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地点主办单位:讯技光电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苏州黉论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h.D*Y3=<
授课时间: 2023年10月25日(三)-27日(五)共3天 AM 9:00-PM 16:00 mFu0$N6]H
授课地点:上海市嘉定区南翔银翔路819号中暨大厦18楼1805室 :w5p#+/,P
课程讲师:讯技光电高级工程师&资深顾问 P-~kxb9aa
课程费用:4800RMB/人(课程包含课程材料费、开票税金)
特邀专家介绍
`OWw<6`k
>:yU bo) 易葵:中国科学院上海光机所正高级工程师,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
光学薄膜设计、制备工艺和测试相关方面的研究工作,尤其是在高功率
激光薄膜、空间激光薄膜、X射线多层膜、真空镀膜技术与薄膜制备工艺研究等方面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69>N xr~k 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等奖项,入选2014年度中科院“现有关键技术人才”。课程概要
=fZMute 随着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光学薄膜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光学薄膜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现代光学仪器性能的提高,其种类非常广泛,如增透膜,高反膜,分光膜,滤光片等,光学薄膜器件如今已经广泛应用到光通信技术、光伏产业技术、激光技术、光刻技术、航空航天技术等诸多领域。
uY'77,G_J 本次课程第一天主要为国际知名的光学薄膜分析软件Essential Macleod的使用,第二天为各种类型的光学薄膜的设计模拟方法,前两天主讲人为讯技光电高级工程师,第三天特别邀请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专家易葵,分享光学薄膜制备工艺、激光薄膜关键技术以及光学薄膜的测量方法等相关内容。课程大纲
39zwPoN> 1. Essential Macleod软件介绍
[#hoW"'Q9 1.1 介绍
软件 F4%vEn\! 1.2 创建一个简单的设计
Q-,,Kn 1.3 绘图和制表来表示性能
GI40Ztms 1.4 通过剪贴板和文件导入导出数据
[~_()i=Y 1.5 可用的材料模型(Sellmeier, Cauchy, Drude, Lorentz, Drude-Lorentz, Hartmann)
;`P}\Q{ 1.6 特定设计的公式技术
b08s610fk 1.7 交互式绘图
|KQkmc 2. 光学薄膜理论基础
L&s|<<L 2.1 垂直入射时的界面和薄膜特性计算
PWw2;3`-6w 2.2 后表面对光学薄膜特性的影响
@<W^/D1#L 3. 材料管理
{~RS$ | 3.1 材料模型
WFBVAD 3.2 介质薄膜光学常数的提取
*U69rbYI 3.3 金属薄膜光学常数的提取
4v("qNw# 3.4 基板光学常数的提取
$JTQA 4. 光学薄膜设计
优化方法
^&mJDRe 4.1 参考
波长与g
<#r/4a"V 4.2 四分之一规则
0nbQKoF 4.3 导纳与导纳图
ozr82 4.4 斜入射光学导纳
}F~4+4B^ 4.5 光学薄膜设计的进展
8w|-7$ v 4.6 Macleod软件的设计与优化功能
[c=T)]E1 4.6.1 优化目标设置
lIlmXjL0 4.6.2 优化方法(单一优化,合成优化,模拟退火法,共轭梯度法,准牛顿法,针形优化,差分演化法)
(,5,} 4.6.3 膜层锁定和链接
KNw{\Pz~w 5. Essential Macleod中各个模块的应用
dY'mY ~Tv 5.1 非平行平面镀膜-棱镜镀膜透反吞吐量评估
68k 5.2 光通信用窄带滤光片模拟
'8|y^\ 5.3 光控机器设置显示镀膜过程中预期的监测信号
\&S-lsLY 5.4 镀膜沉积过程噪声信号模拟
kA1C& 5.5 如何在Function中编写脚本
'"/Yk=EmlU 6. 光学薄膜系统案例
keYvscRBI 6.1 常规光学薄膜案例-高反、增透、滤光片等
IV5B5Q'D 6.2 仿生蛾眼/复眼结构等
'l| e}eti> 6.3 Stack应用范例说明
U=a'(fX 7. 薄膜性能分析
ic4mD:-up 7.1 电场分布
s^n}m#T 7.2 公差与灵敏度分析
V>YZ^>oeH 7.3 反演工程
t'{\S_ 7.4 均匀性,掺杂/孔隙材料仿真
2W_p)8t>b 8. 真空技术
zL<<`u? 8.1 常用真空泵介绍
#cRw0bn: 8.2 真空密封和检漏
Vif0z*\e{ 9. 薄膜制备技术
A"`^Abrm 9.1 常见薄膜制备技术
8a;I,DK=j 10. 薄膜制备工艺
#`>46T 10.1 薄膜制备工艺因素
^^-uq)A 10.2 薄膜均匀性修正技术
W=9Zl(2C 10.3 光学薄膜监控技术
4R~f 11. 激光薄膜
7K|:
7e( 11.1 薄膜的损伤问题
7 q%|-`# 11.2 激光薄膜的制备流程
*61+Fzr 11.3 激光薄膜的制备技术
d\R]> 12. 光学薄膜特性测量
r[TTG0| 12.1 薄膜
光谱测量
\VTNXEw*G 12.2 薄膜光学常数测量
G q" [5r" 12.3 薄膜应力测量
.=nx5yz 12.4 薄膜损伤测量
SREe,
e\ 12.5 薄膜形貌、结构与组分分析
&s|a\!>l
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扫码加微联系

书籍——《基于Essential Macleod软件的光学薄膜设计技术》(第二版 精装)
$\DOy&e
内容简介
?)ROQ1-#@ Macleod软件自带的用户手册功能全面,其介绍涵盖了软件的方方面面,能够使用户快速的了解和熟悉软件的基本操作。然而,为了顺应目前薄膜行业的需求,急需一本能够契合软件设计和实际加工需要的专业书籍,以能够帮助薄膜领域的同行高效的完成相关工作,因此,我们特别推出了《基于Essential Macleod软件的光学薄膜设计技术》。
XU3v#Du 《基于Essential Macleod软件的光学薄膜设计技术》(原著第二版)是世界著名光学薄膜专家Macleod先生40多年丰富工作经验的总结,结合当前市场占有率极高的光学薄膜设计与分析软件Essential Macleod,其内容丰富,实用性强。书中不仅有成熟的光学薄膜理论基础、计算公式和分析方法,还有关于光学薄膜技术讨论和解决方案以及全面考虑了薄膜的设计、分析、制造等各方面问题,如第8章中40个经典案例分析。本书共设置21章节,首先,从光学薄膜的基本理论出发(第2章),为大家介绍了设计一个薄膜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其次,在第3至第7章主要介绍了Macleod软件的相关操作,以帮助大家在较短的时间快速熟悉软件操作界面。最后,从第9章至21章开始重点阐述软件中的反演工程、提取光学常数、公差分析、薄膜颜色、Runsheet、Simulator、Stack等功能及模块如何与实际相结合,从而使大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结合起来,对实际镀膜提出实用的建议,以减少设计时间并降低生产成本。
Eep*,Cnt0 薄膜光学涵盖范围很广,书中并附设计光盘和参考文献,有兴趣者可依此深入研究,为精准起见,在不影响理解的情况下,尽最大可能保留原文意思。译者希望本书能够对从事薄膜行业的人员有所帮助,通过学习之后能够较好地完成其所承担的光学任务。然而由于个人能力之局限,书中错误纰漏之处在所难免,本书若有不周之处,尚请读者不吝赐教。
z/,qQVv=}4 i"h '^6M1 讯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015年9月3日
)<kId4E ?ep'R&NV 目录
"0nT:!BZ Preface 1
i09w(k? 内容简介 2
b~1]}9TJ 目录 i
G9/5KW}- 1 引言 1
q Z,7q 2 光学薄膜基础 2
JMUk=p<\ 2.1 一般规则 2
AV%?8- 2.2 正交入射规则 3
sUfYEVjr 2.3 斜入射规则 6
Z]1=nSv 2.4 精确计算 7
{x+"Ru~7, 2.5 相干性 8
z g@,s"`> 2.6 参考文献 10
l O)0p2 3 Essential Macleod的快速预览 10
{G+pI2^ 4 Essential Macleod的特点 32
wClX3l>y 4.1 容量和局限性 33
p;GT[Ds^ 4.2 程序在哪里? 33
fcuU,A 4.3 数据文件 35
u]B15mT? 4.4 设计规则 35
Xy74D/ocui 4.5 材料数据库和
资料库 37
~4YLPMGKl 4.5.1材料损失 38
,<^7~d{{3m 4.5.1材料数据库和导入材料 39
n>_EEw2/ 4.5.2 材料库 41
HOn,c@.9Y 4.5.3导出材料数据 43
:%!}%fkxH 4.6 常用单位 43
g=*`6@_= 4.7 插值和外推法 46
=*icCng 4.8 材料数据的平滑 50
zH1pW( 4.9 更多光学常数模型 54
&nc0stuL 4.10 文档的一般编辑规则 55
3H_mR
j9th 4.11 撤销和重做 56
6hE. i
x 4.12 设计文档 57
v{N4*P.0T 4.10.1 公式 58
%<g(EKl 4.10.2 更多关于膜层厚度 59
"!9hcv-; 4.10.3 沉积密度 59
[|=#~(yYQ 4.10.4 平行和楔形介质 60
Qg7rkRia 4.10.5 渐变折射率和散射层 60
'THcO*< 4.10.4 性能 61
,~R`@5+ 4.10.5 保存设计和性能 64
P <$)v5f 4.10.6 默认设计 64
eb])= 4.11 图表 64
SNV[KdvP* 4.11.1 合并曲线图 67
,Zpc vK/S 4.11.2 自适应绘制 68
4k
HFfc 4.11.3 动态绘图 68
X>[x7t: 4.11.4 3D绘图 69
!n=?H1@ 4.12 导入和导出 73
*Cdw"n 4.12.1 剪贴板 73
P%#EH2J 4.12.2 不通过剪贴板导入 76
"Ih>>|r 4.12.3 不通过剪贴板导出 76
K+0&~XU 4.13 背景 77
$[L8UUHY<8 4.14 扩展公式-生成设计(Generate Design) 80
'f#i@$|] 4.15 生成Rugate 84
^4+ew>BLSv 4.16 参考文献 91
(1
"unP- 5 在Essential Macleod中建立一个Job 92
Kk}|[\fW 5.1 Jobs 92
kWF/SsE 5.2 创建一个新Job(工作) 93
>@NH Al 5.3 输入材料 94
s`j QX\{ 5.4 设计数据文件夹 95
P87!+pB( 5.5 默认设计 95
c)d*[OI8 6 细化和合成 97
uCc.dluU 6.1 优化介绍 97
c+6/@y 6.2 细化 (Refinement) 98
!)jw o=l}J 6.3 合成 (Synthesis) 100
iqzl (9o.D 6.4 目标和评价函数 101
WIytgM 6.4.1 目标输入 102
Mp *S +Plp 6.4.2 目标 103
LvWl*:z 6.4.3 特殊的评价函数 104
+E8Itb, 6.5 层锁定和连接 104
jV(\]g"/= 6.6 细化技术 104
egBjr? 6.6.1 单纯形 105
56;(mbW 6.6.1.1 单纯形
参数 106
3:">]LMi 6.6.2 最佳参数(Optimac) 107
U~~Y'R\NU 6.6.2.1 Optimac参数 108
KGMX >t' 6.6.3 模拟退火算法 109
&1O!guq% 6.6.3.1 模拟退火参数 109
C~do*rnM^ 6.6.4 共轭梯度 111
Sv*@ 3x 6.6.4.1 共轭梯度参数 111
h8b*=oq 6.6.5 拟牛顿法 112
$/\b`ID 6.6.5.1 拟牛顿参数: 112
~R;9a"nr 6.6.6 针合成 113
?4X8l@fR 6.6.6.1 针合成参数 114
+N161vo7 6.6.7 差分进化 114
c0J=gZiP 6.6.8非局部细化 115
$jt UQ1 6.6.8.1非局部细化参数 115
a,o>E4#c 6.7 我应该使用哪种技术? 116
0jS"PH?[ 6.7.1 细化 116
3Y\7+975m 6.7.2 合成 117
q|E0Y 6.8 参考文献 117
8+m[ %5lu 7 导纳图及其他工具 118
%5N;SRtv 7.1 简介 118
Rw]4/ 7.2 薄膜作为导纳的变换 118
Cd4a7<- 7.2.1 四分之一波长规则 119
z*Y4t?+ 7.2.2 导纳图 120
.g CC$ 7.3 用Essential Macleod绘制导纳轨迹 124
nI1DLVt 7.4 全介质抗反射薄膜中的应用 125
CYr2~0<g 7.5 斜入射导纳图 141
=)56]ki} 7.6 对称周期 141
~~U2Sr 7.7 参考文献 142
s\c*ibxM, 8 典型的镀膜实例 143
P;&rh U^[ 8.1 单层抗反射薄膜 145
-1tdyCez 8.2 1/4-1/4抗反射薄膜 146
ya81z4? 8.3 1/4-1/2-1/4抗反射薄膜 147
9Fe(],AzF 8.4 W-膜层 148
=1dU~B:Lm 8.5 V-膜层 149
"W_C%elg 8.6 V-膜层高折射基底 150
5lp
L$ 8.7 V-膜层高折射率基底b 151
~<M/<%o2* 8.8 高折射率基底的1/4-1/4膜层 152
N4 O'{ 8.9 四层抗反射薄膜 153
"J0,SFu: 8.10 Reichert抗反射薄膜 154
6E9y[ %+ 8.11 可见光和1.06 抗反射薄膜 155
GCxtW FXH 8.12 六层宽带抗反射薄膜 156
IAr 8.13 宽波段八层抗反射薄膜 157
jL$&]sQ`O) 8.14 宽波段25层抗反射薄膜 158
tK<GU.+ 8.15十五层宽带抗反射膜 159
t6.hg3Y 8.16 四层2-1 抗反射薄膜 161
\]y4e^FZZ 8.17 1/4波长堆栈 162
B]PTe~n^ 8.18 陷波滤波器 163
`={s*^Ta 8.19 厚度调制陷波滤波器 164
?[4!2T,Ca 8.20 褶皱 165
B,sv! p+q5 8.21 消偏振分光器1 169
+ahr-v^R< 8.22 消偏振分光器2 171
7wt2|$Qz 8.23 消偏振立体分光器 172
\V@Hf"=j 8.24 消偏振截止滤光片 173
RP]hW{:U 8.25 立体偏振分束器1 174
JPS7L} Kv 8.26 立方偏振分束器2 177
.xtjB8gc 8.27 相位延迟器 178
!Jo3>!,j 8.28 红外截止器 179
y(pHt 8.29 21层长波带通滤波器 180
c65_E<5Z 8.30 49层长波带通滤波器 181
Te%'9-jk 8.31 55层短波带通滤波器 182
1vTncU! 8.32 47 红外截止器 183
<B]\& 8.33 宽带通滤波器 184
0A%>'< 8.34 诱导透射滤波器 186
AL.zF\? 8.35 诱导透射滤波器2 188
BX[92~Bq 8.36 简单密集型光波复用(DWDM)滤波器 190
Rn O%8Hk 8.37 高级密集型光波复用技术(DWDM)滤波器 192
NIeKS_ + 8.35 增益平坦滤波器 193
^(ks^<} 8.38 啁啾反射镜 1 196
!GkwbHr+p 8.39 啁啾反射镜2 198
RUTlwTdv 8.40 啁啾反射镜3 199
G"CV
S@ 8.41 带保护层的铝膜层 200
B;'Dh<J1 8.42 增加铝反射率膜 201
0\tk/<w2 8.43 参考文献 202
{mPaloA 9 多层膜 204
P5;LM9W 9.1 多层膜基本原理—堆栈 204
2e}${NZN 9.2 内部透过率 204
fP`g#t)4Tu 9.3 内部透射率数据 205
aa<9%j 9.4 实例 206
W4yNET%l, 9.5 实例2 210
'3Ir(]Wfd 9.6 圆锥和带宽计算 212
r3o_mO?X 9.7 在Design中加入堆栈进行计算 214
IVYWda0m 10 光学薄膜的颜色 216
z\Y+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