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物理光学与
应用光学》(第2版)分10章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介绍了光电子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感应双折射和光传播特性的控制,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现象,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仪器中的传播及成像特性等。
+\W"n_PPy 《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第2版)以光的电磁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为主体内容。第1~4章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突出了光学原理在光电子技术中的应用和进展,加强了光的相干性内容,介绍了傅里叶光学、近场光学和二元光学的基础。第5章介绍了光电子技术应用中非常重要的感应双折射和光传播特性的控制。第6章介绍了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现象。第7~10章介绍了应用光学的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仪器中的传播及成像特性。
AoR`/tr,
JHQ8o5bEQp [=9R5.)c 市场价:¥42.00
CD[7h 优惠价:¥29.10 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P\M+ZA ;
+]>a`~ $(NfHIX 绪论
~'U;).C 第1章光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播特性
b~Ruhi[E 1.1光波的特性
5sE^MS1 1.1.1光电磁波及麦克斯韦电磁方程
G{"1I 1.1.2几种特殊形式的光波
y&CUT:M6 1.1.3光波场的时域频率谱
MO D4O4z& 1.1.4相速度和群速度
I#Bz
UF 1.1.5光波的横波性、偏振态及其表示
RhJ<<T.2 1.2光波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Sh-4:-D 1.2.1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2Z97Tq 1.2.2菲涅耳公式
tS9m8(Hr%Q 1.2.3反射率和透射率
n;=A'g|Q 1.2.4反射和折射的相位特性
jPs+i 1.2.5反射和折射的偏振特性
-?]ltn9! 1.2.6全反射
YL.z|{\e 1.3光波在金属表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YC~02{ 例题
{jVFlKP> 习题
J~}UG]j n =aekY;/ 第 2章光的干涉
w %zw+E 2.1双光束干涉
XgbGC*dQ 2.1.1产生干涉的基本条件
N0piL6Js 2.1.2双光束干涉
OMZT\$9yT 2.2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
j~8+,: 2.3 光学薄膜
G!~BA* 2.3.1光学薄膜的反射特性
BmM,vllO 2.3.2薄膜波导
HUghl2L.< 2.4典型干涉仪
IN"vi|1 2.4.1迈克尔逊干涉仪
9?:S:Sq 2.4.2 马赫一泽德干涉仪-
BNy"YK$ 2.4.3法布里一珀罗干涉仪
H94.E|Q\+ 2.5光的相干性
nT12[@:Tr 2.5.1光的相干性
Chua>p!$g 2.5.2干涉的定域性
@(
t:E`8 2.5.3 相干性的定量描述
i#lo?\PO> 2.5.4激光的相干性
J4vKfxEg 例题
uaKB 习题
2tv40(M:< M BT-L 第3章光的衍射
X\x9CA 3.1衍射的基本理论
.#@D n( 3.1.1 光的衍射现象
Wy4^mOv 3.1.2惠更斯一菲涅耳原理
K[[k,W]qb 3.1.3基尔霍夫衍射公式
/ZDc=>)~ 3.2夫朗和费衍射
,
.I^ekF 3.2.1夫朗和费衍射装置
V.#8-?z 3.2.2 夫朗和费矩形孔和圆孔衍射
78)^vvn5~ 3.2.3夫朗和费单缝和多缝衍射
q(7D8xG;F 3.2.4巴俾涅原理应用
?a%i|Z7! 3.3菲涅耳衍射
`VsGa 3.3.1菲涅耳衍射的菲涅耳波带法
!`_f\ 3.3.2菲涅耳衍射的积分解法
d]3sC 3.4光栅和波带片
nrIL_ 3.4.1衍射光栅
{*U:Wm< 3.4.2波导光栅
{ 9 ".o, 3.4.3 全息光栅
.LhmYbQ2WE 3.4.4波带片
"^z=r]<5
3.5傅里叶光学基础
V+24- QWh 3.5.1光波场的空间频率与空间频率谱
kDq%Y[6Z 3.5.2光波衍射的傅里叶分析
Aa>gN 3.5.3 傅里叶变换定理的光学模拟
K]8wW;N4 3.6二元光学概论
!h!9SE 3.6.1二元光学-
}qhK.e 3.6.2二元光学元件
)F9r?5}v4x 3.6.3元光学元件的制作
h<;[P?z 3.7 近场光学简介
~C/KA6H 例题
^gzNP#A<'o 习题
1omvE9
%zM ^4pKsO3ul 第4章光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
7[BL 1HI* 传播特性
h)8+4?-4I 4.1晶体的光学各向异性
q-%KfZ@(| 4.1.1 张量的基础知识
)V3(nZY 4.1_2晶体的介电张量
^~qs-.? 4.2理想单色平面光波在晶体中的传播
k!=GNRRZE 4.2.1在晶体中传播的解析法描述
lmKq xs4 4.2.2 光在晶体中传播的几何法描述
L59oh 4.3平面光波在晶体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
IB{ZE/ 4.3.1光在晶体界面上的双反射和双折射
v8bl-9DQ 4.3.2光在晶体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方向的几何作图法描述
$af}+:' 4.4晶体光学元件
|7zP8 4.4.1偏振器
Treh{s 4.4.2波片和补偿器
'S7@+kJ 4.5晶体的偏光干涉
^r*%BUU9]% 4.5.1平行光的偏光干涉
Ln2C#Uf 4.5.2会聚光的偏光干涉
v\(m"|4(i 例题
4c[)}8\ 习题
|vN@2h(|" 19 wqDIE0 第5章晶体的感应双折射
lzs(i2pA 5.1 电光效应
^[}0&_L
w 5.1.1电光效应的描述
RyOT[J 5.1.2晶体的线性电光效应
;Z1U@2./ 5.1.3晶体的二次电光效应
?ZHE8 5.1.4晶体电光效应的应用举例
~Oq,[,W 5.2声光效应
$dTfvd 5.2.1弹光效应和弹光系数
t 9n 5.2.2声光衍射
Cxk$"_ 5.3晶体的旋光效应与法拉第效应
Eqmv`Z
[_ 5.3.1 晶体的旋光效应
gSr}p$N 5.3.2法拉第效应
E`uaE=Mdq 例题
_SIs19"lR 习题。
bI]UO) Mj
B<\g> 第6章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
z[\W\g*|ri 6.1光与介质相互作用的经典理论
TdP{{&'9 6.2光的吸收'
AqbT{,3yW 6.2.1匕吸收定律
@SC-vc 6.2.2吸收光谱
oIvnF:c 6.3光的色散
`+hy#1] 6.3.1色散率
L);||]B 6.3.2 正常色散与反常色散
r($_>TS&" 6.4光的散射
B2G5hbaA 6.4.1光的散射现象
$}^\=p}X 6.4.2瑞利散射
L_U3*#Zdz7 6.4.3米氏散射
a\&(Ua 6.4.4分子散射
RZd4(7H=q 6.4.5喇曼散射
p_5>?[TW: 例题
I#S~ 习题
O~#uQm J[<pZ
[ 第7章几何光学基础
n4vXm 7.1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
N{^>MRK=5 7.1.1波面、
光线和光束
_)#=>$k\ 7.1.2基本定律
) _9e@~, 7.1.3光学
系统及物像的基本概念
ST:
v3* 7.1.4单个界面成完善像
!#c[~erNZ 7.2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
7"n)/;la 7.2.1符号法则
hmBnV 7.2.2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公式
tB ,. 7.2.3单个折射球面近轴区光路计算公式
!$p2z_n$@. 7.3单个折射球面的近轴区成像
of+phMev 7.3.1物像公式
u+z .J4w 7.3.2焦距及光焦度
kJurUDo 7.3.3高斯公式和牛顿公式
XWUvP 7.3.4放大率
f/0v'
Jt 7.3.5 拉亥不变量
+ q
#Xy0u 7.4.球面反射镜成像
Bbl)3$`, 7.4.1焦点和
焦距 6+Wr6'kuH 7.4.2物像公式
mmrW`~- 7.4.3放大率
xm}q6>jRV 7.5共轴球面
光学系统 (:.Q\!aZ1 7.5.1转面公式
r,u<y_YW 7.5.2拉亥公式
t<!+b@l5 7.5.3放大率公式
u=@h`5-fp 7.6薄
透镜成像
[GR]!\!%~ 7.6.1透镜的分类
CJMaltPp& 7.6.2 薄透镜成像
P"R97#C 7.6.3薄透镜物像的几个特殊位置关系
z-KrQx2
7.7平面的折射成像
jiA5oX^g 7.7.1平面折射光路计算公式
t$]&,ucW# 7.7.2折射平面近轴区成像_
`ICcaRIN8I 7.7.3折射平行平板的光路计算
kyW6S+ #- 7.7.4折射平行平板的成像
943I:, B 7.8平面镜和棱镜系统
-+3be(u 7.8_1平面镜成像
Y )u_nn'[ 7.8.2双平面镜系统成像
)(h&Q?
Ar 7.8.3反射棱镜
9RG\UbX)^| 7.8.4反射棱镜的成像
/h?<MI\7V 7.8.5折射棱镜
v>#Cg\ 例题
v!<PDw2' 习题
Qq'i*Mh jIAW-hc] 第8章理想光学系统
>AR Tr'B 8.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CrnB{Z4L 8.1.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
CS~=Z>6EjA 8.1.2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
4R&*&GZ# 8.1.3基本几何光学元件的基点和基面
hlAR[ ] 8.2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
+M44XhT 8.2.1图解法求像
KY4d+~2 8.2.2理想光学系统成像公式
? .c?Pu 8.2.3放大率
:D"@6PC] 8.2.4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位置关系
'R^iKNPs 8.2.5光学系统基点的测量
!(kX~S 8.3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
zc6Ho 8.3.1双光组组合
=ud`6{R 8.3.2正切法
jA4PDH f+ 8.3.3截距法
OOCQsoN 8.3.4无焦系统
n_<mPU 8.4厚透镜及其基点与基面
-L@]I$Yo 8.4.1 厚透镜基点一般公式
>?S\~Y 8.4.2厚透镜基点
CdX`PQ 8.5矩阵在近轴光学系统中的应用
:&Qb>PH[ 8.5.1光线矢量的线性变换矩阵
&g*klt'B 8.5.2 基本光学元件的特征传递矩阵
.D+RLO z 8.5.3光学系统的传递矩阵计算
WI,40&< 8.5.4光学系统的共轭面间的传递矩阵
;LHDh_.pX 8.5.5高斯矩阵与光学系统主平面和焦点的位置关系
?V#Gx>\ 8.6ABCD法则及其在
激光束传输中的应用
4Z*|Dsw 8.6.1.ABCD法则——光波面曲率半径在
48wDf_<f5= 传播介质中的变化规律
O[; +i 8.6.2ABCD法则用于基模高斯光束的传播
E::L?#V 8.6.3基模高斯光束经过薄透镜的变换
0r1g$mKb 8.6.4基模高斯光束经过无焦系统的变换
Oz:D.V
3~ 例题
g<fP:/ 习题
R"NGJu9 Y;8
>=0ye 第9章光学系统像差基础和光路计算
P?uf?{ 9.1光学系统中的光阑
Ymq3ty]Pe 9.1.1光阑及其分类
<# >Oy&E 9.1_2孔径光阑和入/出瞳
|-|jf 9.1.3视场光阑和入/出窗
YZ0en1ly 9.2光学系统光阑对成像的影响
?~!tM}X0:3 9.2.1渐晕
]x2Jpk99a 9.2.2 景深和焦深
pP3U,n
9.2.3几个特殊光学系统的光阑的作用
,NDh@VYe 9.3像差基本概念
|Z
d]=tue 9.3.1像差的描述和分类
G OpjRA@ 9.3.2球差
&(g|="T 9.3.3 彗差
5)mVy?Z 9.3.4像散
9x(}F<L 9.3.5场曲
3:UA<&=s 9.3.6畸变
UIn^_}jF` 9.3.7位置色差(轴向色差)
K${}r0 9.3.8倍率色差(垂轴色差)
VQ2Fnb4 9.4光学系统中一般光路计算
oB4#J* 9.4.1光学系统计算光路的分类
r]9 e^ 9.4.2光学系统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
q?yMa9ZZky 9.4.3光学系统子午面内光线的光路计算
?!H)zz6y 9.4.4沿轴外物点主光线细光束的光路计算
@.k5MOn 9.5光学系统设计
软件——
ZEMAX简介
JPLI
@zX^ 9.5.1ZEMAX 基本概况
i (0hvV>' 9.5.2ZEMAX设计环境
zwnw' 9.5.3光学系统结构的设定
n? ]f@O R 9.5.4光学系统成像的分析
8hZwQ[hr 9.5.5光学系统结构的优化
0vDg8i\ 例题
@m?{80;uQ 习题
R3?:\d{ QTYYghz 第10章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
qp\BV #E 10.1光辐射基本概念和规律
%lV@:"G 10.1.1光辐射基本物理量
gGmxx,i 10.1.2光源直接照射表面时的光照度(距离平方反比定律)
~6kJ~R4 10.1.3光亮度的传递规律
66
N) 10.2眼睛
EX4
C.C|d 10.2.1 眼睛的结构
QNb>rLj52 10.2.2眼睛的调节和适应
a!D*)z Y 10.2.3眼睛的缺陷与校正
"c,!vc4 10.2.4眼睛的分辨率
}'TTtV:Q 10.3放大镜
?gN9kd) 10.3.1 视角放大率
l
DnMjK\M 10.3.2放大镜的视角放大率
y^G>{?Tha 10.3.3放大镜的光束限制
/1[gn8V691 10.4显微镜
UQ~4c, 10.4.1显微镜的结构及其成像
s@s/'^` 10.4.2显微镜的分辨率
=-qf ;5[| 10.4.3视角放大率'
p qeL%="p; 10.4.4显微镜的聚光本领
Pcdf$a"` 10.4.5显微镜的光束限制
\B&6TeR 10.5 望远镜
<BPRV> 0X 10.5.1望远镜的结构
(f~gEKcB2u 10.5.2望远镜的分辨率
/W`$yM3 10.5.3放大本领
sMm/4AY] 10.5.4聚光本领
(zC
10.6 物镜和目镜
}/p/pVz 10.6.1显微镜的物镜
b_=8!Q.: 10.6.2望远镜的物镜
74_xR 10.6.3目镜
5oJ Dux } 10.7望远系统外形尺寸设计举例
z,x"a 例题
:+:6_x 习题
&6/%kkv 习题参考答案
x'qWM/ .=XD)>$ 主要参考文献
LN^UC$[tk ……
m?;$;x~Dj `
8UWE { 市场价:¥42.00
l E^*t`+ 优惠价:¥29.10 可以享受免费送货
<0 uO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