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专业书籍推荐:第一本《光学教程》,出版日期:2005-8-1。
AN50P!FZW 8s\8`2=
8.6no EG8%~k+R 光学教程 ZK W@pW]U ] `b<" 作者:叶玉堂
o%y+Y;|?J 图书详细信息: 17?NR\Q ISBN:7302114617
RI7qsm6RN 定价:48元
nI((ki}v 印次:1-1
e<&_tx 装帧:平装
>^2ZM 出版日期:2005-8-1
h'z+8X_t 图书简介: $sB48LJuU' 本教程以物理光学和应用光学为主体内容。第1章到第3章为应用光学部分,介绍了几何光学基础知识和光在光学
系统中的传播和成像特性,注意介绍了
激光系统和红外系统;第4~8章为物理光学部分,讨论了光在各向同性介质、各向异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及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并结合介绍了DWDM、双光子吸收、Raman放大、光学孤子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和进展;第9章则专门介绍航天光学遥感、自适应光学、红外与微光成像、瞬态光学、光学信息处理、微光学、单片光电集成等光学新技术。
&6=TtTp"9 本书可作为光电子技术专业、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及光学工程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教材,也可作为有关专业师生和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XY&]T'A 前言: (Q*2dd> 本书是为光电子、电子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等专业本科生的专业基础课“物理光学”与“应用光学”编写的教材。该课程可安排90个学时,其中物理光学部分约60个学时,应用光学部分约30个学时。本书以光的电磁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物理光学和应用光学为主体内容,着重讲授光在各向异性介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光的干涉、衍射、偏振特性,光的吸收、色散和散射,在介绍基础理论的同时,注意介绍了密集波分复用技术、双光子吸收、拉曼放大、光学孤子等相关领域的应用及进展,力图反映最新科技成果。为扩大学生知识领域,书中专辟一章(第9章),着力介绍了航天光学遥感、自适应光学、红外与微光成像、瞬态光学、光学信息处理、微光学、单片光电集成等光学新技术。为适应学生自学的需要,第1至8章选编了部分例题和习题,并在书后附有参考答 案。
yHV^a0e7EH 本书由饶建珍编写第1、2、3、6章,并负责全书各章的内容衔接;肖峻编写第4、5章和第8章的部分内容;杨春平编写第7章和第8章的部分内容;吴云峰编写第9章;王昱琳编写习题和答 案;李春花编制部分图表并校阅部分书稿。叶玉堂统编全稿,并负责全书的内容编排尤其是相关新技术和前沿进展方面的内容组织。
v]UU&Jq8U 要特别提及的是,母国光、姜文汉、苏君红、薛鸣球等几位院士为本书提供了光学信息处理、自适应光学、红外热成像、航天光学遥感等方面的文献、
资料。本书第9章就是根据这些文献、资料中的相关内容整理、编写而成。编者谨此向几位院士的帮助和支持表示最真诚的谢意!
5pN08+ 由于编者学识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难免出现缺点、错误或疏漏,恳请广大读者不吝指正。
eUGmns 编者
)eIz{Mdp= 2005年2月于电子科技大学
GFSlYG 目录: f=-!2#% 第一篇应 用 光 学
3}.mp}K5 第1章几何光学基础3
0%(4G83gw 1.1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3
(@N~ j& 1.1.1发光点、
光线和光束3
LrmtPnL 1.1.2几何光学的基本定律4
8VBkI Ygb 1.1.3全反射5
;@=@N9qK 1.1.4费马原理6
|TNiKy 1.2物像基本概念7
ePIly)=X 1.2.1光学系统与完善像概念7
s~IA},F,\ 1.2.2物和像的概念8
3\+[38 _ 1.3球面和球面系统9
x _YV{ 1.3.1符号法则9
7k[`]:*o 1.3.2实际单个折射球面的光路计算10
P %U9S 1.3.3单个折射球面近轴光线的光路计算12
m,kvEQ3 1.3.4物平面以细光束经折射球面的成像15
8H$@Xts 1.3.5球面反射镜17
pU'`9fLi_ 1.3.6共轴球面系统19
[xp~@5r' 1.3.7透镜21
9phD5b~j 1.4平面与平面系统23
~I8"l@H> 1.4.1平面反射镜23
ajcPt]f 1.4.2平行平板26
gn4g 43 1.4.3反射棱镜28
{ 8|Z}?I 1.4.4折射棱镜32
.aAw7LW 1.4.5光楔33
z?IY3]v*z< 1.5光学材料34
}hObtAS 例题37
Npg5Z%+y 习题39
[h2p8i'o 第2章理想光学系统42
eF gb6dSh 2.1理想
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基点和基面42
F(J!dG5# 2.1.1理想光学系统的基本特性42
?L~=Z\H 2.1.2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和基面43
x"h)"Y[c5 2.2理想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45
*6\`A!C 2.2.1图解法求像45
(0+ GLI8 2.2.2解析法求像46
^0BF2&Zx 2.3理想光学系统的放大率48
w$<fSe7 2.3.1放大率48
p1`'1`.3 2.3.2节点和节平面49
W0r5D9k 2.3.3用平行光管测定
焦距的原理51
aS1P]& 2.4理想光学系统的组合52
(fLbg, 2.4.1双光组组合52
Hhce:E@K 2.4.2多光组组合55
ko7-%+0|] 2.5单透镜57
Ow&'sR'CX 2.5.1单个折射球面的主点57
1dgN10 2.5.2单
透镜的基点与基面58
0I
ND9h.% 2.5.3薄透镜和薄透镜组61
BR0p0% 2.6光学系统中的光束限制62
szM=U$jKq 2.6.1光阑及其作用62
3vvFF]D5k 2.6.2孔径光阑、入射光瞳和出射光瞳63
+XaO?F[c 2.6.3视场光阑65
q5K/+N^2? 2.6.4渐晕光阑、入射窗和出射窗65
s'fcAh,c6 2.6.5光学系统的景深67
`- uZv 2.6.6远心光路70
:8GxcqvCWq 2.7像差概述72
xr7<(:d 2.7.1轴上点球差72
"
:nVigw& 2.7.2单色光轴外像差73
;] `NR 2.7.3色差78
vng8{Mx90* 2.8波像差80
AQBx
k[ 2.9矩阵运算在几何光学中的应用81
`'k's]Y 2.9.1近轴光的矩阵表示82
iTBhLg, 2.9.2物像矩阵83
4@V <Suw 2.9.3用高斯常数表示系统的基点位置和焦距85
Ivgwm6M 2.9.4薄透镜系统的矩阵运算86
`efH( 例题88
Zn=JmZ 习题91
n*8RYm)? 第3章光学仪器的基本原理94
#lVl?F+~ 3.1眼睛94
[ QL<&:s& 3.1.1眼睛的结构94
~4
x Ba:*z 3.1.2眼睛的调节96
7!QXh;u 3.1.3眼睛的缺陷和校正97
''
A[`,3 3.1.4眼睛的分辨率98
C?<XtIoB 3.2放大镜98
/n 3&e 3.2.1放大镜的放大率99
4 >tYMyLt0 3.2.2放大镜的光束限制和视场100
y7L4jO9h 3.3显微镜101
0{Ll4 3.3.1显微镜的成像原理101
W&re;?Z{ke 3.3.2显微镜中的光束限制103
@^4M~F% 3.3.3显微镜的分辨率和有效放大率104
o4
OEA)k)= 3.3.4显微物镜106
;cHI3V 3.4望远镜107
l?<z1Acd& 3.4.1望远镜的一般特性107
k^%ec3l 3.4.2望远物镜110
Dp |FyP_w 3.4.3望远镜目镜111
N %/DN 3.4.4望远系统外形尺寸的计算117
_w,0wn9N$ 3.5摄影系统118
\rnG 1o 3.5.1摄影物镜的光学特性118
50hh0!1 3.5.2摄影物镜的景深120
/>I8nS}T 3.5.3摄影物镜的类型121
WatLAn+ 3.6现代光学系统122
\ rWgA 3.6.1激光光学系统122
fvfVBk# 3.6.2傅里叶变换光学系统128
f?I *`~k 3.6.3线性成像物镜131
U4I` xw' 习题133
N'BctKL 第二篇物 理 光 学
G(3la3\( 第4章光的电磁理论137
w3cK:
C0 4.1电磁波谱电磁场基本方程137
]mT}
\b 4.1.1电磁波谱137
t4c#' y 4.1.2电磁场基本方程138
[k{iN1n
4.2光波在各向同性介质中的传播141
r{jD,x2 4.2.1波动方程141
EuA<{%i 4.2.2时谐均匀平面波143
!OVEA^6 4.3光波的偏振特性150
y8n1IZ*#SZ 4.3.1光波的偏振态150
/+U)!$zm* 4.3.2椭圆偏振、线偏振和圆偏振152
uiEA=*axp 4.4光波在介质界面上的反射和折射154
,ST.pu8N. 4.4.1反射定律、折射定律154
[MP:Eeg 4.4.2菲涅耳公式156
)P+GklI{4 4.4.3反射率和透射率160
*pUV-^uo 4.4.4全反射与临界角164
fhWD>;%F% 4.5光波场的频率谱168
:%oj'm44! 4.5.1光波场的时间频率谱168
i1Sc/ 4.5.2光波场的空间频率谱173
G6bg ~V5Q: 4.6球面光波和柱面光波176
iC2nHZ*, 4.6.1球面光波1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