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研究小组首次观察到分子层面的多普勒效应

发布:cyqdesign 2011-05-12 14:35 阅读:2625
由日本、瑞典、法国和美国科学家组成的国际研究小组,通过复杂的同步加速器实验,首次获得了微观层面也存在多普勒效应的实验证据,证明单分子的旋转也会产生多普勒效应。相关研究发表在近日出版的《物理评论快报》上。 4TiHh  
?UeV5<TewS  
  多普勒效应也被称为“平移”效应:当物体以直线运动时,它发出的光或声波频率会发生改变。即朝观察者移动时接收频率变高,远离观察者移动时接收频率变低,当观察者移动时也能得到同样的结论。奥地利物理学家克里斯琴·多普勒1842年首次提出该理论,100多年来,人们只能在宏观物体的直线运动中以及行星或星系等大的旋转物体上观察到这种效应。在天体物理学中,这种旋转多普勒效应被用于探测天体的旋转速度。 aJ1{9 5ea  
|}X[Yg=FG  
  “当一个行星旋转时,在朝向观察者旋转的一边,它发出的光的频率会变得更高;而在背离观察者的一边,频率变低。在分子水平也同样如此,但要在实验室里证明分子层面也存在多普勒效应非常困难。”该研究小组成员、俄勒冈大学退休化学教授T·达拉·托马斯说,“这是首次,我们在分子层面证明了这一理论的真实性。而且在分子这一微观尺度上,旋转多普勒效应甚至比分子在线性运动中显示的多普勒效应更加重要。” Lso%1M  
0| =y#`;,Z  
  多普勒效应在日常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如果你在限速30英里的路段超过了时速45英里,不管你是否意识到,都会收到多普勒效应带来的一张超速行驶罚单。路边的雷达测速仪,正是基于物体运动而产生的频率变化,来精确测定运动物体的速度的。 /{I-gjovy  
C?<-`$0  
  “很久前我们就知道了多普勒效应,但直到现在才在分子层面观察到旋转多普勒效应。”托马斯指出,这有助于人们更深入地理解分子光谱(利用分子辐射来研究分子组成和化学性质),以及用于研究高能电子等。
分享到:

最新评论

我要发表 我要评论
限 50000 字节
关于我们
网站介绍
免责声明
加入我们
赞助我们
服务项目
稿件投递
广告投放
人才招聘
团购天下
帮助中心
新手入门
发帖回帖
充值VIP
其它功能
站内工具
清除Cookies
无图版
手机浏览
网站统计
交流方式
联系邮箱:商务合作 站务处理
微信公众号:opticsky 微信号:cyqdesign
新浪微博:光行天下OPTICSKY
QQ号:9652202
主办方:成都光行天下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5-2024 光行天下 蜀ICP备06003254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