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2021-03-08 10:58研究人员使用光实现量子通信的里程碑 [科技动态]
         正在利用光的性质和量子力学的原理来传递信息,从而使网络本身成为光子量子信息处理器。
    2021-03-07 18:44上海光机所在多模光纤高分辨衍射成像方面取得新进展 [科技动态]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智能光子学研究中心,基于希腊梯子光子筛多平面成像技术,利用多模光纤在光学系统无运动扫描状态下实现了优于单模光纤照明的高分辨衍射成像。
    2021-03-05 22:32西电王晓蕊团队在暗场显微镜的超分辨成像研究中获得重要进展 [科技动态]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王晓蕊教授团队在暗场显微镜的超分辨成像领域获得重要研究进展,相关实验结果已发表在美国光学学会Optics Letters 期刊的最新一期。该成果在光学超分辨成像、纳米检测、生物成像等领域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2021-03-04 11:49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实验研究取得进展 [科技动态]
         中科院上海高等研究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自由电子激光团队,在外种子自由电子激光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理论提出了一种相干能量调制的自放大机制,并基于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SXFEL)完成实验验证。
    2021-03-04 11:13CODE V设计具有矩形孔径或矩形视场系统的注意事项 [CODE V]
         这篇可以帮助你理解如何正确的处理矩形视场或者矩形孔径。孔径在CODE V中很重要,因为所有需要光线追迹网格的分析选项,如PSF、MTF、光斑图等,都尝试先充满光瞳,直到某一个或者多个孔径限制了光线网格的范围。
    2021-03-03 13:02上海理工提出纳米加工领域“全光推理全息纳米结构”研究方案 [科技动态]
         用激光在纳米尺度打印一层特殊的神经网络,这层“超级薄膜”就能让普通的图像传感器具备“识图”的智能,而且还是低功耗的。
    2021-03-03 12:39我国双折射双频激光干涉仪实现批量生产
         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张书练教授课题组进行原理研究并由北京镭测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生产的双折射双频激光干涉仪实现批量生产。
    2021-03-03 12:38中国即将发射全球首颗主动激光雷达二氧化碳探测卫星
         这颗大气环境监测卫星搭载的主动激光雷达载荷,采用后向散射接收和差分吸收探测体制,可以获取全球大气二氧化碳、云和气溶胶的垂直分布信息。
    2021-03-03 12:32南科大首次实现纳米颗粒在无折射率差环境中的光学捕获
         南方科学技术大学研究人员首次实现纳米颗粒在无折射率差环境中的光学捕获,研究成果发表在Nature Nanotechnology上。
    2021-03-03 09:50光子学新突破预示着硅芯片将显著提高效率 [科技动态]
         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双曲硅混合光子波导平台,在同一个芯片上同时传输中红外和近红外光,展示了双频光处理。
    2021-03-02 22:16上海光机所极紫外光刻光源掩模优化技术取得进展 [科技动态]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信息光学与光电技术实验室在极紫外光刻的计算光刻技术研究方面取得进展,针对极紫外光刻提出了一种基于厚掩模模型和社会学习粒子群算法(social learning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SL-PSO)的光源掩模优化技术。
    2021-03-02 12:48光学频率梳找到了一个新的维度 [科技动态]
         在频域中,形成梳状的周期性光脉冲被广泛用于传感和测距。将此技术小型化集成的关键是在环形微谐振器中产生耗散孤子。耗散孤子是在非线性谐振器周围循环的稳定脉冲。
    2021-03-02 10:48我国自主研发日冕仪首次观测到白光日冕像
         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近日和山东大学团队携手,利用我国自主研制的50毫米白光日冕仪成功观测到内日冕,并获得其白光像。
    2021-03-01 12:44“光子飓风”制造者正在打开全球光学宝库
         上海理工大学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詹其文教授团队的年轻教师们就“开工”了。他们正在争分夺秒地与全球“光学发烧友”们竞争,推动最新领域的光学研究。
    2021-03-01 12:42研究人员测试激光雷达传感器在雨中的性能
         来自华威大学WMG学院(WMG, University of Warwick)智能车辆小组的研究人员专门进行模拟,评估激光雷达传感器在雨中的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