 820 .gsu_N_v  
22.4.1 编译命令的格式和选项 820 L!Zxc~  
22.4.2 处理脚本文件 821 uB&I56  
22.5 创建独立运行的程序 823 ZzaW@6LJF  
22.5.1 编译M文件 823 6Oqnb+  
22.5.2 编译M和C的混合文件 826 @f01xh=8  
22.5.3 编译包含绘图命令的M文件 828 ;NVTn<Uj  
22.6 小结 833 9C'+~<l  
第23章 应用程序接口 834 A5H8+gATK  
23.1 C语言MEX文件 834 Wes "t}[25  
23.1.1 MEX文件的数据 834 #Uk6Fmu ]  
23.1.2 MEX文件的结构 835 ]=XL9MI  
23.1.3 MEX文件的实例 838 ]~x/8%e76  
23.2 MAT文件 842 28qWC~/9  
23.2.1 使用C语言创建MAT文件 843 exMPw ;8  
23.2.2 使用Fortran语言创建MAT文件 846 >U Ich  
23.3 MATLAB引擎技术 849 j tkPi)QR  
23.3.1 引擎技术概念 850 FZ.Yn   
23.3.2 引擎技术应用 850 n_ NG~ /x  
23.4 Java接口 854 ( =/L#Yg_  
23.4.1 Java接口 854 bzL;)H4Eo  
23.4.2 Java接口应用 860 iW%0pLn  
23.5 小结 865 73Zs/  
6!PX! UkF  
第8部分 用户工具箱篇 867 ^>}[[:(6/  
第24章 图形图像工具箱 868 FHPZQC8  
24.1 MATLAB中的图像 868 *E q7r>[  
24.1.1 图像类型 868 ;? QAPTz  
24.1.2 多帧图像 870 <yaw9k+P  
24.1.3 读取图像文件 871 .xQ'^P_q  
24.1.4 查看图像文件信息 873 .8xacVyK2  
24.2 显示图像 875 I8wVvs;k  
24.2.1 默认显示方式 875 1UWgOCc  
24.2.2 添加颜色条 875 [ #fqyg  
24.2.3 显示多帧图像 876 k  5kX  
24.2.4 显示动画 877 ill'K Py  
24.2.5 三维材质图像 878 6D]G*gwk[  
24.3 图像的几何运算 879 >N"PLSY1  
24.3.1 缩放图像 879 (zODV4,5k`  
24.3.2 旋转图像 881 Pb&+(j  
24.3.3 裁剪图像 883 ^7<mlr  
24.4 图像的灰度变换 884 ?PtRb:RHt  
24.4.1 图像的直方图 884 exU=!3Ji  
24.4.2 灰度变换 886 (w  
24.4.3 均衡直方图 888 tl#s:  
24.5 图像的滤波 889 [4yQbqe;  
24.6 分析图像 892 Yzx0[_'u  
24.6.1 分析图像的像素信息 892 hf5SpwxLiH  
24.6.2 分析图像的灰度信息 893 PS;*N 8  
24.6.3 绘制等高图 894 k"-#ox!  
24.7 小结 895 } ZGpd9D  
第25章 信号工具箱 896 A{T@O5ucj  
25.1 产生信号 896 &!fcLJd  
25.1.1 周期方波和锯齿波 896 Gl:T  
25.1.2 周期Sinc波 897 JU+'UK630  
25.1.3 高斯调幅正弦波 898 SytDo (_=W  
25.1.4 调频信号 899 epyYo&x}  
25.1.5 高斯分布随机序列 900 eV}Tx;1|}  
25.2 随机信号处理 901 -%$ dFq  
25.2.1 随机信号的互相关函数 901 \>azY g  
25.2.2 随机信号的互协方差函数 902 t O;W?g  
25.2.3 谱分析——psd函数 903 iFchD\E*o  
25.2.4 谱分析——pwelch函数 905 )f&]H}  
25.3 模拟滤波器设计 906 .Sw'Bo!Ee  
25.3.1 巴特沃斯滤波器 906 HaUo+,=  
25.3.2 切比雪夫I型滤波器 907 Qj[O$L0 $  
25.3.3 切比雪夫Ⅱ型滤波器 908 ?E@[~qq_  
25.4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909 rs+37   
25.4.1 巴特沃斯数字滤波器设计 910 (ZsR=:9(  
25.4.2 切比雪夫I型数字滤波器设计 911 ZJM^P'r.1c  
25.4.3 切比雪夫II型数字滤波器设计 913 k= 1+mG  
25.5 小结 914 <7) 6*u  
附录A MATLAB常用函数检索表 915 ]`9K|v  
……
夜夜兔 2012-02-08 08:30
跟第一版的区别在哪里?
xiaoxiaoyu 2012-11-16 16:38
内容很全面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广告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