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宝典(第2版,作者:陈杰,含光盘1张)

发布:cyqdesign 2010-05-12 12:04 阅读:7080
MATLAB宝典(第2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MATLAB7.0的知识体系及操作方法。《MATLAB宝典(第2版)》共分为8个部分25章。其中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MATLAB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的方法、MATLAB编程、图形用户界面、MATLAB仿真,以及文件输入/输出、编译器和应用程序接口等高级技术。《MATLAB宝典(第2版)》最大的特色在于每一节的例子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力求让读者通过亲自动手做而掌握基本参数及制作技巧,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 khQ fLA  
*]DO3Zw'  
52r\Q}v$  
市场价:¥118.00 `Y, Rk  
优惠价:¥86.00 为您节省:32.00元 (73折) VI.Cmw~S  
关键词: Matlab宝典
分享到:

最新评论

cyqdesign 2010-05-12 12:04
第1部分 MATLAB基础知识篇 1 OZe`>Q6  
第1章 MATLAB概述 2 +t(Gt0+  
1.1 MATLAB 7简介 2 >ffQ264g=i  
1.2 MATLAB 7的安装 2 9CZ EP0i7  
1.3 MATLAB 7的工作环境 5 GvL\%0Ibx  
1.3.1 操作界面简介 6 +0:]KG!Zs.  
1.3.2 运行命令窗口 6 sDkO!P  
1.3.3 命令窗口的显示方式 7 6L-3cxqf\  
1.3.4 数值结果的显示方式 9 \M*c3\&~,e  
1.3.5 命令窗口的标点符号 10 YIHGXi<"n  
1.3.6 输入变量 12 :T#f&|Gg;  
1.3.7 处理复数 14 cq$ _$jRx  
1.3.8 命令窗口的控制命令 15 _ujhD  
1.3.9 使用历史窗口 16 .gCun_td#  
1.3.10 使用实录命令 20 = @ 1{LF;  
1.3.11 当前目录管理器和路径管理 21 "[CR5q9Pr  
1.3.12 设置当前目录 22  |  
1.3.13 MATLAB的搜索路径 23 )OFf nKh  
1.3.14 工作空间浏览器和数组编辑器 25 = @lM*  
1.3.15 变量的编辑命令 26 B06W(y,3Q>  
1.3.16 数组编辑器 27 L(HAAqRnJ  
1.3.17 存取数据文件 28 pwNF\ ={  
1.4 MATLAB 7的帮助系统 30 2UTmQOm  
1.4.1 纯文本帮助 30 .nei9Y*  
1.4.2 演示(demo)帮助 31 IG!(q%Gf  
1.4.3 帮助导航/浏览器 33 < WQ ~X<1D  
1.4.4 Contents帮助文件目录窗口 34 ~@"H\):/  
1.4.5 Index 帮助文件索引窗口 35 ,/dW*B  
1.4.6 Search帮助文件搜索窗口 35 ]5e|W Q>*X  
1.5 小结 36 <qBM+m$|)  
第2章 数组 37 t24.u+O  
2.1 创建数值数组 37 j!IkU}*c  
2.1.1 一维数组的创建方法 37 0 .ck!"h}  
2.1.2 二维数组的创建方法 38 :{ai w?1  
2.1.3 使用下标创建三维数组 39 caL \ d  
2.1.4 使用低维数组创建三维数组 40 TjjR% 3  
2.1.5 使用创建函数创建三维数组 41 c + aTO"  
2.1.6 创建低维标准数组 43 b\UE+\a&  
2.1.7 创建高维标准数组 44 kXO c)  
2.2 操作数值数组 45 9{-H/YS\_s  
2.2.1 选取低维数组的对角元素 45 ".kH5(:  
2.2.2 低维数组的形式转换 46 p R ! m  
2.2.3 选取三角矩阵 47 u/J1Z>0  
2.2.4 Kronecker乘法 49 *d-JAE  
2.2.5 高维数组的对称交换 50 L$@qEsO  
2.2.6 高维数组的维序号移动 51 <_SdW 5BF<  
2.2.7 高维数组的广义共轭转置 52 {@[#0gPH  
2.2.8 高维数组的降维操作 53 #d$lN}8  
2.3 小结 54 JcC2Zn6  
第3章 矩阵和架构 55 $NBQv6#:  
3.1 稀疏矩阵 55  CxrsP.  
3.1.1 稀疏矩阵的存储方式 55 3s#/d,+  
3.1.2 创建稀疏矩阵——使用sparse命令 56 ]ts^h~BZ$  
3.1.3 创建稀疏矩阵——使用spdiags命令 57 Z5@E|O&  
3.1.4 查看稀疏矩阵的信息 58 s@*i  
3.1.5 稀疏矩阵的图形化信息 59 r%`3*<ALV)  
3.2 字符串数组 60 NZ% v{?  
3.2.1 创建字符串数组——直接输入法 61 &pH XSU  
3.2.2 创建字符串数组——使用ASCII码 61 .lGN Fx  
3.2.3 创建字符串数组——使用函数 62 -(zw80@&  
3.2.4 处理字符串数组的空格 63 8`Tj*7Y=  
3.2.5 读取字符串数组的信息 64 _D8:p>=  
3.3 构架数组 65 O ]t)`+%q  
3.3.1 创建单构架数组——使用直接法 66 N,&bBp  
3.3.2 创建二维构架数组 67 'T]Ok\  
3.3.3 创建三维构架数组 68 -`1)yhS  
3.3.4 使用命令创建构架数组 69 %]o/p_<  
3.3.5 访问构架数组的数据 69 O{EbL5p  
3.3.6 设置构架数组的域属性 72 .+5;AtN  
3.4 小结 74 {]O.?Yru?  
第4章 矩阵分析 75 8(* ze+8  
4.1 矩阵计算 75 BuOe'$F 0t  
4.1.1 进行范数分析——使用norm函数 75 1+xi1w}3a  
4.1.2 进行范数分析——使用normest函数 78 ,E2c9V'  
4.1.3 条件数分析 80 r>t|.=!  
4.1.4 数值矩阵的行列式 81 e_3B\59k  
4.1.5 符号矩阵的行列式 82 VYQ]?XF3i  
4.1.6 矩阵的化零矩阵 83  K"Gea`I  
4.2 线性方程组 84 ]!2[kA-  
4.2.1 非奇异线性方程组 84 H5be5  
4.2.2 奇异线性方程组 85 ^j2z\yo  
4.2.3 欠定线性方程组 87 u`pw'3hY  
4.2.4 超定线性方程组 88 VgS2_TU  
4.3 矩阵分解 89 J4?SC+\  
4.3.1 Cholesky分解 89 ,W>-MPJn[8  
4.3.2 使用Cholesky分解求解方程组 91 SGpe\P]k  
4.3.3 不完全Cholesky分解 92 }'h\;8y  
4.3.4 LU分解 93 Q>TNzh  
4.3.5 不完全LU分解 96 UK .=Y9  
4.3.6 QR分解 100 4\ny]A:~  
4.3.7 操作QR分解结果 101 6dYa07  
4.3.8 奇异值分解 105 BipD8`a  
4.4 特征值分析 107 9!6u Yf+  
4.4.1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07 DN;$ ->>  
4.4.2 稀疏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10 &0OH:P%  
4.4.3 特征值问题的条件数 111 q'%!qa+  
4.4.4 特征值的复数问题 113 U:8cz=#  
4.5 小结 114 Iv?1XI=  
hPt=j{aJ%<  
第2部分 数据分析篇 115 w} r mYQ  
第5章 函数分析和数值运算 116 7Kt i&T  
5.1 函数的零点 116 LftzW{>gI"  
5.1.1 一元函数的零点 116 }{.V^;  
5.1.2 多元函数的零点 118 2]H?q!l!O  
5.2 数值积分 120 H`7T;`Yb  
5.2.1 一元函数的数值积分 120 J$ &2GAi  
5.2.2 使用Simulink求解数值积分 122 ^%qQ)>I=j  
5.2.3 求解瑕积分 123 3Q_)Xs r`  
5.2.4 矩形区域的多重数值积分 124 /.(F\2+A  
5.2.5 变量区域的多重数值积分 125 *7),v+ET  
5.3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 129 h2 >a_0"  
5.3.1 双变量的概率分布 129 [V0%=q+R  
5.3.2 不同概率分布 131 *\^(-p~M  
5.3.3 数据分布分析 132 j{H IdP  
5.3.4 假设检验 133 S~GS:E#  
5.4 小结 138 W&2r{kCsQ  
第6章 高级数值运算 139 I3YSW  
6.1 插值 139 -90X^]  
6.1.1 一维插值 139 ~2QD.(  
6.1.2 人口数量预测——一维插值实例 140 Q1x=@lXR  
6.1.3 二维插值 143 la`f@~Bbr1  
6.1.4 绘制二元函数图形——二维插值实例 144 XKvH^Z4h{l  
6.1.5 样条插值 146 kM3#[#6$!  
6.1.6 牛顿插值 147 YyC$\HH6  
6.1.7 多项式插值——牛顿插值实例 148 8[oZ>7LMzC  
6.1.8 Chebyshev多项式插值 150 v5*JBW+c*  
6.1.9 多项式插值——Chebyshev多项式插值实例 150 AdRK)L  
6.2 曲线拟合 152 B8zc#0!1  
6.2.1 多项式拟合 153 }q:4Zh'l!  
6.2.2 加权最小方差拟合 154 H~W=#Cx  
6.2.3 数据拟合——适用加权最小方差WLS方法 155 qG#ZYcVec  
6.3 曲线拟合图形界面 158 "1hFx=W+\  
6.3.1 曲线拟合 158 H)5"<=]  
6.3.2 绘制拟合残差图形 160 Q 2 B  
6.3.3 进行数据预测 161 ;6*$!^*w  
6.4 傅里叶分析 163 66scBi_d  
6.4.1 离散Fourier变换 163 =an 0PN  
6.4.2 FFT和DFT 165 Xkf|^-n  
6.4.3 DFT的物理含义 166 aO* v"^oF  
6.4.4 使用DFS进行插值 169 {Bb:\N8X  
6.5 小结 171 |^gnT`+  
第7章 优化 172 24 RD  
7.1 常见优化问题 172 1}OM"V  
7.1.1 无约束非线性优化 172 HaQox.v%  
7.1.2 求解二元函数的最小值——无约束非线性优化 173 P3TM5  
7.1.3 非线性最小方差 177 6Z{(.'Be  
7.1.4 计算函数的非线性最小方差 177 RT[ E$H  
7.1.5 有约束的非线性优化 179 eqqnR.0  
7.1.6 计算多元函数的极值——有约束的非线性优化 180 -K6y#O@@  
7.1.7 最小最大值的优化问题 183 V/yj.aA*@  
7.1.8 优化对比 186 MZ>Q Rf  
7.1.9 线性规划 187 k!d<2Qp W  
7.1.10 二次规划 190 rf]x5%ij  
7.1.11 使用遗传算法求解二次规划 191 a&B@F]+  
7.2 使用遗传算法求解优化 193 t_\&LMD  
7.2.1 分析目标函数 194 c;88Wb<|W  
7.2.2 优化求解 195 wM! dz&  
7.2.3 添加结果的可视性 197 ]aYuBoj  
7.2.4 设置算法的属性 198 h/*@ML+bB8  
7.2.5 设置“种群”属性 198 ?B<.d8i  
7.2.6 设置“中止”属性 200 S(_DR 8  
7.3 优化“Banana”函数——优化方法对比 201 Xi!e=5&Pa  
7.3.1 分析目标函数 201 u"DE?  
7.3.2 BFGS优化法求解 203 @su!9]o  
7.3.3 DFP优化法求解 204 @ 6H7  
7.3.4 “无约束非线性”优化求解 206 *C.Kdf3w  
7.3.5 “最小方差”优化求解 207 HP:[aR!2P  
7.4 绘制帐篷——复杂的二次规划 208 rGay~\  
7.4.1 设置约束条件 208 #j"GS/y"  
7.4.2 定义目标函数 210 Nwk^r75lq  
7.4.3 进行优化求解 211 \og2\Oh&gH  
7.4.4 绘制优化求解的结果 213 8qoA5fW>  
7.5 小结 214 877Kv);  
第8章 常微分方程 215 T/jxsIt3  
8.1 显性常微分方程 215  I^G6aw  
8.1.1 刚性和非刚性方程组 216 %I@ vMs^  
8.1.2 设置允许误差属性 219 ul!q)cPb{  
8.1.3 设置输出参数属性 221 \ !IEZ  
8.1.4 设置解法器其他属性 225 o 80x@ &A:  
8.2 加权常微分方程 227 -0<ZN(?|  
8.3 延迟微分方程 230 l/A!ofc#)  
8.4 常微分方程的边界问题 232 3!i{4/  
8.4.1 MATLAB求解边界问题——bvp4c命令 232 <|hrmwk|  
8.4.2 求解带边界的常微分方程 233 n/YnISt  
8.5 小结 236 `)Y 5L}c=  
第9章 符号计算 237 D H:9iX'  
9.1 符号对象和符号表达式 237 gwFW+*h  
9.1.1 创建符号对象——使用sym命令 237 ."`||@|  
9.1.2 创建符号对象——使用syms命令 240 gZ=$bR  
9.1.3 符号计算的运算符和函数 241 XY<KLO%  
9.1.4 识别对象 242 8tzL.P^  
9.1.5 确定符号表达式中的变量 243 {a(<E8-^  
9.2 符号精度计算 244 {,= hIXo>  
9.3 操作符号表达式 245 ruy?#rk  
9.3.1 合并表达式——collect函数 246 @2TfW]6  
9.3.2 展开表达式——expand函数 247 (R(NEN  
9.3.3 因式分解——factor函数 248 )M@^Z(W/a  
9.3.4 嵌套表达式——horner函数 249 ^1Bk*?Yx\x  
9.3.5 计算最小分母公因式——numden函数 250 gBZNO! a,d  
9.3.6 简化表达式——simplify函数 251 =>7czw:S 1  
9.3.7 最简化表达式——simple函数 252 m3XT8F*&  
9.3.8 按书写方式显示表达式——pretty函数 254 X n Rm9%  
9.4 替换符号表达式 256 xM/WS':V  
9.4.1 替换重复字符串——subexpr函数 256 S`vw<u4t  
9.4.2 替换特定符号——subs函数 257 $SfY<j,R  
9.5 符号函数 259 U@:l~ xJ  
9.5.1 求反函数——finverse函数 259 8yM8O #S  
9.5.2 求复合函数——compose函数 260 &"Fz)}  
9.6 符号微积分 261 61*b|.sl'#  
9.6.1 求微分——diff函数 261 &iT^IkA{  
9.6.2 化简微分结果 262 KVoM\ttP  
9.6.3 求解矩阵微分 263 U\>k>|Jr{  
9.6.4 向量微分jacobian函数 264 2FGCf} ,  
9.6.5 符号极限 265 Bo ??1y  
9.6.6 求解无限极限 266 ACF_;4%&  
9.6.7 求解左右极限 266 pE$*[IvQ'  
9.6.8 符号积分 267 1U ='"  
9.6.9 矩阵积分 269 y|3!E>Up  
9.6.10 证明积分等式 269 ^[v>B@p*{  
9.6.11 交互近似积分 270 }MtORqK  
9.6.12 符号级数求和 272 #*3 vE& p  
9.7 符号积分变换 273 +y][s{A  
9.7.1 Fourier变换 273 %m$t'?  
9.7.2 Laplace变换 275 sR| /s3;  
9.7.3 Z变换 276 :)Da^V  
9.8 符号矩阵的计算 277 4 &0MB>m  
9.8.1 线性代数运算 277 )2r_EO@3HP  
9.8.2 特征值运算 280 EdZNmL3cB  
9.9 符号代数方程的求解 282 w<Iq:3  
9.9.1 solve命令 283 =UxKa`  
9.9.2 求解非线性方程组 283 fqn;,!D?9  
9.9.3 求解含参数方程组 283 'Y/8gD~.  
9.9.4 求解超越方程组 284 [ * !0DW`  
9.10 符号微分方程的求解 284 $=Tq<W*c  
9.10.1 dsolve命令 285 {<i(aq?  
9.10.2 求解常微分方程 285 |^#Z!Hp_Y  
9.10.3 求解二阶常微分方程 286 _HkQv6fXpE  
9.10.4 求解常微分方程组 286 |xpOU*k  
9.11 利用Maple的资源 287 vb`:   
9.11.1 调用maple的相关命令 287 qnO/4\qq  
9.11.2 查看maple的帮助 289 .C1g Dry]  
9.12 可视化符号分析 290 :kXxxS  
9.12.1 单变量函数分析界面 291 q'jInwY|x  
9.12.2 泰勒级数逼近分析界面 293 q2M%AvR  
9.13 小结 294 \]Rmq_O  
B*fBb.Z  
第3部分 数据可视化篇 295 kZ!&3G9>-  
第10章 二维图形 296 E%$[*jZ  
10.1 图形的基础知识 296 <O{G&  
10.1.1 离散数据(函数)的可视化 296 cN)noGkp  
10.1.2 连续函数的可视化 297 ,;yaYF 6|/  
10.1.3 绘制图表的基础步骤 299 %gTY7LIe1z  
10.2 绘制二维图形 299 RMAbu*D0  
10.2.1 绘制二维图形——使用plot命令 300 y <P1VES  
10.2.2 设置曲线的属性 302 Ua+Us"M3}  
10.2.3 设置坐标轴范围 304 v&`n}lS  
10.2.4 设置坐标轴显示方式 305 ,MD >Jx|  
10.2.5 设置坐标轴系统 306 T=fVD8  
10.2.6 图形标识 307 CDDEWVd  
10.2.7 叠绘 309 ^k!u  
10.2.8 绘制双坐标轴图形 311 QtOT'<2t]  
10.2.9 绘制多子图 312 qtp-w\#S$  
10.2.10 交互式图形 313 qx}*L'xB  
10.2.11 使用fplot命令绘制图形 315 :kucDQE({?  
10.2.12 使用ezplot命令绘制图形 316 V}Pv}j:;  
10.3 特殊图形 318 ^1XnnQa  
10.3.1 绘制面积图 318 ^0 /!:*?  
10.3.2 绘制直方图 319 6Q`7>l.|?  
10.3.3 绘制二维饼图 321 g]._J  
10.3.4 绘制矢量图 321 &tw{d DD6  
10.3.5 绘制等高线 322 /-g%IeF  
10.3.6 绘制伪色彩图 323 Chtls;Ph[  
10.3.7 绘制误差棒 324 mMad1qCi7  
10.3.8 绘制二维离散杆图 325 wA6<Buj D  
10.3.9 绘制散点图 326 JwUz4  
10.3.10 极坐标图形 328 8 HdjZ!  
10.3.11 柱坐标图形 328 OP DRV\  
10.4 小结 329 {|tMN,Z  
第11章 三维图形 330 9RY}m7  
11.1 绘制三维曲线 330 Y>K3.*.  
11.1.1 绘制三维图形——plot3命令 330 (M%ZSF V  
11.1.2 绘制三维曲线图——mesh命令 331 J(`(PYo\i  
11.1.3 绘制等高线 333 ~<=wTns!  
11.1.4 绘制曲面图——surf命令 333 =`wnng5m  
11.2 编辑三维图形 335 3L;&MG=  
11.2.1 控制视角——view命令 335 OI)/J;[-e  
11.2.2 控制旋转——rotate命令 336 HE3x0H}o>  
11.2.3 设置背景颜色 338 ra{HlB{  
11.2.4 设置图形颜色 339 2}.EFQp+  
11.2.5 设置数值轴的颜色 340 ( z.\,M  
11.2.6 添加颜色标尺 341 3 yM!BTlX  
11.2.7 设置图形的着色 343  !:|D[1m  
11.2.8 控制照明——light命令 344 :UDe\zcd "  
11.2.9 控制照明——lighting命令 345 Mj:=$}rs^  
11.2.10 控制材质——material命令 345 Yn-;+ 4 K  
11.2.11 控制透视 346 d~O)mJ J  
11.2.12 控制透明 347 y!kM#DC^  
11.3 三维图形的简易命令 349 }_cX" s  
11.4 四维图形 351 WOf*1C  
11.4.1 绘制切片图——slice命令 351 4+a u6ABy  
11.4.2 绘制切面等位线图 352 {I QCA-AI  
11.4.3 绘制流线切面图 353 2@pEuB3$?!  
11.5 图形窗口 353 M"z3F!-j  
11.5.1 创建和控制图形窗口 354 ]q@W(\I  
11.5.2 使用工具栏编辑图形 355 !*=+E%7  
11.5.3 使用绘图工具编辑图形 358 s#V:! 7  
11.5.4 使用图形窗口进行数据分析 364 YnX6U 1/^  
11.6 绘制复数变量图形 367 c+]5[6  
11.6.1 绘制复数图形原理 367 *7!*kq g!u  
11.6.2 绘制复数图形——CPLXMAP命令 368 F0+@FS0   
11.6.3 绘制复数曲面图——CPLXROOT命令 369 2(NN QU@Uz  
11.7 图形的打印和输出 370 I$1~;!<  
11.7.1 图形打印的菜单操作方式 370 wTu=v  
11.7.2 图形打印的命令操作方式 372 > 0NDlS%Q:  
11.8 小结 373 Rs1JCP=d8  
m-}6DN  
第4部分 MATLAB编程篇 375 r!O4]j_3  
第12章 MATLAB编程基础知识 376 8J+:5b_?  
12.1 简单实例——排序函数 376 *qL"&h5W  
12.1.1 编写函数文件 376 (khMjFOg  
12.1.2 编写脚本文件 378 "pkn  
12.1.3 运行代码 379 ~(d#T|ez  
12.1.4 检测代码 380 #6qLu  
12.2 M文件编辑器 381 HXRK<6k$  
12.2.1 打开文件编辑器 381 c^BeT;  
12.2.2 设置M文件编辑器的属性 382 "%{J$o  
12.2.3 设置M文件编辑器的打印属性 384 -nC!kpo  
12.3 MATLAB的变量和关系式 385 :X ~{,J  
12.3.1 M文件的变量类型 385 rTLo6wI  
12.3.2 M文件的关键字 386 Km,:7#aV  
12.3.3 关系表达式 386 /km'#f)/  
12.3.4 关系表达式的优先级 388 \J3n[6;  
12.3.5 截断误差问题 389 (%f2ZNen  
12.3.6 逻辑表达式 390 EXTQ:HSES  
12.3.7 逻辑运算函数 392 >&2n\HR\  
12.4 程序结构 392 [[9XqD]  
12.4.1 顺序结构 392 dFVm18  
12.4.2 if分支结构 393 "ku ?A^f  
12.4.3 switch分支结构 396 P*sb@y>}O  
12.4.4 try-catch结构 397 PEHaH"|([=  
12.4.5 while循环结构 398 ]h0K*{  
12.4.6 for循环结构 400 7"Iagrgw  
12.4.7 绘制抛物线轨迹——综合实例 402 +b6kU{  
12.5 控制语句 406 qECta'b&  
12.5.1 结束循环——continue命令 406 k=qb YGK  
12.5.2 终止循环——break命令 407 5qx$=6PT  
12.5.3 转换控制——return命令 408 5Rec~&v  
12.5.4 输入控制权——input命令 409 {pW(@4U  
12.5.5 使用键盘——keyboard命令 410 .jjv S  
12.5.6 提示警告信息——error和warning命令 410 S) [$F}  
12.6 小结 412 k->cqtG  
第13章 MATLAB编程的高级话题 413 N8w@8|KM  
13.1 程序的向量化 413 - d(RK_  
13.1.1 程序的向量化 413 dTW3mF4=  
13.1.2 向量化和循环结构对比 415 CNF3".a  
13.1.3 逻辑数组 417 4w-P%-4  
13.1.4 使用logical命令创建逻辑数组 417 b(.,Ex]  
13.1.5 逻辑数组和向量化 418 ~g[<A?0=y  
13.2 脚本和函数 420 Y>: e4Q  
13.2.1 编写脚本文件 420 p[lciWEW  
13.2.2 编写函数文件 421 $*[-kIy  
13.2.3 编写P码文件 422 2 .)`8|c9  
13.3 变量传递 423 #'jd.'>  
13.3.1 变量检测命令 423 -v7O*xm"  
13.3.2 “变长度”变量函数 424 }c~o3t(7`b  
13.3.3 跨空间计算表达式的数值 428 v&i,}p^M5  
13.3.4 跨空间赋值 430 4Sxt<7[f  
13.4 字符串演算函数 431 S;FgS:;  
13.4.1 内联函数——inline 431 `;fk,\8t%  
13.4.2 求解函数零点 431 3m9ab"  
13.4.3 绘制函数图形 433 9F^rXY.  
13.4.4 求解最值 435 C0@[4a$8f  
13.5 程序的调试和剖析 437 ^6U0n!nU  
13.5.1 直接调试法 437 ?yqTLj  
13.5.2 工具调试法 440 4S+sz?W2j  
13.5.5 程序剖析 443 J|A:C[7 2  
13.6 小结 446 2gnmk TyF  
@on\@~Ug  
第5部分 图形用户界面篇 447 Ei[>%Ah  
第14章 句柄图形 448 f~NGIlgR  
14.1 句柄图形体系 448 nm597WeZp  
14.1.1 图形对象 449 pl.K*9+  
14.1.2 句柄对象 449 wkwsBi  
14.1.3 句柄图形的结构 449 ^E3i]Oem  
14.1.4 图形对象的属性 450 zU1[+JJY"{  
14.2 图形句柄的操作 450  + Y  
14.2.1 创建图形对象 451 AT%@T|  
14.2.2 访问图形对象的句柄 453 j >wT-s  
14.2.3 使用句柄操作图形对象 455 !?~>f>js_l  
14.3 图形对象的操作 457 ] oh.w  
14.3.1 设置图像属性——set命令 457 PLmf.hD\  
14.3.2 使用结构体设置属性 459 4dwG6-  
14.3.3 查询图形对象的属性——get命令 462 lZa L=HS#L  
14.3.4 查看图形对象的默认属性 464 5, <:|/r  
14.3.5 设置不同级别的属性 465 M)1? $'Aq  
14.3.6 设置图形对象的默认属性 467 $J] b+Bp  
14.4 高层绘图命令 468 qrtA'fU  
14.4.1 设置父对象属性——NextPlot属性 469 GcL:plz  
14.4.2 检查NextPlot属性——newplot命令 469 ~3u'=u9l  
14.4.3 高层绘图文件的构成 470 IfdgMELk  
14.5 坐标轴对象 471 ,:e##g~k  
14.5.1 坐标轴的几何属性 471 >(aGk{e1  
14.5.2 坐标轴的刻度属性 473 g^dPAjPQ  
14.5.3 坐标轴的照相机属性 474 A=5A8B1  
14.6 综合实例 476 psHW(Z8G  
14.6.1 穿越图形 477 J^R#  
14.6.2 动态反射图形 480 OYsG#  
14.7 小结 487 ZV; lr Vv  
第15章 图形用户界面基础 488 c5t],P  
15.1 图形用户界面概述 488 `zJTVi4  
15.2 使用M文件创建GUI对象 489 6fOh *  
15.2.1 编写程序代码 489 s$s]D\N  
15.2.2 运行程序代码 494 xxN=,p  
15.3 使用GUIDE创建GUI对象 496 rfdT0xfcU  
15.3.1 启动GUIDE 496 </OZ,3J=  
15.3.2 添加“编辑框”控件 498 mar BVFz~  
15.3.3 查看程序代码 499 xxlYn9ke  
15.3.4 运行GUI对象 499 )+nY-DB(  
15.3.5 创建GUI的注意事项 500 7Q(5Nlfcz  
15.4 小结 502 (KF=v31_m  
第16章 创建菜单 503 oq<n5  
16.1 定制标准菜单 503 2sOV3~bB  
16.2 使用GUIDE创建自定义菜单 504 ^mu?V-4  
16.2.1 创建图形界面 505 M@n9i@UsO  
16.2.2 设置菜单属性 508 z&6TdwhV  
16.2.3 添加控件 509 ,`3kDqS_4  
16.2.4 添加“File”菜单的回调函数 511 uD2v6x236  
16.2.5 添加“Thresholding Method”菜单的回调函数 513 !\0UEC  
16.2.6 添加“滚动条”控件的回调函数 519 +H7lkbW  
16.2.7 添加其他控件的回调函数 521 7;UUS1  
16.2.8 编写主调函数 522 -2dk8]KB]  
16.2.9 运行GUI对象 523 3\xvy{r  
16.3 使用M文件创建自定义菜单 525 G@O~*k1v  
16.3.1 演示GUI的功能 525 St6U  
16.3.2 添加“File”菜单的功能代码 526 `~bnshUk  
16.3.3 添加“Options”菜单的功能代码 528 h7( R/Rf  
16.3.4 添加“Graphs”菜单的功能代码 529 g)<t=+a  
16.3.5 添加主调函数 533 L;7x2&  
16.3.6 运行GUI对象 535 U/e$.K3v  
16.4 创建快捷菜单 537 o0nKgq'w|x  
16.4.1 编写程序代码 537 g?'4G$M  
16.4.2 运行GUI对象 542 i9NUv3#  
16.5 小结 544 ~ cKmf]  
第17章 添加控件 545 1?6;Oc^  
17.1 创建GUI对象的用户控件 545 d8|bO#a%9  
17.1.1 添加控件组件 546 z4 snH%q  
17.1.2 添加控件的功能代码 549 .."=  
17.1.3 运行程序代码 555 , 8NY<sFh  
17.2 图像切割界面——综合案例 557 P+m{hn~%  
17.2.1 分析GUI对象 558 BnLM;5 >  
17.2.2 规划GUI的设计过程 558 yX}riXe  
17.2.3 创建GUI的工具栏对象 559 }=':)?'-.  
17.2.4 准备图形对象的基础文件 560 F9sVMV  
17.2.5 处理指针对象 569 |G+6R-_  
17.2.6 设置图形对象的属性 573 e%(,)WlTaU  
17.2.7 编写主程序代码 576 ?]`kc  
17.2.8 设置GUI对象的菜单选项 603 1CkBfK  
17.2.9 检测程序代码 615 _`/: gkZS  
17.3 小结 621 1]L 0r  
bIR AwktD  
第6部分 MATLAB仿真篇 623 u;fD4CA  
第18章 SIMULINK基础知识 624 T9@W,0#  
18.1 Simulink的基础知识 624 ?I6us X9$  
18.1.1 Simulink概述 624 )F\tU  
18.1.2 安装Simulink 625 HMQi:s7%  
18.1.3 启动Simulink 626 m'))prl  
18.2 一个简单的仿真系统 626 M(l>^N8W8  
18.2.1 添加模块 627 f\W1u#;u)  
18.2.2 设置模块属性 628 %<|w:z$vp  
18.2.3 连接模块 630 Pd99vq/  
18.2.4 运行仿真系统 631 'n7 )()"2  
18.3 Simulink的工作环境 632 l .8@F  
18.3.1 Simulink模型窗口界面 634 d]JiJgfa%  
18.3.2 使用“File”菜单 635 KaJCfu yp  
18.3.3 使用“Edit”菜单 636 JmJ8s hq  
18.3.4 使用“View”菜单 637 2qY`*Y.2  
18.3.5 使用“Simulation”菜单 639 ]UR@V;JG  
18.3.6 使用“Help”菜单 640 xwZcO  
18.4 Simulink中的数据类型 640 a9CY,+ z5B  
18.4.1 Simulink支持的数据类型 641 SjT8 eH #  
18.4.2 数据传递 643 jl;%?bx  
18.4.3 向量化模块 645 Sga/i?!  
18.4.4 使用Mux模块 646 tpJe1J<  
18.4.5 标量扩展 648 !TJCQ[Aa }  
18.5 Simulink的基本操作 649 - J9K  
18.5.1 Simulink模型的工作原理 649 r Z0+mS'/G  
18.5.2 操作模块 650 GXV<fc"1  
18.5.3 显示模块的属性 651 ,O[HX?>  
18.5.4 显示输出数值 652 (mHCK5  
18.5.5 连接线的分支 653 CNCWxu  
18.5.6 彩色显示信号线 654 <P)vx  
18.5.7 设置连接线的属性 655 0XCtw6  
18.6 Simulink的信号 655 ]] R*sd*  
18.6.1 创建信号 655 50 :gk*hy  
18.6.2 添加信号标签 656 p`@7hf|hm  
18.6.3 复数信号 656 F;5S2:a@Z  
18.6.4 虚拟信号 657 A.a UWh  
18.6.5 控制信号 659 ,J|8P{ZO  
18.6.6 信号总线 661 vf=b5s(7Q  
18.6.7 信号组 665 8+ P)V4}  
18.6.8 使用自定义信号源 670 g5gq {KlU  
18.6.9 信号接收器 672  ~yQby&s  
18.7 Simulink仿真的设置 676 ={[s)G  
18.7.1 设置解算器参数 677 Ww9%6 #i t  
18.7.2 仿真数据的输入输出设置 678 `GsFvxz  
18.7.3 仿真诊断设置 680 EV}c,*);y  
18.8 小结 681 J?d&+mt  
第19章 SIMULINK建模和子系统 682 6I0G.N  
19.1 Simulink线性系统建模 682 *.X!AJ;M=O  
19.1.1 线性系统建模简介 682 x7qVLpcL3z  
19.1.2 求解抛投小球的轨迹 684 ;A ~efC^<  
19.1.3 求解二阶微分方程 686 |{ E\ 2U  
19.1.4 使用传递函数 690 xE$(I<:  
19.1.5 使用状态方程 691 _`4jzJ*  
19.1.6 “积分器”模块的工作原理 692 2!Ip!IQ:  
19.2 非线性系统建模 693 =Ri'Pr x&  
19.2.1 非线性系统建模简介 694 !;";L5()  
19.2.2 求解非线性摩擦模型 696 YGRv``(  
19.3 子系统 703 J7FCW^-`3  
19.3.1 子系统的基础知识 703 DH(Q md  
19.3.2 创建子系统 703 Tx)X\&ij&  
19.3.3 使用模块组合子系统 705 Algk4zfK2,  
19.4 信号输出系统——子系统实例 707 =+K2`=y;WF  
19.4.1 添加控制信号 707 1bW[RK;GE  
19.4.2 添加子系统模块 708 g3r4>SA  
19.4.3 运行仿真系统 710 e;1n!_l\  
19.5 封装子系统 711 %d..L-`]ET  
19.5.1 封装子系统的创建方法 712 9>y6zFTV  
19.5.2 封装子系统的步骤 712 NdpcfZ q  
19.6 ABS系统——封装子系统实例 715 5^"T `,${  
19.6.1 添加“Bang-bang contorller”子系统 715 6\MH2&L<  
19.6.2 添加“brake torque”子系统 717 E'|@hL-jn  
19.6.3 添加“tire torque”子系统 717 ?]i.Zi\[f  
19.6.4 添加子系统的程序代码 719 JZQT}  
19.6.5 添加“subsystem”子系统 721 E;[ANy4L  
19.6.6 运行仿真系统 723 ,2H@xji [  
19.7 使能子系统 725 0/".2(\}T  
19.7.1 创建使能子系统 725 %nU8 Ca  
19.7.2 信号输出系统——使能子系统实例 726 5(@P1Bi  
19.8 触发子系统 730 ,L iX  
19.8.1 触发子系统简介 730 Ep/kb-~-  
19.8.2 触发子系统的属性 730 9$-V/7@)  
19.9 触发子系统实例 732 8*sZ/N.  
19.9.1 添加系统模块 733 w Phs1rL  
19.9.2 设置“Throttle & Manifold”子系统属性 734 h?f)Bt}ry  
19.9.3 设置“Intake”子系统属性 735 3B }Oy$p  
19.9.4 设置“Compression”子系统属性 736 ES~ykE  
19.9.5 设置“Combustion”子系统属性 737 &&Sl0(6x[T  
19.9.6 设置“Drag Torque”子系统属性 737 p&Usl.  
19.9.7 设置“Vehicle Dynamics”子系统属性 738 4%h@K(iN  
19.9.8 设置“valve timing”子系统属性 738 d,r%LjNI  
19.9.9 运行仿真系统 739 8mM^wT  
19.10 小结 740 ,j{$SuZ M  
第20章 S函数和仿真结果分析 741 `4 Jlf!  
20.1 S函数 741 v!oXcHK/  
20.1.1 S函数概述 741 7x *]  
20.1.2 S函数的运行机理 742 IuJj ;L1  
20.1.3 S函数模板 742 B+y r 6Q.  
20.1.4 添加S函数模块 745 . }QR~IR'  
20.1.5 添加S函数程序代码 747 N7A/&~g5L  
20.1.6 运行仿真 749 <"|BuK  
20.2 振荡运行系统——S函数综合实例 750 F-MN%WD~  
20.2.1 添加系统模块 750 Pb05>J3N  
20.2.2 添加S函数的程序代码 752 >P7|-bV  
20.2.3 添加子系统模块 754 *KF-q?PBb  
20.2.4 运行仿真系统 757 oM`[&m.,  
20.3 分析仿真结果 758 3Lx]-0h  
20.3.1 分析Simulink模型的特征 758 xngK_n  
20.3.2 使用Sim命令 760 ]YF[W`2h  
20.3.3 使用Simset命令 761 %M+ID['K9/  
20.3.4 模型的线性化 764 ulM6R/ V:?  
20.3.5 系统平衡点分析 766 9Ra_[1  
20.4 交替执行系统——综合实例1 768 Y {]RhRR  
20.4.1 添加系统模块 768 >3HLm3T  
20.4.2 设置系统模块的属性 769 e<_p\LiOS  
20.4.3 添加“Enabled”子系统 772 S^}@X?v  
20.4.4 运行仿真系统 775 6PETIs  
20.5 雷达轨迹分析——综合实例2 776 _KSYt32N  
20.5.1 系统模块简介 776 S<Zb>9pl  
20.5.2 添加系统模块 776 k(>hboR5n  
20.5.3 添加“Cross-Axis Acceleration Model”子系统 779 `@MY}/ o.  
20.5.4 添加“Cartesian to Polar”子系统 779 vas   
20.5.5 添加“Radar Kalman Filter”子系统 781 4%#C _pE9  
20.5.6 添加程序代码 783 b<UZD yN~  
20.5.7 运行仿真系统 785 ~`Q8)(y<#$  
20.6 小结 786 $xT'cl/IH  
&M$s@FUY  
第7部分 高级应用篇 787 Q<$I,C]  
第21章 文件I/O 788 ADoxma@  
21.1 处理文件名称 788 q5il9*)d (  
21.2 打开和关闭文件 790 m7z6c"?lB  
21.2.1 打开文件 790 9o7E/wP  
21.2.2 关闭文件 792 #S+GI!  
21.3 处理二进制文件 793 `$|!h-"  
21.3.1 读取M文件 793 MH{$"^K  
21.3.2 读取TXT文件 796 SOo/~ giz|  
21.3.3 写入二进制文件 798 /`yb75  
21.4 处理文本文件 799 %;0Llxf"  
21.4.1 读取文本文件 799 bg$df 0  
21.4.2 使用csvwrite命令读入文本文件 804 }5#<`8  
21.4.3 使用dlmwrite命令读入文本文件 805 uQ4WM  
21.5 处理图像 806 CrHH Ob  
21.6 小结 810 y"= j[.  
第22章 MATLAB编译器 811 Y$8 >fv  
22.1 编译器概述 811 ?A7&SdJaO  
22.1.1 编译器的功能 811 @C40H/dE  
22.1.2 Complier 4.0的性能改进 812 ;hsgi|Cy-  
22.2 编译器的安装和配置 812 XjpFJ#T*$A  
22.2.1 前提准备 812 3^kZydZ CN  
22.2.2 配置编译器 813 uZ mi  
22.3 编译过程 818 U#v??Sl  
22.3.1 安装MCR 818 LO8V*H(  
22.3.2 代码的编译过程 819 oy90|.]G  
22.4 编译命令 820 M|e Qds  
22.4.1 编译命令的格式和选项 820 l_JPkM(mJw  
22.4.2 处理脚本文件 821 /I~iUND"G  
22.5 创建独立运行的程序 823 )cc:Z7p  
22.5.1 编译M文件 823 z38&7+  
22.5.2 编译M和C的混合文件 826 SEm3T4dfzf  
22.5.3 编译包含绘图命令的M文件 828 Ct[{>asun  
22.6 小结 833 09y%FzV  
第23章 应用程序接口 834 9I*zgM!F  
23.1 C语言MEX文件 834 l ,0]iVJ  
23.1.1 MEX文件的数据 834 ;'!G?)PZ  
23.1.2 MEX文件的结构 835 )+2GF0%  
23.1.3 MEX文件的实例 838 >W[8wR  
23.2 MAT文件 842 F3/aq+<P[  
23.2.1 使用C语言创建MAT文件 843 ]Bw2>6W  
23.2.2 使用Fortran语言创建MAT文件 846 FJl#NOp&  
23.3 MATLAB引擎技术 849 R.Xh&@f`  
23.3.1 引擎技术概念 850 N( 0G!sTI  
23.3.2 引擎技术应用 850 fw@n[u{~  
23.4 Java接口 854 WXP=U^5Si  
23.4.1 Java接口 854 wowv>!N!X-  
23.4.2 Java接口应用 860 G" &9u2k  
23.5 小结 865 YUdCrb9F  
7r#U^d(  
第8部分 用户工具箱篇 867 'Dyt"wfo  
第24章 图形图像工具箱 868 j!9p#JK#u  
24.1 MATLAB中的图像 868 @O b$w1c  
24.1.1 图像类型 868 r(./00a  
24.1.2 多帧图像 870 e_6VPVa  
24.1.3 读取图像文件 871 dM"Suw  
24.1.4 查看图像文件信息 873 !kZ9Ox9^  
24.2 显示图像 875 Ndq|Hkd  
24.2.1 默认显示方式 875 cOa.]Kk  
24.2.2 添加颜色条 875 Ht,_<zP;  
24.2.3 显示多帧图像 876 mZ sftby}  
24.2.4 显示动画 877 ]MJyBz+k  
24.2.5 三维材质图像 878 7!Z\B-_,  
24.3 图像的几何运算 879 xj~ /C5@  
24.3.1 缩放图像 879 24Lo .  
24.3.2 旋转图像 881 T% J;~|  
24.3.3 裁剪图像 883 iD=VNf  
24.4 图像的灰度变换 884 ;pu68N(B  
24.4.1 图像的直方图 884 ZaQg SE>Y  
24.4.2 灰度变换 886 INZycNqm,  
24.4.3 均衡直方图 888 ](yw2c;m e  
24.5 图像的滤波 889 jO\29(_  
24.6 分析图像 892 FWqnlK#  
24.6.1 分析图像的像素信息 892 '3B`4W,  
24.6.2 分析图像的灰度信息 893 4G;FpWQm  
24.6.3 绘制等高图 894 |UvM [A|+  
24.7 小结 895 ,@"Z!?e  
第25章 信号工具箱 896 pfS?:f<+6"  
25.1 产生信号 896 dOPA0Ja  
25.1.1 周期方波和锯齿波 896 &RQQVki3  
25.1.2 周期Sinc波 897 c%-s_8zvi  
25.1.3 高斯调幅正弦波 898 VF1)dd  
25.1.4 调频信号 899 o, e y.  
25.1.5 高斯分布随机序列 900 j&n][=PL  
25.2 随机信号处理 901 0MDdcjqw  
25.2.1 随机信号的互相关函数 901 &U\Xy+  
25.2.2 随机信号的互协方差函数 902 cbvK;;  
25.2.3 谱分析——psd函数 903 7Yp;B:5@  
25.2.4 谱分析——pwelch函数 905 't".~H_V  
25.3 模拟滤波器设计 906 m~Q]#r  
25.3.1 巴特沃斯滤波器 906 a86m?)-c  
25.3.2 切比雪夫I型滤波器 907 t]1j4S"pm  
25.3.3 切比雪夫Ⅱ型滤波器 908 N\XZ=t^h(  
25.4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909  hM   
25.4.1 巴特沃斯数字滤波器设计 910 g _fvbVX  
25.4.2 切比雪夫I型数字滤波器设计 911 .`4N#EjP  
25.4.3 切比雪夫II型数字滤波器设计 913 <1#v}epD#  
25.5 小结 914 v#u]cmI  
附录A MATLAB常用函数检索表 915 QF:">G  
……
夜夜兔 2012-02-08 08:30
跟第一版的区别在哪里?
xiaoxiaoyu 2012-11-16 16:38
内容很全面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广告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