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2019-02-23 12:41科学家利用单激光技术在金属上打印彩色图像
         科学家已经可以使用激光在金属表面上创建彩色图像,但是不同类型的激光必须用于不同的效果。现在俄罗斯科学家已经开发出一种使用单一商用激光产生多种效果的方法。
    2019-02-22 17:22我国第一部太赫兹视频合成孔径雷达研制成功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第二研究院23所所研制成功我国第一部太赫兹视频合成孔径雷达,并已经在陕西进行了飞行试验,成功获取国内首组太赫兹视频合成孔径雷达影像成果。
    2019-02-22 13:03物理学家在环形装置内发现“非一般”的光行为 [科技动态]
         来自英国的物理学家团队建造了一台环形机器,当光脉冲在里面围绕着彼此旋转时,控制光行为的一般规律不再适用。
    2019-02-21 23:41西安光机所光学成像研究取得进展 [科技动态]
         姚保利团队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新型光学成像及光学微操纵新方法、新技术和新仪器的研究和开发,已在PRL、PRA、OL、OE 等国际期刊上发表200多篇研究论文,授权多项国家发明专利。
    2019-02-21 18:26如何在OpticStudio中定义金属材料 [ZEMAX,OpticStudio]
         这篇文章介绍了如何在OpticStudio中添加金属材料,并将它们应用在序列模式表面或非序列物体表面上。
    2019-02-21 12:15南极中山站完成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安装
         中国第35次南极科学考察队日前在南极中山站顺利完成钠荧光多普勒激光雷达探测系统的安装和调试,首次同时探测到南极中间层顶区大气温度和三维风场,填补了极隙区中高层大气探测的空白。
    2019-02-21 12:13研究团队发现单分子晶体管中电子的量子干涉效应 [科技动态]
         厦门大学洪文晶团队和英国兰卡斯特大学Colin Lambert教授、上海电力大学陈文博团队合作,首次发现了在单分子电化学晶体管中电子的量子干涉效应,在此基础上制备出基于量子效应的高性能单分子电化学晶体管,为当前计算机芯片突破硅基半导体器件物理极限提供一个全新思路。
    2019-02-21 10:56暨南大学研究者找到光疗抗抑郁的神经通路新机制 [科技动态]
         来自暨南大学的研究者在小鼠脑内找到了一条从视网膜到大脑外侧缰核的神经通路,为人们进一步理解光疗的抗抑郁作用机制提供了线索。
    2019-02-21 09:18激光驱动无线电信号的发射 [科技动态]
         美国物理学家制造的一种新型微波无线电发射机可能会产生实用的以太赫兹频率工作的设备,这种设备可以提高无线数据系统的容量。
    2019-02-21 09:11加拿大研究小组制造了一个触摸式VR水晶球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和萨斯喀彻温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已经制造了一个外形美观的水晶球显示器,它可以为多达两个同时使用的用户生成3D图像,为球头式电话会议和新型3D多人游戏扫清了道路。
    2019-02-21 09:00全新住宅太阳能电池板 效率翻倍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EPFL)分拆出来的一家名为Insolight的公司研究人员创造了全新住宅太阳能电池板,效率几乎是普通电池板的两倍。
    2019-02-20 21:55超分辨光学显微镜——用“慧眼”探秘世界
         国家重大科研装备研制项目——“超分辨显微光学核心部件及系统研制”通过验收,标志着我国具备了研制高端超分辨光学显微镜的能力。
    2019-02-20 14:11上海光机所在“神光II”装置激光注入系统噪声源研究方面取得进展 [科技动态]
         上海光机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范薇课题组针对“神光II”装置激光注入系统的输出时域波形进行了噪声源的详细分析,并利用高速电光调制技术,提出了一种检测纳秒激光脉冲信噪比的方案,该方案能够直接测量纳秒激光脉冲的高信噪比,并实现动态范围50dB、精度1dB的测量。
    2019-02-20 14:03我国自主研制的近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在南极投入运行 [科技动态]
         从2015年开展近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的研制工作,根据不同红外探测器的特点,进行了多个版本的设计和测试,解决了微弱信号探测、高增益灵敏放大、暗流及背景噪声抑制等关键技术,首先在2016年基于InSb探测器完成了J,H,K波段的近红外天光背景测量仪,并完成了实验室楼顶测试。
    2019-02-20 13:34CODE V中光束合成传播算法(BSP) [CODE V]
         无论你设计的是哪种光学系统——激光、微透镜阵列、自由空间光子器件、CCD,或者一些天文应用——CODE V的光束合成传播工具(BSP)比任何其他商业工具更准确和高效地进行光束传播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