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到宽版
  • 广告投放
  • 稿件投递
  • 繁體中文
    • 2851阅读
    • 0回复

    [中高考]光现象及透镜应用考点指导(中考) [复制链接]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线海会
     
    发帖
    361
    光币
    2425
    光券
    0
    只看楼主 倒序阅读 楼主  发表于: 2011-03-02
    研究近几年各地中考光学题,都是以“课标”为依据,考查内容主要集中在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与折射、平面镜成像、光的色散和看不见的光、凸透镜成像、眼睛、显微镜等内容上。其中平面镜成像、光的色散、凸透镜成像、眼睛视力问题等是考试的热点问题。试题在注重考查基础知识的同时,主要考查学生运用相关光学知识分析、解释实际问题的能力。题目大多源自教材和生活,很少单纯地考查记忆性的知识,而是把光学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融入日常生活、社会生产、自然现象等情景中,从而较好地考查了学生应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_-XV2  
    +Hy4s[_|  
      一、光的直线传播 q0|Z oP  
    9H$g?';  
      相关知识回顾: E*4t8  
    75(W(V(q  
      1.光源是指能自行发光的物体。注意:月亮不是光源 {( HxG4~  
    </w 7W3F  
      2.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XqFu(Lm8=  
    eJf>"IF-  
      3.常见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小孔成像、日食与月食的形成、影的形成、激光准直、射击瞄准、立竿见影等。  wF;B@  
    UT-ewXh  
      4.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为C=3×108m/s=3×105km/s O|(o8 VS  
    -M`D >  
      例1.(2010济宁)如图1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 ,^+#M{Z  
    ||gEs/6-  
    XZBj=2~-3  
    LY1KQuY  
      A.水中塔 B.水面“折”枝 =|# w.(3y  
    W8uVd zQ   
      C.镜中花 D.手影 %Ht ^yemQ  
    T+BIy|O  
      点拨:题目中A是岸边物体射向水面的光经反射进入人眼形成的,是光的反射。B是花枝上有光从水射向空气时发生折射,产生错位。C是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虚像。D是影子的形成,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值得注意的是,许多同学把影子和虚像混淆,影子的形成是在光照不到的地方形成的黑色区域,虚像是由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得到的像,二者的成因是完全不同的。 tBTJmih"  
    j/`Up  
      答 案:D [#zE. TW  
    T:)% P6/  
      提醒:掌握这部分的基本知识,对于学生理解现代科技是十分必要的。题目取材于日常生活和技术应用,把光的三种传播方式的考查融于一题,有一定的综合性,在中考中这类题目相当多见。 6 <r2*`  
    s9:%s*$u  
      二、光的反射和折射规律 67ZYtA|t  
    wV %8v\  
      相关知识回顾: :D^Y?  
    johmJLC  
      1.反射规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Ku&*`dME  
    Ahd\TH  
      生活中的反射现象:池水映明月、水中对称影、自行车尾灯、隧道引阳光、穿衣镜、仪表镜、牙医口腔镜。  xLLC)~  
    o>$|SU!a  
      2.折射规律: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射向水、玻璃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从水、玻璃射向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入射角增大(减小),折射角也增大(减小);在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V6 %>RU  
    j$%yw4dsj  
      生活中的折射现象:岸上看水水“变”浅、水中看树树“变”高、水面断筷、钢笔错位、水中叉鱼、海市蜃楼、磨冰取火、三日同辉、星光闪烁等。 ylT6h_z1[Y  
    S].Ft/+H  
      例2.一束光线从空气中与水平面成45°角照射到水面。根据光的传播规律,在图2中画出这束光线射到水面后的传播路径。 F42TKPN^uu  
    ax;{MfsK  
      点拨:本题中光线射到水面后光的反射与折射是同时发生的,所以传播路径有两条:反射和折射,要考虑全面,不可粗心。 _p$"NNFN  
    XzN-slu!  
    B[Ix?V4yy  
      答 案:如图3所示。 zv|M*Wu  
    Bd.Z+#%l"  
      提醒:光学作图历来是中考的热点问题。一般难度不大,但要细心,如法线要与界面垂直,要画成虚线;光线要加箭头,且箭头方向要与光的传播一致;反射角与入射角要明显相等,折射角与入射角谁大谁小要搞清楚,画出后要有区别。 1wU=WE(kKZ  
    t{[gKV-b  
      三、平面镜成像 AE]i V{p  
    `6n!$Cxo  
      相关知识回顾: SAQs {M  
    w64.R4e  
      平面镜成像规律: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总是与物的大小相等(即物像关于平面镜对称);平面镜成虚像(即不能用光屏接收)。 <?nB,U  
    \kfcv  
      例3.(2010宜昌)关于物体通过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4*YOFU}l  
    h<Jc;ht  
      A.物体通过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 #%:`p9p.S  
    li1v 4  
      B.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 QR|XV%$  
    4LJ]l:m  
      C.物体与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大小一定相等 tru;;.lj8K  
    `X3Xz!  
      D.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大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JO}#f+w}  
    ?'TA!MR  
    XX*'N+  
      点拨:题目中A选项平面镜所成像应是虚像,而不是实像;B选项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的大小应不变,因为像与物是等大的,物体的大小不变,像的大小也是不变的。D选项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应等于像到平面镜的距离。 <[/PyNYK  
    |K'Gw}fX/  
      答 案:C B-B?Ff>  
    V@ LN 1|  
      提醒:生活中常见这样的现象:站在平面镜前的人,向平面镜走近时,他的像会变大。而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他的像始终与物体大小相等,是不会改变的。这跟人看远处驶近的汽车感觉相似,这辆车的大小始终不变,但人看起来汽车“远小近大”。用科学知识改变人的错误经验,所以,这类题在中考中很常见。
     
    分享到