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镜头的种类(根据应用场合分类) G^|!'V
B#DnU;=O#+
2.被摄物体的大小、距离与焦距的关系 ~^TH5n
`r'$l<(4WV
3.相对孔径 )b?$
4<X^
lqTc6@:D
4.镜头的焦距 5OCt Q4u
\RqH"HqD
5.选配镜头原则 9.%t9RM^
s0O]vDTR,H
1.镜头的种类(根据应用场合分类) Jmuyd\?,b
q|{z9V<
· 广角镜头:视角90度以上,观察范围较大,近处图像有变形。 M5a&eO
· 标准镜头:视角30度左右,使用范围较广。 p#%*z~ui
· 长焦镜头:视角20度以内,焦距可达几十毫米或上百毫米。 OdbXna
· 变焦镜头:镜头焦距连续可变,焦距可以从广角变到长焦,焦距越长成像越大。 |}? H$d
· 针孔镜头:用于隐蔽观察,经常被安装在如天花板或墙壁等地方。 %M3L<2
uBK0+FLL@
2.被摄物体的大小、距离与焦距的关系 zpD?5
>0z`H|;
设被摄物体的高度和宽度分别为H、W,被摄物体与镜头间的距离为D,镜头的焦距为f。靶面成像的高度和宽度分别为h、w,则计算公式如下: f=h×D/H f=w×D/W uPq@6,+
根据上述公式,也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视场角,下表为靶面尺寸和成像大小对照表 靶面规格 1" 2/3" 1/2" 1/3" h 9.6mm 6.6mm 4.8mm 3.6mm w 12.8mm 8.8mm 6.4mm 4.8mm RFLfvD<
R<
L =&I
3.相对孔径 ~N%+ZXh&E
A`#?Bj
为了控制通过镜头的光通量的大小,在镜头的后部均设置了光圈。假定光圈的有效孔径为d,由于光线折射的关系,镜头实际的有效孔径为D,比d大,D与焦距f之比定义为相对孔径A,即A=D/f,镜头的相对孔径决定被摄像的照度,像的照度与镜头的相对孔径的平方成正比,一般习惯上用F=f/D,即相对光径的倒数来表示镜头光圈的大小。F值越小,光圈越大,到达CCD芯片的光通量就越大。所以在焦距f相同的情况下,F值越小,表示镜头越好。 x6)qs-
?7]G)8G6
4.镜头的焦距 .{t*v6(TP
le'
Kp
V
1) 定焦距:焦距固定不变,可分为有光圈和无光圈两种。 Er;q s *f
· 有光圈:镜头光圈的大小可以调节。根据环境光照的变化,应相应调节光圈的大小。光圈的大小可以通过手动或自动调节。人为手工调节光圈的,称为手动光圈;镜头自带微型电机自动调整光圈的,称为自动光圈。 ,k_"T.w
· 无光圈:即定光圈,其通光量是固定不变的。主要用光源恒定或摄像机自带电子快门的情况。 -g."{|
2) 变焦距:焦距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调整,使被摄物体的图像放大或缩小。 #UE}JR3g
常用的变焦镜头为六倍、十倍变焦。 {P_i5V?
三可变镜头:可调焦距、调聚焦、调光圈。 H|_@9V
二可变镜头:可调焦距、调聚焦、自动光圈。 vV xw*\`<6
twu,yC!
5.选配镜头原则 x`c7*q%
nU' qE
为了获得预期的摄像效果,在选配镜头时,应着重注意六个基本要素: c`/VYgcTqB
A) 被摄物体的大小 R7"7
Rx
B) 被摄物体的细节尺寸 i\_LLXc
C) 物距 HUMy\u84H
D) 焦距 \vJ0Mhk1
E) CCD摄像机靶面的尺寸 fgs@oaoZ
F) 镜头及摄像系统的分辨率 8Ji`wnkXe
注释: zrqI^i"c
变焦镜头--焦平面的位置固定,而焦路可连续调节的光学系统。变焦是通过移动镜头内部的镜片,改变它们之间的相对位置而实现的。这样就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改变镜头的焦距长度和视角。 X0iy
焦距--透镜中心或其第二主平面到图像聚集点处的距离。单位一般为毫米或英寸。 t=X=",)f
光圈--位于摄像机镜头内部分的、可以调节的光学机械性阑也,可用来控制通过镜头的光线的多少。 P6Y+ u
自动光圈--镜头内的隔膜装置,可根据电视摄像机传来的视频信号自行调节,以适应光照强度的变化。光圈隔膜通过打开或关闭光圈来控制通过镜头传送的光线。典型的补偿范围是10000-1到30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