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以ZEMAX 2010作为软件平台,详细讲解了ZEMAX在
光学设计中的使用方法与技巧,帮助读者尽快掌握ZEMAX这一光学设计工具。
I3p ~pt2 《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结合作者多年的使用和开发经验,通过丰富的工程实例将ZEMAX的使用方法详细介绍给读者。全书共分为11章,主要讲解了ZEMAX的使用界面和基本功能,光学像差理论和成像质量的评价,以及各种
透镜和目镜、显微镜、
望远镜等目视
光学系统的设计。
-Z)$].~|t 《ZEMAX光学设计超级学习手册》注重基础,内容详实,突出实例讲解,既可以作为光学设计人员、科研人员等相关专业人士的工具书,也可以作为相关专业高年级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习教材。
K4snpuhC !uy?]l *ofK|r v`bX#\It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第1版
pNCk~OM 平装:334页
s>E4.0[I% 语种: 简体中文
&YDb/{|CIC 开本:16
XLI'f$w& 市场价:¥ 59.00
\^w=T* 优惠价:¥ 42.70
!nC Z, &}wKC:LSP i=]IUjx< 目 录
^s_E |~U <j-Bj$3 第1章 ZEMAX入门 1
')}$v+9h 1.1 ZEMAX的启动与退出 1
coiTVDwA 1.2 用户界面 3
}ZlJ 1.2.1 窗口类型 4
uFW4A 1.2.2 主窗口介绍 4
Yk6fr~b 1.2.3 文件菜单 5
GL9R
5 1.2.4 编辑菜单 6
$BwWhR 1.2.5 系统菜单 16
z@{|Y;s 1.2.6 分析菜单 20
Y6W3WPs( 1.2.7 工具菜单 20
u,*$n'l] 1.2.8 报告菜单 29
Gq$9he< 1.2.9 宏指令菜单 32
lD _
u 1.2.10 外扩展菜单 32
`9kjYSd#E 1.2.11 窗口菜单 33
&B/cy<;y, 1.2.12 帮助菜单 34
*(& J^ 1.3 ZEMAX常用操作快捷键 34
{y)s85:t 1.3.1 放弃长时间计算 34
W9ZT=#>)[ 1.3.2 快捷方式的总结 35
j+88J 1.4 本章小结 36
f8B*D4R} vFV->/u 第2章 像质评价 37
*B#<5<T 2.1 外形图 37
x{&0:|bCs6 2.1.1 二维外形图 37
1Hy 2.1.2 3D外形图 38
kS[k*bN0 2.1.3 阴影图 39
\Llrs-0 M 2.1.4 元件图 39
[yf2_{*0T 2.1.5 ISO元件图 41
WIQt5=- 2.2 几何光学像质量评价 41
-~p@o1k0 2.2.1 特性曲线 41
`[C8iF*Y" 2.2.2 点列图 43
Z:&"Ax 2.2.3 调制传递函数 46
/1gKc}rB2 2.2.4 点扩散函数 48
q;}^Jpb; 2.2.5 波前 51
rPZ< 2.2.6 曲面 52
cSnm \f 2.2.7 均方根 53
ouPwhB,bg 2.2.8 像差系数(Aberration Coefficients) 54
_2<|0lvh 2.2.9 杂项(Miscellaneous) 56
&YmOXKf7 2.3 能量分析 61
gOx4qxy/m| 2.3.1 能量分布 62
@R9 2.3.2 照度 62
7?]gUrE 2.4 像分析 64
/e!/ 2.4.1 模拟图像 64
m32OE`s 2.4.2 双目分析 68
C;OU2,c,T 2.4.3 计算 68
'.#KkvE## 2.5 其他 69
pr>K#@^ 2.5.1 玻璃和梯度折射率 69
3|[:8 2.5.2 通用图表 70
+7|Oy3s 2.5.3 偏振状态 71
k&n7_[]n 2.5.4 镀膜(Coatings) 72
tkR^dC 2.5.5 物理光学(Physical Optics) 73
Ra;e#)7X 2.6 本章小结 73
*J 7>6N:- "k"q)5c 第3章 初级像差理论与像差校正 74
Iu[^" 3.1 几何像差与像差表示方法及像差校正 74
'lHtz~[ 3.1.1 球差 74
\Nb6E&+ 3.1.2 慧差 79
@:oMlIw; 3.1.3 像散 85
]zhFFq` 3.1.4 场曲 89
VCX})sp 3.1.5 畸变 95
UY+~,a 3.1.6 色差(ColorAberration) 98
R0gjx"U 3.2 厚透镜初级像差 103
aCM F[
3j 3.3 薄透镜初级像差 105
$*MjNj2 3.4 像差校正和平衡方法 106
hkRv0q.' 3.5 本章小结 106
?:lOn(0& 2j=3i@ 第4章 ZEMAX基本功能详解 107
h%E25in 4.1 ZEMAX 3种优化方法 107
j0kEi+!TVq 4.1.1 优化方法选择 107
%[B &JhT 4.1.2 Global Search和Hammer Optimization区别 108
_0oZgt) 4.1.3 局部优化(Optimization)缺点 112
dGQy=T: 4.1.4 全局搜索优势 112
4T Gg`$e; 4.2 ZEMAX评价函数使用方法 114
V.1sb
pI
4.2.1 优化中的术语定义 114
&rq7;X 4.2.2 评价函数方程表达 115
#v89`$#`2 4.2.3 波前优化方法 118
Ts}5Nk8% 4.2.4 光斑尺寸优化方法 120
n)sK#C-VA 4.2.5 角谱半径优化方法 121
:uu\q7@' 4.3 ZAMAX多重结构使用方法 122
~N>[7I"* 4.3.1 实例一:模拟元件的变化 123
]\+bx= 4.3.2 实例二:衍射级次显示 127
Q'7o_[o/ 4.3.3 实例三:分光板模拟 131
mu=u!by.E 4.4 ZAMAX坐标断点使用方法 137
nC_<pq^tr 4.4.1 ZEMAX坐标系 137
SXwgn > 4.4.2 自带坐标断点使用方法 139
bpzB}nEp 4.4.3 坐标断点面使用方法 139
K%2,z3ps 4.4.4 样例一:旋转角度的优化方法 140
1[} =,uaM 4.4.5 样例二:使用坐标断点精确寻找主光线位置及方向 143
Kcsje_I-M 4.4.6 样例三:坐标返回的使用方法 144
v9x $` 4.5 本章小结 147
Mff_j0D G\*`EM4 第5章 公差分析 148
VBIPB 5.1 公差 148
v?K
XTc%Z 5.1.1 误差来源 148
qVZ=:D{ 5.1.2 设置公差 149
MGN*i9CE 5.1.3 公差操作数 149
o7DDL{iR/ 5.2 默认公差的定义 150
`if* 5.2.1 表面公差 151
[0m'a\YE9 5.2.2 元件公差 152
G?<L{J2"Q 5.3 公差分析3种法则 153
Hu1w/PLq 5.3.1 灵敏度分析 153
feQ_dA q 5.3.2 反转灵敏度分析 154
`vL R;D 5.3.3 蒙特卡罗分析 154
!yojZG MB 5.4 公差过程的使用 157
unSF;S< 5.4.1 公差分析的执行 157
q>]v~ 5.4.2 双透镜的公差分析 160
;=_<\2 5.5 本章小结 166
dQ/Xs.8 ^%IKlj-E 第6章 非序列模式设计 167
7yeZ+lD 6.1 ZEMAX中非序列模型介绍 167
s
~(qO|d 6.1.1 模型类别 167
vQc>jmS+n 6.1.2 面元反射镜 168
rya4sxCh 6.1.3
光源分布 169
nFw&vR/q 6.1.4 棱镜 172
K 2LLuS! 6.1.5 光线分束 173
;9,Ll%Lk< 6.1.6 散射 175
?# ,\, 6.1.7 衍射光学元件 177
)Qw|)='- 6.1.8 相干模拟 178
N^%[
B9D 6.1.9 复杂几何物体创建 179
qe`W~a9x 6.1.10 吸收分析 181
g RSM~< 6.2 创建非序列光学系统 182
q'C'S#qqn 6.2.1 建立基本系统特性 183
V
[[B~Rs 6.2.2 创建反射镜 185
57K1e~^ 6.2.3 光源建模 186
IW6;ZDP 6.2.4 旋转光源 187
}gag?yQ.^ 6.2.5 放置探测器 189
:d)@|SR1 6.2.6 跟踪分析光线探测器 190
+ #S]uC 6.2.7 增加凸透镜 192
r>$jMo.S" 6.2.8 光线跟踪分析和偏振损耗 194
~4XJ" d3L 6.2.9 增加矩形ADAT光纤 195
<%qbU- 6.2.10 使用跟随解定位探测器 198
d<`Z{"g NS 6.2.11 整个系统光线追迹 198
r[EN`AxDb 6.3 将序列面改成非序列物体 199
m[ifcDZ(e 6.3.1 转变NSC的工具 199
U~Uxs\0: 6.3.2 初始结构 200
B7?784{x, 6.3.3 使用转换工具 202
Gx'mVC"{ 6.3.4 插入非序列光源 203
p1J%= 6.3.5 插入探测器物体 205
M?)>,
!Z) 6.4 模拟混合式非序列(NSC with Ports) 208
D2>=^WP6+ 6.4.1 序列/非序列模式 208
Bi?.G7> 6.4.2 建立非序列组件 211
Z~T- *1V 6.4.3 定义多焦透镜 212
_$i9Tk 6.4.4 带状优化 215
M"X/([G 6.4.5 目标局部 216
FIC
2) 6.4.6 系统性能 217
rh$%*l 6.4.7 运行影像分析性能之优化 218
(VC{#^2l 6.4.8 最终设计 219
\W/cC' 6.5 优化非序列光学系统 219
JfKl=vg 6.5.1 Damped Least Squares和Orthogonal Descent 220
1ub03$pL; 6.5.2 建立系统 222
M;\K+, 6.5.3 评价函数 223
`4\ H'p 6.5.4 自由曲面反射镜 224
mR8&9]g& 6.5.5 优化 226
owmA]f 6.6 本章小结 228
,lL0'$k~ ~[k2( 第7章 基础设计实例 229
'hU&$lgMF 7.1 单透镜设计 229
DX4
95<6* 7.1.1 ZEMAX序列模式简介 229
K'1rS[^>R 7.1.2 单透镜系统
参数 231
DC[-<:B 7.1.3 单透镜初始结构 233
oVc_(NH- 7.1.4 单透镜的变量与优化目标 235
+c\fDVv 7.1.5 单透镜优化结果分析与改进设计 237
@-!w,$F)%d 7.2 双胶合消色差透镜设计 240
6M612 7.2.1 双胶合透镜设计规格参数及系统参数输入 241
&qrH 7.2.2 双胶合透镜初始结构 242
`P :-a7_ 7.2.3 设置变量及评价函数 244
olK%TM[Y 7.2.4 优化及像质评价 245
~[ve?51 7.2.5 玻璃优化——校正色差 247
ZVK;m1?' 7.3 牛顿望远镜设计 249
i]9SCO 7.3.1 牛顿望远镜来源简介及设计规格 249
c @2s!bs 7.3.2 牛顿望远镜初始结构 251
J~n{gT<L 7.3.3 添加反射镜及遮拦孔径 253
:tzCuK?e 7.3.4 修改反射镜以提高MTF 258
2&Wc4,O!i 7.4 变焦
镜头设计 260
H^'*F->BA 7.4.1 变焦镜头设计原理介绍 261
A/BL{ U} 7.4.2 变焦镜头设计规格及参数输入 261
l ^\5Jr03 7.4.3 多重结构实现变焦 263
s{$c 8 7.4.4 变焦镜头的优化设置 265
4i/ TEHQ 7.5 扫描系统设计 268
^[^uDE
< 7.5.1 扫描系统参数 269
Bv3?WW 7.5.2 多重结构下的扫描角度设置 273
l EQn2+ 7.6 本章小结 276
)Bd+jli|s Yx
XDRb\kW 第8章 目视光学系统设计方法 277
mP3:Fc_G 8.1 人眼光学系统的创建 277
0D$+WX 8.1.1 眼睛概述 277
.`xcR]PQ 8.1.2 眼睛模型 277
Z1^S;#v 8.1.3 使用ZEMAX创建人眼模型结构 278
|D`Zi>lv 8.2 放大率与视觉 281
<t]i'D(K 8.2.1 近距离物体成像标准 281
9dy"Y~c 8.2.2 小型放大镜放大率 281
}IEYH&4! 8.3 本章小结 284
hvZW~
=75 2JtGS-t 第9章 目镜设计 285
"o=h /q5& 9.1 目镜介绍 285
PJh\U1Z 设计案例一:惠更斯目镜 286
O{SU,"!y 设计案例二:冉斯登目镜 288
y~p7&^FeR 设计案例三:凯尔纳目镜 290
j G{xFz>x 设计案例四:RKE目镜 292
vEn12s(lj 设计案例五:消畸变目镜 294
1T!_d&A1o 设计案例六:对称式目镜 297
B\Rq0N]' M 设计案例七:埃尔弗目镜 299
T5W r;a 设计案例八:西德莫尔目镜 301
/$I&D}uR` 设计案例九:RKE广角目镜 304
qXP)R/~OZ 9.2 目镜调焦 306
w;r -TLf 9.3 本章小结 311
stoBjDS %Ljc#AVg 第10章 显微镜设计 312
SQa.xLU 10.1 技术指标 312
.^P^lQT]> 10.1.1 基本系统技术要求 312
fs~n{z,ja% 10.1.2 分辨率目标和极限 312
/c__{?go 10.2 10倍物镜初始透镜形式 313
/EKfL\3 10.2.1 显微镜设计步骤 313
!=q {1\# 10.2.2 物镜与目镜的连接 319
7d'4"c;*; 10.3 本章小结 322
B'atwgI0 >nvreis 第11章 望远镜设计 323
C=%go1! $ 11.1 天文望远镜 323
jVk|( 11.1.1 天文望远镜设计步骤 323
+z("'Cv 11.1.2 分辨率与衍射极限 328
q:1 1XPP 11.2 地上望远镜 328
u+th?KO` 11.3 本章小结 334
Y6^lKw fgTvwO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