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完成了成像和非成像方面完整的
杂散光实例分析,并总结如下。下文仅是一家之言,仅供大家参考。谢绝转载。
 hL0]R,t;'    	u,fA!  杂散光(Stray light)是
光学系统中不受欢迎的
光线。成像系统和非成像系统都存在杂散光问题,甚至人眼都有这个问题。
 X6xx2v%D    Xtft*Z  杂散光主要表现形式有:
 {1~9vHAZ          鬼像(Ghost):由光学表面的多次反射光形成。
 rnu
e(t          散射光线。来源自光学元件,机械表面(主要来源):
镜头外壳,固定支架,遮光罩,拦光挡片等。
 ;
yyO0Ha          遮光罩使用不当出现的漏光。
 T j`y J!0    `K	w7"  杂散光的其它来源:
 _vL<h$vD          衍射:由遮光罩边缘引起的衍射;另外,由于衍射元件通常只处理一阶衍射,其余阶就成为杂散光的来源了。Lyout光栏是天文望远镜中消除衍射效应的典型器件。
 ?yp0$r/    *wwhZe4V          热效应:探测器因环境因素,或机械结构和系统硬件引起的热效应而产生杂散信号。
 6^sHgYR    m=QCG)s  杂光(Veiling Glare)是到达成像系统传感器的杂散光,会导致成像系统性能的衰减。杂光主要有两种成分:散射光和鬼像。一次反射鬼像影响最大的是高功率
激光系统,二次反射鬼像主要影响成像系统和红外系统。鬼像又分鬼像焦点像(ghost focus images)和鬼像光瞳像(Ghost pupil images)。前者是由物面形成的,后者由光瞳形成的。由于光瞳是系统全视场能量积分处,所以其影响可能也会很大。对于高功率激光系统而言,除了要避免成像光路形成的内焦点,还要避免鬼像光路形成的鬼像内焦点。
 =N_,l'U\^    eZNitGaU  鬼像分析可分为轴上点近轴光路分析和
照明方式的分析。前者就是用成像
软件进行鬼像光路分析完成。照明方式分析,实际就是采用商用照明软件所使用的“二叉树”(分裂光线)方法完成。一般而言,应用成像软件进行鬼像光路分析,还可以优化
光学系统结构,比如:
ZEMAX、CODE V;照明可以完成杂光系数分析,当然,有一些照明软件也可以优化机械结构,比如LT、ASAP。
 J^fm~P>.    uArR\k(
  几种消杂光的办法如下:
 k,rWa    O-j$vzHpdY  1、更改光学类型,优化系统结构,或优化机械结构
 |6%.VY2b  2、增加消杂光光栏
 S8%n .<OB  3、用螺纹消杂光
 =Ey`M#t;  4、对镜筒内壁采用无光发黑氧化,或者喷无光漆,或贴消光绒毛。
 g]|_
`  5、对产生严重鬼像的光学面镀增透膜。
 7UKYmJk.  6、使用合理的遮光罩
 ^Gq5ig1rxy  7、
透镜镜片边缘涂黑处理
 5 [4Z=RP    ^YKy9zkTl  [ 此帖被linlin911911在2011-10-31 15:14重新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