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910阅读
    • 0回复

    [分享]光栅起偏器的参数优化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线infotek
     
    发帖
    5734
    光币
    22822
    光券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21-04-16
    案例315.01:光栅起偏器的参数优化 3t6 LT  
    d:{O\   
    这个案例说明了对于一个用于VIS光起偏的亚波长光栅的参数优化过程。 3{h_&Gbo'D  
    AFfAtu  
    关键词:参数优化,光栅,起偏器,亚波长 So 5N5,u@=  
    - R6)ROGl  
    所需工具箱:高级光栅工具箱 g>9kXP+  
    6u}</>}  
    相关案例:100.01,101.01 -)/$M(Pu"  
    Y5d\d\e/  
    相关教程和技术说明:Tutorial 101.01, TN.021 Ib0ZjX6  
    ilva,WFa^  
    建模任务: kM@zyDn,  
    Fr$5RAyg  
    平面波入射周期为200nm的镀铬线性矩形光栅,基底为融石英,产生TE模的起偏。 _Y[bMuUb=  
    vA.MRu#  
    0<B$#8  
    优化目标: (Clkv  
    Q1l' 7N  
    —TE模偏振光的透过率最大化 R^e.s -  
    OaZQ7BGq  
    —TM模偏振光的透过率最小化 :U(A;U1,  
    XF_pN[}  
    优化函数 2,P^n4~A?w  
    Zoc0!84<z  
    —最小化TE的透过率  50C   
    UEVG0qF  
    —最小化偏振度(要求>50:1) .K<Q&  
    wg]LVW}  
    I15{)o(8$  
       B !=F2  
    —使用力优先级使TE透过率的均匀误差最小化 -\n@%$M]G  
    M {Q;:  
    .q3/_*  
    Iy3GE[  
    优化的自由变量为: [\b 0Lem  
    E1U",CMU  
    —缝宽:10—190mm R+,u^;\  
     {s{j~M  
    —光栅深度:20—200nm QZ%`/\(!8_  
    78H'ax9m  
    优化算法: Mzw X>3x  
    p Q<Y:-`c  
    —使用Parameter run 进行一个全波长的全局搜索使得TE透过率的最大值最小同时使得偏振对比度的最大值最低。全局搜索不是强制的,但是它帮助确定在几个最大值和最小值之间确定优化参数的起始点。 ,T8~L#M~  
    —参数优化使用下山简法(局部优化)和模拟退火法(全局优化)。参数优化使得找到在偏振对比度和TE透过率之间的一种平衡。 m<qJcZk  
    {3{"8-18  
    光路流程图和偏振分析器: xLZG:^(I  
    td3D=Y  
    偏振光栅的光路流程图存储在文件“Scenario_315.01_Optimization_of_Grating_Polarizer_01”中。 (41|'eB\\  
    HuKc9U'7A  
    对于给定的波长范围,偏振分析器被用来计算相关偏振方向的最大和最小值。并可以计算 和 的反射或透射的最大和最小值。像偏振对比度这样高级的优化函数也可以被计算出来。 h@]XBv  
     "{Eta  
    Parameter Run 的全局搜索: v+=BCyT  
    Uwx E<=z  
    Parameter Run文件存储在“Scenario_315.01_Optimization_of_Grating_Polarizer_02”中。 {Z5nGG  
    2oRg 2R}  
    Parameter Run 设置 fCobzDy  
    rkY[E(SY  
    缝宽:10—19nm 步长10nm; :7?FF'u  
    'xg Lt(  
    规划深度:20——200nm 步长10nm; p >t#@Eu|  
    ;Nj7qt  
    使用扫描模块进行所有参数的整合研究。 B=A [ymm  
    P0PWJ^+,+  
    在自由参数模块中选择深度和缝宽。 W$ 2C47i  
    ,47Y9Kz9  
    使用扫描模块进行参数联合调查。 gH7|=W  
    优化函数依据迭代次数进行显示: nl,uuc*;  
    o\pVpbB  
    左图显示了最小化TE透过率,右图显示了最小化偏振对比度。 ]Y8<`;8/  
    1.9}_4!  
    TE透过率和偏振对比度对于不同参数设置已经达到了最大化。 K8.!_ c  
    Nf"r4%M<6  
    参数构成: <r`2)[7N  
    mh[75(  
    缝宽50nm,规划深度200nm;最小TE透过率72.7%;最小偏振对比度62;TE透过率均匀误差7%; I \JGs@I   
    =k0_eX0  
      
    K]" #C  
    局部参数优化: MsGM5(r:b  
    |CZ@te)>  
    使用局部参数优化的参数优化文件存储在“Scenario_315.01_Optimization_of_Grating_Polarizer_03”中。 }\:Nu Tf  
    0h\smqm  
    起始值为:缝宽:50nm,规划深度200nm; xZwLlY  
    ouFYvtFg  
    参数和优化函数被严格定义,以便在TE透过率,偏振对比度和TE透过率均匀误差之间找到平衡。 g:dH~>  
    NI [ pp`  
    QTXt8I  
    Pjjewy1}^  
    参数定义: 2=`o_<P'"  
    y6, /:qm  
    规划深度为20-200nm,权重1e20 W_8wed:b  
    mFaZio0GK  
    缝宽10—190nm权重1e20 QKN+>X  
    ]4]6Qki  
    优化函数定义: @A89eZbW  
    .1Al<OLL  
    ——TE效率最小值被最大化(全波段) YLv'43PL  
    tL)t"  i  
    ——偏振对比度大于50(全波段) >X4u]>X  
    T<p !5`B1  
    ——均匀误差最小化,但对于通用优化函数只具有较低影响。 ?D*/*Gk{  
    n}G|/v<  
    &*G #H~\  
    选择下山简法进行局部优化。 <Fc;_GG  
    +M$Q =6/  
    左图显示了最小化TE透过率,右图显示了最小化偏振对比度。 iQ fJ  
    ( _)jkI \  
       1@R Db)<V  
    优化好的光路流程图存储在“Scenario_315.01_Optimization_of_Grating_Polarizer_04”中。 -w_QJ_z_  
    ime\f*Fg  
    优化过的参数为: g/+C@_&m  
    FrYqaP  
    缝宽:46nm;规划深度200nm;最小化偏振对比度50;TE透过率的均匀误差7% NzOo0tz:  
    tlqiXh<  
    结论: h=kh@},  
    A?%H=>v$  
    偏振分析器允许评估偏振光栅的波长和角独立性。 5^lxj~ F  
    u\{ g(li-I  
    Parameter Run允许对参数空间进行全局搜索找到局部参数优化的合适起始点。 /! $c/QZ  
    sOJQ,"sB  
    最后使用下山简法进行偏振光栅的局部参数优化。 ~ZEmULKkR  
    QQ:2284816954 备注:光学
    M#VE]J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