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子计算机已不再遥远
光二极管已经可以集成在芯片上,家用型光子计算机也许已不再遥远。自从德州仪器和仙童半导体在1958年分别发明集成电路以来,以硅为基础的电子计算机已经成了计算设备的标准。但是,人们依然对生物计算机、量子计算机和光子计算机等更快更强的计算机类型寄予厚望,而就目前来看,它们当中最有希望的可能是光子计算机。 光 子芯片会是光子计算机的主要信息处理器件,而能够大规模集成化的光子器件则是光子芯片的基础;在这些光子器件中,具有逻辑处理功能的光二极管又是最重要 的。在硅基电子计算机中,电子二极管是最常用的开关器件之一,它可以根据电流的方向不同而输出不同的电流,进而表示1或者0。光二极管也应该类似于电子二 极管般具有单向传输的特性,使某个方向的入射光可以通过,而反向的光信号则会完全反射。但是因为光的反射性,实现这种单向传输并不容易。 最近发表在《科学》 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改变了这种状况。来自中国南京大学和美国加州理工大学的研究人员设计出了一种包含半导体锗、金属铬的硅制波导,能够实现光线的单向传输。 相比而言,传统的光学器件就像是空气一样,“你看得见我,我也就看得见你。”这篇论文的第一作者、现在在加州理工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的冯亮说,“但是我要 做的东西让你能看见我,但是我看不见你。也就是你那边发出来的信号到达不了我这里。” 这 就是光二极管的作用,大多数时候,这种器件被叫做“光隔离器”。这种器件实际上已经有了超过100年的历史,但是对于芯片级的光路设备来说,还没有合适的 解决方案。现在,这项受到中国国家基础研究97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以及美国国防部高等计划研究署资助的研究,将会为光子芯片和光通讯领域带来革命 性的进展。 目前我们使用的光隔离器,大部分是基于19世纪发现的法拉第效应而实现的。 法拉第效应是指线偏振光会在磁场中旋转偏振方向的现象—线性偏振光早在20世纪早期就已经用于3D电影中,它们只会在某一个方向上振动,就像是我们在抖动 一根绳子时所看到的那样。基于法拉第效应的光隔离器一般由两个线偏振器中间加上一个法拉第旋转器构成,当在偏振光的传播方向上添加外加磁场时,偏振光就会 旋转过一个角度,这个角度和磁感应强度、器件材料厚度和材料特性有关。现在常用的旋转器往往是用钇铁石榴石晶片加上与光线方向垂直的磁场制成,当光线通过 这套隔离器时,沿着透光轴方向的光线能完全通过,而与之垂直的偏振光则完全不能通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