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22735阅读
    • 113回复

    [原创]掌握光学设计原理,获得光学设计乐趣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phoenixzqy
     
    发帖
    4352
    光币
    8426
    光券
    1
    只看楼主 正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4-04-30
    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光学设计是很枯燥的工作。 Zv}F?4T~:  
    或许因为一直在和软件作斗争,不断的设置像差控制参数优化 a &tWMxBr  
    能不能获得好的结果大部分时间也是靠运气。 -. *E<%  
    看到某像差不合适的时候,就去用像差控制操作数,设置操作数,添加巨大的权重,优化结果却很差,此像差或许确实有提高,整个光学系统却基本崩溃掉了。 u0#KBXRo  
    8(Az/@=n  
    这样做,确实很枯燥。 @A6iY  
    ^1){ @(  
    我们崩溃,软件也很崩溃. YH58p&up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Y%/RGYKh  
    在设置操作数、优化系统之前,有没有去想过,正在优化的这个光学系统,是否有足够的能力满足我们提出的所有要求呢?是否设置了相互矛盾的要求(比如用两个分离的薄透镜同时校正轴向色差、垂轴色差)?设置变量的时候,哪些应该固定,哪些应当放开,交给软件优化呢?包括玻璃折射率、阿贝数应该固定,还是设置为变量?等等。 waMV6w)<  
    得不到要的效果,原因很多,但大多是因为对光学设计原理的不了解造成的。 9"^ib9M  
    $*eYiz3Ue  
    光学设计,以及软件使用,其实是很有讲究的,是需要设计理论作支撑的。 f2c <-}wR  
    A _TaXl(  
    就拿玻璃的选择来说吧,大家都知道: s O#cJAfuu  
    合适的玻璃对,比如K系列和F系列,可以用来消除色差;并且也知道:旧的玻璃对组合,可以使透镜在消除像差的时候,同时获得小的球差和小的彗差,但同时会增大Petzval和,比同焦距单透镜的还要大;也可以根据实际要求,选择不同的折射率、阿贝数组合,使球差较小时,有大的彗差,彗差为正或者为负,均可实现;新的玻璃对组合:高折低色散为正片,低折高色散的玻璃为负片的胶合片,可降低Petzval和,但是球差会是欠校正的,孔径增大时,或许还会带来更高级的像差。 8`L]<Dm  
    以上这些,以及选择合适玻璃组消除二级光谱,这些大家应该都非常了解了。 M_!]9#:K7  
    HsYzIQLL  
    以上并不是玻璃选择对光学系统影响的全部作用。 !y$##PZ  
    ~j[?3E4L}  
    玻璃的选择在一些光学系统中,有其他方面的作用:玻璃的选择,会影响到透镜长度(在这里,指:第一片玻璃到最后一片距离)、视场角,相对孔径等等,或者说,为了达到某一设计要求,要尽量选择这样的玻璃组合。 7l7VT?<:  
    以三片镜为例,这个比较典型:玻璃的折射率,对三片镜光学系统整体性能影响很大,大家可以对三片镜的个专利比较一下,相似结构,采用K9和ZK或者LAK系列的玻璃,获得的光学性能差距很大。在设计三片镜时,正透镜最好选择玻璃图左上方的玻璃。负透镜可以设置为变量优化,或者直接按照其他光学要求、经验选取,尽量不要把正片的材料当做变量来优化(负片优化,一般能获得普通F或者ZF玻璃)。选择高折射率的玻璃作为正透镜,有利于提升三片镜的整体光学性能。 3chx 4  
    "iEnsP@'Wg  
    另:设计一个视场角较大的三片镜,三片镜间距将缩小,尤其是第一片与第二片间距,此时,两片透镜的V差将会减小。 W^09tx/I  
    /{l_tiE7  
    所以在设计这类光学系统的时候,比如我们手头有一个视场角较小的三片镜结构,没有找到合适视场的系统(实际中专利很多,应该是能找得到的,在这里只是以此为例,能说明问题就好)。那么,在逐步增大三片镜视场的优化过程里,间距以及玻璃,都应当适时的设置为变量,而不是固定不变。也可以根据经验,手动修改负片的V值,或者正片V值以及透镜之间的间距(一般是减小正片V值,减小间距)。再让软件逐步优化,可以相信,了解三片镜的光学特性之后,用软件优化会更有效率,软件和设计者,崩溃的次数会降低,获得成就感的机会也会提高不少。 <N<0?GQ  
    FV9{u[3m  
    为提升三片镜或者天塞的光学性能,比如,提高球差的校正情况。有些设计会把第一片正片分裂为两片,增加变量。如果直接让程序优化,有时候优化结果是让人十分崩溃的,分裂之后,优化很多圈,和原来的设计效果差不多。为什么呢?因为程序此时的评价函数已经到一个局部最小值了(分裂前后,都是局部最小),虽然增加了变量的数量,但是软件并不能从这个低谷走出,翻越山峰,去寻找全局最低点。这个时候,就需要设计师干预程序了:将分裂出来的两片透镜,第一片近似平凸,第二片近似弯月的形状,看一下像差变化,稍微手动调整一下形状,使前两片组合接近球差最小状态(他们两个的组合接近球差最小状态,而不是整个光学系统,这个时候整个光学系统还没优化呢,说不定这俩透镜欠校正球差小了之后,整个光学系统的球差已经变成很大的过校正了。),然后把透镜曲率设置为变量,重新优化,这时,应该就会发现,整个系统的带球差将会变小。 s YTJ^Kd  
    ;uAh)|;S#  
    另外还有一些大孔径的系统,喜欢使用空气间隔,有时会用一个控制面,让其产生高级像差,去抵消掉过校正或者校正不足。大部分高级像差产生面,都是可以通过光线走向及在这个面上的入射角,看出来的,对这些面型的认识、了解应该说,不是很难。松纳物镜里的控制面很明显,大家可以看一下这方面专利。 SOG(&)b  
    dm/3{\ 4  
    前面提到的反常胶合,也就是新的胶合透镜,在普罗塔物镜、天塞物镜,以及很多高斯物镜里都有使用。这个大家可以看一下专利,比较分析一下其作用。很明显的一点是对降低Petzval和有好处。 Zsapu1HoL\  
    5@l5exuG*m  
    透镜弯曲、光焦度分配校正像差的理论和方法,在实际设计中也会经常用到。以畸变为例,假如一高斯物镜,畸变4%,想做到2%,这个时候,用光焦度分配或者说转移,效果就会比较明显了。将高斯物镜的光阑前面单片正透镜和后面单正透镜,光焦度做少量转移,转移之前分析一下移动放下,别搞反了。桶形畸变,边缘的像比中心的缩小了,那就要把光阑后的光焦度稍微转移到前面。然后再让程序优化,以平衡手动修改带来的其他像差改变。也可让软件自动优化,不手动调整,但尽量不要固定各镜片光焦度。 =ttD5 p  
    t8Pf~v  
    以上仅提及了部分光学设计原理。还有很多未提及。 `ZL^+h<b>M  
    但所有的光学设计的原理加起来也并不多,大家掌握起来也不难。这些原理的应用,在专利里都可以找得到,可以通过分析专利,逐步掌握。 J jZB!Lg=  
    ,W+=N"`a'  
    常交流! J8\l'} ?&  
    U{dK8~  
    祝大家:逐步掌握光学设计原理,获得光学设计的乐趣。 N^B7<~ bD  
    $MvKwQ/  
    P 4)Q5r  
    5 `TMqrk  
    f'ld6jt|%  
    以下是一些网友对光学原理及光学软件应用的看法: .feB VRg  
    g:RS7od=,  
    其实光学知识还是要深入研究的 软件只是一个工具 正像老前辈们说的,再好的光学软件也不会帮你设计出好的镜头来 还是要看光学设计师理论的扎实度以及更“智慧”的运用软件。 Wj3i*x$  
    个人愚见....
    a9&[Qv5-/  
    8r>\scS  
    你说的很好。 b,:^\HKC  
    亚利桑那大学的光学设计书籍,第一页就说:软件没有办法设计出一个合理的透镜。软件只是一些固定、机械的算法的集成,一个符合要求的设计的灵感,来自设计师。 r1q'+i  
    {QG6ldI  
    确实是,一个教授说过,现在很多人不应该叫做光学设计师,应该叫光学计算师,都是单纯的使用软件计算,没能更多的加入设计师的思想。 #:=c)[G8  
    m^BXLG:b  
    光学设计的基本原理、技巧,是非常重要的。 @G]*]rkKb  
    掌握了这些之后,才会慢慢发现光学设计的乐趣,运用技巧,让光学系统达到所需要求。 < - sr&  
    只去用软件,太枯燥了,也搞不出好的设计。 e\(X:T  
    'O 7:=l  
    特别是有时候,光学系统细微的调整一下像差,手动的指向性更明确、更快速。 1d!s8um;  
    \="U|LzG  
    R7b-/ !L  
    uB\UIz)e  
    [ 此帖被phoenixzqy在2021-03-31 23:17重新编辑 ]
    2条评分光币+25
    reuben 光币 +5 - 2024-01-02
    cyqdesign 光币 +20 不错的帖子,前排支持! 2014-04-30
     
    2024年6月28-30日于上海组织线下成像光学设计培训,欢迎报名参加。请关注子在川上光学公众号。详细内容请咨询13661915143(同微信号)
    分享到
    离线phoenixzqy
    发帖
    4352
    光币
    8426
    光券
    1
    只看该作者 113楼 发表于: 2022-09-28
    回 光强 的帖子
    光强:现在很多人不应该叫做光学设计师,应该叫光学计算师,都是单纯的使用软件计算,没能更多的加入设计师的思想。 (2018-10-28 20:59)  ( +S-  
    F `F|.TX  
    叫计算师也不太合适,他们也没计算什么啊。这种顶多只能算是光学软件操作 爱好者,还没入门光学设计。
    2024年6月28-30日于上海组织线下成像光学设计培训,欢迎报名参加。请关注子在川上光学公众号。详细内容请咨询13661915143(同微信号)
    离线phoenixzqy
    发帖
    4352
    光币
    8426
    光券
    1
    只看该作者 112楼 发表于: 2022-09-28
    回 光强 的帖子
    光强:现在很多人不应该叫做光学设计师,应该叫光学计算师,都是单纯的使用软件计算,没能更多的加入设计师的思想。 (2018-10-28 20:59)  DHhty qm  
    9J_vvq`%`  
    叫计算师也不太合适,他们也没计算什么啊。这种顶多只能算是光学软件操作爱好者,还没入门光学设计。
    2024年6月28-30日于上海组织线下成像光学设计培训,欢迎报名参加。请关注子在川上光学公众号。详细内容请咨询13661915143(同微信号)
    离线daicl11
    发帖
    240
    光币
    1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111楼 发表于: 2022-04-06
    22222222222222
    离线碳氢氧
    发帖
    20
    光币
    0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110楼 发表于: 2021-12-01
    大师啊,行业专家
    离线光强
    发帖
    1049
    光币
    23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109楼 发表于: 2018-10-28
    现在很多人不应该叫做光学设计师,应该叫光学计算师,都是单纯的使用软件计算,没能更多的加入设计师的思想。
    离线jpzhangniaot
    发帖
    89
    光币
    0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108楼 发表于: 2018-10-26
    写的非常好,谢谢 r $LU$F  
    离线laser-lily
    发帖
    121
    光币
    2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107楼 发表于: 2018-06-04
    不错,说的很好
    离线phoenixzqy
    发帖
    4352
    光币
    8426
    光券
    1
    只看该作者 106楼 发表于: 2017-09-23
    回 drpeng_2011 的帖子
    drpeng_2011:一看就是大牛写的 (2017-08-19 17:38)  \@7 4I7  
    ?zK>[L  
    写的不好,请多多指教!
    2024年6月28-30日于上海组织线下成像光学设计培训,欢迎报名参加。请关注子在川上光学公众号。详细内容请咨询13661915143(同微信号)
    离线drpeng_2011
    发帖
    22
    光币
    100
    光券
    0
    只看该作者 105楼 发表于: 2017-08-19
    一看就是大牛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