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LCD基础知识:背光模组技术介绍
??h4qJ FPDisplay版权所有 2004.8
Gu5%P ou www.FPDisplay.com 全球最大的液晶产业门户网站
B'~CFj0W%= 背光模块(Back Light Unit)是液晶显示器(LCD)光源的提供者,LCD本身并不发光,背光模块光源的表现便决定了显示器表现在外的视觉感,液晶显示器由于其厚度薄,质量轻且携带方便,近年来需求快速的增加,已能在CRT的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随着液晶显示器制造技术的提升,大尺寸及低价格的趋势下,背光模块在考虑轻量化、薄型化、低消费电力、高亮度及降低成本的市场要求,为保持在未来市场的竞争力, 开发设计新型的背光模块及导光板成型的新制作技术,是今后努力的方向及重要课题。背光模块的结构
wSIfqf+y 入射光源(lamp, LED or EL etc.)导光板(Light Guide Plate)
G ,?l
o=m 反射板(Reflector)棱镜片(prism sheet) .
7f#r&~= 灯管反射罩(lamp reflector)
al{}p UwVc!Lys 背光模块楔型结构(侧光式)
jZP~!q 光源(冷阴极管)直接或间接(经灯管反射罩反射)进入导光板传播,经由导光板下方的光学结构设计面与反射板对全反射现象的破坏后,光源由导光板的正面以某一角度扩散射出,均匀分布于发光区域内。再经由扩散板及棱镜片I、II对光源视野角进行调整,使光线能聚集在液晶显示器的视野角选择内,以配合液晶显示器对光学的特性要求。主要元件介绍导光板
$\vTiS' 导光板是背光模块光源的传播煤介,其形状及材料组成决定了出射光源的辉度及分布上均一性的表现。
ZFa<{J<2 一般来说,较细的灯管配合厚的导光板有较佳的入光效率,仅有在灯管紧靠在导光板上有最佳47%的入光效率。在实际的考虑上为避免灯管电极过热对导光板造成伤害,必须要求保持灯管与导光板间的相对离。
M\)(_I)V= 进入导光板内部的光源,经过散射效应与反射板、扩散板及棱镜片等作用后,出光效率约占内部光源的75%左右。
)sG/H8 现行导光板在薄型化的趋势下,笔记型计算机使用的导光板厚度已由4mm (平板型) 逐渐降低至1.5mm(楔型)以下,再配合一体化的射出成型技术,是未来几年内的产业走向。
CZ}%\2>-v 导光板介绍—点印刷式导光板
N9X`81)t 点印刷式导光板:以往导光板印刷为将光源均一化分布的常用方
2y@y<38 式,利用含高发散光源物质(如SiO2 及TiO2)的印刷材料,适当的分布于导光板底面,借由印刷材料对光源吸收再扩散放出的性质,破坏全反射效应造成的内部传播,使光由正面射出并均匀分布于发光区,但因出光的散射角较大及印刷点亮度对比较高,必须使用较厚的扩散板(覆盖)及棱镜片(集光)达到其光学与外观要求。印刷方式的导光板常用在中小型的背光模块及设计试作阶段,以减少模具费的使用。
OVhtU+r 导光板介绍—射出成型一体化导光板
)&w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