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专业书籍推荐:第一本《光学教程》,出版日期:2005-8-1。
k#jm7 + JX&~y.F
qL>v&Rd< cKpQr7]ur 光学教程 YE_6OLW x:C@)CAr 作者:叶玉堂
D2?S,9+E_ 图书详细信息: 0x4l5x$8 ISBN:7302114617
#W^_]Q=5R' 定价:48元
2$DSBQEx 印次:1-1
s[Gswd 装帧:平装
9F)W19i. 出版日期:2005-8-1
]0YDb~UB 图书简介: W+/2c4$F3 本教程以物理光学和应用光学为主体内容。第1章到第3章为应用光学部分,介绍了几何光学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
系统中的传播和成像特性,注意介绍了
激光系统和红外系统;第4~8章为物理光学部分,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及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并结合介绍了DWDM、双光子吸收、Raman放大、光学孤子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和进展;第9章则专门介绍航天光学遥感、自适应光学、红外与微光成像、瞬态光学、光学信息处理、微光学、单片光电集成等光学新技术。
cE2R r 本书可作为光电子技术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及光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教材,也可作为有关专业师生和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Hk.|5A} 前言: UhBz<>i;! 本书是为光电子、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编写的教材。该课程可安排90个学时,其中物理光学部分约60个学时,应用光学部分约30个学时。本书以光的电磁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物理光学和应用光学为主体内容,着重讲授光在各向异性介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在介绍基础理论的同时,注意介绍了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双光子吸收、拉曼放大、光学孤子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及进展,力图反映最新科技成果。为扩大学生知识领域,书中专辟一章(第9章),着力介绍了航天光学遥感、自适应光学、红外与微光成像、瞬态光学、光学信息处理、微光学、单片光电集成等光学新技术。为适应学生自学的需要,第1至8章选编了部分例题和习题,并在书后附有参考答 案。
4%>+Wh[ 本书由饶建珍编写第1、2、3、6章,并负责全书各章的内容衔接;肖峻编写第4、5章和第8章的部分内容;杨春平编写第7章和第8章的部分内容;吴云峰编写第9章;王昱琳编写习题和答 案;李春花编制部分图表并校阅部分书稿。叶玉堂统编全稿,并负责全书的内容编排尤其是相关新技术和前沿进展方面的内容组织。
XJ\_V[WA 要特别提及的是,母国光、姜文汉、苏君红、薛鸣球等几位院士为本书提供了光学信息处理、自适应光学、红外热成像、航天光学遥感等方面的文献、
资料。本书第9章就是根据这些文献、资料中的相关内容整理、编写而成。编者谨此向几位院士的帮助和支持表示最真诚的谢意!
lux9o$ % 由于编者学识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出现缺点、错误或疏漏,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No~6s.H 编者
'yeh7oR 2005年2月于电子科技大学
bx]14}6 目录: O E]~@eU 第一篇应 用 光 学
acy"ct*I 第1章几何光学基础3
XJ
_%! 1.1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3
^W k0*.wg 1.1.1发光点、
光线和光束3
X;5 S 1.1.2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4
^:U;rHY 1.1.3全反射5
b2W; |
1.1.4费马原理6
Y& m<lnB 1.2物像基本概念7
>LCjtm\ 1.2.1光学系统与完善像概念7
#-A5Z;TD. 1.2.2物和像的概念8
}Uq/kei^P 1.3球面和球面系统9
TiTYs 1.3.1符号法则9
" _mmR
M 1.3.2实际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10
}:"R-s 1.3.3单个折射球面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12
vevx|<9, 1.3.4物平面以细光束经折射球面的成像15
NrW [Q3E$ 1.3.5球面反射镜17
={OCa1 1.3.6共轴球面系统19
pM,#wYL 1.3.7透镜21
&9k"9 1.4平面与平面系统23
]KzJ u`O%G 1.4.1平面反射镜23
jw/wcP 1.4.2平行平板26
S[ i$e 1.4.3反射棱镜28
T<_+3kw 1.4.4折射棱镜32
aTi0bQW{ 1.4.5光楔33
mJ/^BT] 1.5光学材料34
E:%>0FE 例题37
Z#%}K
Z 习题39
5NFq7&rJ6 第2章理想光学系统42
eO~eu]r 2.1理想
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基点和基面42
"ngSilH?D 2.1.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42
PZ~`O 2.1.2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43
"hJ7 Vv_ 2.2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45
$]xE$dzJ 2.2.1图解法求像45
tvv[$b& 2.2.2解析法求像46
_3*: y/M_ 2.3理想光学系统的放大率48
@<0h"i
x 2.3.1放大率48
lrq>TJEcx 2.3.2节点和节平面49
^V_ku@DY 2.3.3用平行光管测定
焦距的原理51
V,`!rJ 2.4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52
}3LBbG0Bw 2.4.1双光组组合52
-Cg`x=G;z 2.4.2多光组组合55
LNWqgIq 2.5单透镜57
&9S8al
8" 2.5.1单个折射球面的主点57
+?ws !LgF 2.5.2单
透镜的基点与基面58
5+o
2 T] 2.5.3薄透镜和薄透镜组61
uv?8V@x2 2.6光学系统中的光束限制62
CD*f4I#d 2.6.1光阑及其作用62
Ka[Sm|-q 2.6.2孔径光阑、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63
c8H9_6 2.6.3视场光阑65
n U+pnkMj 2.6.4渐晕光阑、入射窗和出射窗65
yIn/Y 0No 2.6.5光学系统的景深67
8') .ohD 2.6.6远心光路70
U]+b`m 2.7像差概述72
`M towXj 2.7.1轴上点球差72
g/fp45s 2.7.2单色光轴外像差73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