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TLAB宝典(第2版,作者:陈杰,含光盘1张)

发布:cyqdesign 2010-05-12 12:04 阅读:7159
MATLAB宝典(第2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介绍了MATLAB7.0的知识体系及操作方法。《MATLAB宝典(第2版)》共分为8个部分25章。其中主要介绍了如何使用MATLAB进行数据分析、数据可视化的方法、MATLAB编程、图形用户界面、MATLAB仿真,以及文件输入/输出、编译器和应用程序接口等高级技术。《MATLAB宝典(第2版)》最大的特色在于每一节的例子都是经过精挑细选,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力求让读者通过亲自动手做而掌握基本参数及制作技巧,学习尽可能多的知识。 V>&WZY  
zg2}R4h  
6eh\-+=  
市场价:¥118.00 _c 4kj  
优惠价:¥86.00 为您节省:32.00元 (73折) RrGFGn{  
关键词: Matlab宝典
分享到:

最新评论

cyqdesign 2010-05-12 12:04
第1部分 MATLAB基础知识篇 1 Stkyz:,(  
第1章 MATLAB概述 2 iz&$q]P8  
1.1 MATLAB 7简介 2 .K=r.tf~  
1.2 MATLAB 7的安装 2 fZqqU|tq  
1.3 MATLAB 7的工作环境 5  jIMT&5k  
1.3.1 操作界面简介 6 &o$z[ b  
1.3.2 运行命令窗口 6 X2? ^t]-N  
1.3.3 命令窗口的显示方式 7 kPm{tc  
1.3.4 数值结果的显示方式 9 F~`Yh6v  
1.3.5 命令窗口的标点符号 10 $?.0>0 ,<  
1.3.6 输入变量 12 i|]Kw9  
1.3.7 处理复数 14 =ZE]jmD4P  
1.3.8 命令窗口的控制命令 15 ?*36&Iq}  
1.3.9 使用历史窗口 16 J|9kWjOf+i  
1.3.10 使用实录命令 20 #mI{D\UR  
1.3.11 当前目录管理器和路径管理 21 g[]UM;D*  
1.3.12 设置当前目录 22 q`HuVilNH  
1.3.13 MATLAB的搜索路径 23 Rr'#OxF  
1.3.14 工作空间浏览器和数组编辑器 25 vr,8i7*0  
1.3.15 变量的编辑命令 26 TSGJ2u5ie%  
1.3.16 数组编辑器 27 E<j}"W$a  
1.3.17 存取数据文件 28 _6b?3[Xz  
1.4 MATLAB 7的帮助系统 30 i'w8Li  
1.4.1 纯文本帮助 30 hV(>}hb  
1.4.2 演示(demo)帮助 31 ?s=O6D&   
1.4.3 帮助导航/浏览器 33 n9 LTrhLqp  
1.4.4 Contents帮助文件目录窗口 34 JnW G_|m)  
1.4.5 Index 帮助文件索引窗口 35 0zQ^ 6@  
1.4.6 Search帮助文件搜索窗口 35 @H{QHi  
1.5 小结 36 O_zW/#  
第2章 数组 37 emhI1 *}  
2.1 创建数值数组 37 i++a^f  
2.1.1 一维数组的创建方法 37 +VJS/  
2.1.2 二维数组的创建方法 38 |[)k5nUQ|  
2.1.3 使用下标创建三维数组 39 WR&>AOWAD  
2.1.4 使用低维数组创建三维数组 40 BGtr=&Hq  
2.1.5 使用创建函数创建三维数组 41 C 2f=9n/  
2.1.6 创建低维标准数组 43 PQl^jS  
2.1.7 创建高维标准数组 44 ^#|Sl D]  
2.2 操作数值数组 45 f<14-R=  
2.2.1 选取低维数组的对角元素 45 !cLdoX  
2.2.2 低维数组的形式转换 46 n~1F[ *  
2.2.3 选取三角矩阵 47 Q]JWWKt6rV  
2.2.4 Kronecker乘法 49 :]Nn(},  
2.2.5 高维数组的对称交换 50 r8.`W\SKX  
2.2.6 高维数组的维序号移动 51 1V\tKDM  
2.2.7 高维数组的广义共轭转置 52 ~4 ~c+^PF  
2.2.8 高维数组的降维操作 53 }V:B,:  
2.3 小结 54 dRdI('  
第3章 矩阵和架构 55 }McqoZ%F  
3.1 稀疏矩阵 55 8 #m,TOp  
3.1.1 稀疏矩阵的存储方式 55 L}~"R/iWCT  
3.1.2 创建稀疏矩阵——使用sparse命令 56 9nM_LV  
3.1.3 创建稀疏矩阵——使用spdiags命令 57 Wq5 }SM  
3.1.4 查看稀疏矩阵的信息 58 I7@|{L1|FB  
3.1.5 稀疏矩阵的图形化信息 59 S!Alno  
3.2 字符串数组 60 #x?Ku\ts  
3.2.1 创建字符串数组——直接输入法 61 3V(]*\L  
3.2.2 创建字符串数组——使用ASCII码 61 *^ZJ&.  
3.2.3 创建字符串数组——使用函数 62 * ~D|M  
3.2.4 处理字符串数组的空格 63 F@]9 oF  
3.2.5 读取字符串数组的信息 64 ,4Q1[K35B  
3.3 构架数组 65 y% Q0* _  
3.3.1 创建单构架数组——使用直接法 66 </hv{<  
3.3.2 创建二维构架数组 67 ty"|yA  
3.3.3 创建三维构架数组 68 %Z8' h\|  
3.3.4 使用命令创建构架数组 69 $ Jz(Lb{  
3.3.5 访问构架数组的数据 69 ~+A(zlYr~  
3.3.6 设置构架数组的域属性 72 x|b52<dLL&  
3.4 小结 74 v)b_bU]Hx  
第4章 矩阵分析 75 .+07 Ui]I!  
4.1 矩阵计算 75 ':>u*  
4.1.1 进行范数分析——使用norm函数 75 5@lVuMIYT  
4.1.2 进行范数分析——使用normest函数 78 oe'f?IY  
4.1.3 条件数分析 80 D-/q-=zd  
4.1.4 数值矩阵的行列式 81 ^xyU *A}D  
4.1.5 符号矩阵的行列式 82 W\c1QY$E  
4.1.6 矩阵的化零矩阵 83 4'+g/i1S F  
4.2 线性方程组 84 7C&J88|\  
4.2.1 非奇异线性方程组 84 V0l"tr@  
4.2.2 奇异线性方程组 85 O .ESI  
4.2.3 欠定线性方程组 87 n5DS  
4.2.4 超定线性方程组 88 e9=UTn{!  
4.3 矩阵分解 89 dwpE(G y6c  
4.3.1 Cholesky分解 89 VMee"'08  
4.3.2 使用Cholesky分解求解方程组 91 hCOCX_  
4.3.3 不完全Cholesky分解 92  [HEljEv  
4.3.4 LU分解 93 EV'i/*v}\  
4.3.5 不完全LU分解 96 @*9c2\"k  
4.3.6 QR分解 100 ;!+-fn4C  
4.3.7 操作QR分解结果 101 w+wg)$i  
4.3.8 奇异值分解 105 fTOGW`s^  
4.4 特征值分析 107 8.!+Hm4  
4.4.1 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07 V0<g$,W=  
4.4.2 稀疏矩阵的特征值和特征向量 110 yPd6{% w  
4.4.3 特征值问题的条件数 111 {>3J96  
4.4.4 特征值的复数问题 113 5|jsv)M+  
4.5 小结 114 9+iz+  
M ZAz= )-  
第2部分 数据分析篇 115 _f1;Hhoa  
第5章 函数分析和数值运算 116 h+ms%tNT  
5.1 函数的零点 116 *mJ\Tzc)  
5.1.1 一元函数的零点 116 z:ZXdB)L)  
5.1.2 多元函数的零点 118 4;bc!> sfC  
5.2 数值积分 120 @<jm+f"MP  
5.2.1 一元函数的数值积分 120 [ [#R ry  
5.2.2 使用Simulink求解数值积分 122 F%:74.]Y  
5.2.3 求解瑕积分 123 I7#^'/  
5.2.4 矩形区域的多重数值积分 124 `h'7X(  
5.2.5 变量区域的多重数值积分 125 T)I\?hqTB  
5.3 概率论和数理统计 129 xHD$0eq  
5.3.1 双变量的概率分布 129 #Dea$  
5.3.2 不同概率分布 131 SajG67  
5.3.3 数据分布分析 132 |vw],r6  
5.3.4 假设检验 133 DDq?4  
5.4 小结 138 S,s#D9NU  
第6章 高级数值运算 139 Bp_8PjQ  
6.1 插值 139 p/qu4[Mm  
6.1.1 一维插值 139 ;Nw)zS  
6.1.2 人口数量预测——一维插值实例 140 QHr'r/0  
6.1.3 二维插值 143 Uc, J+j0F  
6.1.4 绘制二元函数图形——二维插值实例 144 zm{`+boH<  
6.1.5 样条插值 146 M>Q3;s  
6.1.6 牛顿插值 147 8 (ot<3(D  
6.1.7 多项式插值——牛顿插值实例 148 m^~5Xr"  
6.1.8 Chebyshev多项式插值 150 bzr QQQ  
6.1.9 多项式插值——Chebyshev多项式插值实例 150 s f.z(o  
6.2 曲线拟合 152 ;Dbx5-t  
6.2.1 多项式拟合 153 [1Aoj|  
6.2.2 加权最小方差拟合 154 I)kc[/^j$  
6.2.3 数据拟合——适用加权最小方差WLS方法 155 [C/{ru&E  
6.3 曲线拟合图形界面 158 ~.4y* &  
6.3.1 曲线拟合 158 {r~=mQ  
6.3.2 绘制拟合残差图形 160 WH"'Ju5}  
6.3.3 进行数据预测 161 {;|pcx\L6~  
6.4 傅里叶分析 163 {b'  
6.4.1 离散Fourier变换 163 =CW> ;h]  
6.4.2 FFT和DFT 165 n2~WUK  
6.4.3 DFT的物理含义 166 f62rm[  
6.4.4 使用DFS进行插值 169 ~"_!O+Pj  
6.5 小结 171 dW2 2v!  
第7章 优化 172 \*&?o51 !e  
7.1 常见优化问题 172 ZXN`8!]&  
7.1.1 无约束非线性优化 172 D@O5Gd  
7.1.2 求解二元函数的最小值——无约束非线性优化 173 @u`W(Ow  
7.1.3 非线性最小方差 177 ~ MsHV%  
7.1.4 计算函数的非线性最小方差 177 DgK*> A  
7.1.5 有约束的非线性优化 179 ($!uBF-b  
7.1.6 计算多元函数的极值——有约束的非线性优化 180 lQiw8qD  
7.1.7 最小最大值的优化问题 183 (?g+.]Dt,  
7.1.8 优化对比 186 +p`BoF9~  
7.1.9 线性规划 187 Y<jX[ET!  
7.1.10 二次规划 190 V7}'g6X  
7.1.11 使用遗传算法求解二次规划 191 Wx8:GBM$2  
7.2 使用遗传算法求解优化 193 @lX%Fix9  
7.2.1 分析目标函数 194 s)fahc(@E  
7.2.2 优化求解 195 JS/ChoU  
7.2.3 添加结果的可视性 197 4x}U+1B  
7.2.4 设置算法的属性 198 Lq$ig8V:O7  
7.2.5 设置“种群”属性 198 f_$hK9I  
7.2.6 设置“中止”属性 200 |h%HUau  
7.3 优化“Banana”函数——优化方法对比 201 tSux5 yV  
7.3.1 分析目标函数 201 v%c/eAF  
7.3.2 BFGS优化法求解 203 G'u[0>  
7.3.3 DFP优化法求解 204 F:d2;  
7.3.4 “无约束非线性”优化求解 206 $)$ r  
7.3.5 “最小方差”优化求解 207 UmvnVmnv  
7.4 绘制帐篷——复杂的二次规划 208 d"IZt;s/,  
7.4.1 设置约束条件 208 Mtv{37k~  
7.4.2 定义目标函数 210 kYWnaY ^F  
7.4.3 进行优化求解 211 Dn@ZS_f  
7.4.4 绘制优化求解的结果 213 Yi,`uJKh  
7.5 小结 214 S~ Z<-@S  
第8章 常微分方程 215 /t`,7y 3T  
8.1 显性常微分方程 215 ?hGE[.(eh]  
8.1.1 刚性和非刚性方程组 216 I]i( B+D  
8.1.2 设置允许误差属性 219 F\&{>&  
8.1.3 设置输出参数属性 221 M)!"R [V  
8.1.4 设置解法器其他属性 225 ~Kt1%&3{a?  
8.2 加权常微分方程 227 Woj5 yr  
8.3 延迟微分方程 230 y2#"\5dC  
8.4 常微分方程的边界问题 232 |1tpXpe  
8.4.1 MATLAB求解边界问题——bvp4c命令 232 vK@U K"m  
8.4.2 求解带边界的常微分方程 233 9) ,|h  
8.5 小结 236 Ynvf;qs  
第9章 符号计算 237 ']>9 /r#  
9.1 符号对象和符号表达式 237 +p63J  
9.1.1 创建符号对象——使用sym命令 237 }eW<P079  
9.1.2 创建符号对象——使用syms命令 240 ZfX$q\7  
9.1.3 符号计算的运算符和函数 241 1<1+nGO  
9.1.4 识别对象 242 n42\ty9  
9.1.5 确定符号表达式中的变量 243 3N-pND0>p  
9.2 符号精度计算 244 4ryG_p52l  
9.3 操作符号表达式 245 |nWEuKHy  
9.3.1 合并表达式——collect函数 246 J'sa{/ #  
9.3.2 展开表达式——expand函数 247 WA,D=)GP  
9.3.3 因式分解——factor函数 248 A.("jb@I  
9.3.4 嵌套表达式——horner函数 249 J9!/C#Fm  
9.3.5 计算最小分母公因式——numden函数 250 ZLxa|R7  
9.3.6 简化表达式——simplify函数 251 @XolFOL"f"  
9.3.7 最简化表达式——simple函数 252 ~tt\^:\3~S  
9.3.8 按书写方式显示表达式——pretty函数 254 ` 6*]cn#(  
9.4 替换符号表达式 256 O=V_ 7I5  
9.4.1 替换重复字符串——subexpr函数 256 ~G@YA8}  
9.4.2 替换特定符号——subs函数 257 /{`"X_.o  
9.5 符号函数 259 te2vv]W1  
9.5.1 求反函数——finverse函数 259 NJ.oME@=  
9.5.2 求复合函数——compose函数 260 |u?VlRt  
9.6 符号微积分 261 G 3,v'D5  
9.6.1 求微分——diff函数 261 ssx#|InY  
9.6.2 化简微分结果 262 Sx QA*}N  
9.6.3 求解矩阵微分 263 *!$Z5Im  
9.6.4 向量微分jacobian函数 264 VqV[ @[P  
9.6.5 符号极限 265 O+|C<;K  
9.6.6 求解无限极限 266 -*4*hHmb  
9.6.7 求解左右极限 266 pXl[I;  
9.6.8 符号积分 267 6];3h>c]N  
9.6.9 矩阵积分 269 Z3hZy&_I  
9.6.10 证明积分等式 269 3k9n*jY0  
9.6.11 交互近似积分 270 y)&K9 I  
9.6.12 符号级数求和 272 ;10YG6:  
9.7 符号积分变换 273 i(;`x  
9.7.1 Fourier变换 273 YIg43Av  
9.7.2 Laplace变换 275 z/xPI)R[  
9.7.3 Z变换 276 !2.BLJE>  
9.8 符号矩阵的计算 277 ;j/$%lC  
9.8.1 线性代数运算 277 f\dfKNm6  
9.8.2 特征值运算 280 @9KW ]7  
9.9 符号代数方程的求解 282 $ch`.$wx  
9.9.1 solve命令 283 B8T$<  
9.9.2 求解非线性方程组 283 ; $80}TY '  
9.9.3 求解含参数方程组 283 =?.oH|&\h  
9.9.4 求解超越方程组 284 i,*m(C@F}  
9.10 符号微分方程的求解 284 }|=/v( D  
9.10.1 dsolve命令 285 : gU5CUm  
9.10.2 求解常微分方程 285 LZe)_9$  
9.10.3 求解二阶常微分方程 286 QcQ%A%VIV  
9.10.4 求解常微分方程组 286 c#}K,joeU  
9.11 利用Maple的资源 287 $xZ ~bE9  
9.11.1 调用maple的相关命令 287 E|f[ #+:+  
9.11.2 查看maple的帮助 289 j8&NscK)  
9.12 可视化符号分析 290 gx9Os2Z|3  
9.12.1 单变量函数分析界面 291 )e?&'wa>  
9.12.2 泰勒级数逼近分析界面 293 *C5`LgeX  
9.13 小结 294 - C q;  
6EyPZ{  
第3部分 数据可视化篇 295 ]qv0Y~+`-K  
第10章 二维图形 296 )ciP6WzzbI  
10.1 图形的基础知识 296 PtbaC6"\  
10.1.1 离散数据(函数)的可视化 296 WqNXE)'  
10.1.2 连续函数的可视化 297 50N4J  
10.1.3 绘制图表的基础步骤 299 +_i{4Iz~p  
10.2 绘制二维图形 299 ,<tJ` ,0X  
10.2.1 绘制二维图形——使用plot命令 300 L/tn;0  
10.2.2 设置曲线的属性 302 GmWr  
10.2.3 设置坐标轴范围 304 v{a%TA9-  
10.2.4 设置坐标轴显示方式 305 Yn }Gj'  
10.2.5 设置坐标轴系统 306 8-nf4=ll  
10.2.6 图形标识 307 tr,W)5O@L  
10.2.7 叠绘 309 !|&|%x6@  
10.2.8 绘制双坐标轴图形 311 w7U]-MW6A*  
10.2.9 绘制多子图 312 l}z<q  
10.2.10 交互式图形 313 ( *+'k1Ea  
10.2.11 使用fplot命令绘制图形 315 ^b+>r  
10.2.12 使用ezplot命令绘制图形 316 )FQ"l{P  
10.3 特殊图形 318 H/O.h@E4X  
10.3.1 绘制面积图 318 {g%N(2  
10.3.2 绘制直方图 319 mgjJNzclL  
10.3.3 绘制二维饼图 321 C.92FiC  
10.3.4 绘制矢量图 321 ^r\ rpSN  
10.3.5 绘制等高线 322 I1E9E$m5\<  
10.3.6 绘制伪色彩图 323 ?N<My& E  
10.3.7 绘制误差棒 324 }~I!'J#)  
10.3.8 绘制二维离散杆图 325 c}o 6Rm50  
10.3.9 绘制散点图 326 D9oNYF-V  
10.3.10 极坐标图形 328 h4pS~/  
10.3.11 柱坐标图形 328 c 3QgX4vq  
10.4 小结 329 J;0;oXwJ<  
第11章 三维图形 330 CjQO5  
11.1 绘制三维曲线 330 x"12$7 9=  
11.1.1 绘制三维图形——plot3命令 330 `Y?VQ~ci>  
11.1.2 绘制三维曲线图——mesh命令 331 >q:%?mi  
11.1.3 绘制等高线 333 t_3j_`  
11.1.4 绘制曲面图——surf命令 333 P9cx&Hk9  
11.2 编辑三维图形 335 PdcIHN  
11.2.1 控制视角——view命令 335 X,|8Wpi=  
11.2.2 控制旋转——rotate命令 336 'c s(gc 0  
11.2.3 设置背景颜色 338 !LN8=u.  
11.2.4 设置图形颜色 339 ii)# (b:V  
11.2.5 设置数值轴的颜色 340 :X;G]B .  
11.2.6 添加颜色标尺 341 G68KoM  
11.2.7 设置图形的着色 343 te+}j7SU  
11.2.8 控制照明——light命令 344 n N<N~  
11.2.9 控制照明——lighting命令 345 q9/v\~m  
11.2.10 控制材质——material命令 345 dEoIVy_9R  
11.2.11 控制透视 346 ]<f)Rf">:`  
11.2.12 控制透明 347 ANhtz1Fl  
11.3 三维图形的简易命令 349 ]nTeTW  
11.4 四维图形 351 ]ZY2\'  
11.4.1 绘制切片图——slice命令 351 2zBk#c+  
11.4.2 绘制切面等位线图 352 QJ2]8K)+C  
11.4.3 绘制流线切面图 353 I a&*JYM[  
11.5 图形窗口 353 T+0=Ou"N  
11.5.1 创建和控制图形窗口 354 x%B_v^^^  
11.5.2 使用工具栏编辑图形 355 k)p` x"To  
11.5.3 使用绘图工具编辑图形 358 } !m43x/&  
11.5.4 使用图形窗口进行数据分析 364 Z,).)y#B  
11.6 绘制复数变量图形 367 ;'"'|} xn  
11.6.1 绘制复数图形原理 367 }@r23g%   
11.6.2 绘制复数图形——CPLXMAP命令 368 ) O0Cz n  
11.6.3 绘制复数曲面图——CPLXROOT命令 369 tDK@?PfKz  
11.7 图形的打印和输出 370 cbzA`b'Mg  
11.7.1 图形打印的菜单操作方式 370 k"N>pjgd$  
11.7.2 图形打印的命令操作方式 372 r6DLShP-Ur  
11.8 小结 373 `fBQ?[05.  
,-c,3/tyA  
第4部分 MATLAB编程篇 375 9p{ 4-]  
第12章 MATLAB编程基础知识 376 /7AHd ;  
12.1 简单实例——排序函数 376 9c>i>Vja!  
12.1.1 编写函数文件 376 Qa{5 ]+E  
12.1.2 编写脚本文件 378 @Kpm&vd(  
12.1.3 运行代码 379 sf> E  
12.1.4 检测代码 380 R|st<P  
12.2 M文件编辑器 381 kuEXNi1l  
12.2.1 打开文件编辑器 381 UUt"8]@[  
12.2.2 设置M文件编辑器的属性 382 e=sc$1|4=  
12.2.3 设置M文件编辑器的打印属性 384 6V;Dcfvi  
12.3 MATLAB的变量和关系式 385 Xoe|]@U`  
12.3.1 M文件的变量类型 385 ]*2),H1 c  
12.3.2 M文件的关键字 386 O<m46mwM  
12.3.3 关系表达式 386 &`^(dO9  
12.3.4 关系表达式的优先级 388 jB LTEb  
12.3.5 截断误差问题 389 q7B5#kb  
12.3.6 逻辑表达式 390 /Ew()>Y  
12.3.7 逻辑运算函数 392 Fy=GU<&AI  
12.4 程序结构 392 F @PPhzZ  
12.4.1 顺序结构 392 /vQ)$;xf#  
12.4.2 if分支结构 393 m06'T2I  
12.4.3 switch分支结构 396 %BI8m|6  
12.4.4 try-catch结构 397 >^Nnhnr  
12.4.5 while循环结构 398 $@AJg  
12.4.6 for循环结构 400 L!Jx`zM^  
12.4.7 绘制抛物线轨迹——综合实例 402 QQJGqM3a2  
12.5 控制语句 406  {53FR  
12.5.1 结束循环——continue命令 406 CmU@8-1  
12.5.2 终止循环——break命令 407 K9<8FSn  
12.5.3 转换控制——return命令 408 oC&}lp)q  
12.5.4 输入控制权——input命令 409 JYdb^j2c  
12.5.5 使用键盘——keyboard命令 410 _J,**AZ~z  
12.5.6 提示警告信息——error和warning命令 410 49qa  
12.6 小结 412 l)u%`Hcn  
第13章 MATLAB编程的高级话题 413 ]cRvdUGv  
13.1 程序的向量化 413 pH'Tx>  
13.1.1 程序的向量化 413 uYC^&siS<s  
13.1.2 向量化和循环结构对比 415 YU,zQ V'  
13.1.3 逻辑数组 417 +ai3   
13.1.4 使用logical命令创建逻辑数组 417 YD4I2'E  
13.1.5 逻辑数组和向量化 418 ']}-;m\  
13.2 脚本和函数 420 (j8*F Bq  
13.2.1 编写脚本文件 420 Kzev] er  
13.2.2 编写函数文件 421 _H| )g*]t  
13.2.3 编写P码文件 422 NEBhVh  
13.3 变量传递 423 6i/unwe!`)  
13.3.1 变量检测命令 423 rZUTBLZ`j  
13.3.2 “变长度”变量函数 424 *l7 `C)  
13.3.3 跨空间计算表达式的数值 428 5hE#y]pfN  
13.3.4 跨空间赋值 430 jFQy[k-B  
13.4 字符串演算函数 431 %Wtf24'o;v  
13.4.1 内联函数——inline 431 F8%^Ed~@  
13.4.2 求解函数零点 431 2CC"Z  
13.4.3 绘制函数图形 433 M+t)#O4  
13.4.4 求解最值 435 z_c-1iXCW  
13.5 程序的调试和剖析 437 PMQTcQ^  
13.5.1 直接调试法 437 '/GB8L  
13.5.2 工具调试法 440 p{E(RsA  
13.5.5 程序剖析 443 8@3=SO  
13.6 小结 446 `^#Rwn#  
;MfqI/B{  
第5部分 图形用户界面篇 447 49"C'n0wST  
第14章 句柄图形 448 Lg\3DzM  
14.1 句柄图形体系 448 wBt7S!>G  
14.1.1 图形对象 449 N XB8u6  
14.1.2 句柄对象 449 A1zRzg4I  
14.1.3 句柄图形的结构 449 TOiLv.Dor  
14.1.4 图形对象的属性 450 yzEyOz@Q  
14.2 图形句柄的操作 450 \3vQXt\dM$  
14.2.1 创建图形对象 451 C:1(<1K  
14.2.2 访问图形对象的句柄 453 ^!tX+`,6^  
14.2.3 使用句柄操作图形对象 455 aZf/WiR2  
14.3 图形对象的操作 457 V lZ+x)E  
14.3.1 设置图像属性——set命令 457 Od.@G~  
14.3.2 使用结构体设置属性 459 W[jg+|  
14.3.3 查询图形对象的属性——get命令 462 *twGIX  
14.3.4 查看图形对象的默认属性 464 @<K<"`~H  
14.3.5 设置不同级别的属性 465 Bo:epus}\  
14.3.6 设置图形对象的默认属性 467 mxqZj8VuH  
14.4 高层绘图命令 468 V@0T&#  
14.4.1 设置父对象属性——NextPlot属性 469 u?>},M/  
14.4.2 检查NextPlot属性——newplot命令 469 } W]A`-Jv  
14.4.3 高层绘图文件的构成 470 z ,;XWv?  
14.5 坐标轴对象 471 'e:4  
14.5.1 坐标轴的几何属性 471 %:C6\4  
14.5.2 坐标轴的刻度属性 473 ,u@:(G  
14.5.3 坐标轴的照相机属性 474 J_F\cM   
14.6 综合实例 476 1n8y4k)  
14.6.1 穿越图形 477 PE{<' K\g  
14.6.2 动态反射图形 480 C.4(8~Y=~  
14.7 小结 487 wQW` Er3w  
第15章 图形用户界面基础 488 Bc!<!  
15.1 图形用户界面概述 488 D*UxPm"pw  
15.2 使用M文件创建GUI对象 489 G=qlE?j`j  
15.2.1 编写程序代码 489 pg5W`4-F  
15.2.2 运行程序代码 494 M8lw; (  
15.3 使用GUIDE创建GUI对象 496 `U0XvWPr[  
15.3.1 启动GUIDE 496 @ws&W=NQ  
15.3.2 添加“编辑框”控件 498 .XpuD,^;@  
15.3.3 查看程序代码 499 f)vnm*&-  
15.3.4 运行GUI对象 499 Ft;x@!h%  
15.3.5 创建GUI的注意事项 500 t<Sa ;[+  
15.4 小结 502 o4: e1  
第16章 创建菜单 503 ~xzr8 P  
16.1 定制标准菜单 503 &SIf|IX.  
16.2 使用GUIDE创建自定义菜单 504 0%xb):Ctw  
16.2.1 创建图形界面 505 [cDkmRV  
16.2.2 设置菜单属性 508 8XVRRk  
16.2.3 添加控件 509 NvzPZ9=@-  
16.2.4 添加“File”菜单的回调函数 511 5XT^K)'  
16.2.5 添加“Thresholding Method”菜单的回调函数 513 7j|CWurvq  
16.2.6 添加“滚动条”控件的回调函数 519 2KO`+  
16.2.7 添加其他控件的回调函数 521 )fo0YpE^|  
16.2.8 编写主调函数 522 h5P ]`r  
16.2.9 运行GUI对象 523 "E<+idoz  
16.3 使用M文件创建自定义菜单 525 ;/NC[:'$D  
16.3.1 演示GUI的功能 525 nK< v  
16.3.2 添加“File”菜单的功能代码 526 ]@y%j'e  
16.3.3 添加“Options”菜单的功能代码 528 0fj C>AS  
16.3.4 添加“Graphs”菜单的功能代码 529 C}9GrIi  
16.3.5 添加主调函数 533 G9&2s%lu.e  
16.3.6 运行GUI对象 535 UvMkL  
16.4 创建快捷菜单 537 fAkfN H6  
16.4.1 编写程序代码 537 =XYc2. t  
16.4.2 运行GUI对象 542 ~(*tcs]hY  
16.5 小结 544 Sg%s\p]N_#  
第17章 添加控件 545 '<,Dz=  
17.1 创建GUI对象的用户控件 545 :}36;n<['  
17.1.1 添加控件组件 546 ; Ows8  
17.1.2 添加控件的功能代码 549 {oOUIP  
17.1.3 运行程序代码 555 tvn o3"  
17.2 图像切割界面——综合案例 557 mUl0D0#  
17.2.1 分析GUI对象 558 ZweAY.]e  
17.2.2 规划GUI的设计过程 558 lA4-ZQ2Zp[  
17.2.3 创建GUI的工具栏对象 559 ta5_k&3N  
17.2.4 准备图形对象的基础文件 560 RU#}!Kq  
17.2.5 处理指针对象 569 .[eC w  
17.2.6 设置图形对象的属性 573 S/*\j7cj  
17.2.7 编写主程序代码 576 IkmEctAU  
17.2.8 设置GUI对象的菜单选项 603 @=z.^I30  
17.2.9 检测程序代码 615 h+Lpj^<2a  
17.3 小结 621 ^?]-Q*w3Qs  
 7L:Eg  
第6部分 MATLAB仿真篇 623 P )oNNY6}  
第18章 SIMULINK基础知识 624 PN99 R]K0g  
18.1 Simulink的基础知识 624 zrSYLG  
18.1.1 Simulink概述 624 s[eSPSFZ  
18.1.2 安装Simulink 625 vC1fKo\p  
18.1.3 启动Simulink 626 yX*$PNL5w  
18.2 一个简单的仿真系统 626 3st?6?7|  
18.2.1 添加模块 627 GwXhn2  
18.2.2 设置模块属性 628 jLn#%Ia}  
18.2.3 连接模块 630 2Y9u9;ah  
18.2.4 运行仿真系统 631 [So1`IA6  
18.3 Simulink的工作环境 632 Hr=|xw8.  
18.3.1 Simulink模型窗口界面 634 P9:5kiP H  
18.3.2 使用“File”菜单 635 G3y8M |:  
18.3.3 使用“Edit”菜单 636 R<I#. KD  
18.3.4 使用“View”菜单 637 DC_uh  
18.3.5 使用“Simulation”菜单 639 &'zc2  
18.3.6 使用“Help”菜单 640 H_XspiB@  
18.4 Simulink中的数据类型 640 J9;fqQCt  
18.4.1 Simulink支持的数据类型 641 K@:omT  
18.4.2 数据传递 643 gREk,4DAv  
18.4.3 向量化模块 645 YH+(N  
18.4.4 使用Mux模块 646 bxwwYSS  
18.4.5 标量扩展 648 w*~s&7c2B  
18.5 Simulink的基本操作 649 aeNbZpFQ  
18.5.1 Simulink模型的工作原理 649 _pb*kJ  
18.5.2 操作模块 650 9D`K#3}  
18.5.3 显示模块的属性 651 vP#*if[V5  
18.5.4 显示输出数值 652 a6xo U;T  
18.5.5 连接线的分支 653 Yh^8 !  
18.5.6 彩色显示信号线 654 / ~".GZ&29  
18.5.7 设置连接线的属性 655 dPpJDY0  
18.6 Simulink的信号 655 A4rMJ+!5  
18.6.1 创建信号 655 Y j bp:  
18.6.2 添加信号标签 656 Hn(Eut7%  
18.6.3 复数信号 656 fD(r/~Vu  
18.6.4 虚拟信号 657 6`6 / 2C$%  
18.6.5 控制信号 659 }pf|GdL  
18.6.6 信号总线 661 qAd=i0{N  
18.6.7 信号组 665 04}8x[t  
18.6.8 使用自定义信号源 670 \p.yR.  
18.6.9 信号接收器 672 < @GO]vY  
18.7 Simulink仿真的设置 676 L58#ri=  
18.7.1 设置解算器参数 677 ->?tB1}^  
18.7.2 仿真数据的输入输出设置 678 g yV>k=B  
18.7.3 仿真诊断设置 680 CLmo%"\ s  
18.8 小结 681 rp"5176  
第19章 SIMULINK建模和子系统 682 :JX2GRL4  
19.1 Simulink线性系统建模 682 uD?G\"L i  
19.1.1 线性系统建模简介 682 HnjA78%i  
19.1.2 求解抛投小球的轨迹 684 "P|n'Mx  
19.1.3 求解二阶微分方程 686 #C.  
19.1.4 使用传递函数 690 5y g`TW  
19.1.5 使用状态方程 691 &L+.5i  
19.1.6 “积分器”模块的工作原理 692 XC;Icr)  
19.2 非线性系统建模 693 (K8Ob3zN_  
19.2.1 非线性系统建模简介 694 )=iv3nF?6N  
19.2.2 求解非线性摩擦模型 696 ?ZGsh7<k  
19.3 子系统 703 S2\;\?]^~  
19.3.1 子系统的基础知识 703 QD3tM5(Yr  
19.3.2 创建子系统 703 +C~d;p  
19.3.3 使用模块组合子系统 705 f@hM^%  
19.4 信号输出系统——子系统实例 707 ;/Z-|+!IJt  
19.4.1 添加控制信号 707 FP=27=  
19.4.2 添加子系统模块 708 ;ltk}hJ]  
19.4.3 运行仿真系统 710 Dj c-f  
19.5 封装子系统 711 AIn/v`JeX  
19.5.1 封装子系统的创建方法 712 ,m]5j_< }  
19.5.2 封装子系统的步骤 712 1,) yEeHjU  
19.6 ABS系统——封装子系统实例 715 R)*DkL!  
19.6.1 添加“Bang-bang contorller”子系统 715 V7nOT*N:Q  
19.6.2 添加“brake torque”子系统 717 *-Yw%uR  
19.6.3 添加“tire torque”子系统 717 x>##qYT  
19.6.4 添加子系统的程序代码 719 _iq62[i3^  
19.6.5 添加“subsystem”子系统 721 IaSpF<&Y;  
19.6.6 运行仿真系统 723 Ic_NQ<8  
19.7 使能子系统 725 NNbdP;=:u  
19.7.1 创建使能子系统 725 *-5N0K<kQ  
19.7.2 信号输出系统——使能子系统实例 726 7M7Ir\d0lp  
19.8 触发子系统 730 m }HaJ  
19.8.1 触发子系统简介 730 %>=6v} f,+  
19.8.2 触发子系统的属性 730 $57b.+2n  
19.9 触发子系统实例 732 hchG\ i  
19.9.1 添加系统模块 733 t>?tWSNf  
19.9.2 设置“Throttle & Manifold”子系统属性 734 MaHP):~  
19.9.3 设置“Intake”子系统属性 735 _ pz}  
19.9.4 设置“Compression”子系统属性 736 n6WKk+  
19.9.5 设置“Combustion”子系统属性 737 6uo;4}0  
19.9.6 设置“Drag Torque”子系统属性 737 wz69Yw7  
19.9.7 设置“Vehicle Dynamics”子系统属性 738 !YjxCx  
19.9.8 设置“valve timing”子系统属性 738 4L8hn4F  
19.9.9 运行仿真系统 739 egG<"e*W}N  
19.10 小结 740 EI 35&7(  
第20章 S函数和仿真结果分析 741 4RtAwB  
20.1 S函数 741 ML\>TDt  
20.1.1 S函数概述 741 T{3nIF  
20.1.2 S函数的运行机理 742 7g"u)L&32  
20.1.3 S函数模板 742 KsOWTq"uj  
20.1.4 添加S函数模块 745 y-bUVw!Y  
20.1.5 添加S函数程序代码 747 8vR_WHsL  
20.1.6 运行仿真 749 dV'EiNpf  
20.2 振荡运行系统——S函数综合实例 750 }}tbOD)t  
20.2.1 添加系统模块 750 &LAXNk2  
20.2.2 添加S函数的程序代码 752 / 'qoKof  
20.2.3 添加子系统模块 754 -%yrs6  
20.2.4 运行仿真系统 757 -g2l-N{&  
20.3 分析仿真结果 758 Is7BJ f  
20.3.1 分析Simulink模型的特征 758 <R@,wzK  
20.3.2 使用Sim命令 760 9/(jY$Ar  
20.3.3 使用Simset命令 761 ^ U mYW  
20.3.4 模型的线性化 764 rT/r"vr  
20.3.5 系统平衡点分析 766 sg^|dS{3D  
20.4 交替执行系统——综合实例1 768 s< FBr,  
20.4.1 添加系统模块 768 }Rw,4  
20.4.2 设置系统模块的属性 769 ,u2Qkw  
20.4.3 添加“Enabled”子系统 772 8\lh'8  
20.4.4 运行仿真系统 775 gk%@& TB/  
20.5 雷达轨迹分析——综合实例2 776 1Q>nS[  
20.5.1 系统模块简介 776 >UaQ7CRo  
20.5.2 添加系统模块 776 V3t#kv  
20.5.3 添加“Cross-Axis Acceleration Model”子系统 779 DHWz,M  
20.5.4 添加“Cartesian to Polar”子系统 779 (\{k-2t*^  
20.5.5 添加“Radar Kalman Filter”子系统 781 \]u;NbC]  
20.5.6 添加程序代码 783 }LT&BNZj  
20.5.7 运行仿真系统 785 ^E.L8  
20.6 小结 786 ;[Mvk6^'R  
+1y$#~dl  
第7部分 高级应用篇 787 + GI906K  
第21章 文件I/O 788 T[bCY 6  
21.1 处理文件名称 788 ">oySo.B?  
21.2 打开和关闭文件 790 K@O^\  
21.2.1 打开文件 790 =+!l8o&o,  
21.2.2 关闭文件 792 Tf86CH=)5  
21.3 处理二进制文件 793 W}CM;~*L  
21.3.1 读取M文件 793 ;2<5^hgk  
21.3.2 读取TXT文件 796 IA@>'O  
21.3.3 写入二进制文件 798 t R|dnC4U  
21.4 处理文本文件 799 Ku75YFO,5  
21.4.1 读取文本文件 799 Kp`{-dUf  
21.4.2 使用csvwrite命令读入文本文件 804 i3,IEN  
21.4.3 使用dlmwrite命令读入文本文件 805 2jFuF71  
21.5 处理图像 806 ?q:|vt  
21.6 小结 810 IW0S*mO$  
第22章 MATLAB编译器 811 "Wwu Ty|  
22.1 编译器概述 811 4#B'pJMw9  
22.1.1 编译器的功能 811 S<"Fp1#"l  
22.1.2 Complier 4.0的性能改进 812 q<dG}aj  
22.2 编译器的安装和配置 812 OM*c7&  
22.2.1 前提准备 812 B{nwQC b  
22.2.2 配置编译器 813 <e2l@@#oy  
22.3 编译过程 818 gc.Lh~  
22.3.1 安装MCR 818 r=H?fTY<3E  
22.3.2 代码的编译过程 819 1[!v{F%]  
22.4 编译命令 820 q!ZM Wg  
22.4.1 编译命令的格式和选项 820 o.{W_k/n  
22.4.2 处理脚本文件 821 \VNu35* J|  
22.5 创建独立运行的程序 823 UTD_rQ  
22.5.1 编译M文件 823 _}R[mr/  
22.5.2 编译M和C的混合文件 826 h1w({<q*ov  
22.5.3 编译包含绘图命令的M文件 828 GJeG7xtJKl  
22.6 小结 833 q>$MqKWM  
第23章 应用程序接口 834 %F;BL8d  
23.1 C语言MEX文件 834 Dr3_MWJ+  
23.1.1 MEX文件的数据 834 ZZY#.  
23.1.2 MEX文件的结构 835 +OE!Uqnt  
23.1.3 MEX文件的实例 838 lP F326e  
23.2 MAT文件 842 Lx0nLJ\  
23.2.1 使用C语言创建MAT文件 843 {zwH3)|Hn  
23.2.2 使用Fortran语言创建MAT文件 846 "v8p<JfB`  
23.3 MATLAB引擎技术 849 s#9q3JV0  
23.3.1 引擎技术概念 850 \MP~}t}c  
23.3.2 引擎技术应用 850 wjA wJOw|  
23.4 Java接口 854 g#J` 7n  
23.4.1 Java接口 854 )+G"57p  
23.4.2 Java接口应用 860 +%JBr+1#\  
23.5 小结 865 s1:Wrz?4  
pU$k{^'UK  
第8部分 用户工具箱篇 867 &93{>caf+  
第24章 图形图像工具箱 868 *N">93:  
24.1 MATLAB中的图像 868 @Rr=uf G  
24.1.1 图像类型 868 gP2zDI   
24.1.2 多帧图像 870 M@Th^yF+8H  
24.1.3 读取图像文件 871 1BSd9Ydj  
24.1.4 查看图像文件信息 873 +A| Bc~2!  
24.2 显示图像 875 *w+'I*QSt~  
24.2.1 默认显示方式 875 5h5izA'0'  
24.2.2 添加颜色条 875 u<-)C)z  
24.2.3 显示多帧图像 876 JrzPDb`m  
24.2.4 显示动画 877 $1yO Zp5  
24.2.5 三维材质图像 878 !HY^QK  
24.3 图像的几何运算 879 }"D;?$R!  
24.3.1 缩放图像 879 Bs"D<r&ro  
24.3.2 旋转图像 881 ;4nY{)bD  
24.3.3 裁剪图像 883 3l{V:x!9@  
24.4 图像的灰度变换 884 aAg Qv*  
24.4.1 图像的直方图 884 {VcRur}&Y8  
24.4.2 灰度变换 886 [o)K1>>7  
24.4.3 均衡直方图 888 lvW T  
24.5 图像的滤波 889 ~gDYb#p  
24.6 分析图像 892 # T=iS(i  
24.6.1 分析图像的像素信息 892 g) Lf^  
24.6.2 分析图像的灰度信息 893 Q:-T' xk@  
24.6.3 绘制等高图 894 586P~C[ic  
24.7 小结 895 Qg4D*r\|@  
第25章 信号工具箱 896 4ud(5m;Rle  
25.1 产生信号 896 zI`I Q  
25.1.1 周期方波和锯齿波 896 {wqT$( (<  
25.1.2 周期Sinc波 897 ={g)[:(C.  
25.1.3 高斯调幅正弦波 898 k@4N7}  
25.1.4 调频信号 899 F%w! I 9  
25.1.5 高斯分布随机序列 900 :u>RyKu|&R  
25.2 随机信号处理 901 j4$nr=d.6  
25.2.1 随机信号的互相关函数 901 4MgN  
25.2.2 随机信号的互协方差函数 902 CTIS}_CWd=  
25.2.3 谱分析——psd函数 903 aI=p_+.h  
25.2.4 谱分析——pwelch函数 905 A@A8xn%  
25.3 模拟滤波器设计 906 c]6b|mHT  
25.3.1 巴特沃斯滤波器 906 I\l&'Q^0@  
25.3.2 切比雪夫I型滤波器 907 :""HyjY!  
25.3.3 切比雪夫Ⅱ型滤波器 908 Qit&cnO  
25.4 IIR数字滤波器设计 909 *u},(4Qf  
25.4.1 巴特沃斯数字滤波器设计 910 'OY4Q 'Z  
25.4.2 切比雪夫I型数字滤波器设计 911 _*mn4n=  
25.4.3 切比雪夫II型数字滤波器设计 913 hb`9Vn\-E  
25.5 小结 914 j~q 7v `":  
附录A MATLAB常用函数检索表 915 %2QGbnt_*  
……
夜夜兔 2012-02-08 08:30
跟第一版的区别在哪里?
xiaoxiaoyu 2012-11-16 16:38
内容很全面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广告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5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