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2021-03-27 23:20大气VOCs激光在线探测研究取得新进展 [科技动态]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刘玉柱教授领导的激光光谱课题组与暨南大学合作,在大气VOCs在线探测取得新进展。
    2021-03-26 16:25新3D超分辨率成像技术可观察到活老鼠大脑中的微小结构 [科技动态]
         研究人员已经开发出一种先进的显微镜技术,可以在活老鼠的大脑内拍摄“超分辨率”的3D图像。
    2021-03-26 11:57利用光子链控制和读出超导量子比特 [科技动态]
         物理学家用导电纤维代替金属电线,测量和控制了一个超导量子比特,为将一百万量子比特封装到量子计算机中打下了基础。
    2021-03-25 11:24中国科大实现超过200公里的远距离单光子三维成像 [科技动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潘建伟、徐飞虎等实现超过200公里的远距离单光子三维成像,首次将成像距离从十公里突破到百公里量级,为远距离目标识别、对地观测等领域的应用开辟了新道路。
    2021-03-23 08:54中国科大实现真实单光子非互易传输 [科技动态]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史保森教授、丁冬生教授与南京大学夏可宇教授和日本理化所的Franco Nori教授合作,利用室温下的原子系统实现了超越磁光效应的百兆赫兹带宽单光子非互易传输。
    2021-03-22 22:50广东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成功研制先进激光镀膜设备
         由广东松山湖材料实验室赵忠贤院士倡导建立并担任顾问的研究团队,成功研制出基于国产部件的“三光束脉冲激光共沉积镀膜系统”,并制备出大尺寸双面钇钡铜氧(YBCO)超导单晶薄膜。
    2021-03-22 19:11面向人工视觉的碳纳米管光电传感器阵列研究获进展 [科技动态]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与国内多家单位的科研团队合作,开发出一种柔性碳纳米管-量子点神经形态人工视觉光电传感器。
    2021-03-18 21:53清华不再把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申请答辩或学位的前置条件 [教育考试]
         清华大学公布2020-2021学年度第9次校务会议修订的《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规定》,明确提出,不把发表学术论文作为申请学位论文答辩或申请学位的前置条件。
    2021-03-18 11:42我国自主研制日冕仪成功获得K冕白光图像
         山东大学“太阳爆发及其对行星空间环境的影响”攀登计划创新团队夏利东教授课题组,携手中国科学院云南天文台利用我国自主研制的50mm白光日冕仪在四川稻城成功观测到太阳白光日冕图像。这是我国首次在国内观测址点获得K冕白光图像。
    2021-03-17 20:11新型钙钛矿LED利用自旋电子发出圆偏振光 [科技动态]
         一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开发了一种新型的LED,该LED利用自旋电子学而无需磁场、磁性材料或低温条件。这让LED技术时间了一个“量子飞跃”,可以将显示水平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
    2021-03-17 08:59上海光机所在焦耳级钕玻璃激光放大器研究中取得进展 [科技动态]
         中科院上海光机所高功率激光物理联合实验室在焦耳级重复频率钕玻璃激光器研究方面取得进展。研究团队提出一种LD端面泵浦方形棒状钕玻璃的技术方案,提升了钕玻璃放大器的光光效率。
    2021-03-16 12:47扭曲的柔性晶体是先进的新型太阳能电池的关键 [科技动态]
         杜克大学的研究人员揭示了隐藏已久的分子动力学,这些分子动力学为太阳能和热能应用提供了理想的特性,这种材料被称为卤化物钙钛矿。这些材料如何创造和传输电能的一个关键因素实际上取决于其原子晶格以类似铰链的方式扭曲和转动的方式。
    2021-03-15 17:10中科院化学所制备出防晒钙钛矿光电转换器件 [科技动态]
         利用具有紫外异构功能的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作为钙钛矿的“防晒霜”引入钙太阳能电池活性层,可以保护钙钛矿太阳能电池免受紫外线损伤降解,并可以在紫外光照射下通过分子构型转变和缺陷相互作用钝化缺陷。
    2021-03-15 11:59我国科研人员利用GeV重离子曝光制备出亚5nm纳米线 [科技动态]
         利用兰州重离子加速器高能微束装置提供的2.15 GeV 氪离子作为曝光源,在光刻负胶HSQ(氢硅倍半环氧乙烷)中获得特征尺寸小于5nm的超长径比纳米线结构。
    2021-03-15 11:30上海光机所在飞秒激光脉冲测量上取得新进展 [科技动态]
         推出了一套紧凑的FASI飞秒激光脉冲测量装置,巧妙的将FROG方法与SRSI方法结合了起来,在拥有SRSI方法的单发、直接、快速测量的优点的同时,也兼具FROG方法测量复杂脉冲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