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LS关注!
,6L>f.V^(U ~(S4/d5 探测器处光斑直径约为8.1mm,有效照射面为矩形5.1*2.8mm;
znRhQ+8;! 5Yr$dNe 至于均匀程度,这个没有具体的数值要求(越均匀越好

) ,只能对比说明一下,现有的系统获得的光斑不够均匀,肉眼即可轻松分辨出明暗区,期望经过匀光措施后能获得的光斑足够均匀,肉眼不可分辨其明暗;
PTqS L] 1i2w<VG1 R:p,Hav<q 现有的系统:置光源于旋转抛物面焦点,结合圆柱管状腔体,镀金,汇聚于探测器接收面,获得的光斑明暗不均;
3I(M<sB} 导致的问题:1,装配要求高,光源装配稍有偏差,接收到的光强即大幅变化;2,随着灯丝老化变形,推测光斑亦有较大幅度的变化,即影响系统的稳定性;
9mm(?O~'p 期望:通过匀光措施,降低装配难度,增加系统稳定性;
JR)rp3o- CxV%/ChJ# ';F][x 5j 试验过一款镀铝橘面反光杯,无明显效果,另发现该橘面工艺如下:铝合金基底喷漆,漆面镀铝;
tsD^8~
t|h 漫反射面工艺也是如此吗?求漫反射面工艺,参数;
|SleSgS<# n5/Q)*e0'# 复眼,这个工艺太过复杂,不能接受;
*@^0xz{\z 光棒,应该就是你说的光管吧,现在有个想法,旋转椭球面+空心光棒(即管状腔体),但是参数不知如何设置,有ZEMAX,但不知如何使用,求教如何设置参数!
j+/*NM_y3 }IL@j A 如有能帮助设计光路最好!
}lVUa{ubf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