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开花不结果,问题出在哪?
“我之前有专利论文十几项,但最后没有一项转化成产品。”3月14日,武汉锐科光纤激光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工程师闫大鹏代表对自己科研成果“零转化”的往事深有感触,“搞科研的不一定会做买卖,做买卖的不懂科研。科研对接市场,失败的多,成功的少。”
国家知识产权局发布的报告显示,2017年,发明专利申请量达到138.2万件,同比增长14.2%。然而,这其中有多少专利创造出了经济效益?据了解,在知识产权领域,专利权维持有效的时间,代表了其创造的经济效益和市场价值。2017年,在我国有效发明专利中,维持时间10年以上的仅有4.6%,而国外维持时间10年以上的有22.8%。 一边是专利拥有量逐年增加,另一边是大量科技成果难以转化——科研“只开花,不结果”,问题出在哪? “把成果一卖了事肯定不行。但是科研人员跟进项目,一是所在单位的态度不好确定,另一个就是取酬收入怎么分配很难定夺。”闫大鹏代表说,科研成果的转化,需要在市场检验下不断修改,然而从实验室到流水线,这条路上仍有许多障碍。 “科技成果只是具有潜在应用价值,往往难有准确的估值。”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研究员易建强委员表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等往往缺乏可供参考的定价标准,这也给科技成果转化带来了风险。不少成果持有人因为无法承担定价风险,往往采取了最保守的动作,“宁愿不转化,也不能便宜卖掉”。 易建强委员告诉记者,评估管理规定有弊端也会影响科技成果转化进程。据了解,现在科技成果转化必须由第三方评估机构来评估。易建强委员的一项成果,走评估备案的程序花了半年多时间,除了要向评估方支付不菲的费用外,还需提供各种评估材料。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难,有代表委员认为,根本问题在于一些科技成果的实用性不强。国家计算流体力学实验室研究员叶友达委员说:“什么样的成果容易被市场接受?当然是被市场认可、用户喜爱的。” “许多项目在立项时就没有了解市场需求,应用导向不突出。”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群飞委员直言,部分研究更重视理论研究和论文,轻视实际成果的转化。 联泓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月明代表说,建议鼓励企业牵头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成果好不好?价值大不大?企业最清楚。让企业出题目,科研单位领题目,实现‘订单式’成果转化更容易成功。”(来源:工人日报) 分享到:
|
最新评论
-
hhxxgg00 2018-03-19 15:20一个成功的产品70%的老技术+30%的新技术,就已经算很大跨度了,其中包含很多新工艺、新方法都是成功量产的绊脚石。很多专利都很超前,是现在工业能力不能达到的,不代表以后就没有价值。都是成果,都值得珍惜、尊重。
-
odovo 2018-03-22 00:14挺难的。科研只能做做初级产品。后面要很多投入
-
bairuizheng 2018-03-22 00:54有多少专利,可以去统计下就是为了装门面吓唬外人,猛一看不得了而且数量多种类多,然后经拥有的在嘴上在一说得天花乱坠,这样原本无用的东西都变成金条了,卖出了;结果最后是上当的人一下把丑说开,真有好的也不灵,没人信了。
-
tassy 2018-03-22 00:56“零转化”的开花不结果.
-
文刂大田 2018-03-22 08:01挺难的。
-
youqyou 2018-03-22 08:08好难啊
-
maiwudi 2018-03-22 08:11这比例太吓人
-
菜鸟新手上路 2018-03-22 08:12很多都只是为了完成公司的任务,根本没想过要做成产品
-
thorn12345 2018-03-22 08:13深究起因
-
翔羽000 2018-03-22 08:31成果转化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