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专业书籍推荐:第一本《光学教程》,出版日期:2005-8-1。
M[ZuXH} gZ1|b
*tZ#^YG{( -?Aa RwZ, 光学教程 m%?b"kxL[ \ml6B6 作者:叶玉堂
5`3f"(ay/ 图书详细信息: 8!AMRE ISBN:7302114617
j']Q-s(s 定价:48元
4MOA}FZ~ 印次:1-1
YJ{d\j 装帧:平装
aE2
3[So 出版日期:2005-8-1
umWZ]8 图书简介: "yCek 本教程以物理光学和应用光学为主体内容。第1章到第3章为应用光学部分,介绍了几何光学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
系统中的传播和成像特性,注意介绍了
激光系统和红外系统;第4~8章为物理光学部分,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及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并结合介绍了DWDM、双光子吸收、Raman放大、光学孤子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和进展;第9章则专门介绍航天光学遥感、自适应光学、红外与微光成像、瞬态光学、光学信息处理、微光学、单片光电集成等光学新技术。
!%2aw0Yv 本书可作为光电子技术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及光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教材,也可作为有关专业师生和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T\h_8 前言: B<Ynx_95 本书是为光电子、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编写的教材。该课程可安排90个学时,其中物理光学部分约60个学时,应用光学部分约30个学时。本书以光的电磁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物理光学和应用光学为主体内容,着重讲授光在各向异性介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在介绍基础理论的同时,注意介绍了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双光子吸收、拉曼放大、光学孤子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及进展,力图反映最新科技成果。为扩大学生知识领域,书中专辟一章(第9章),着力介绍了航天光学遥感、自适应光学、红外与微光成像、瞬态光学、光学信息处理、微光学、单片光电集成等光学新技术。为适应学生自学的需要,第1至8章选编了部分例题和习题,并在书后附有参考答 案。
.iL_3:6f 本书由饶建珍编写第1、2、3、6章,并负责全书各章的内容衔接;肖峻编写第4、5章和第8章的部分内容;杨春平编写第7章和第8章的部分内容;吴云峰编写第9章;王昱琳编写习题和答 案;李春花编制部分图表并校阅部分书稿。叶玉堂统编全稿,并负责全书的内容编排尤其是相关新技术和前沿进展方面的内容组织。
!jDqRXi( 要特别提及的是,母国光、姜文汉、苏君红、薛鸣球等几位院士为本书提供了光学信息处理、自适应光学、红外热成像、航天光学遥感等方面的文献、
资料。本书第9章就是根据这些文献、资料中的相关内容整理、编写而成。编者谨此向几位院士的帮助和支持表示最真诚的谢意!
?ixzlDto\ 由于编者学识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出现缺点、错误或疏漏,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UVD:: 编者
C4P7, 2005年2月于电子科技大学
\..(!>,%F 目录: _(\\>'1q! 第一篇应 用 光 学
Q nqU!6k@ 第1章几何光学基础3
h;KI2k_^ 1.1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3
r_Rjjo 1.1.1发光点、
光线和光束3
dkQA[/k 1.1.2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4
#:68}f"$ 1.1.3全反射5
NB&u^8b 1.1.4费马原理6
(;T;?v`- 1.2物像基本概念7
^IGTGY]s 1.2.1光学系统与完善像概念7
m`c(J1Et 1.2.2物和像的概念8
lC1X9Op 1.3球面和球面系统9
NwG&uc+Q 1.3.1符号法则9
^~5tntb. 1.3.2实际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10
LE Y Y{G? 1.3.3单个折射球面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12
w
I@
lO\ 1.3.4物平面以细光束经折射球面的成像15
++13m*fA 1.3.5球面反射镜17
}#
-N7=h 1.3.6共轴球面系统19
#V8='qD
1.3.7透镜21
S@7A) 1.4平面与平面系统23
ZH%[wQ~4 1.4.1平面反射镜23
7q|(ZZa 1.4.2平行平板26
?#kI9n<O 1.4.3反射棱镜28
m[{*an\ 1.4.4折射棱镜32
P
N_QK Z 1.4.5光楔33
j86s[Dty 1.5光学材料34
3@}HdLmN| 例题37
|l ~BdP 习题39
.#h]_% 第2章理想光学系统42
|U^
ff^] 2.1理想
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基点和基面42
S&]:=He 2.1.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42
DI}h?Uf , 2.1.2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43
_uHyE }d 2.2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45
4:<0i0)5 2.2.1图解法求像45
>CPkL_@VZ= 2.2.2解析法求像46
jVRd[ 2.3理想光学系统的放大率48
^B& Z 2.3.1放大率48
`bT{E.(T 2.3.2节点和节平面49
-r-`T
s 2.3.3用平行光管测定
焦距的原理51
u(ZS sftat 2.4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52
BJj~fNm1Zr 2.4.1双光组组合52
z4-AOTo2y 2.4.2多光组组合55
?EX'j
> 2.5单透镜57
jgbw'BBu 2.5.1单个折射球面的主点57
~*B1}#; 2.5.2单
透镜的基点与基面58
K?T)9 2.5.3薄透镜和薄透镜组61
O~,^x$ve 2.6光学系统中的光束限制62
\0 WMb 2.6.1光阑及其作用62
Y\p
yl 2.6.2孔径光阑、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63
:`
~b&Oz) 2.6.3视场光阑65
=,@SZsM*B 2.6.4渐晕光阑、入射窗和出射窗65
J*U(f{Q( 2.6.5光学系统的景深67
V7[qf " 2.6.6远心光路70
@/0aj 2.7像差概述72
KH
KqE6 2.7.1轴上点球差72
m'qMcCE 2.7.2单色光轴外像差73
yJp&A 2.7.3色差78
FxZ\)Y 2.8波像差80
(`!|
Uf$ 2.9矩阵运算在几何光学中的应用81
v8%]^` ' 2.9.1近轴光的矩阵表示82
2%8N<GW.F 2.9.2物像矩阵83
c~RIl5j 2.9.3用高斯常数表示系统的基点位置和焦距85
u8<=FV3 2.9.4薄透镜系统的矩阵运算86
%?wuKZLnc 例题88
_~cmR< 习题91
3mJHk<m8T 第3章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94
e2*^;&|% 3.1眼睛94
;C"J5RA 3.1.1眼睛的结构94
<aHK{*'3 3.1.2眼睛的调节96
s{q2C}=$?D 3.1.3眼睛的缺陷和校正97
kcYR:;y 3.1.4眼睛的分辨率98
g{J3Ba 3.2放大镜98
ev?>Nq+Z 3.2.1放大镜的放大率99
kDv)g 3.2.2放大镜的光束限制和视场100
kv5Qxj} 3.3显微镜101
_&z>Id`w 3.3.1显微镜的成像原理101
f(_qcgXp 3.3.2显微镜中的光束限制103
%eah=e 3.3.3显微镜的分辨率和有效放大率104
=;{S>P!I(t 3.3.4显微物镜106
Z?x]HB`r 3.4望远镜107
2)8lJXM$L 3.4.1望远镜的一般特性107
u51/B:+ 3.4.2望远物镜110
isd[l-wAmf 3.4.3望远镜目镜111
(~OwO_|3 3.4.4望远系统外形尺寸的计算117
q@!:<Ra,){ 3.5摄影系统118
NPc%}V&C(u 3.5.1摄影物镜的光学特性118
]t=># 3.5.2摄影物镜的景深120
!.J~`Y'd_ 3.5.3摄影物镜的类型121
eQLa .0 3.6现代光学系统122
PLY7qMw 3.6.1激光光学系统122
{'ZnxK' 3.6.2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128
@KpzxcEoO 3.6.3线性成像物镜131
8zGzn%^ 习题133
zyR pHM$E 第二篇物 理 光 学
9qW,I|G 第4章光的电磁理论137
d}=p-s.GA 4.1电磁波谱电磁场基本方程137
^$L/Mv+ 4.1.1电磁波谱137
fBF}-{VX( 4.1.2电磁场基本方程138
9BY b{<0tS 4.2光波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播141
g<C})84y3 4.2.1波动方程141
kU
Flp 4.2.2时谐均匀平面波143
4Oy
c D 4.3光波的偏振特性150
Qm-P& g- 4.3.1光波的偏振态150
'I P!)DS 4.3.2椭圆偏振、线偏振和圆偏振152
C[pDPx,#:G 4.4光波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154
/{U{smtdFl 4.4.1反射定律、折射定律154
/f[_]LeV] 4.4.2菲涅耳公式156
Vg+SXq6G 4.4.3反射率和透射率160
m\>x_:sE 4.4.4全反射与临界角164
g3Q #B7A 4.5光波场的频率谱168
9mnON~j5 4.5.1光波场的时间频率谱168
1=X=jPwO C 4.5.2光波场的空间频率谱173
.3&m:P8zV 4.6球面光波和柱面光波176
,*4"d._Y 4.6.1球面光波176
4_Jdh48-d 4.6.2柱面光波177
&zp5do;m 例题178
QD<4(@c5| 习题181
}:mI6zsNj 第5章光的干涉184
^\?9W 5.1光干涉的条件184
B<R-|-# 5.1.1光的干涉现象184
t5k&xV=~
# 5.1.2光干涉的条件185
YZ>cE# 5.1.3从普通
光源获得相干光的方法188
v(^rq 5.2双光束干涉189
ts]7 + 6V 5.2.1分波面双光束干涉189
[jw o D 5.2.2分振幅双光束干涉193
8zCAy@u 5.3多光束干涉200
>+#[O" 5.3.1平行平板的多光束干涉200
JK(&E{80 5.3.2多光束干涉条纹的特性202
$ZU(bEUOG 5.4光学薄膜208
W24bO|>D 5.4.1单层光学薄膜208
rYJ))@ 5.4.2多层光学薄膜210
+XE21hb
5.4.3光学薄膜的应用214
^sKXn:) 5.4.4高反射率的测量217
}D^Gt) 5.5典型的干涉仪及其应用219
ttnXEF 5.5.1迈克耳孙干涉仪219
%&XX*&
q 5.5.2马赫?曾德尔干涉仪221
IT(c'} 5.5.3法布里?珀罗干涉仪222
h 3&:"*A2 5.6光的相干性227
n@Ag`} 5.6.1光的空间相干性227
vt
N5{C 5.6.2光的时间相干性232
qM0MSwvC= 例题235
yLx.*I^6 习题238
arP+(1U 第6章光的衍射243
$<4Ar*i 6.1光的衍射现象243
6dL>Rzl$Dk 6.2衍射的基本原理244
o0'av+e7 6.2.1惠更斯?菲涅耳原理244
)US/bC!M$ 6.2.2基尔霍夫衍射公式246
Yg[IEy 6.2.3衍射的巴比涅原理250
Xoy 1Gi? 6.3夫琅禾费衍射250
uKy *N*} 6.3.1夫琅禾费衍射装置250
%SGO"*_ 6.3.2矩孔衍射251
PHvjsA%" 6.3.3单缝衍射255
{*<C!Qg 6.3.4圆孔衍射256
*u/|NU&X 6.4光学成像系统的衍射和分辨本领259
(weokP! 6.4.1在像面观察的夫琅禾费衍射259
LrMFzd}_O 6.4.2成像系统的分辨率261
$:[BB,$ 6.5夫琅禾费多缝衍射264
R3n&o%$* 6.5.1强度分布公式264
lrhAO"/1
6.5.2多缝衍射的特点与图样266
j>xVy]v= | 6.6衍射光栅270
)6&\WNL-x 6.6.1光栅的分光性能270
+{%(_< 6.6.2闪耀光栅273
_oTT3[7P 6.6.3波导光栅275
*BsDHq-F~ 6.7菲涅耳衍射278
DA$Q- 6.7.1菲涅耳波带法及圆孔、圆屏菲涅耳衍射278
_}@n_E 6.7.2菲涅耳波带片282
Db=>7@h3C 6.7.3菲涅耳直边衍射285
$ud>Z;X=P 6.8全息术290
~8t}*oV 6.8.1全息术的原理291
cWO
)QIE 6.8.2全息术的特点293
uV_)JZW,L 6.8.3全息术的应用293
jF{gDK 例题296
V6MT> T 习题299
yH%+cmp7 第7章晶体光学302
xzl4v=7 7.1介电张量302
C;q}3c*L 7.1.1各向异性介质的介电张量302
SU
O; 7.1.2介电张量的对称性304
&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