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贴为会员:junwolf,发在回贴中的,觉得还不错,所以新开帖子转出来。) 8rEUZk
第一章:几何光学基本原理 cmu| d
1-1 光线何波线 H-g
CY|W
光线:在几何光学中,把能够传送能量的几何线成为光线。 ^8q(_#w`K
光的頻率: 9!u&8#i
1-2 几何光学基本定律 # ^q87y
光线直线传播定律:光在均匀透明介质中传播的规律。 y~Ts9AE
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光线在两种均匀介质分界面上的传播定律。【反射定律可以视作为折射定律的特殊表现方式】。入射角与反射角的正弦之比为一常数,定义为n1.2,表示为第二种介质对第一种介质的折射率,称为"相对折射率"。表达式: B_3:.1>"BM
R<eD)+
1-3 折射率和光速 ;+3XDz
v
1-4 光路可逆和全反射 CUI\:a-
光线从高折射率介质射向低折射率介质,当入射角 xJ(}?0h-X
(n1> n2) >oHgs
时折射光线不再存在,入射光线全部转为反射光线,成为"全反射"现象。 }1}L&M@
1-6光学系统类别和成像的概念 ^Q9;ro*;ck
共轴光学系统、非共轴光学系统 )xxpO$
球面系统、非球面系统 YA:!ULzR*
通常把物、像空间符合"点对应点,直线对应直线,平面对应平面"关系的像成为"理想像",光学系统称为"理想光学系统"。 5BAGIO<w
第二章、共轴球面光学系统的物像关系 5z=.Z\M`8
2-1 共轴球面系统中的光路计算公式 p2I9t|
VsjE*AJpe
公式1 单球面入射角计算公式: EU,f;H
0vjlSHS;`.
公式2 =&,<Co1 hF
公式2 Po*G/RKu4W
2-2 符号规则 A1p87o>
1.线段:由左向向右为正,反之为负。 ;QS(`SK l
物像距L、L'--由球面顶点算起光线到光轴的交点。 N/V~>UJ0{*
球面半径r--由球面顶点算起到球心。 UfxYD
中心厚度d--由上一顶点到下一顶点。 ah2L8jN"
2.角度:一律以锐角计算,顺时针为正,逆时针为负。 WXmR{za
夹角U U'从光轴到光线; 9h/JW_
入射角、折射角II'以光线转到法线。 /73ANQ"
法线到光轴夹角ψ从光轴到法线。 (O-.^VV
2-3 球面近轴范围内的成像性质和近轴光路计算公式 R|g50Q
将公式1~3角度全部以弧度代替。 m3']/}xHO
2-4近轴光学的基本公式和它的意义 my+2@ln
1.物像位置关系式 HOSt0IHzty
De^Uc
2.物像大小关系 GC3WB4iY@U
&$NYZ3?9
近轴光学意义: |)[I$]L
1. 作为衡量实际光学系统成像质量的标准。 #]5A|-O^
2. 2.用它近似地表示实际光学系统所成像的位置和大小。 $_Kcm"oj
2-5共轴理想光学系统的基点--主平面和焦点 x"83[0ib
1.放大率β=1的一对共轭面--主平面 )[np{eF.k
主平面与光轴交点为主点,主点位置公式? I(Gl8F\c~
主平面具有以下性质:假定物空间的一条光线与物方主平面的交点为B,他的共轭光线和像方主平面交于B′,则B和B′距光轴距离相等。 -
U Elu4n&
2.无限远的轴上物点和它所对应的像点F′--像方焦点 A?+cdbxJw
通过像方焦点垂直于光轴的平面称作像方焦平面。它的共轭面为位于垂直于光轴的无限远的物平面。 pybE0]
像方焦点于像方焦平面具有以下性质: Z!foD^&R
第一:平行于光轴入射的任意一条光线,其共轭光线一定通过交点F′。 8$~^-_>n/
第二:和光轴成一定夹角的平行光束,通过光学系统后,必相交于像方焦平面的同一点。 8~j1
%/}46z9\
3. 无限远的轴上像点和它所对应的物点F--物方焦点。 E5QQI9ea
物方焦点和物方焦平面具有以下性质: vT{+Z\LL=
第一:通过物方焦点入射的光线,通过光学系统后平行于光轴出射。 y{g"w
第二:由物方焦平面上轴外任意一点发出的所有光线,通过光学系统后,对应一束和光轴成一定夹角的平行光线。 ,p)Qu%'
焦距:主平面和焦点之间的距离。 *o}7&Hw#9f
2-6 单个折射球面的主平面和焦点 }MIg RQ9
1.球面的主点位置:单个球面的两个主点与球面顶点重合。 1haNpLfS>
2.球面焦距公式: B6-1q&
E /
像方焦距: i TLX=.M
物方焦距: PdqyNn=
球面反射: 'B9q&k%<
2-7 共轴球面系统主平面和交点 :ZsAWe{%,J
=Y
{<&:%(
第三章:眼睛和目视光学系统 N!%[.3o\K
3-1 人眼的光学特性 Csf!I@}Z
3-2 人眼的调节 {v,NNKQ4x
1.视度调节 指水晶体的变化引起焦距的变化。 0Z1';A3
视度:表示人眼的调节程度 【l单位为米】 *n x$r[Mqj
视度绝对值越大,,调节量越大。 %Xe 74C"
SD=-4时【此时l为250mm】。为明视距离。远点距离和近点距离二者视度之差为人眼最大调节范围。 W4p4[&c|
2.瞳孔调节:指光阑孔的变化。 V:
n\skM
3.人眼的分辨率 l}_6_g>6
人眼视角分辨率:60″。 {wh, "Ok_
人眼线分辨率:10″。 BF/l#)$yK
3-3 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C+%6N@
对于目视仪器来讲,所谓的放大指得是视角的放大。放大率用Γ表示。 NiBly
?p&( Af)
为了在使用仪器过程中人眼不至于疲劳,目标通过仪器后应成像在无限远,或者说要射出平行光线。这是对目视光学的第二个要求。 &a!MT^anA~
1. 放大镜的工作原理 JXQh$hs
工作原理:目标在物方焦距上。 zGtv(gwk
视放大率: 。 ?+G
/5,e
上式表明,焦距越小,放大作用就越明显。 w&x$RP
2. 显微镜的工作原理 v(P5)R,
工作原理:物镜成像在目镜的物方焦平面上。 821;; ]H
YB]{gm2
上式表明,显微镜的放大率等于物镜的垂直放大率与目镜的视放大率的乘积。 R q`j|tY
3-4 望远镜的工作原理 &P&VJL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